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包括什么

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先秦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包含着丰富的“和 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 的自然和谐精神,“仁 者,爱人”的社会和谐精神和讲求“君子慎其独” 的个体 身心的和谐三个方面。

摘 要:
先秦儒家;
和谐;
德育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 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从而巩固社会 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高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其德育状况将直接影响 到和谐社会构建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一、先秦儒家“和谐”思想之表现 “和谐” 一词源远流长,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 丰富内涵的概念。

“和”一词在先秦儒家经典中可追溯到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 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礼记》中“和” 乃中正谐和之意,并极言其重要性,认为是“天下之达道”, 只有“中和”,天地万物才能正常运转。《论语》中用“和” 字达8次之多。最能表现孔子“和谐”思想的见《论语·学 而篇》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认为“和”就是和谐、恰到好处之意,是他所提倡的“仁”、 “义”、“礼”所能达到的社会效果,也是圣明君王治理国 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也大力倡导和重 视和谐的社会作用。

(一)“天人合一” 的自然和谐精神 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包含着多种意思:有宇宙观上 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宗教观上的神与人的统一,伦理观上天 道与人道的统一……。在此,仅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上加以说 明。这种“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着一种内在关 系,两者并不是两个绝对分离的对立物,肯定人的至上价值 并不会以否定自然本身的独立价值为前提。人的存在与自然 的存在是互相包含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融洽的关系。

“天人合一”并不是简单的“合”,人作为有主观 能动性的主体,并非盲目的顺从“天”。要求我们以理性的 思维既要“知天”,也要“畏天”。

“知天”即认识自然, 以便合理利用自然;
“畏天”即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 护“天”作为一种责任。若“‘知天’不‘畏天’,就会把 ‘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 息的刚健运行;
‘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 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 ①《礼记·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孔子也说“五十而知天命”,他们都要求知天命、守天道,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不违 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 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从农业“顺应天时” 进而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正体现 了人们“知天”和“畏天”的统一。到东汉时期,大儒董仲 舒在《春秋繁露》中明确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更是对先 秦儒家“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二) “仁者,爱人”的社会和谐精神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论语》中 “仁”的 出现次数达109次。孔子弟子樊迟问“仁”,孔子说:“爱 人”。即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建立人与人之间 的相亲相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爱人”是对人的生命价 值的肯定,并不是对其消极价值的容忍,“爱人”的目的是 为了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是追求无原则的一团和 气,即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爱人”应取譬于己,推己及人。所以孔子提出 “爱人”的重要途径——“忠”、“恕”之道。“恕”,孔 子自己定义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卫灵公》);
而“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即“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自 己要站得住还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 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是宽 容和以诚待人,孔子认为这才是实践“爱人”之仁道的最佳方法。

孔子的“忠”、“恕”之道和“仁者爱人”思想的本质 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寻求建立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正如孟子 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 子·梁惠王上》)。为了达到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还 提出“忠”、“孝”、“礼”、“义”、“信”等伦理命题, 体现了“仁者爱人”的一系列道德内涵。这些伦理命题奠定 了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史的基础,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命 题。

(三) 讲求“君子慎其独” 的个体身心的和谐 儒家伦理道德精神讲求“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 在社会处于不和谐的秩序中或兼济天下之志受阻时,儒家对 和谐的关注又由社会转移到个人,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君子慎其独”出自《礼记·中庸》,此书用“慎其独”作 为君子、有德之人的道德要求。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儒家 道德修养的教科书,孔子提出了一系列个人修养的方法和要 求,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 语·学而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 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篇》)、“君 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见贤 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等等。

可见,孔圣人眼中的“君子”应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应是“文质彬彬”的,具有和谐的人格精 神的。

总之,孔子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与“习”以达到人性 的和谐,达到其倡导的仁人君子和理想人格。孟子继承了孔 子的人性论,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中生来就有仁义 礼智的天性,但仅为“善端”,处于萌芽状态。因此,他从 “性善论”出发,得出要重视后天修养,以达到人性的“善” 与和谐。殊途同归,荀子从“性恶论”的角度认为仁义礼智 都是后天形成的,更加注重个体后天的教化。孔、孟、荀这 三位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以人性论为出发点,都充分肯定了个 人的道德修养,追求个体人性的完美与和谐。

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当代高校德育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过于重视形式,而 忽视内容的充实改革,或者过于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忽视了 教学形式的改进。如,德育课智育化;
注重规范教育,轻视 道德实践等倾向。这样的德育并不能有效的促使学生身心的 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先秦儒家“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 宝贵的资源行业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将其融入 进德育的改革过程中,从而加强德育的实效性。主要从以下 几方面阐述:
(一)“天人合一” 的自然和谐与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作为自然界(环境)的主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适应、利用并改造它。当 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全球各地也普遍存在着对 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人 口爆涨,等等,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给脆弱的 生态环境敲醒了警钟。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严重的环境危 机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功利心的趋势下,更多的是为 了学习技术知识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提高,缺乏保护环境的 意识。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就是教“人”如何 处理与“天”(自然)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人” 肆意地破坏“天”,怎么能有一个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 呢?所以,德育应该摄取这种和谐因素,将其写入德育教材 或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的讨论,将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为大学 生的自律意识,让保护环境这一社会公德真正深入人心。教 师应懂得国家关于环保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如何贯彻执 行。应该掌握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以及相关环保技能,并 能够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同时,可组织 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可以利用与环保相关的 节日,比如像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地球日、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 育及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保护环境的文明使者,同时可以 利用网络、板报、团组织生活等,加大宣传,让更多学生参 与环保活动来,营造环保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 “仁者,爱人”的社会和谐与人际交往教育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决定着社会 的和谐与否。当代德育应该大力提倡儒家“仁者,爱人”的 精神,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依赖群体而 生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全面发展的社会基础。当代大学 生,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而导致心理障碍,如 像自闭症、抑郁、焦虑等。人际关系不和谐或是自身性格孤 癖,不喜欢与人交流;
或是受某种打击心理受伤而扭曲发 展;
或是受家庭、周围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竞争与 合作共生共存,要竞争就必须学会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 力也就是学会如何合作的能力。继承先秦儒家“仁者,爱人” 的人际交往原则,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 只要在交往中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习惯与价值,双方才会 有愉悦满足之感;
学会宽容,宽容即宽宏大量,对非原则的 细枝末节问题不斤斤计较,真正做到以德报德、以德报怨;

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关心,取长 补短,共同进步;
学会协调与沟通,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 良好的处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觉的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君子慎其独” 的个体和谐与大学生身心教育 一个和谐的生命,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具有关调查 显示,240名受访大学生中,认为与自身不和谐的占总人数 的39.2﹪。②由于种种内外压力,大学生无止境的追求感官 之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的不平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自杀、杀人,等等,造成了自我身心扭曲, 已经成为社会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其原因正在于道 德沦丧,致使人失去了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对此,儒家的 “修身”可以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 资源。大学时代正是接受德育、修养品性的最佳时期,但在 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不大可能做到德智兼修,虽有进行德 育的某些形式,但因为功课、作业、考试的分量实在太沉重 了,使得德育进不了学生的内心,不可能在他们精神世界中 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学校德育应该利用传统文化,把“君 子慎其独”贯彻到德育中,将“慎独教育”和“身心教育” 相结合,培养个体的道德批判思维能力和道德践履能力,学 会去辨别“真善美”,从而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健全独立 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韩钟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齐鲁书社 出版社 2003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80 [4]吴勇. 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熊玉坤.关于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6]付洪涛.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融人环保教育的实践思 考[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