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摘要: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目的是找到大 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并且加以探讨改善。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严重困扰着各大高校、学生、 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迫在眉睫,只有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才能使社会人才利用率更高,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本文 将详细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带动了文化的发展, 国家政策也更加倾向于“软实力”的发展[1]。近年来我国 大学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普及率也有很大提升。在经 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因 为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出的经济的增长,所以导致了大 学生失业率也不断增加。在《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 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显示,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达17.6%。
在严峻的形式下,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艰难,很多学生面临 着“毕业等于失业”的窘境。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大学生 毕业人数为682万,待到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99万, 201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则高达699万。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了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重大、形势严峻[1]。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原因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的场所。针对劳动力市场结构, 可以细分为两种,分别为主劳动市场和次劳动市场。顾名思 义,主劳动市场就是劳动者技术相对较高、工作稳定、薪资 待遇好的劳动场所。相反,次劳动力市场就是指劳动者技术 相对较低、工作不稳定、薪资待遇较差的劳动场所。我国劳 动力市场结构划分的比较明显,主劳动力市场多处在经济水 平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次劳动力市场往往处于竞技水平相对 较差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向更倾向于 主劳动力市场,导致了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布不均匀。大学毕 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对“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充满向往, 而农村以及三线城市很少有大学毕业生问津。这就严重的导 致主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逐渐的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因 此产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失业率高等问题[2]。
(二)教育体系结构原因 1.教育类别结构原因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选择读研的 人数日渐增加,用人单位也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根据以 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能 达到80%,而高等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只有55%。按照 数据显示可知,针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市场供求相对来说比 较平衡,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失衡。供求关系的极 不平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产生。近年来,选择读研的学生日渐增加,很多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时,顶替了原来 大学本科的求职市场,导致大学本科学生不得不挤占高职专 科学生的就业岗位。因此,挤占岗位的现象产生,学生也因 为教育类别结构性而失业。2.学科专业结构原因大学的课程 设置会涉及到很多学科专业,据调查,在大学中,教育类学 科的大学生就业稳定性最好,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 相对来说就业起伏最明显的就是文科类毕业生。很多文科类 毕业生,例如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并 不能满足工作岗位对其能力的需求,这也是造成文科类学科 失业率高,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大学中对文科教 学主要还是以逻辑教学和课本教学为主,相对比较封闭。在 文科类教学中,缺乏对社会职业需求的了解,忽视了实践, 更着重于课本内容。从而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不统一, 课本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矛盾的情况发生。学科专业结构原因, 也是制约学生就业一个重要原因。
(三)社会经济结构原因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 时,也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 阶段,随之人们的思想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经济结构的不稳定,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 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有效实施。很多 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适应时代 的需求,导致了就业不顺利。当代社会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因为经济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没有有效的 进行改革。导致传统型人才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在经济社会 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在不断调整内部结构,因此不同 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极其不平衡,导致很多部门岗位紧张,从 而很多专业学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社会经济结构原因,严重 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主观择业结构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择业时,会带有 很严重的主观性。许多大学毕业生更加注重个人喜好以及自 身价值的体现,甚至是利益。毕业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会更重 视,工资环境、交通工具以及游乐设施等客观条件。另一方 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更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上种种构 成了大学毕业生所求的利益顺序。大学生主观的择业结构, 增加了大学毕业生是失业率。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措施 (一)政府应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的相关政策举措,在大学生就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政府应该积极的深化教育改革,协同相关部门,一同解 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切实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广大毕 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部门应该对大学教育进行严 格的监督,针对综合性大学的监督,应该确保大学专业科目 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政府针对专业性大学应该深化专业教学, 使专业性大学着重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能力。大力加强对学校实践工作的把关,使学生学习 的专业知识符合时代的需求,督促学校开展实习活动,利用 学生假期实践提前在企业单位适应工作环境,使学生将所学 和实践相结合,避免求职时的不适应。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 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权,携手相 关教育部门,共同解决问题。
(二)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 (三)毕业生应积极调整心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放 平心态。很多大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大学生因 为刚刚毕业没有过多社会经验,若想有效的找到自己心仪的 工作,必须应该端正自身求职心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应 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薪资要求不要太高,必需做好 吃苦耐劳的准备,踏踏实实的从底层做起,做到不怕苦不怕 累,为日后的职业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职场中面对前辈, 一定要虚心学习,把握学习机会,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增 强自身的实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如今避免不了的现状,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多方 协作努力的漫长过程。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深远,不仅需要 学校与指导教师以及同学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政府政策的大 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参考文献】 [1]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 析[J].教育探索,2009,(3):130. [2]袁雪花.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与深层因素 分析[J].中国西部,2017,(5):25. [3]黄权标.浅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 [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