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的人生哲学研究
悲的人生哲学研究 关键词:悲;人生哲学;
王国维和鲁迅 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 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在长达半个多 世纪的时间里,对他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 乐此不疲的显学。不过有一个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 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 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 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撼。
事实上,王国维和鲁迅之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以经历而言,他们一个 生于1877年,一个生于1881年,年龄只相差五岁。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闷而黑暗的 少年时代,同在1898年离开他们的浙江故乡,一个前往上海,一个奔赴南京,又 相继在1901和1902年东渡日本,先学自然科学,转而弃理从文,更同在赴日前后, 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他们的经历和境遇如此相似,而相似的经历和境遇 却没有培育出相似的思想和灵魂。就在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的1927年,鲁迅却完 成了自己世界观的伟大转变,坦然地高唱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 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仿佛是火中的凤凰,在 壮烈的自焚中获得了鲜美光华的新生。思考王国维寂寞的自沉和鲁迅壮丽的新生 所构筑的惊心动魄的对比,对于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必要而 有益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 考察他们在“悲观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 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哲学所起的作用。Www.133229.CoM我无意填补什么 学术空白,也无法了解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何种程度,只是觉得最近读 书论坛高手如云、佳作迭出,许多话题越来越深,以至我时常有无从插嘴的感觉, 可是又实在不甘心自绝于论坛和网友,加之此文又早对绿茶作过承诺,因此还是 斗胆写它一写,权作无休无止的日常工作之外的自我娱乐也。为了不让水手兄感 到头痛,我决定汲取《范宽》一文的教训,一概不加注释。是为引言。
这部分比较枯燥。
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 尼采 在英语文献中,“悲观主义”(pessimis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暨 诗人和评论家柯尔雪基(s.t.coleridge)1795年的一封信中。而“悲观主义”作为哲学概念被广泛使用是19世纪才出现的事。在此之前,所谓“悲观”和“乐观”更多的只 是单纯个体的体验和态度。与“悲观主义”相比,“悲观主义的”态度和理论的历史 要源远流长得多,它甚至可以一直上溯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参见pessimism and optimism,the encyclopedia of phylosophy,new york,1972,p114----121) (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 毫无疑问,在悲观主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叔本华是最为重要的哲 学家之一。正是由于叔本华,“悲观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的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
而我之所以把要研究的王国维的人生哲学称为“悲观主义”,就是因为王国维为寻 求人生意义所求助、欣赏并付诸其人生理论与实践的是一种悲观主义哲学,即主 要是叔本华哲学。王国维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 到成为中国近代较为系统地宣扬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这一切都是和他有选 择性地接受了叔本华唯意志论以及建立在这种哲学之上的人生哲学分不开的。
