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奇·联系·分层--《因数与倍数》一课新知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因数与倍数

激奇·联系·分层--《因数与倍数》一课新知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激奇·联系·分层--《因数与倍数》一课新知教学的反思与 改进 精心设计新知的引入接口、建构活动和应用练习是提高 数学新授教学质量的关键。不过,教学终究是遗憾的艺术, 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找到不足并作出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 学质量,同时提升专业素养。

“因数与倍数”是学习分数约分、通分的基础,也是学 习分数运算的关键。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例题1通 过摆小正方体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例题2寻找因数及发 现因数特征,例题3寻找倍数及发现倍数特征。下面,呈现 笔者对例题1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一、对新知引入的反思与改进 第一次执教时,笔者设计如下谈话内容进行引入: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知识。请回忆一下,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 2.今天我们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除0之外的自然数进 行研究,探索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特征。

这里的谈话引导既强调了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又 明确了新内容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但是事实上,教学过程中 学生并未形成主动探究的积极心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 点:一是教学伊始教师就提出要对除0之外的自然数进行研 究,不仅抽象,而且有些唐突,没有留给学生缓冲的时间;
二是本课之前学生都是独立地研究整数,而本课要求学生对 两个或几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这种视角的改变造 成了学生的不适应。因此,第二次执教时,笔者以讲故事的 方式,从最先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古希腊人开始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与倍数,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 腊人就开始研究了。他们发现数与数之间是有关联的。比如 6可以用2×3来表示,这样就发现了2、3与6这几个数之间的 联系。这些联系我们还可以借助图形拼搭的方式来发现。再 比如说12这个数,它与哪些数有关联呢?我们可以试着用12 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来研究。

从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引入,通过谈话提炼出与本节 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 样的设计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而且为他们初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提供了有 力的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洁、干练。

二、对新知建构的反思与改进 第一次执教时,笔者设计如下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构因 数与倍数的概念:
1.动手操作,引出乘法算式。

(1)活动:拿出准备好的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将它 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先自己拼一拼,然后在组内交流。

通过课件演示,明确有些摆法通过旋转其实是一样的。

(2)交流: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各种拼法中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可以用怎样的乘法算式表示?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12×1=12,6×2=12,4×3=12”。

2.介绍说明,理解概念含义。

(1)示范:通过摆小正方形,得到三道乘法算式,这 几道乘法算式和今天学习的因数与倍数有什么关系呢?以4 ×3=12为例,因为4和3相乘等于12,我们就说4是12的因数, 3也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请同学们 像这样说一说4、3和12之间的关系。

(2)模仿:12×1=12,6×2=12,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 道算式,和同桌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 个数的倍数。

(3)追问:如果只说12是倍数,4是因数,可以吗?为 什么? 通过交流与引导,指出: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 系,所以一定要说清楚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 个数的倍数。

这里,首先从操作入手,借助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 直观材料,以数形结合的方式作出范例直言;
接着通过模仿 与反馈,初步体会和认识因数与倍数的依存关系,逐步领悟 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但是在课后,有一位成绩很好的 学生询问笔者:“以前我们学过因数,也学过一个数是另个 数的几倍,它们和今天学的因数与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呢?”于是,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对学生的疑惑确实没有任何交代。因此,第二次执教时,笔者深入细致地分析 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需要,作出了适当的改进:
1.动手操作,引出乘法算式。(同第一次执教,过程省 略) 2.渗透联系(旧知),初步建立概念。

(1)联系:刚才我们摆出了三个长方形,写出了三道 乘法算式。以4×3=12为例,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你能想 到什么? 学生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和3都是因数(乘 数),12是它们的积;
还说出倍数关系:12是4的3倍,12是 3的4倍。

(2)示范:其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就在这个 算式之中。因为4×3=12,所以4、3和12之间的关系可以说 成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反过来,也可以说成12是 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请同学们像这样说一说4、3和12 之间的关系。

(3)模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12×1=12,6×2=12, 请同学们任选一道,和同桌说一说。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到12和它本身的关系很 特别:12既是12的因数,也是12的倍数。

3.对比辨析(旧知),进一步明确概念。

(1)提问:在2.4×5=12中,以前我们可以说12是2.4 的5倍,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2.4是12的因数,12是2.4的倍数吗? 根据刚才所学,学生多半点头同意。这时,可以让学生 自主阅读教材第30页的底注,并提醒学生:以前认识的几倍 关系可以是小数,可以是整数;
而今天研究因数与倍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至于为什么是非0的数,可 以联系刚才摆出的长方形,用长或者宽不可能是0来解释。

(2)质疑:在4×3=12中,以前我们说4是因数,现在 我们说4是12的因数,这两种说法一样吗? 通过交流与引导,指出:这节课研究的因数与乘法算式 中的因数不同;
在4×3=12中,4是因数指的是4在算式中的 名称,4是12的因数指的是4和12之间的关系,两者不能搞混。

学生以前接触过因数与倍的概念,但是本节课学习的因 数与倍数概念与它们不同,因此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容易 对相关的概念产生混淆、无法区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 生形成因数与倍数概念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 知水平,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后顺水推舟地揭示概念含 义。上述教学中,教师以4×3=12为例,让学生联系以前学 习的知识展开联想,然后顺势揭示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最后 还让学生对比辨析新旧知识的差异,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疑 难点,进一步明确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促 使学生利用原有的概念积极建构新概念,将所学知识融为一 体。

三、对新知应用的反思与改进第一次执教时,笔者利用如下教材练习组织学生应用因 数与倍数的概念:
出示:8×9=72;
11×4=44;
1×15=15。

要求:先分别看乘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再把乘法算式改写为除法算式,然 后分别看除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 哪个数的倍数。

以上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及时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 解由乘法和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出因数与倍数关系,整体而言, 似乎并无不妥。但是教学后,笔者发现这样的重复设计略显 呆板,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于是,第二次执教时,笔者 从习题的编排和教学的形式上作出了适当的改进:
1.基础练习。

出示:8×9=72;
44÷4=11。

要求:根据算式,先想一想拼成的是一个怎样的长方形, 再说一说数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根据除法算式,同样可以说出 4、11和44之间的关系;
除法算式可以转化成11×4=44,道 理是一样的。

2.拓展练习。

(1)出示:4、5、8、16。

提问:如果没有算式,只有这几个数,你能找出它们之 间的关系吗?通过观察与补充,学生找出:4是8的因数,4是16的因 数;
8是16的因数;
8是4的倍数,16是4的倍数,16是8的倍 数。

(2)辨析:8既是4的倍数,又是16的因数,我们就说8 是因数或8是倍数,可以吗? 在交流中明确: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一定 要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3)逆向思考:由8是4的倍数,你想到的是哪个式子? 由4是16的因数呢? (4)特例寻因:5在这四个数中很特别,你发现了吗? 从给出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到给出几个具有内在关联的 非0自然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逐步丰富对因数与倍数概 念的理解,感受“相互依存”的数学内涵。这样的练习紧扣 内容核心,既自然顺畅、合情合理,又具有内在的层次性和 启发性,可以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完成概念的巩固提升。

另外,在练习中,教师非常注重“因数与倍数关系”和“乘 法算式”之间的切换性追问。这些追问有助于增进“因数与 倍数关系”和“乘法算式”之间的内联意识,强化“因数与 倍数概念”建立于“算式”的感知表象,从而加深对“依存 关系”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