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观的研究综述】 教师教学情况综述

教师教育观的研究综述

教师教育观的研究综述 冯友兰先生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 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实,当我们观察与思考教 师的教育行为时,当我们认识与反思自己对教育的认识与思 考时,也可以试着分成类似的四个层次。教师教育观的境界, 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首先,生存教育观。生存,在哲学层面,强调的是人的 生物学意义,特指人的自然属性,人按照“物的尺度”去适 应自然,自生自灭。具体到教育,有着“生存型”教育观的 教师,往往具备这样的典型特征。倘若你问老师,最大的期 待是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快点放假,快点退休。

如此,教育成了纯粹的特定的工作任务,甚而成了某种压力 与苦痛,似乎唯有离开才能得以解脱。理性的追问一下教师 此种心态的潜台词,答案似乎是每个老师都不愿直接面对 的:还有十多二十年的时间,就渴望一下子变老而告别教育, 既不想现在就离开,毕竟那还是生存的依赖,又不愿面对感 觉中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教育,因此甘愿以时间换空间,在 麻木地等待中耗费生命。

其次,生活教育观。偌大自然,唯有人,唯有具有主体 意识的人,才能真正展开“生活”的世界。生活远远高于生 存,“人的尺度”开始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生活教育观之于教师,有着什么样典型的表现?同样的,当你问老师怎 样看待自己的教育未来时,他会这样说:不管将来怎么样, 关键要活在当下,精彩每一天。未来不可测,此时更重要, 认真完成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足矣。

第三,生成教育观。我们谈教育观,总是离不开从对待 教育对象的态度来反向考量教师的内在观念与价值。生成型 教育观,首先是有着广博的期待孩子生成的胸襟与眼光,同 时,也为自己的未来成长发展预留了更大的空间。当我们与 这些教师探讨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时,他们或许会淡然地聊 当下,也会有意无意地描绘多年后的自己,他们珍惜当前教 育生命的每天每时,关注孩子细微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又能 高瞻远瞩,放眼长远,把自己的教育生命与学生的成长捆绑 在一起。这是教育者的道德境界。谈起教师,首先的要求就 是“立德树人”,教师,比任何其他职业都更需要“德性” 前提。“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这个“生”,可 理解为生命,也可以理解为“生成”、“生长”。关注生命 中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生成,就是教师最好的德性。当然, 有德性的教师,在当前浮华的校园中已属稀缺资源。

最后,生命教育观。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教师是真正的 教育家。他们善于站在生命的角度看待教育,有自己对教育 深邃的思考,有朴实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这样的教师,不仅仅从事着基础性的教育实践,还经常性的 反思,关照自己及孩子的心灵。

教师千差万别,教师教育生涯也因区域环境、个体人格 特质以及教师个人生存的软环境而呈现出丰富的表征,单单 四种格式化的区分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教师差异性的对 教育的理解和认知。甚至,在不同环境或心境下,很多教师 会呈现出综合性或摇摆式的教育观念。我们坚持以如此简单 的四维法去解剖与认识教师,核心价值在于这样做可以引发 校长深思:教师的教育观,根本上与哪些内外因素有关?我 们可否通过创设更加良好的教育软硬环境,促进教师教育境 界的提升? 1. 让教师过有目标的生活。目标引领至关重要。大到 一个国家、中到一个单位、小到一个个体,相对明晰且通过 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某种程度上都会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我党描绘的奋斗蓝图,除了两个一百年的具象目标,还有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恢弘理想。一个学校亦然。三 年规划也好、五年规划也罢,其中少不了具体的学校发展指 标,让老师们能够紧随学校发展,在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过 程中顺应性的发展自己。一个以尊重和依赖教师为前提不断 推动学校发展的管理者,还要善于帮助教师完善个人的发展 规划,并让个人规划中融入更多学校因素。2. 善于对教师实行层次化管理。分层,意味着更多尊 重教师的个性与发展现状。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为教师创 造更好的个性化发展环境与氛围,有助于教师教育境界循序 渐进的提升。对于自然和功利观念较强的教师,可能有秩序 的教育氛围打造最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约束性与指 向性,让教育中的可为与不可为泾渭分明;
对于已经达到道 德境界的教师,则要提供更多的宽容与自由,让教师从繁琐 和程序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担当更多引领性与指导 性工作,以教师生命互动的形式感染与带动更多老师实现共 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