1、“情”投“意”合 早在1903年,还在青春期的王国维就在《游通州湖心亭》和《来日二首》 中写道:“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流露出了浓 重的忧郁气质。这一气质的形成,往上可以追溯至其童年生活的不幸、少年时期 家庭社会地位的低微、“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和其父王乃誉抑郁苦闷的人生观给 他的影响。王国维26岁时(我是20岁时,嘿嘿)即“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 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这同他“体 素羸弱,性复忧郁”,喜欢追索人生终级的形而上学问题以及自小深受东方文化 (尤其是满楼兄关注的佛教)浸润的精神气质、知识背景与叔本华本人的精神气 质、知识结构暗合有关。(叔本华多次强调说给予他一生以最强烈印象的,第一 是眼前这个直观的世界,第二是康德哲学、印度教的神圣典籍《奥义书》和柏拉 图哲学。关于叔氏的三种精神,参见陈家琪《叔本华:浪漫的有罪意识》,《德 国哲学》第4辑。)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叔本华与尼采》等文 章中,王国维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他称赞叔本华以“意志” 为本体对形而上学的重建,指出了叔本华哲学强调只管的非理性主义特征(“叔 氏之出发点在直观〈即知觉〉而不在概念------叔氏谓直观者乃一切真理之根本”), 进而他指出叔本华把认识论的结论延伸到伦理学和美学,得出理性对道德的不生 发原则并认为艺术领域的知识纯粹是直观的知识而不夹杂概念,由此他得出结论, 说叔本华哲学的方法“无往而非直观主义也”。-----这都是为学术界所熟知的。
(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 1、“情”投“意”合 2、“命”、“性”、“理”的幻影王国维最初同其他近代思想家一样,是站在反对儒家道德宿名论的立场 上接受西方唯意志论的。在编入《静庵文集》的《论性》、〈释理〉和编入〈静 庵文集续编〉的〈原命〉、〈人间嗜好之研究〉等文章中,王国维通过考察中国 传统哲学的“命”、“性”、“理”等范畴,表明了自己反对儒家天命论的立场,同时 也为他接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王国维分析传统的“命”有两层含义:一是“言祸福寿夭之有命者谓之定 命论fatalism”,二是“言善恶贤不有之有命而一切动作皆有前定谓之定业论 determinism”(《原命》)。他对正统儒家“死生由命,富贵在天”那套粗俗的宿 命论持不屑一顾的态度。经过科学和西方唯意志论洗礼的王国维十分自觉地突出 了伦理学中“自由意志”和“定业论”(决定论)的矛盾。他说:
“此二论之争论而不决者盖有由矣。盖从定业论之说,则吾人对自己之 行为无丝毫之责任,善人不足敬而恶人有辞矣,从意志自由之说,则最普遍最必 然之因果律为之破灭,此又爱真理者之所不任受也。” 王国维不同意康德以二元论来解决自由与必然矛盾的做法。康德认为, 在现象世界中,一切事物必有他事物为其原因,所以在我们的经验中,到处受因 果律决定,因而是必然的而不是自由的。但在经验所不能到达的本体世界,空间、 时间、因果律都不能适用,那里是自由的而不是必然的。人作为感性存在者,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受自然规律和自身欲望的支配,没有意志自由;
作为理性的东 西,人属于“自在之物”,可以超越现象界,不受自然律和欲望支配而达到意志自 律。所以我们必须假设有有一个摆脱感性世界而依理性世界法则决定自己意志的 能力,即所谓自由。王国维赞同叔本华认为因果律在自然界与人的意志中同样存 在的说法,认为意志进入经验界就无处不受动机支配,意志的本体有没有自由我 们无法知道,但在经验的世界中,自由不过是一个空虚的概念,没有实在内容, 人的行为总是受因果律支配。王国维在《原命》中宣扬了叔本华的因果律,为生 命受幻影支配的悲观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王国维认为意志自由“不过一空虚的概念”,并不等于他赞同儒家道德宿 命论。自从孟子讲性善,一直到朱熹讲“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性即天 理,未有不善者也”,儒家都把人说成先验的具备善性,并把儒家伦理形而上学 化,结果导致了道德宿命论。王国维认为抽象地谈论人性的本质或普遍的本性是 不可能的,因为人性是什么,关系到知识的内容,普遍必然的知识只能是形式的 知识,而经验得来的人性知识,又必定杂以人性以外的因素,也不是原来意义上 的“性”。“性”之为物,“超乎吾人之知识外”。(《论性》)王国维认为超出经验 范围论性都是空论,都表现自我矛盾,所以人们不得不从经验界来谈性。他列举 中国哲学史上的诸主要派别,证明不管是性善说还是性恶说,都必然变成性善恶二元论。王国维以此否定了儒家的性善理论,而且已经猜测到抽象地谈论人性是 没有意义的,因而蕴涵着否定先验人性论的倾向。
但是,王国维并没有向否定先验人性论的方向去发挥他的理论。而是得 出一个极为悲观的结论:人性不过是善与恶永恒的战场。“政治与道德、宗教与 哲学,孰非由此而起乎?-----历史之所纪述,诗人之所悲歌,又孰非此善恶二性 之争斗乎?”(《论性》)而且善恶是绝对对立的,无法相互转移。实际上,王 国维认为人类本质上就是极端自私自利的。按照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人本质上不 过是盲目的求生意志,所以人对人是狼。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中,王国维说, 在博弈之战中,“吾人竞争之本能遂于此以无嫌疑无忌惮之态度发表之,于是得 窥人类之极端之利己主义”。总之,王国维从经验界,从人的行为来推断人性, 认定人都是服从动机律的,无所谓意志自由;
人在本质上是利己的,是追求自身 幸福的,人生就是善与恶的永恒争执。
2、“命”、“性”、“理”的幻影(续) 王国维对人生的这种悲观态度,由于他的非理性主义而更为加深。
鉴于儒家道德宿命论同理性专制主义的内在联系,王国维的非理性主义 同时也具有反儒家道德宿命论的意义。他写了《释理》来研究“理”的概念,认为 从语源学说,“理”可以有广义的“理由”和狭义的“理性” 两重含义。王国维运用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的观点来解释 它们:
“理之意义,以理由而言为吾人知识之普遍之形式,以理性而言则为吾 人构造及定概念之关系之作用而知力之一种也。故理之为物,但有主观的意义而 无客观意义。易言以明之,即但有心理学上之意义而无形而上学之意义。”(《释 理》)王国维把批判的笔触伸向朱熹等客观唯心主义,他们先从具体事物中抽象 出一个普遍概念(理),然后割断它与具体事物的联系,把它当作独立的实在, 结果“皆预想一客观的理存在于生天生地生人之前,而吾心之理不过其一部分而 已。”(同上)随之又按照理一分殊的理论,万物都从它派生出来,万物之理都 从一理(太极)出,人性也就是天理。这里继戴震以后真正从哲学的高度来批判 程朱理学的道德宿命论和形而上学的“理一分殊”说。
