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与经典融合研究
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与经典融合研究 【摘要】将经典融入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 教学,更符合新课标方针与贯通项目基础阶段思政课的教学 宗旨。因为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新定位即立德树人、汲 取力量之学,而与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的经 典界定即以选择中华文化精神载体“五经”进行教学融合, 融合方式以信息化、“雨课堂”作为助推器。思政课教师要 顺应新要求,提升知识底蕴、经典素养、信息化水平并融入 贯通基础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关键词】贯通培养项目;
思政课;
经典;
融合基础;
方式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14〔19〕号)文件精神指导下,北京市于2015年正式启动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即七年贯通2+3+2模式, 中考结束后直接进入两年基础教育阶段,然后经过考试转段 进入高职完成三年专业学习,最后进入大学阶段,成为高端 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培养模式对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就提出 了新的要求,使思政课更多的变成了学生安身立命之学,因 此,将思政课与经典融合教学就十分必要。
一、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新定位 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安身立命、 立德树人、汲取力量之学。首先,我国2017年新课标,规定 了“基础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由此可 见,思政课的德化特征逐渐凸显。特别是贯通基础阶段的学 生,需要思政课程给予引导,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其次,贯通基础教育阶段面对的是参加完中考 而未选择普高的学生,他们正是志于学的年龄,三观未定, 教便显得至关重要。《礼记•学记》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即: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即教育的目的在于增 益其善,而挽救其过。思政课作为必修课程,在“长善救失” 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贯通基础教育的学生在进 入高职阶段将注重技术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因此基础教育阶 段正是其修身、明明德的阶段。思政课必然承担起此重大责 任。最后,贯通的学生日后将成为我国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承担我国重要领域的建设工作。因此高尚的人格及综合素养 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基石,而且对我国的某些领域造成深刻 的影响。《大学》中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3]综 上可见,贯通思政课的德育地位凸显出来,通过思政课的学 习来提高学生底蕴,给予其奋斗的力量。
二、与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的经典界定 经典之为经典,在于其纲常性、经验性。它是中华文化 的根基,反映了中国文化精髓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如姜 广辉所言:“生活于某一社会共同体的民族都有一定的价值 体系,这一价值体系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便被看作这个民族的经典。”[4]经典告诉人们一种生存样法,为人们建 立一套价值标准。通过学习,去汲取经典背后带给人们的精 神力量。贯通基础教育阶段与思政课相融合的经典必须具备 以下特点:第一,所选经典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 科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
[5]因此,在新课标所规定的必修四个模块“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哲学与文化”的教学中融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更有利于贯通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所选经典应有助于贯通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中国 精神。文化自信唯有通过传统经典方可树立。2014年10月,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强 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
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 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 的积极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这种文化必 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之载体,历久弥新的精华。中国精 神之载体即中华经典,中华经典莫过于五经。五经,作为我 中华民族千年之积淀,先民经验智慧之总结,是人类文明史 即探索、前行、历世积累的结果,实为我中华文化最具力量 的文化载体。贯通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的恰恰就是我国文 化的力量而并非知识。唯有将经典纳入思政课的教学,才可 将真正的知识背后的力量给与他们。恰恰是知识背后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们精神的支柱。经典的选择应基于贯通基础教育 阶段思政课特殊性,予以针对性选择,此选择应由贯通思政 课教师予以取舍。