【现代语言教学法流派简述】教学法流派

现代语言教学法流派简述

现代语言教学法流派简述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苏联外语教学法传统把外语教学分为三个方面:语音方 面、词汇方面和语法方面。以后又增加了第四方面―语体修 辞,最后增加的新方面便是与语言或语言教学有关的文化背 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 治、经济、教育、文艺、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的 概貌以及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集体 习俗、生活习惯、大小礼仪、民族心理、道德标准、伦理观 念、社会意识形态等等。加入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目的在于: 为了进一步落实交际性原则和完成普通教育及人文教育两 大任务,并以此为目的,从外语教学论的角度来实现语言的 载储功能,使学生熟识所学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 是当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典型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 理解外语、更恰当地使用外语。

二、国内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悠久。我国长期以来盛行的是语法 翻译法,以语言的结构形式为中心,以翻译特别的是文学语 句的翻译能力为目标。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国家。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朝办学堂,学习 西洋,推行新教育,于是在我国教育史上最先出现的新式学 校就是外国语文学校,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州广方言馆 和译学馆等。清末外语教学的特点是采用翻译法培养懂外语的通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教育部于1912年-1913 年陆续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等法令,规定有 条件的高小可开设外国语,外国语以英语为主,但是遇到地 方特别情况,得任选法、德、俄语一种;外国语要旨在通解 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运用之能力,增进知识。外国语首授 以发音拼字,渐及简易文章之读法、书法、译解默写,进授 普通文章,及文法要略、会话、作文。从外语教学内容可知, 外语教学法基本上是采用翻译法或者阅读法。可以说翻译法 从未在我国外语教学的舞台上消失过。受国际上教学法沿革 的影响,我国的教学法也经历了与西方大致相同的变化,不 过在时间上要晚10年左右。1933年和1948年的外语教学倾向 于直接法,目的是:(1)听说读写运用切于日常生活�p实用 的普通外语;(2)培养外语思维能力:尽量多用英语�p少用 普通话,解释新材料不得用母语才可以及早达到用英语思想 之地步;(3)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第一年特别重听说, 第二年听�p说�p看�p写并重,第三年注重写;(4)语法采用 归纳法:语法要从以熟之材料中指出和归纳系统化;(5)句子 是教学的基本单位:一切练习均从全句出发或归属到全 句;(6)有错必纠:竭力预防错误,一经发现,迅速彻底纠正。

(7)多利用影片�p唱片等直观教具。新中国成立后,听说法 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上个世纪60年代, 听说法被引进高校作为试点,名为“听说领先法”。听说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效果颇为明显。然而,由于过于强调单词在句子中的意义而忽视语境,学生 会背大量的句型而不会在真实情景中使用,因而语言交际能 不强是该教学法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 使得交际法在全国得以迅速的普及。在教学实际中,交际法 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把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二 位,对语法和语言的形式的重视不够,因此导致学生的书面 能力减弱。由于交际法的缺陷,使得交际法在教学中并未取 得预期的效果,中国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它 在我国的实施受到教师素质�p语言环境�p学习时间�p班 级学生数�p学生生理和心理因素测试模式等因素的制约。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部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由于该课程标准 的权威性和导向性,自2001年以来,从事英语教育的研究者 和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掀起了学习,研究和尝试任务型语言 教学的热潮。程晓堂教授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无论是在教学 形式还是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非常强调真实性。他认为任务 型语言教学的语言学习涉及到互动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 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国内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 素与国外专家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90年代是我国跨文 化交际学研究的丰收时期,出版了数部颇有分量的专著,诸 如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王宏印的《跨文化传通》、胡文仲、高一虹的《外语教学与文化》以及金惠康的《跨文化 交际翻译》等。这些著作集中反映了80年代以来跨文化交际 研究的成果。90年代初,文化教学的观念已经逐渐渗透于 JEFC和SEFC教材中。最明显的是,初中教学《大纲》(1992) 和高中教学《大纲》(1993)中分别增设了文化内涵丰富的‘旧 常交际用语”,这一导向使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认识到语言 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此外,许多中学也开设英美概况选修课, 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等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 语言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直到2001年“文化意识”这一概 念才出现在我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最新的文件《英语课程标 准》中。

三、结语 语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对促进语言教学及语言学习有 理论指导意义。外语语言教师了解语言教学流派能促进他们 的教学活动,提升语言教学水平。外语语言教学并不是需要 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就能教授好一门语言,而往往是多种语言 教学方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