但是,王国维批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武器是唯意志论这一主观唯心主 义理论。他从“理”的客观的假定和主观的性质来解析理,所以他认定:“理者, 主观上之物也。”拒绝“理”有客观法则的一面。
对于王国维来说,“理”,无论从广义上解释还是狭义上解释,从客观的 假定到主观的意义,从理性的意义或从理由的意义来解释,都只是主观的东西, 没有客观的性质。“理”“不存在于直观之世界,而惟寄生于广莫暗昧之概念中。易言以明之,不过一幻影而已矣。”(同上)“理”是幻影,这就是王国维释理所 得的结论。
王国维无论是在论“性”、是在释“理”、还是在原“命”,都没有离开叔本 华的充足理由律,没有离开叔本华的“直观”。理不外于吾心,吾心是理、性和动 机意志所从出,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存在于吾心中,最后不过是一幻 影,所以宇宙是幻影,人生也是幻影。他反对儒家的道德宿命论,但又贬低理性 的意义,认为道德教育无非依赖于个体的直观。然而叔本华的直观,归根结蒂是 人体悟意志的荒谬与世界的虚无之手段,是解脱生存痛苦之道德,王国维于此又 有所怀疑。于是,在王国维面前便呈现出一幅悲惨的图景:人生是善与恶的永恒 苦斗,理性不能改善而只能加剧这场战争,解脱之道又是如此虚无飘渺,那么人 类的希望在哪里、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王国维一时彷徨不已,只得在诗歌中 吟唱他的痛苦、惶惑的心境,在诗歌创作中倾注他的所爱与理想,抒写他悲慨的 人生感叹。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不仅在理论著述中,也在诗歌、评论中大量 表现出来。他常常在诗歌中描写盲目的带悲剧意味的人生。以一首《蚕》为例:
“余家浙水滨,栽桑径百里。年年三四月,春蚕盈筐筐。
蠕蠕食复息,蠢蠢眠又起。口腹虽累人,操作终自己。丝尽口卒屠,织 就鸳鸯被。一朝毛羽成,委之如敞屣。喘喘索其偶,如马遭鞭箠。呴呴濡祝其卵, 怡然即泥滓。明年二三月,蠡蠡长孙子。茫茫千万载,辗转周复始。嗟汝竟何为? 草草同生死。岂伊悦此生,抑由天所畀?畀者固不仁,悦者长已矣。劝君歌少息, 人生亦如此!” 这首诗对受生存意志驱使而盲目地生生息息的人生作了悲悯而无可奈 何的描述,很可以代表王国维的人生态度。王国维相当自觉地把唯意志论与诗歌 结合起来,通过完整的意象和妥贴的比喻表达人生哲学,使诗和哲学融为一体, 而能够在具体鲜明的文学形象中融进普遍而深沉的人生哲学,表明唯意志论及其 人生哲学已经内在于王国维的思想血脉,而不再是单纯外在的理论了(参见高瑞 泉《天命的没落》一书)。
3、“欲与生活与痛苦三者一而已矣” 王国维真正将文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其唯意志论思想 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作品还是《红楼梦评论》。
我们知道,王国维的人生哲学主要来自叔本华建立于生命意志学说上的 悲观主义。王国维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红楼梦》是“绝大著作”、“宇宙的大著 述”,是我国美术史上的“唯一大著述”,把这一著作看成是首屈一指的艺术作品, 其意义并不专指它的艺术价值,而是在于他的意识深处认为没有一本小说或一首 诗能如此反映唯意志论思想,能如此反映人生的究竟。王国维从分析生活的本质开始评论《红楼梦》。他曾说:“夫吾人本质 既为意志矣,而意志之所以为意志,有一大特质焉,曰生活之欲。”在他看来, 无论是个人还是种族都是为了延续生命,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欲”具有普遍意 义,也是促使政治、科学、文化发展的动力。他说:“故吾人之知识遂无往而不 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科学文化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生活 之欲增进无穷:“故科学上之成功,虽若层楼杰观,高严巨丽,然基址则筑乎生 活之欲之上与政治上之系统立于生活之欲之上无以异。”同时,人生于有限的世 界,而要求满足无穷的欲望,就必然产生竞争。这样,在王国维眼中,世界的本 质除了生命之欲外,还有势力之欲,驱策其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仅在物质上要 求满足自己欲望,而且在精神上也要胜过他人。但王国维又认为人类在生存斗争 中,弱者、愚者、失败者当然陷于痛苦之中,即便强者、智者、胜利者也不可能 获得永久的快乐。
因为一是欲之性无厌,永无满足之日,越是强者、智者欲望就越多越高;
二是即使某一欲望得到满足,但另一欲望没有发生之时,就会感到空虚、无聊, 这也是一种他之为“消极的痛苦”,而在求得欲望满足的奋斗过程中,用智慧、耗 精力则是一种“积极的痛苦”。所以天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之欲而来的快乐也罢,由势力之欲而来的 “势力之快乐”也罢,“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者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百;
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 欲之对象,厌倦之情即起而乘之,于吾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所以 人生正如叔本华所说的钟摆,往复于痛苦无聊之间,如环无端,而不知其所终。
王国维由此对宇宙人生的本质下了结论:“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 王国维分析了《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中贾宝玉还玉给和尚的一段对话, 认为不幸的生活是由自己之所欲,而拒绝、出世也不得不由自己。所谓玉者,欲 也,还玉即意味着抛弃生活之欲。由此,《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提 出了人的生活之欲的大问题,而且看到痛苦产生于意志,终究也要由意志来解决。