如《易经》作为六经之首,次第成书,为 我国千年文明之积淀,对于贯通学生就不研究其卦象如何生 成,而略讲爻辞、卦辞,重点放到《易传》部分,传的部分, 是易经精神的诠释,更有利于学生汲取精神力量。《诗经》 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者,心之所之也。”[6] 贯通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立志对于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可将《诗经》中的雅、颂部分挑选出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 统诗的力量,追溯其精神内涵。《尚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 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包括周人克商后 艰苦创业的过程,文武周公的丰功伟业,还有很多濒危汉字, 皆值得贯通基础阶段学生学习。《礼》礼的精神在于敬。“不 学礼无以立”,[7]通过对礼典仪式的学习,将中华礼仪之 邦的仪式感带给学生。礼崩乐坏之后,仪式感在国人的视野 中逐渐淡化,然而仪式感的重要性却日益显著。特别是贯通 学生的仪式感需要加强培养。《春秋》之经典在于故事。读 史使人明智,春秋为鲁国史官所记,同时代史观所加,加之 后人读后感的添加。学习《春秋》,亦学习其背后所昭示的 “实事求是”的史学精神。将《春秋》纳入贯通基础教育阶 段思政课,让学生学习感受这些伟大时代伟大人物的精神力 量,敬仰之、效仿之,从而树立自己之志,“志,心之所之 也”,[8]志之所成皆在潜移默化,以文化人皆在长时薰修。经典之感染力即在此,因此将经典融入贯通思政课堂,以助 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9]将传统经典融入 贯通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学习文学经典大有不同。思政课 融入经典并非为怡情,而更多的是汲取经典背后的文化力量。
所选经典也并非注重文学色彩和文法笔法,而更看重文化之 精神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并非教学生成为一名文人,而是成 为一名可以正确安顿性命的人。
三、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与经典融合教学的方式 1、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之地位举足轻重,从而对 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将经典融入到思政教学之中,便 可让贯通学生真正得以安身立命,让其树立文化自信、文化 认同,汲取精神力量。要实现就需达到以下要求:2、承担 贯通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必须具备虔诚的学科信仰所谓信 仰即深深的认同要想用一种精神去感染别人,传此精神者必 须虔诚的认可并信仰它。学科信仰是在教师学习生涯与生活 阅历中逐渐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须深入 研究经典,并本身具有经典信仰。要想用一种力量感染他人, 首先必须自己被这种力量所感染。这样便可深入研究挖掘出 与新课标精神、教材相融通的经典。3、在贯通基础教育阶 段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加大教材校本化的过程如在哲学与文 化模块,加大贯通基础教育思政课校本化的过程。即加大中 华文化精神的讲授、讨论。此处所讲文化精神的来源必然是 上文所谈“五经之学”。4、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促进贯通基础阶段思政课与经典的融合首先,利用VR、AR、MR让学生 充分感受经典展示的场景,如礼典、礼仪的过程。其次,将 清华大学新研发的“雨课堂”①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让信息 化成为经典与思政课相融合教学的助推器。信息化加入课堂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给学生更多表达表 现的机会和方式,改变以往举手回答问题需把握时间的窘境。
5、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多学科交融以形成教育合力、 渗透进课程,创新课程组织模式如跟语文、历史学科相交融, 以专题讲解的模式表现出来,从而通过语文、历史对经典的 解读与政治对经典的解读的比较来激发学生多元认知,以及 对经典的多角度解读,从而通过经典的学习获得精神力量, 更好地指导人生、安身立命。6、教师在讲授一节课或者一 个知识点的时候将其所涉及到的经典在课前展示出来,做以 讲解,形成经典融通课堂模式由教师给出经典书的题目,或 者直接将具体经典展示给大家,并做出引导,让学生利用课 余时间查找学习,然后在课堂分享,教师做以点评,并且运 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即“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0]意思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 重启发学生思考琢磨,而并非将正确答案灌输给学生,这样 就可让学生自主的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2+3+2培养模式作为一种 新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职业教育的趋势。对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亦提出新要求,思政课成为安身立命之学、立 德树人之学、汲取力量之学。经典之为经典在其纲常性、经 验性,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需要人去深入挖掘。根据新课 标新精神,在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中融入经典教学亦成 为新趋势。通过教师引导、信息化“雨课堂”、VR、MR、AR 等新教学模式的引入,推进二者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及表达、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课堂效率。“得天下英才 而教育之,一乐也,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1]教师应不断 提升自我融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