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范美术教育中美术学价值]美术教育和美术学

新时期师范美术教育中美术学价值

新时期师范美术教育中美术学价值 20世纪中后期,很多概念型的学科出现。80年代,美术 学概念被正式提出,美术学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学科,也意味 着此后“美术”有根无据的现象被弱化下去,美术成为了真 正独立的学科。当然,这也是邓福星先生在88年的11月全国 美术理论会议上所提出的。美术学成为综合的美术学科概念 化被加强,以造型艺术作品研究的对象,他的研究对象包含 了美术的历史,美术批评、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理论, 都归纳进入了美术学的范畴。在1990年之后,正式命名为“美 术学”随后在各个美术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美术学”系,这 个举动标志着学科在我国被全方位的确认。因而,高等师范 的美术教育当中,要注重“美术学”的重要作用,美术理论 基础的扎实与否,关系着高等院校所培养的美术专业的师资 是否具审美能力,是否对美术学科具有科研能力,也意味着 美术鉴赏的能力和评论的基本能力的高低,这些能力将影响 到我国的大众审美情趣与美术素养。

一、课程的结构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依旧存在 近几年,我国的高师美术教育受到重视,发展速度相对 较快,在办学的规模、在专业的构建上,专业课的结构上都 有了提高,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存在问题。《中外美术史》、 《美术概论》、《美学》、《美术鉴赏》等课程,目前是我 国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科目,但是课时量却严重的偏低,大部 分的院校技法课程占据到总课时的60%以上,这种不合理设置,会严重影响高美术师资人才的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

二、学生对美术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师范类美术院校的学生在对待“美术 学”的课程问题上的学习态度,还主要停留在理论的考试是 不是能够过关作为关注点的问题上,根本缺乏学习的兴趣。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为什么学生会对“美术学”的课程缺 乏兴趣。理论课程的设置比较不合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教 师的重视也是存在的一个客观原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 因就是师范类院校的美术学生,由于过于专注于专业课的培 育,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文化的素养较差。尤其全国的 高师类美术教育的招生环节所采取的形式是“低分录取”, 我国现在美术招生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意义,“低分录取”的 制度对于一心学习医术,对于美术有着较高领悟的学生而言, 是件好事,但是也有一些“速食班”出来的考生,他们只是 为了读大学而学习美术,丧失美术学习的热情,不热爱美术 的学习,为了考学而考学习美术,这成为了很多文化素质较 低考生的“终南捷径”。

三、“美术学”课程缺乏专业的美术学教师,师资力量 薄弱 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的教学构架之中,“美术学”的课 程自然也不会受到教学组的重视。很多师范类的美术院校对 于相关的“美术学”课程都是选择由艺术专业的其他教师代 课性质,而非是专业教师来授课。代课性质的教师,只能是兼代,缺乏一定的“美术学”的专业基础对于美术学的课程 没有全面地了解,难以形成系统地研究,也难以做出系统地 课程知识传授。教师不专,学生更无心学习。美术教育一直 都是把美术学科作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类别,他们的目的是 提高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以及能力,是为了促进国人素质教 育的全面发展;
若是单纯的以技法作为的美术教育,又如何 承担起这样的目标。

美术师范类的教育是培养大、中、小等学院或是学校的 美术教师的主要原则,师范类的美术专业学生代表着未来的 美术教育之中的教育实施者,在校所学的,所形成的知识的 结构以及基本的美术素质对于之后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 响,在那种把技法的训练作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比较难培养 出具完整的美术知识以及美术教师的素养。现代的师范类美 术的教育其实就是把素质教育作为核心的教育,因而学校要 改变过去的思路与思想,尤其是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艺术教育, 要形成我国的特色,要让艺术的课程日益走向综合性,还需 要关注学生的人格是否健全还要注重发展艺术教育对于审 美思想的培养,要鼓励我们的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学习,要 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要从传统的重技能模式中脱离出来, 要把学习的中心做出转移,重视审美以及对于学生创造力的 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行培养。

美术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是对于审美的认知以及对 于美的表达能力的个体体现,不是简单强调技法的问题,美术表现的形式感,不再仅仅让学生知道,技法如何具体应用, 是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对于客观物象通过自身的理 解与领悟的艺术再现,是作为了美术的主体的表现,能反映 出创作主体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审美的理想文化 的修养等具体素质。我认为,美术类学院进行教育的初衷应 该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的训练,应该更注重培养具有较高的 文化素质以及具有较高的文化品格的创新人才。在现代的师 范美术类教育中,一方面要重视技法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加 强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应该看到历史上的美 术大师基本都是文化大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思想和有精神 的人,才能够成为文化教育的传播者,不可缺少文化。在这 一点上,师范美术教育中开设的有关美术学的课程对促进学 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美术学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001年7月颁布了新的课标,(《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 课程标准》),我国基础的美术教育现在正历经着我国自建 国最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教育教学 的观念,要懂得把人文主义精神融入进绘画当中,要能够为 学生们建立一个较为宏大的价值观与艺术观。要改变过去的, 单一的学习学科的课程设置,要教育学生掌握多一些的知识, 建立起综合的学习体系。要把美术学习当成一门素质教育的 一种,技法与理论一样重要,把学科的知识体系单纯的来构 建课程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了,现代的社会更为关注综合性的能力展示要从广泛“文化背景”之中引 导学生来关注艺术,理解美术内涵。

美术学将成为人文的学科领域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有着自己的对象、自己的研究范畴、带有自己的目的性和 功用,有着自己独立的品格。因而,在现代的师范类美术的 教育学院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师范类的美术教育当 中,对于学生教育的素养来说,不管是大学或者是中学的美 术教育,所开设的美术欣赏课而言,都是建立在美术学的基 础之上,要把相关的美术学基础理论课程与美术的技法训练 课程协调在同一个平台上,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设置之中, 才可以促进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国民的审 美素质得到最大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