《红楼梦》的精神就在于“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从而体现 了人生的究竟,宇宙的究竟。“生活”、“苦痛”、“解脱”,这是全部人生的三要素, 除此之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王国维在接受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过程中, 曾指出叔本华的伦理学有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矛盾、天才说与意志同一说的矛盾 并进而在《红楼梦评论》及《叔本华与尼采》中对叔本华遁入涅磐的解脱之道有 所怀疑,因此,王国维对叔本华哲学是有所批判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怀 疑所怀疑的只是解脱的方式而不是解脱本身,因而并没有妨碍王国维在大致反映了叔本华哲学原貌的基础上对其唯意志论哲学——进而是由之产生的悲观主义 人生哲学——加以接受。
王国维认为,我们在知识和实践两方面,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 即与痛苦相关系。有一个东西能使我们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我的关系,这个东 西就是美术,他认为科学越发达,物质财富越丰富,人的欲望就越高,痛苦就越 深,所以发展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的欲望就无异于饮鸩止渴,而哲学和艺术是探求 精神上永久的真理,人生哲学就在于揭示人生即痛苦这一真理及解脱之道。
他之所以盛赞《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就在于 “以其示人生之真相,又示解脱之不可已”,“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者, 无不与痛苦相终始。”他认为,《红楼梦》第十五回的〈晚韶华〉词揭示了人生 真义,即自罹罪、自惩罚。而悲剧之伟大就在于感发人之情诸、洗涤人之精神, 哲学与艺术的价值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前者表之理论,后者示以形象,但都是 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
由于世界上千百年才出现一两个像柏拉图、康德、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 且“可爱而不可信”,真正哲学家之难求可想而知。因此与叔本华相比,他更强调 艺术对人的感化作用,他认为艺术是超乎利害之外,使人忘物我之关系,“吾人 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优美)或“使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壮美),由 于“优美与壮美皆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于纯粹之知识者”,所以艺术具有使人超 然物外,忘记利害关系,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求得暂时解脱的功效。一切文学、 美术的任务就在于描写人生的痛苦与其解脱之道,一切文学、美术的目的就在于 使我们离开生活之欲的争斗,得到暂时的平和。
王国维始终没有走出悲观主义“生活---苦痛---解脱”的思维方式,他怀疑 叔本华的解脱之道只是因为按照叔本华的意志同一说,则人人都是天才,这显然 是不可能的,只要意志同一说在,个人解脱的可能性就十分可疑。
但他并不怀疑叔本华的天才说,所以他认为叔本华的解脱之道是天才的 解脱,天才的痛苦只有天才能解脱,而天才是罕见的,对于众人来说,美术之解 脱是最为现实可行的解脱方式(实际上即便常人也应该象天才那样拒斥生命意 志:“法斯特〈即浮士德〉之苦痛,天才之苦痛。宝玉之苦痛,人人所有之苦痛 也”,而宝玉是拒绝了生活之欲的)。
王国维由于“可信”与“可爱”的矛盾而对于叔本华的解脱之道有所怀疑, 终究使他抛弃哲学而到文学中求“直接之慰藉”,但因为从本质上说“究竟之慰藉 终不可得”,使他终于陷入悲观中的悲观,绝望中的绝望。
(二)、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与尼采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有意识地没有讨论王国维同尼采哲学的关系, 这主要是因为与叔本华对王国维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相比较,尼采哲学对王国维人 生哲学形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有人曾经认为,王国维在“人类之于生活,既 竞争而得胜矣,于是此根本大欲复变而为势力之欲”的表述中以“势力之欲”替代 了“生活之欲”,表明他的立场已从叔本华转到了尼采。这一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姑且不说王国维所称一切“文学美术”的心理根源均“不外势力之欲之发表” 这一说法中的“势力之欲”概念并非来自尼采,而主要是来自席勒“游戏冲动说”中 那种“剩余之势力”即满足生存必需后剩下的多余力量,即使就王氏“人类之于生 活……..”一句而言,后面尚有“此势力之欲可谓之生活之欲之苗裔,无不可也”, 表明“势力之欲”是以“生活之欲”为基础。“嗜好”是势力之欲的产物,为的是“医空 虚的苦痛”,“若谓其与生活之欲无关系,则甚不然者也。”王国维很清楚地指出 了没有生活之欲就没有势力之欲,没有势力之欲就没有空虚的苦痛,而没有空虚 的苦痛就没有嗜好和游戏,也没有高尚的嗜好如文学、美术。更为重要的是,王 国维固然认为“意志之寂灭之可能与否,一不可能之疑问也”,“使其物质上与精 神上之生活超于他人之生活之上”的“势力之快乐”听起来也好象很有尼采“权力 意志”的味道,但实际上正如我们在论述王国维人生哲学时已经讨论过的那样, “势力之欲”于王国维,仍是一种对伴随着生活之欲而来的苦痛的解脱,仍是王国 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说的“即尝一欲,则此欲以终…….一欲既终,他欲随之” 这一“生存——苦痛——解脱”的人生回环中的一环,王国维不仅固守着“究竟之 慰藉终不可得”、人生的本质是“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的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 信条,没有转向尼采,更以他对“势力之欲”及两种解脱方式的论证,对叔本华思 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王国维对叔本华、尼采哲学的这种不同态度,在他1904年所作的《叔本 华与尼采》中表述得十分清楚。王国维指出,叔本华和尼采都“以意志为人性之 根本”、“然一则意志之灭绝,为其伦理学上之理想,一则反是;
