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庞大复杂,传统的学习方 式低效无趣,关键信息和大量的背景知识混杂,不易辨识, 难以构建知识间的关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能促进学生科学、 高效学习的工具,在高中地理区域案例研究中起到非常明显 的作用。思维导图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 地理思维的激活、发散和深化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思维导图;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英国记忆大师Tony Buzan 在对脑神经生理科学实践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
“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其核心思想是把抽象思 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同时启动人类的左右脑,将思维用 图画有组织地呈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由一个中心位置的 主题,再引申出二级分支图形,且包括线条和编号,用各种 颜色的彩笔勾勒出来,如此类推,可以再引申出三级、四级 分支图形。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环环相连,创设雏形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指出了“儿童的实际发展水 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之初,教师需要确定 这两种发展水平,然后才能搭建阶梯,让学生在可能的高度 上步步前进,最后达成预设的教学目的。
在处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一重点模块时,教 师可以精妙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首先,教师引导 学生找到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西北地区成为荒漠景观 的自然原因,然后将自然原因用纸条的形式(见图一)呈现 出来,请两位学生直接走上讲台,在白板上的左侧区域互相 协助,在合适的位置贴上纸条,并在其中标注箭头以显示因 果联系(见图二)。这种方式让学生很自然地以整体性的观 念去认识区域地理,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图一 图二 二、妙笔点睛,深化思维 起初,学生的思考可能是线性的,简单直接。接下来, 教师可让学生继续深度思考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补充 各个环境条件之间的箭头,丰富这些自然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学生思考不足的地方,由教师点拨提示(见图三)。
图三 三、由图又探,再看整体 对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整体性 是指组成某个地域的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相 互联系性和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其实,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不仅具有要素含义,而且具有不同等级的地域含义, 如果将这两种含义的整体性归并为“空间域”的话,对整体 性的认识还应该有“时间序”,也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演变过 程,即时间坐标上的先后性和因果性的角度来阐述联系。
因此,教师可从时间的角度渗透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 成因,以及与近现代荒漠化愈演愈烈的相关因素的时间变化。
例如,图四是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示意图,图五是我国沙 化土地不同年代面积对比图,图六是新疆地区人口变化柱形 图。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创设的思维导图以及不同要素 时间角度的认识,学生深化认识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 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而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 原因,人口增多则是现代荒漠化加剧的主要诱因。图四 图五 图六 四、人地相关,丰富导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人为原因,并请学生在白板右 侧区域画出人为原因的思维导图,提示学生这些不当的人类 活动都是通过影响自然因子来影响整个生态环境,请学生再 将人类活动和可能有直接关联的自然因子相连,最后,教师 又补充了部分箭头以起到人类活动对西北干旱地区自然特 征的强化作用(如图七)。
图七 思维导图的设计紧扣新课标,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把握重 点内容,而每一次活动设计都是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从动手环节添加箭头创 设思维导图,到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绘制思维导图,不同的 思维导图呈现方式,不同阶梯的探索研究,从教师帮扶到独 立行进,每一步都是层层拔高,恰到好处,水到渠成。从前 两次在“自然原因的思维导图”中添加箭头,藉此在自然地 理环境中体会整体性,到最后一次在整个“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因果环图”中添加箭头,藉此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 的影响中体会人地和谐发展。每一次的箭头添加,每一次的 思维深化,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又重新深度理解了“最近发 展区”与实际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形成和应用可以说属于 生态模式。生态模式能够体现一种交互作用,构成生态的思 维是活体,是变化生长的。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案例研究中 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地理思维的生成、涌现和 繁茂,同时也让教师不再是农业时代的“园丁”,或是工业 时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先生”, 先生只是领先一步,却也需要和学生共生共长,渐进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 [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