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廉洁政府是如何打造的
中央苏区廉洁政府是如何打造的 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工作实践,是新中国红色廉政建设的雏形和基石,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构廉洁政治生态的今天有着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1934年9月11日《红色中华》刊登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 总结》中写道:“我们可以夸耀着: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中央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等 一系列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运动,有力打击了腐败分子,纯洁了革命队伍,支援了 革命战争,铸就了苏区干部好作风,打造了最为廉洁的政治生态。
一、为什么说苏维埃政府是空前廉洁的政府 苏维埃各级政府具有五个最为鲜明的勤廉特征:
1.运行成本低,是空前廉价高效的政府。苏维埃各级政府是中国历史 上最精干、廉价、高效的政府。一是机构最精简。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设 “九部一局”(即外交、军事、劳动、土地、财政、司法、内务、教育、工农检察9 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1局),却领导着“辖4省60个行政县、总面积为8.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453万”的中央苏区。当时除教育部、政治保卫局外,其他8个部委都集 中在瑞金叶坪的谢氏宗祠内办公。每个部仅有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几张桌椅 板凳,每个部工作人员包括部长在内仅3至5人,个别大的有8至9人。部委集中并 联办公,保证了苏维埃政府的高效运转。二是人员最精干。《地方苏维埃政府的 暂行组织条例》规定:乡苏维埃政府只配不脱产工作人员3人,区苏维埃政府15 人,县苏维埃政府25人,省苏维埃政府90人[1]p26。可见,苏维埃各级政府普遍 人少事多任务重,根本没有“不必要的工作人员”。三是供给最低廉。红军和党政 人员实行维持最低生活保障供给制度,官兵基本一致,伙食费每人每天1角,乡 以下干部都要自带饭包办公。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支,对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公用 经费进行了限制。例如闽西永定县规定:县政府公用经费每月不得超过500元, 区政府大区不得超过140元,小区不得超过110元,乡政府中甲等乡不得超过70 元,乙等乡不得超过15元。
2.宗旨意识强,是空前亲民为民的政府。苏维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民众自己的政权”,是空前的亲民为民爱民的政府。一是确立根本宗旨,“真 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苏区时期是党的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地和实践地。在二 苏大会上,毛泽东首先提出“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后来在延安发展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载入党章。二是践行群众路线,“关心 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苏区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时期。毛泽东 在二苏大会上作的结论,其中一部分即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 是阐述党的群众路线的代表篇章,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孕育形成。三是铸就 优良作风,“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苏维埃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发自 内心的高度赞誉:“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苏区干部好作 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是苏区干部执政 为民的最好注解与诠释。
3.模范带头好,是空前节俭奉公的政府。苏维埃从领导干部做起,从 领导机关抓起,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形成了极度节俭节约、最为清正清 廉的良好风尚。一是官兵最平等。在苏维埃区域,所有官兵待遇一律平等,“有 盐同咸,无盐同淡”。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从不特 殊,没有特权”,“干部和士兵吃一样饭菜,穿一样的衣服”,形成了官兵一致、 军政一致、同甘共苦的关系。二是干部最清廉。苏区干部上至中央政府主席,下 至伙夫马夫,所有干部除少数技术人员外,一律都没有薪饷,只有少量的伙食费。
为了厉行节约,干部带头吃野菜,“自带干粮去办公”。这在中外历史上从无先例, 没有任何一个政府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这样。三是行政最节俭。苏维埃各级党政 机关和工作人员践行“十带头”、争当“四模范”,带头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节 省运动。前面提到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的总结》显示:在极 度节俭的前提下,4个月行政办公费用减少开支总计625876元[2]。
4.民主程度高,是空前民主开明的政府。苏维埃民众享有“最广泛的 民主”。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民主、开明的政府。一是民主选举。“苏 维埃最广泛的民主,首先表现于自己的选举。苏维埃给予一切被剥削被压迫的民 众以完全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通过民主选举运动实现“将人民拥护和愿意为人 民大众服务的优秀分子推举上来”,清除“官僚腐化贪污、工作强迫命令、脱离群 众、忽视妇女权利、对上级政府命令玩忽敷衍”的政府害虫。二是民主议事。建 立健全了市乡代表会议制度,通过代表会议,“政府工作人员由选举而任职,不 胜任的由公意而撤换,一切问题的讨论解决根据于民意”。三是民主监督。“苏维 埃工作人员中如果发现了贪污腐化消极怠工以及官僚主义的分子,民众可以立即 揭发这些人员的错误,而苏维埃则立即惩办他们决不姑息。”[3]苏维埃政府设立 工农检查人民委员部,组织突击队、轻骑队、工农通信员、群众法庭等,极大地 发挥了民主监督的制约作用。四是政务公开。苏维埃各级政府通过发表宣言、告民众书、开办学校、举办培训班、出版书籍、成立宣传队、张贴布告传单、刷写 标语口号等方式,及时公开政府工作的方针政策等,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和监督权,吸引群众参与苏维埃建设,赢得了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5.纪律规矩严,是空前严法挺纪的政府。苏维埃是空前严法挺纪的政 府,以铁的纪律铸就了清廉苏区。“在中央苏区,凡经发现的贪污腐败分子和贪 污浪费行为,都像过街老鼠一样,没有藏身之地。”一是从严立法治腐。1933年 12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第二十六号 训令,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反腐令,第一个廉政建设法制文献。二是从严立制 防腐。苏维埃政府注重从源头和制度上防治腐败,制定了《政府工作人员惩处条 例》《暂行财政条例》《国库暂行条例》《审计条例》等一系列铁规铁纪。同时 建立实行预决算制度、审计制度、统一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等,严格财经纪律遏 制贪污浪费现象。三是从严执纪除腐。1932年5月9日,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最高法庭判决,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在江西瑞金伏法,打响了苏维埃反 腐败的第一枪,掀开了铁血除腐的帷幕。
