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试论高职院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 必须要以人才培养为最高使命。面对人才培养,加强党的建 设是一项需要用心去做的事业,要想真正理顺人才培养与党 建使命的关系,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摘 要:
人才培养 党建 使命 蔡元培先生说,“人才为国之元气”。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对 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演变为当今世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马尔库赛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 他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1]。大学的根本 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新世纪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高职院校是以培养 人才为中心的,要想提升党对高职院校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就必须要以人才培养为最高使命。可以 说,人才培养与党建使命是高度统一在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 水平上的内在统一体。
一、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历史使命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 教育质量降低、教育任务繁重等人才培养方面的严峻挑战。
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 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2]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 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 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学校党建工作要“坚持党的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育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等方 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 本任务。”[4]可以说,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引导、培养和教 育青年大学生,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坚定信 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可靠接班人,是高职院校党建在高 等教育方面最根本的历史使命。
从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观点看,人是“最强大的一种生 产力”[5]。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 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 一生产力。”[6]就生产力的性质而言,江泽民同志把生产 力分成了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而且认为决定社会发展 的只能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本身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统 一,人是生产力中第一位的生产主体。在当代中国,工人阶 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 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人是生产 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 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7]在今天的 中国,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又是源自于大学生。“培养什么 人”,是党在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把握,如果方向错了,那问题就严重了,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 言,“在错误的道路上无论跑得多快,都是错的”。因此, 从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观点看,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党建在 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当前及今后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历史任务。
从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 业”[8]。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既是为群众谋利益的事业,也是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完成 的事业。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 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0]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要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民族复兴的伟 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大学生就是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因为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力军,并将成为主力军,更是 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加 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正在经历大学这个过程,我国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2007年就已经达到23%,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住 半壁江山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不久将来高职大学生将数以 亿计,而发达国家大学生平均在60%以上,日美等国更是达 到80%以上[11],由此推测我国大学生规模不断壮大这是大 势所趋,从趋势上可以预见大学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主要力量。在高职院校,党委是实施党管人才的第一责任人。
“如何培养人”,是高职院校党委在人才培养的责任性要求和培养规格上的要求,高职院校能否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党委对高职院校的领导、管理和建设的能 力,取决于通过党建工作能否不断提升党对高职院校的执政 能力和执政水平,能否很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高职院 校党委是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党建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最重要的历 史责任。
二、以人为本: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点 人才培养,是一个事关万代千秋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社会需要什么人,教育才有可能有 针对性的培养什么人。那么,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需要什 么人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怎样 的呢?这两个问题不搞清楚,或不大致地搞清楚,恐怕很难 完成党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党建在人 才培养方面就很难有突出的成效,因为“在错误的道路上跑 得再快,也是错误的”。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看,马克思在勾勒整个人类社 会历史时揭示出了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原始社 会到工业革命之前,人的发展是以“神”为本的,神有绝对 权威和真理性的,人是从属的;
工业革命以后到后工业革命 之前,人的发展是以“物”为本的,工具理性占住统治地位, 人是“物”的奴隶,人还是从属;
后工业革命或后现代开始 以来,人的发展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开始以人为根据,用人的思维看待一切,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马克思在 论述共产主义时就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 性”。这是一个理想社会向我们提出了培养什么人的终极指 向——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从终极关怀的角度来说,人只有 全面发展,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 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2]现实的讲,为培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对高等职 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培养“目的人”,而非“工 具人”。因为“一旦人从本体性的目的地位滑落,或者,一 旦脱离人之目的地位来把握人,那么,人必将沦为工具性的 存在、手段性的存在。”[13]这是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 业教育尤其要警惕和避免的。