一则由意志同一 之假说,而唱绝对之博爱主义,一则唱绝对之个人主义”,所以“世人多以尼采暮 年之说与叔本华相反对”。但他经过比较,发现尼采后期和叔本华的显著对立只 是一种表面现象,在他看来,“尼采之学说全本于叔氏”,尼采不仅在早年艺术时 期全盘接受了叔本华的思想,他的后期哲学也没有背离他的老师;
“尼采之说, 乃彻头彻尾发展其美学上之见解,而后用于伦理学”,叔本华与尼采“一专以知力 言,一推而论之于意志,然其为贵族主义则一也”、“一则攻击其乐天主义,一同 并其厌世主义而亦攻之,然其为无神论则一也”、“叔本华说涅磐,尼采则说转灭。
一则欲一灭而不复生,一则以灭为生超人之手段,其说之所归虽不同,然其欲破 坏旧文化而创造新文化则一也”。所以,“吾人之视尼采与其视为叔氏之反对者,宁视为叔氏之后继者也”,他们两人的关系,就象树根和树叶一样,“其所趋虽殊, 其性质则一”。王国维毫不掩饰地表露了在他心目中叔本华哲学对尼采的压倒性 优势,使至关重要的差异性在他对共同性的强调中被淹没了。
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 学与叔本华尼采 描述鲁迅的人生哲学是困难的。对于我们所要研究的王国维鲁迅人生哲 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的关系的课题来说,这一困难不仅表现在鲁迅思想的复杂 性以及他几乎从未在自己的文字中完整系统地直接谈论人生哲学,而且也表现在 叔本华尼采思想从未以人生哲学的形式进入鲁迅的作品。这是与王国维有着很大 不同的。由此,我们试图首先通过分析在鲁迅的《野草》、《彷徨》、《呐喊》 等作品中曾反复出现的“希望”与“绝望”这一对范畴,从而对鲁迅的人生哲学有所 把握;
其次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鲁迅与叔本华尼采的人生哲学,从而 对叔本华尼采哲学对鲁迅人生哲学形成中的作用有所了解。与对王国维的研究相 比,这一比较是外在的。
(一)“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探讨鲁迅的人生哲学当然离不开《野草》。就人生哲学而言,《野草》 最为集中,也最为鲜明地表达了鲁迅人生哲学的结构和意象,表达了鲁迅“以悲 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两地书.五》)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为 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分析鲁迅在《野草》的《希望》中所反复吟诵的“绝望 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思想。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7月17日在 给友人的信中所写的一句话。很显然,这句话蕴涵了两个不同层面的意思:(1) 希望是不实有的,是虚妄的;
(2)绝望也是不真实的,是虚妄的。鲁迅“反抗绝 望”的人生哲学正是由对“希望”和“绝望”的双重否定引申出来的。
1925年3月18日,鲁迅在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 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 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 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在这一段话里,鲁迅提出了一种“黑 暗”的意象。
的确,这种“黑暗”所构成的沉重压力,使鲁迅终其一生都在与其相抗衡。
祖父下狱,家道中衰;
寄居舅家,遭人白眼;
父亲重病,来往于当铺与药店之间, 这一切使鲁迅从小就深味人生的苦痛:“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 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其结果是形成少年鲁迅的某种思维定势,造成周作人所说的“一种只有苦痛与黑暗的人生观”,而这种对传统世界 的绝望,使青年鲁迅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他到南京学开矿,到日本学医,遂而弃医从文,试图改变愚弱国民的精 神。《新生》的夭折,却又使他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和寂寞;
婚姻的不幸,辛 亥革命特别是二次革命失败后的黑暗现实,极大地打击了鲁迅早年“我以我血荐 轩辕”的热情。
从1909年到1918年是鲁迅沉默的十年,在这期间,他一度在绍兴会馆看 佛经,抄古碑,“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鲁迅告诉许广平只有“黑暗” 与“虚无”乃是实有,是他对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的总结和体认,表明“黑暗”和“虚 无”确实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鲁迅马上又接着说他自己虽明知如此,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他终于又认为“黑暗”与“虚无”并不一定是“实有”,因为他不能“证实”。鲁迅感到 自己对于历史过程的人生经验是有限的,因而在个人经验范围内的“绝望”并不能 证明整个世界的“绝望”。那么,这是否就是证明了“希望”的真实呢? 让我们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寻求一些启示: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 里地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也不是 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 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 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1921年1月作) 2、“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 为希望是在于将来;
