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我国的药学卫生事业在不断进步。人才的配置 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巳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对高职高专药学教育发展提出了 新的要求。所以,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践行“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的发展理念,发展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进药学专业课程 的设置,对课程进行整合及开发新课程。

一、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现状 (一)忽视专业素质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工作在快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 在不断扩大,形成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并逐渐实现了融合,高职 高专院校开始形成具有髙职高专院校特色的药学学科群体及课程体系。然而,我 国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髙专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教学基地及教材体 质陈旧等因素,在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普遍侧重对理论的教学,忽略学生的实 践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髙,不适应社会发展及和行业发展的要 求。因此,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培养 模式的创新,突出药学专业的办学特色,确保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质量。

(二)专业课程混乱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药学专业课程种类众多,各个课程之间存在内容 交叉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更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多数是与化学相关课 程设置,缺乏与医学相关的课程设置,学生缺少对药物使用的正确认识,不符合 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意义 (一)培养高端技能型药学人才 研究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专业可以得出,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可以促进培养高端技能型药学人才。所以,医学类院校专业的教 育工作者要改变教学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推行校企合 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进和完善药学专业的教育方式,从 而促进高端技能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利用学校专 业人才和企业生产实践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实践的单一模式,能够让学生 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并能够在企业实践中使学生接受学校和 企业的管理。构建完备的校企合作工作站,选派专业人才对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 听取企业对专业设置的意见及建议,而后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及实训计划,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促进高等药学教育工作发展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药学人才培养的质 量,更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用人需求。

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突出药学专业的办学特点,提升药学专业的办 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促进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教育工 作的发展。

三、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的策略 (一)校企共创人才培养方案 药企聘请专业的人才,形成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市场进行调研,培养 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技能型的人才,规范化地实施人才培养工作,优化改革人才 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且建立就业与职业提升的课程体系,完善教 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企业的药学一线的专家资源与学校专任的教师共同承担课程建设与 改革、教学、举行讲座、实习带教等任务。此外,还要定期对专职教师进行培训, 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及整体学术水平,从而 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能力突出、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三)校企共同进行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模式以药学教育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教育、管理和 训练学生的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要深入 课程改革中,提高课程药品销售技能,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 度和认同感。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实训与对社会开放服务相结合的药学实训基地,建 立实验室及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且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创建 设备先进、资源共享、服务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创建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全面 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环节,从而建立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促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阶段。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研究了高职 高专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 展策略。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 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者:郑志民、杨红霞、王文渊(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