二、中央苏区廉洁政府是如何打造的 苏维埃反腐倡廉运动的五大经验:
1.以领导带头为先导,形成以上率下的政治示范力。一是“上行之”, 促进“顶层推动”。在苏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等廉政建设中,毛泽东、朱德、周 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为全党全国树立 了反腐倡廉的表率,形成了以上率下的廉政建设顶层推动力。二是“下效之”,促 进“全党行动”。1934年3月20日,陈云、邓颖超、毛泽覃等23位领导同志联名倡 议:每人每天自愿节省二两米,把政府发给的热天衣服送给新战士。在中央领导 和机关的政治示范下,形成了上行下效、全党行动的反腐倡廉格局。三是“民应 之”,促进“全民齐动”。苏区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唤 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革命战争”,迅速掀起了席卷苏 区的群众性节省运动。
2.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涵养固本培元的拒腐免疫力。一是思想建党, 固本培元。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确定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强调开展党内教育和党内批评,以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把廉洁奉 公的内容写入党员五项条件。二是发布通令,强制学习。1932年3月人民委员会 发布《政府工作人员要加紧学习》第六号命令,首次把学习作为一项硬性任务纳入制度化管理,强调“凡不积极学习的就是对革命的怠工,对苏维埃政府工作的 不努力”。1933年8月中央组织局发出《关于党内教育计划致各级党部的信》,重 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装所有新旧同志们头脑”。三是创办学校,集中培 训。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开办了苏维埃大学,对苏区党政干部进行系统 的政治理论灌输和思想教育,大大提高了苏区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拒腐防变能 力。
3.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打造铁纪钢规的刚性约束力。一是创建民主制 度,保障“最广泛的民主”。苏维埃《宪法大纲》规定:“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 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 (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1]p7苏维埃颁布了 《暂行组织条例》《暂行组织法(草案)》等组织法令,建立基层代表会议制度, 保证广大工农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管理。颁布了《选举细则》《暂行选举法》等法 律条例,实现“政府工作人员由选举而任职,不胜任的由公意而撤换,一切问题 的讨论解决根据于民意”。二是创建财政制度,堵住贪污浪费的漏洞。1931年12 月颁布了《暂行财政条例》,确立了财政统一原则,改变了财政上各自为政的混 乱现状。1932年9月中央财政部发布训令再次强调“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中央颁布之 财政条例,坚决执行”。同时,苏维埃政府还建立了统一税收制度、会计制度、 预决算制度、审计制度及国库制度等,从制度上堵住了贪污浪费的漏洞。三是创 建惩治腐败制度,打响依法反腐“第一枪”。1932年7月,中央政府颁布第十四号 训令指出,“对苏维埃贪污腐化分子,各级政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予严厉的纪律 上的制裁,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种腐败分子的检举与揭发,谁也要受到革 命的斥责。”[4]1933年12月,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第 二十六号训令,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反腐令,标志着苏维埃反腐治腐工作迈入 法制化轨道。
4.以强化监督为关键,提升有效监督的民主制衡力。一是党政监督机 构健全。在党内监督方面,根据1933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中央党务委员会 及中央苏区省县监察委员会的决议》,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成立了党的监察委员会。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党务委员会,负责维护和执行党 的纪律,对违反党纪的党员执行党的纪律处分。在政府监督方面,1931年11月, 一苏大会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是苏维埃临时中 央政府的一部分,代表工农和城市贫民的利益,有权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检 查和监督。苏维埃从中央到地方设有工农检察部、检查委员会或控告局,形成了 专门监督机构体系。二是舆论监督激浊扬清。《红色中华》报辟有《红板》《黑板》《反贪污浪费》专栏,专门刊登一心为民、勤政廉洁的先进典型,批评懒散 怠工、游手好闲的消极人员,曝光贪污浪费案件,报道对相关人员的处理结果。
《红星》报开设《铁锤》专栏,专门揭露和批评红军部队及军事机关的各种不正 之风和丑恶现象。《青年实话》设有《轻骑队》专栏。《苏区工人》辟有《批评 与指导》《反对贪污腐化》等专栏。舆论监督激浊扬清,使苏区各种消极腐化行 为无所遁形。三是群众监督深入有效。为广泛发动工农群众对政府及工作人员进 行监督,快速征集和办理群众意见建议,苏维埃专门设立控告局和控告箱,建立 了突击队、轻骑队、工农通信员和群众法庭等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机制,并发布 《继续开展检举运动》训令,“采用一切方法来鼓励和吸收群众的意见”。广泛深 入的群众监督,使腐败分子陷入人民群众的包围之中,有力地震慑打击了腐化堕 落分子。