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 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呐喊.自序》,1922年12月3日) 3、“.......据卢南(e.renan)说,年纪一大,性情就会苛刻起来。我愿意 竭力防止这弱点,因为我又明明白白知道,世界决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于将来 的。”(《鲁迅译著书目》,1932年4月29日) 鲁迅所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是暗指“希望是从无到有”,所 以他后来在《呐喊.自序》里表明他以希望为“必无”,但又不能以“无”证“可有”, 于是他同意希望不可说“无”,而是“在于将来”。这种“希望在于将来”的体认,他 在1932年还再度加以引述。在鲁迅心中,是将“希望”与“路”等同起来。换言之,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间(或世界)本没有希望,怀抱希 望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希望。
“希望”的辩证性在这里显示了出来,世界上并没有虚无的希望,希望是在实际行动过程中。就前者而言,鲁迅否认了希望的实有;
就后者而言,希望的 意义被转换成了反抗“黑暗与虚无”的人生行动。从“黑暗与虚无”的实有状态到 “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这一变化的完成靠的正是作为“绝望的 抗战”的“希望”。因此,真正真实的只有“绝望的抗战”,而从“黑暗与虚无”的实有 状态到“绝望的抗战”再到“终于不能证实”,这一过程蕴含的正是“反抗绝望”的人 生哲学内容,表达了鲁迅面对现实人生的态度。
以《野草》为例。在《野草》的众多作品中,作者首先表达了一种深刻 的焦虑和不安:“我”告别了一切天堂、地狱、黄金世界,却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 惶惑之中;
“我”要反抗,却陷于“无物之阵”;
“我”要追求,却不过是走向死亡;
“我”渴望理解,却置身于冷漠与“纸糊的假冠”之中;
“我”憎恶这个罪恶的世界, 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但恰恰是这种无可挽回的“绝望”处境 唤起了“我”对生命意义的再认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这种“绝望”的反抗之中。
鲁迅在1925年4月11日致赵其文的信中说:“《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 信中所说的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 绝望而反抗者,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鲁迅在这里明确提出了“反 抗绝望”,即“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从而与“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的精神遥相呼应,在某种意义上,真还有点儿“向死而在”的味道。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 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否定了希望,也反抗着绝望,而超然于这 两种主观感觉之上的则是一种真实的生命形式:“走”。“走”所表达的是实践人生 的方式,是面对现实的执着态度。(顺便指出,我之所以对“行走文学”的叫法不 以为然,就是觉得与鲁迅相比,行走文学家们这种“走”的感觉不够、味道不足、 程度不深,故寄望于巴剑兄,呵呵)。
鲁迅在他对希望与绝望的双重否定中引申出了“过客”的反抗形象与 “走”的人生原则,使他“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超越了那种在“乐观----悲观”、“希望----绝望”、“虚无----实有”之间执其一端的人 生态度而达到更为深刻的层次,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了了“以悲观作不悲 观,以无可为作可为”这句话的意义:“我”虽然总是“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但 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一觉》),所以“野草”与“乔木”同归于尽之际, 正是“地火”喷出之时(《题辞》);
“我”被大石车碾死之际,也就是大石车翻入 冰谷,“火”得以复燃之时①(《死火》);
“影”沉没于黑暗,而“人”却从此走向 光明(《影的告别》);
“战士”虽然在战斗中“老衰、寿终”,“无物之物则是胜 者”,但战士仍然“举起了投枪”(《这样的战士》);
《墓碣文》的归宿是向“死 尸”诀别;
《秋夜》虽然说着“春后还是秋”,但毕竟使“天空”想逃跑,“使月亮窘得发白”......这,就是《野草》中的“以悲观作不悲观”,即反抗悲观、反抗绝望。
当我们从《野草》中走出来,把视野转向鲁迅作品的其他领域时,我们 发现《野草》这种“反抗绝望”、“以悲观作不悲观”即反抗悲观的人生哲学同样也 深深浸透在其小说---尤其是《呐喊》和《彷徨》----之中。在某种意义上,我们 甚至可以说《呐喊》与《彷徨》的产生就是鲁迅“反抗绝望”人生哲学的一种象征 或表达。