从技术哲学视角来看,这是一个技术方向的把握问题, 作为党对高职教育的领导,首先要把握的是人才发展的方向, 而这个方向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方向,也有技术方向。尽管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 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实施的是高技能人 才培养,但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对技术本质的正确认识 和对技术知识特点的把握。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分 地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甚至于有些学校或地方将高职学生 的培养置于“工具人”假设之上,这实质上是实用主义的误 读,走入了现实主义的歧途。有的学者提出“按照工作岗位” 来培养学生,这是典型的工具主义、教条主义,不要说工作岗位,就是一种技术形态,基本上十年左右就会更新换代一 次,更何况培养人才这样一个千秋基业。高职教育培养的是 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专门不等于具体岗位。所谓“专门”, 应该指的是某一门(类)技术掌握的系统性和深入化两个方 面,而不是肤浅地理解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岗位。从我国八 十年到九十年代,多少熟练工人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 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无法适应,束手无策,更不用说面对今天 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一 定要避免误入培养“工具人”的陷阱,必须突破对技术本质 认识片面性和静态性的局限。事实上,只有当技术的各个要 素在一定的技术意志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结构与功能组合 发挥作用时,技术才产生,在这个过程之中,关键是人,起 主导作用的也只能是人,如果连人都机械化、工具化了,不 要说技术创新,就是去适应新技术也很难。所谓高技能人才, “高”就高在不仅能够适应新技术,更能够创造新技术,绝 不是基于“工具人”理念培养出来“帮工”、“学徒”所能 做到的。因此,高职院校党建应该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 和核心任务。高职院校加强党的建设,尤其要注重党在人才 培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引领意义。从党组织的结构调整到功 能发挥,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断增强育人意 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领导,必须坚持科 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突出人的整体性、现实性和面向工作过程(而不是工作岗位)的技能广泛适应性,只有这样培养 出来的人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与竞争中应对技术的整体性和 动态性,才能很好地完成历史赋予的人才培养使命。
三、科学领导: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根本思路 首先,要打破传统理念,树立好人才培养的科学理念。
人才培养,是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 的。什么是人才培养的科学理念?笔者以为,它应该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的人才观;
二是变培养“工具人”为培 养“目的人”。
其次,要突破体制瓶颈,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导向机制。
1990年7月17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 建设的通知》(中发[1990]12号),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 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了党委的主要职责是“把好方向、出 好主意、用好干部、抓好大事”,1991年以后全国所有高校 都实行了这一体制,当前国内各高职院校也正在实行这一体 制。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实质上是“一元”领导下的治理结构。目前,不少人认为党 委不应该管人才培养的具体事,尤其不应参与制定培养规格 和过程,认为这是行政方面的工作。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 认识。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事,人才培养的方向是 高职院校党建的核心任务和历史使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 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从这个人才培养目 标来看,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而言,必须突破体制瓶颈,建 立起人才培养的导向机制:一是目标导向,即“培养拥护党 的基本路线”的人才,是一个目标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 党建工作的开展必须首先加强人才培养的方向导向;
二是过 程导向,即“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 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是一个人才培 养口径或规格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得开展必须 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导向,绝不能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误入歧途——培养一个“工具人”。
因此,党委在谋划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上应该要起领导 核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要参与到人才培养口径或规格的调 研与制定中去,全程跟进,并就人才培养实施阶段性评估与 引导。这就给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要求参与人才培养的党的基层领导中必须要有专家 型的,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建立起一支 “双师型”、“双肩 挑”的专家型占有相当比例的党建工作队伍。同时,在党的 组织建设过程中要逐步建立起关于人才培养调研与导向的 组织机构,他们的工作可以主要是以务虚的形式,制定政策、 形成相关意见来指导和引领,并通过长期的内部人才培养跟 踪评估,实现过程监控,从而真正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导向机 制。
再次,要冲破单一束缚,探索出人才培养的多元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 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具体表现形式更需要探求、创新和实践尝 试。对于一种具体的人才模式的构建,更需要慎重思考,大 胆尝试,毕竟培养人才,是来不得一点马虎的。职业教育发 展到今天,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些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 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 日本的“产学合作制”、澳大利亚的“TAFE”、新加坡的“教 学工厂”。
从上述国内外典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获得 这样的启示:一是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不同的国情可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 式;
二是必须注重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三是教学应模拟 工作情景或直接进入工作车间或现场。当前,我们可以采用 适应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集团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2211”人才培养模式(2 个学期的核心平台课教学、2个学期的“1个主岗位+2个辅岗 位”式岗位系列课程教学、1个学期的拓展课程与工学结合 模式的专业综合实训、1个学期的毕业综合实践与顶岗实习)、 “五个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1个学年得人文素养与专业 基础理论学习、1个学期的岗位群专业综合实训、1个学期的 顶岗实习、1个学期的项目设计驱动、1个学期的毕业综合实 践与顶岗实习)、分层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 企业+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总的来说,就不必拘泥于一两种具体模式。党委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在进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 方案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学生当前素质、眼前利益和长远发 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避免落入培养“工具人”陷 阱,盲目扩张和照搬别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切实根据国情、校情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 关键在创新,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马尔库赛(Marcuse,H.).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 庆出版社,1988:126. [2]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C].北京:北 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92 [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11-8 [4]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发布.普通高等学校 党建工作基本标准(教党[1998]12号).1998-6-2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0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9:275 [7]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人民日报,2001-7-2[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4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1:103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2 [11]赫翼成.回望高等教育三十年[J].教育与职业, 2009.1:卷首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13]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杭 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43 [14]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198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