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医生非法行医刑事案件移送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乡村医生非法行医刑事案件移送的分析与思考 一、案情简介 2008年6月11日,某区卫生局对某镇从事诊疗活动的卞某诊所进行监督检 查,发现卞某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其执业地点为某乡某村,其未取得《医疗 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诊疗活动。经核查,卞某分别于2006年5月26日和2007 年5月23日因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被区卫生局处 以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药品器械并分别处以3 000元罚款和6 000元罚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的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 次非法行医的相关条款,某区卫生局于2008年7月25日将卞某非法行医调查情况 移送至某区公安局依法处理。
2008年12月16日,某区公安局以卞某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为由不认为 其犯罪,将案件退回某区卫生局,并建议对卞某进行行政处罚。某区卫生局于2009 年3月5日再次对卞某进行了行政处罚: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药品、器械;罚款人 民币9800元。
二、分析 本案是在非法行医案件移送中出现问题的一种情形。2008年《解释》出台 后,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解释》对于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 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将非法行医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但是,由于各地公安机关对《解释》的理解不 同,认定非法行医和受理案件的标准不一,在实际移送中出现了各种存在争议的 问题,致使部分案件公安机关不受理。
本案中,某区公安局认为根据《解释尸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 医有五种情形,其中与本案有关的情形是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 办医疗机构的,可以理解为个人开办私立医院或者私立诊所。按照《医疗机构管 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能开展诊疗活动。根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单位不能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上述 情况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则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不得开展诊疗活动(而不是不得开办医疗机构),与《解释》的表述略有区别,所以某区卫生局在处罚决定中未将卞某开办医疗机构(诊所)书写在执法文书中,仅 陈述了其从事诊疗活动的事实,在非法行医的理解上与《解释》有冲突。某区公 安局还认为,卞某已经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尽管未在执业地点从事诊疗活 动,但其诊所设在城乡结合部,所以不能完全说其不在乡村进行医疗活动。而《解 释》对于乡村医生非法行医的定义为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 的。
笔者认为某区公安局的做法欠妥。第一,根据《卫生部关于对乡村医师从 业管理条例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之一、在农村地区设立个体诊所 和其他医疗机构应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管理。
卞某不符合开办医疗机构的条件,并在城郊结合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设立诊所从事诊疗活动,某区卫生局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查处 是完全正确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 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 务,卞某已经常超出注册执业地点从事诊疗活动。而某区公安局以其为乡村医生, 可以在乡村从事一般的医疗活动,不构成非法行医罪的主体为由将该案退回的做 法是错误的。
第二,某区卫生局分别于2006年5月26日和2007年5月23日,对卞某未取得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立诊所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2008年6月11日某区卫生局再次发现其仍然在该地设立诊 所非法行医后及时将其移交某区公安局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卞某的行为符合 《解释》中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情形, 某区公安局退回该案的做法是错误的。
第三,某区卫生局在前两次行政处罚中,对于卞某非法设置诊所及非法开 展诊疗活动行为的证据都进行了有效固定,并且某区公安局在受理案件后,也对 卞某非法设置诊所及非法开展诊疗活动行为进行了全而的调查取证并固定了证 据。另外,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解释》中规定的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和不 得开办医疗机构来讲,虽然字而的意思不同,但是初衷其实是一样的,因为只有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可以开办医疗机构,只有开办了医疗机构才可以 实施诊疗活动。因此,即使卞某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开展诊疗活动,也必须是 在其执业地点开展,而不应是自设诊所开展诊疗活动。因此,某区公安局以某区 卫生局在执法文书中只描述卞某从事诊疗活动未开办医疗机构为由退回是不妥 的。三、思考 当前,受经济利益驱动非法行医现象迅速滋生蔓延。根据社会报道的非法 行医涉嫌犯罪的案例及对非法行医案件的查办来看,笔者认为非法行医带来的危 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误诊、错治加重病情。