在这完全不同于象征性的《野草》的现实性世界里,“我”在魏连殳死后 的冷笑中又一次体会到觉醒者的命定孤独和寂寞的死亡,但终于经历内心的挣扎 而“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彷徨.孤独者》)------“轻 松”与“走”都不是来自对“希望”的信念和追求,实际上,在“孤独者”的世界里从未 显露任何真正属于“未来”的有力因素。耐人寻味的东西在于,“我”是通过内心难 以平息的痛苦挣扎,通过对孤独者命运的深切体验与反省,才获得这种“轻松” 与“走”的生命形态的,因此,这种“轻松”与“走”恰恰是经过心灵的紧张思辩而产 生的对于世界与自我的“双重绝望”的挑战姿态,是意识到了无可挽回的悲观结局 后的反抗与抉择,是深刻领会了“过去”、“未来”与“现在”的有机性而采取的现实 性的人生态度-----这就正如“过客”一样,“走”的生命形式是对自我的肯定,是对 “绝望”的抗战;
世界的乖谬、死亡的威胁、内心的无所依托、虚妄的真实存在、 自我与环境的悲剧性对立,由此而来的焦虑、恐惧、失望、不安......不仅没有使“我” 陷入无边无际的颓唐,恰恰相反,却使“我”在紧张的心灵挣扎和思辩中摆脱了随 遇而安的态度,坦然地“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尽管从客观情势看, 这月下的小路的尽头依然是孤独的坟墓。
鲁迅在其叙述中步步深入地揭示着“希望”的消逝与幻灭,显示出“绝望” 与“虚无”的真实存在和绝对权威,但一种独特的心灵辩证法又使鲁迅作品中的主 人公以这种“绝望与虚无”的感受为起点,挣扎着去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并充 满痛苦地坚守着创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历史责任。由此,《呐喊》、《彷徨》在 精神境界上也彻底超越了对“希望--绝望”、“乐观--悲观”各执一端的片面,既不极 度悲观,也不轻率乐观(鲁迅甚至对那种廉价的乐观和无谓的“希望”极为憎恶)。
鲁迅通过对“希望”与“绝望”的相互否定所引申出的类似“过客”的反抗和“走”的人 生原则,实际上也成为《呐喊》、《彷徨》的内在精神结构的重要原则之一,这 正标示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人生哲学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 可为作可为”的人生态度与《呐喊》、《彷徨》的现实描写取得了一种“隐秘的融 合”。
总结上述,我们看到,尽管在《野草》、《呐喊》、《彷徨》中充满了 生与死、希望与绝望、沉默与开口、一切与无所有、向往故乡的游子与回到故乡的客子、回忆与空虚、吃人与被吃......的对立,但在这种对立中却有一种精神始 终如一地贯穿其中,这就是“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以悲观作不悲观”的反抗 绝望、反抗悲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这种人生态度与尼采叔本华有何关系呢? (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尼采、叔本华 同王国维对尼采哲学一笔带过的轻漫态度相比,鲁迅是中国近代最早从 思想上真正接受尼采的人,虽然鲁迅的接受尼采远较王活维的单纯接受叔本华复 杂并对其有深刻批判。从总体上说,鲁迅对尼采的赞赏之处在于:打倒一切偶像, 重新评估一切价值;
反对宗教,从进化论出发确信人类未来会产生理想的新人;
对末人庸众的蔑视与批判;
颂扬自由意志和强大的“心力”,赞扬独立不依的人格 力量和坚守不贰的操守,以及揭露与抨击虚伪与奴才道德等。其中最主要的又是 尼采对个人意志及其精神力量的尊崇和追求。
在集中反映其早期哲学思想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 恶声论》等文章中,鲁迅就非常敏感地察觉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工 业文明和都市文明带来了人的物质享受和精神生活的分裂,理性与情感的分裂, 他认为这是西方文化的“偏至”:“时乃有新神思宗徒起,或崇奉主观,或张皇意 力,匡救流俗,厉如电霆,使天下群伦,如闻声而摇荡......主观与意力主义之兴, 功有伟于洪水之有方舟者焉”。所谓的新神思宗,即斯蒂纳、叔本华、基尔凯戈 尔和尼采等人。鲁迅看到了尼采等人“以改革而胎,反抗为本”的非理性主义和意 志主义哲学体系的意义,他赞同尼采对近代西方文明的攻击,指斥“唯物极端, 且杀精神生活”、“使独创之力,归于槁枯”,认为只有唯意志论可以振奋压抑于 工业文明下的主观精神,恢复个人的尊严感、独立性及创造性。鲁迅把尼采对主 观意志的强调,看作是对黑暗现实的不绝反抗,对坚强个性的执着追求,他相信 “内部之生活强,则人生之意义亦愈邃,个人尊严之旨趣亦愈明,二十世纪之新 精神,殆将立狂风怒浪之内,恃意力以辟生路者也。”未来中国的出路不在办洋 务搞维新而在“立人”,在于有独立见解,坚强意志的个性的产生,其“道术”就是 “尊个性而强精神”,由此,他呼唤有“绝大意力”的“精神界战士”的出现。
鲁迅接受尼采思想的深刻影响,在《野草》、《呐喊》、《彷徨》这些 作品中直接间接地都有所表露,前人也已多有论述。如果说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只 看到了尼采哲学对鲁迅的一般性影响,其对鲁迅人生哲学的影响尚不明显的话, 那么,如果我们把鲁迅的人生哲学同尼采的人生哲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种“一 般性”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前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就十分明显了。
尼采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哲学家。他把自己的人生哲学叫做“悲剧主义”。