5.以从严执纪为抓手,保持高压惩腐的警示震慑力。1932年7月,中 央执行委员会发出第十四号训令,指出:“对苏维埃中的贪污腐化分子,各级政 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以法律上最严厉的制裁,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类腐败 分子的检查与揭发,谁也要同样受到革命的斥责。”1933年12月15日,中央执行 委员会发布第二十六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明确规定了贪污罪、挪 用罪、浪费罪的概念与惩处罚则,使惩治贪污和浪费行为有法可依。工农检察人 民委员部成立后,从严执纪,高压惩治,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震慑了腐败分子,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现实启示 苏维埃反腐倡廉实践的伟大预演,是新中国红色廉政建设的雏形和基 石。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保持清正廉洁、严惩贪污浪费、克服官僚 主义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构廉 洁政治生态的今天有着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必须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堤坝“固廉”。苏区时期,在白色恐 怖“敌军围困千万重”的极端困难环境下,为了捍卫新生的政权和谋求人民的幸福, 无数革命先驱前仆后继、奋斗不息,打造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清廉的人民政权。
支撑和推动共产党人的,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一往无前的使命担当等红色精 神“内因”。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廉政建设中,必须坚持思想建党,高度重视思 想政治教育的先导作用,推进严以修身,促进固本培元。把党的创新理论、思想 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等“红色基因”融入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血液里,从 而打牢思想根基,培固思想灵魂,筑牢思想“堤坝”,使之成为党员干部“不想腐”“不愿腐”的“内驱力”和“免疫力”。
2.必须抓住“关键少数”,涵养政治生态“育廉”。苏区干部好作风和苏 维埃空前廉洁的政府,是各级苏维埃党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出来的,以上率 下“领”出来的,身体力行“干”出来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 关键在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这启示我们,在新时 期廉政建设中,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着力发挥领导干部的政 治示范作用,涵养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廉洁政治生态。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律 己、以身作则,让广大党员“向我看齐”,为他们树立政治标杆、思想标杆、行为 标杆,以“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以“顶层推动”促进“全党行动”。
3.必须扎紧“制度笼子”,推动法治反腐“建廉”。苏维埃建立实行了一 系列具有原创意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规矩和法律法规,把反腐倡廉纳入制度化、 法制化轨道,保障了反腐败斗争的胜利。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廉政建设中,必 须坚持制度治党,推动制度反腐、法治反腐。要加快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法规体 系,注重从法律制度、法治方式和法治机制入手,为公权力创设公正、透明的运 作机制,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条件和程序,更加充分发挥法制对公权 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进实现“不能腐”“不敢腐”。
4.必须坚持“挺纪在前”,强化刚性约束“保廉”。毛泽东指出:路线是“王 道”,纪律是“霸道”,两者都不可缺少。铁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苏 维埃政府、革命军队和群众团体的鲜明标志。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并执行了一系 列党纪、政纪、军纪、法纪等铁的纪律,用铁的纪律铸就了“铁的组织”“铁的红 军”和“铁的作风”,以最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启 示我们,在新时期廉政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纪律强党,着力“加强纪律建设,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明纪于前,建立科学完备系统严密的 纪律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纪律的盲区和漏洞,防止“牛栏关猫”;要挺纪在前, 树立“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抓早抓小抓预防, 牢牢守住纪律底线;要聚焦主业、深化改革,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5.必须密织“监督天网”,依靠监督制衡“促廉”。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 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苏维埃建立实行了法制监督、党内监督、 政府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于一体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尤 其注重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政府、检举身边腐败,让腐败分子 如“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使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稳定、最有民主、最为 进步的地区。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廉政建设中,必须更加重视民主监督机制制度建设,密织“监督天网”,增强监督实效,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 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巡视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 消除腐败赖以滋生的温床。
6.必须坚持“打虎拍蝇”,保持惩腐高压“护廉”。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 一成立,就将反腐肃贪作为一项严重斗争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打响了反腐“第一 枪”,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例如中央印刷厂、造币厂和军委印刷所贪污腐化案, 中央总务厅苏大工程处主任左祥云贪污案,中共胜利县临时县委书记钟圣谅、县 苏维埃主席钟铁青贪污腐败案,于都县苏维埃主席熊仙壁贪污腐败案等,极大地 震慑了腐败分子,纯洁了革命队伍,赢得了群众的拥戴。这启示我们,反腐倡廉 工作必须坚持经常抓、长期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保持反腐治腐高压态 势;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 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打 造没有“特区”“禁区”的反腐斗争威慑力。
作者:苏春生 来源:党史文苑 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