非法行医者往往未经过专业的学 习,不懂装懂,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二是造成传染病传播。一些黑诊所 使用未经消毒的手术器械及手术包,大胆开展外科手术、人流手术等项目,使患 者感染疾病。三是滥用抗生素或激素。为了使得利润最大化,黑诊所在为患者治 疗时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激素,或是不问病因直接使用抗生素,导致患者对抗生 素产生耐药性。四是使用伪劣医疗器械和药品。黑诊所为了降低成本,购进的廉 价劣质卫生材料既无国家批号又无质量安全保证,甚至是自制卫生材料。五是给 患者造成心理伤害。本没有病,却被检查出了病,故意夸大病情或者编造疾病, 使患者在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严重伤害。非法行医现象 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
本案是乡村医生非法行医的一种情形。卞某作为乡村医生虽然注册在当地 的村卫生室,但其违反规定未在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表现为未取得《医疗机构 执业许可证》私自开设诊所非法从事诊疗活动。目前,乡村医生非法行医大体可 分为六种状态:一是在本行政村内非法开设黑诊所开展诊疗活动,建议适用《医 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其实施监管;二是在本行政村内以游医的形式非法开展诊疗 活动的,建议适用卫生部制定的《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及江苏省卫生厅制定的《江 苏省乡村医生考核实施细则》加以约束;三是在本行政村以外的农村范围内非法 开设黑诊所,建议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其管理;四是在本行政村以外以 游医的形式非法开展诊疗活动,该种情况的法律适用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应 该适用《执业医师法》按非医师行医查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适用《乡村医生 考核办法》及江苏省的《江苏省乡村医生考核实施细则》,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适用;五是乡村医生到城镇非法开设诊疗场所开展诊疗活动,建议适用《医 疗机构管理条例》实行监管;六是乡村医生到城镇以游医的形式非法开展诊疗活 动的,应该依据卫政法发批复的有关规定,建议适用《执业医师法》查处。
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但是什么是情节严重以前一直是争论 的焦点。对此,《解释》第二条第四项有了明确规定: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 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情形。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介绍, 讨论中该项规定的争议较大。一种意见认为,不能因为第三次违法就上升为刑事处罚,这有重复评价的嫌疑;另一种意见认为,非法行医屡教不改的社会危害性 较大,屡禁不止是非法行医现象蔓延的根源,有必要对这种情形加以规定。考虑 到非法行医行为人在两次被行政处罚以后,明知非法行医的行为扰乱了国家对医 疗服务市场和医务人员的管理秩序,仍然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为了 利益的驱动再次非法行医的,说明其主观恶性很大,社会危害性也大,这种行为 应当视为情节严重。某区卫生局于2006年5月26日和2007年5月23日对卞某未取得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违法事实分别进行了行政处罚, 2008年6月11日再次发现卞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擅自开展诊疗活 动的违法事实,按照情节严重的规定也完全符合移送的标准和要求。
目前,有些地方的公安机关认为非法行医的主体为无证人员,对于有证人 员不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 法行医,本案中卞某持有有效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根据《江苏省乡村医生考核 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乡村医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不服 从管理、变相个体行医的,卞某被某区卫生局行政处罚两次,完全可以认定为其 不服从管理、变相个体行医。以此作为对其进行考核的事实,考核不合格并注销 其执业注册,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卞某就符合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的条 件。
笔者认为,对于在移送中出现的问题,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打击非法 行医案件查办中积极与当地政法委、法制办、公安及司法机关协商沟通,统一认 识,取得支持,在移送案件之前对此类情况达成共识,以减少移送过程中出现问 题。同时,对该案的情形应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发布的《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 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中:行政执法机关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有异议的, 在接到不立案通知书后的3日以内,可以向做出不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提请复议, 也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以规避执法中的风险。另外还需加强 部门协作,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督,打击非法行医;公安部门加强 房屋出租和流动人口管理,加大非法行医的刑事处罚力度;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 强药品、器械的监管力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户团,只有各部 门形成综合整治合力,才能更有效地打击非法行医,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