所谓“悲剧主义”,从尼采在其自传《瞧,这个人》中自称是“第一个‘悲观哲学家’----与悲观哲学家正相敌对”来看,是同“悲观主义”相对立的概念。尼采早年曾受叔 本华影响,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这意志的表象,二者均无意 义。他得出了否定世界和人生的结论。尼采承认世界和人生本无意义,他认为我 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对人类来说又是残酷 而无意义的,所以悲观主义是真理。但是,真理并不是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 比真实更有价值”。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用艺术的“谎言”去掩盖某些“可怕的真 理”:“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就不致于毁于真理”。尼采正是 在艺术尤其是希腊悲剧中找到了肯定世界和人生的力量。
尼采指出,希腊悲剧中有两种精神:日神和酒神精神。日神精神让人沉 缅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追究世界和人生的真相。酒神精神却是要破除 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前者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 面纱,直视人生悲剧;
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
前者执着人生,后者超脱人生;
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与日神精神相比, 酒神精神具有浓郁的形而上学性质和悲剧色彩。外观的幻觉一旦破除,世界和人 生露出了可怕的真理,如何再肯定人生呢?这正是尼采的酒神精神所要解决的问 题。
尼采从分析悲剧艺术入手:悲剧把个体的痛苦和毁灭演给人看,却使人 生出快感,这种快感是从何而来的呢?叔本华认为,悲剧快感是认识到生命意志 的虚幻性而产生的听天由命感,尼采则提出“形而上的慰籍”来解释:“悲剧用一 种形而上的慰籍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 摧的和充满欢乐的”,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籍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 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 望和生存欢乐。”也就是说,通过个体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 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快感。尼采认为,如此达到的对人生的肯定是最高的 肯定。悲剧则是“肯定人生的最高艺术”。肯定生命必须肯定死亡和生命的痛苦, 而为了肯定生命的痛苦,一个人必须有健全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面对痛苦、 险境和未知事物,精神愈加欢欣鼓舞,做一个强者----这就是尼采由悲剧艺术引 申出来的悲剧世界观,也正是酒神精神即悲剧精神的要义所在。
至此,鲁迅“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的人生哲学同尼采人 生哲学的内在联系已经昭然若揭。前面我们说过,鲁迅人生哲学的特点是反抗绝 望和反抗悲观。鲁迅承认绝望与死亡、黑暗与虚无的存在,但这种承认为的是“借 此知道它曾经存活”、“借此知道它还并非空虚”,鲁寻是肯定生命和希望的,他 以自己特有的“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的“反抗绝望”的呼声表明了这 一点。因此,就“肯定生命必须肯定死亡和生命的痛苦,而为了肯定生命的痛苦,一个人必须有健全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反抗绝望与悲观而言,鲁迅与尼采 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鲁迅一生对尼采确实有一个从汲取到批判的过程,但在1929年回顾和 《语丝》的关系时他还说:“我的‘彷徨’并不用许多时,因为那时还有一点读过尼 采的《zarathustra》的余波”;
在1935年所写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言》 中他更明确指出:尼采教人准备“超人”出现,其结果只可能是个空虚;
尼采自己 以发狂和死摆脱了这一窘境,但给他的追随者留下两种选择:或者安于这空虚, 或者反抗这空虚。尼采哲学成为鲁迅走出“彷徨”的一个因素,表明鲁迅从尼采哲 学的两种可能性中选择的是反抗空虚。只是与尼采带有更多思辩色彩的思想相比 较,鲁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他对绝望与悲观的反抗与其说是一种 思想,毋宁说更是一种行动和现实的人生实践(即所谓“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 作”)。这与鲁迅所处中国社会与时代特征,以及鲁迅思想特有的实践品格有关 (这一点后文再说)。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叔本华也曾在鲁迅的人生哲学中留下痕迹。鲁迅接 受过叔本华“意力为世界之本体”的观点,这种观点同他对进化论的理解揉合在一 起,使他强调人的感性存在,认为趋乐避苦的需要决定人的感情和意志;
因此, 鲁迅就象叔本华一样,把生活归结为生物体保持生存和延续生存以及发展的要求, 归结为食色的欲望。总之,生活就是一种生存意志。但是,鲁迅并没有象叔本华 那样,把意志看作是一种不能遏制而又必须否定、必须放弃,从而使世界归于“无” 的盲目力量,相反,他认为主观意志恰恰是使生命进于深邃的自由境界的内在动 力,是使人“思虑动作,咸离处物,独往来于自内心之天地”的根本依据。正是在 这一点上,鲁迅抛弃了叔本华,就象尼采也曾在这一点上抛弃了叔本华一样。因 此,就尼采叔本华哲学对鲁迅人生哲学形成的影响而言,鲁迅接受的是尼采而不 是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