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下的中职教育论文
教学模式下的中职教育论文 一、几种比较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案例 1.协作共建 化学工艺专业是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的龙头专业,从1989 开设至今,为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培养了大量化工技能人才。在平顶山神马氯碱有限公司就有该校的优秀毕业生,这为学 校与平顶山神马氯碱有限公司的合作共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在校领导的积极努力下,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企业 从最初仅接受学生进企业参观实习,发展到现在能及时将人 才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反馈给合作 学校,指导学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为学 生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帮助学校进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 设,接受学校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选派优秀高技能人 才担任学校指导教师,等等。同时,学校也积极地为企业提 供服务,如学校承接企业相关的技术培训,协助解决生产中 的有关技术问题、产品开发等,实现了校企双赢,推动了校 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学校加强学校和企业 的紧密联系,把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难题引入教学科研 和课堂中来,让学生时刻与市场接轨。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 教材编写上结合市场需求,要求必须有具备本行业丰富实践 经验的人员参与。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毕业前就完成了实践 学习,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的服务技能和知识,能及早适应行 业环境。学校还积极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交通部门紧密合作,对学生进行导游资格、调酒、机动车驾驶等 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证书,为学生增添就业资本。
2.股份制办学 2010年7月,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经市政府批准,本着“入 股自愿、股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和共同发 展的目的,采取“学校控股,企业参股”的形式,学校注资 51%,企业注资49%,组建股份制平顶山市红绿灯驾校。该校 占地40余亩,一期投入260万元,二期计划投入200万元。驾 驶培训学校训练设施齐全,教练场设有驾驶员培训的全套设 备,训练场可容纳多台教练车同时训练。学生可以顺利完成 基本功训练、穿桩训练、九项科目训练、理论测试等四个阶 段全方位的训练。5.引企入校平顶山市机械电子科技学校 2009年与春宇模具公司合作办厂,开展引企入校,形成前校 后厂的格局。学校提供厂房、部分设备,工厂承担数控技术 及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实习任务,提供实习指导教师和耗材, 并为实习学生发放工资,实现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 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平顶山市中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 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中职学校,没有更多优惠政策,就招不来优秀专业 人才。另外,中职学校教师待遇低、绩效工资迟迟得不到解决,致使招来的人才思想波动大,留不住。再者,中等职业 教育师资取得职业资格的途径不畅,影响“双师型”教师队 伍建设,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2.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职业学校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实训 条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校的实验实训 条件与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高精尖 的先进设备还明显短缺,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学习 的需求。
3.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学校和企业在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顶 岗实习等方面合作深度不够。教学内容没有适应企业岗位需 求,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设置没有形成双向互动,这样 就造成学生在顶岗实习或就业时仍不能完全履行实习岗位 的职责,不能独当一面。
4.教学设备欠缺制约教学手段的进一步优化 新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比如多媒体教 学设备,还需继续增加资金投入,而这部分投入金额较大, 不容易到位。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职业教育 的办学条件,许多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 善,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办学条件的改善远远跟不上教学 改革的需求。
5.课时、课程、教材内容安排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新的教育模式则强调以 学生为主体,即将传统的灌输变为主动的探究。同样的教学 内容,要求学生的主动探究时间增加到教师讲授时间的两倍 左右。这就使教学改革面临新的问题:增加教学时间,课程 设置不允许;
不增加教学时间,无法保证教学进度,进而会 影响到教师的考评成绩,挫伤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 性。
三、解决对策 1.针对区域经济要求,科学设置专业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 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 一。目前,平顶山市已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 种钢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6大支柱产 业,其中,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为平顶山的特色产业。职业 学校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坚持市场导向,制定 出重点专业建设的详细规划,把学校老牌专业做大做强,树 品牌,创特色,加速课程改革,强化技能;
加快重点专业建 设,带动其他各专业的全面发展。
2.建立结构合理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现阶段,教学体系的核心 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沿用的 还是基于学科思维的三段式课程体系,使得以就业为导向的 教学模式推行起来非常困难。首先,建立多元化的普通文化课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文化课程的定位是多元化的, 它既要满足个体继续完善和专业学习的需要,还要满足职业 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通文化 课程与普通教育相比,教育性质和教育对象都不同,因而普 通文化课程也应追求自身特色。其次,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 性重组专业课程体系。就业导向教学体系的开发不能仅仅停 留在教学内容的微调,而是要从课程设置入手,彻底打破按 照学科边界、知识的相关性设置课程的传统习惯,按照工作 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使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更好地对接 起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性质要求。
3.开发富有职业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目前中职教材的主要问题,除了内容过于学科化,过深 过难不实用,没有反映职业性内容外,在内容组织与内容陈 述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绝大多数教材尚停留于直接地、静 态地、单向地陈述知识。就业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教 材,应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大 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 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每个项目的学 习都要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进行活动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 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研究表明, 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会了如何应用这 些知识。只要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不难克服的。要加强教辅教材的开发,尤其是 要加强仿真软件的开发。实训仿真软件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真 实设备与真实情境,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解决职业 学校设备短缺问题、实现工作现场无法进行的实训等具有重 要意义。要通过多种教学辅助材料的开发,形成立体化的教 材体系,大大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就业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含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内容,鼓励 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学生考核方式,应大 力推行“作品”考核,以学生实际制作产品的水平来考核他 们的学业水平。课堂教学评价,应彻底改革“听课”或是“说 课”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应当是给每个学生提供 丰富的学习机会和静心思考与制作的环境,并使每个学生真 正“进入”学习过程。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更应以 实践为核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制作、体验和反思时间。这 些课上得可能很安静,节奏可能也很慢,但学生却能真正获 得发展,显然学校采用“听课”等形式是没法评价这种课的, 因此需要开发“教学跟踪”等教学评价模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 素质。二是大力引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入校任教, 改善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三是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建立和逐步完善教师考核聘任的激励 机制。四是加强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更好地承担职 教师资培训任务。
6.大力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给学生 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提早接触实际工作环境, 缓解他们从学校直接入工作岗位时的不适应,从而提高学生 就业率。然而,目前要大量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尚有许多 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政府就不能仅仅“要求”与“指导”, 任凭产学合作停留于民间层面,而要努力创造国家层面的产 学合作平台。比如可以每年对支持职业教育的企业进行评比, 并制作排行榜在权威媒体予以公布。这项工作如能扎实地完 成,必将极大地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7.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养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训、实习基础建设,是职业 学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物质基础。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 设是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的重点。中职学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 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要紧密联系行 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要积极 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 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 主组织实训;
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 力;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 虚拟工艺、虚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