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源流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源流 摘 要: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主要流派 之一,它的形成和演变构成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重要内容。自由主义国际关 系理论注重理性个体的作用,坚持国际关系发展的进步论。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主 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康德、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开始,经过相互依存理论和新自由制 度主义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占据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半壁河山。冷战后以全球治 理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新的方向上进行探索,注重对非主权国家 行为体和世界政治中的社会性力量的研究。关键词: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和平;全球治理 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学的重要传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西方国际关 系理论的两大主流流派之一。D 曼宁把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概括为如下几点: 自由主义认为人性是向善的,并且是可以教化的;个人的自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个人自由与福利、社会正义和安全有赖于法制;自由主义的历史观是进步的,它认 为合于理性的人类社会的规范设计是可以实现的。①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 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着《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 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②但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传统。
一、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传统:从康德到威尔逊 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在启蒙运 动中,一批睿智的思想家高擎理性主义的大旗,对以欧洲****主义和宗教神权为代 表的腐朽“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挞伐。理性主义和人类尊严的思想激流以摧枯拉 朽之势无情地荡涤着几百年来一直禁锢人们头脑的陈腐渣滓。人类似乎重新发现 了自己的智慧。正如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Kant)所言, 这是一个“让光明照亮人类的思想的黑暗角落”③的时代。
尽管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大多是从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 一般的哲学问题,但也有些思想家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 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启蒙 运动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JohnLocke)、让 雅克·卢梭 和康德。这些思想家确立了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与中世纪的神权和蒙昧主义不同,他们认为,理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天然禀赋。理性个人的目标是自我实现, 这乃是一种“自然状态”。而国家不过是社会中的个体之间订立“契约”的产物,其唯 一目的就是保障人们建立在推理基础上的自然权利。④ 在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中,对后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康德。
在西方自由主义发展史上,康德的思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与洛克“免于侵 害”的消极个人自由观念不同,在康德那里,个人自由的理念强调的是个人对政治 生活的积极参与。或者说,人是自由的,他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立法。政府应该 在法律和正义的原则下维护个人的安全和福利。与马基雅维里相反,康德认为个 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积极的个人自由观是康德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⑤在国 际政治哲学方面,康德认为,国家之间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公民社会的发展和人 类的理性,最终会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从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过渡到法制状态,从而 实现“永久和平”的目标。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对于后世的共和自由主义国际关系 理论,即民主和平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此我们将在后文详细论述。
然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思想 是传统的均势论,以梅特涅和俾斯麦为代表的欧洲政治家们成了维持欧洲均势的 大师,他们试图通过复杂致密的结盟关系来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但残 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异于对这些努力的无情讽刺。为此,当时的一些政 治家和学者们开始对人类理性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摆脱这种均势论宿命式的悲 剧,这直接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现代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美国总统兼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约翰·默里(Jo hnMurray)、帕克·穆恩(ParkerT Moon)和英国学者阿尔弗雷 德·齐默恩(AlfredE Zimmern)、菲利浦·诺尔贝克(Philip Noel Baker)和大卫·米特兰尼(DavidMitrany)等人。
理想主义否认人性恶的本质是导致国家间冲突和战争根源的现实主义观 点。齐默恩认为人类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化。之所以发生战争 不是人类缺乏国际共同体的观念,而是知识的局限使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⑥如威尔逊所言:“恶与善俱来来,纯金常被侵蚀”⑦。也就是说,尽管人的天性中存 在着愚昧和无知,而独裁者也可以利用这个弱点实现自己的野心,但是教育和宣传 的力量可以克服这个弊端。因此,理想主义者十分重视对于民众的教化。同时,世 界人民的交往也有助于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充分发挥,彼此形成世界共同体的观念 和国际主义精神,从而在根本上杜绝战争的根源。在国际政治领域,理想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依靠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力量来 追求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和普遍正义。这集中体现在威尔逊对于战后安排的“十 四点”方案,以及作为该方案的直接成果———国际联盟的建立上。威尔逊学者和 政治家的双重背景使他可以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和平方案付诸实践。1918年1月8 日,威尔逊在美国国会的演说中首次提出了“十四点”计划作为构建战后世界和平 的基本纲领。针对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国际政治弊端,“十四点”计划主张, 各国应当放弃秘密外交、取消贸易壁垒、公海自由航行、鼓励民族自治、裁减军 备等;作为“十四点”计划的核心,威尔逊强调战后应当建立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 安全为目的的国际组织。威尔逊的这一国际组织方案以集体安全原则取代了均势 原则,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也集中反映了理想主义的国 际秩序理念。理想主义认为一战前的均势体系的瓦解及一战的爆发,是各国漠视 国际法和国际道德正义原则的恶果,而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是解决这一问题 的良好途径。⑧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是这一理想主义理念的伟大试验⑨。它所 体现的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后来自 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但国际联盟在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政治进程中并没有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它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事件中表现得软弱无力,特别 是,它没能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并最终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些事态 促使爱德华·H·卡尔、汉斯·摩根索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关系理论家开始反思理 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有效性问题,对它的一系列基本假设和内在逻辑进行大胆 的质疑,认为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用“应该如何”(shouldbe)的乌托邦 式假设代替了“现实如何”(tobe)的理性主义思考,从而必定在现实国际政治 中遭到挫败。⑩他们进一步提出了以强权和利益为核心的国际政治范式,从而创 立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学派。自此之后近三十年,现实主义在世界政治和 国际关系的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如此,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国际关系理 论和实践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后来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 训,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
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诸流派 20世纪50、60年代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在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辩论中发 展的。这场争论尽管十分激烈,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一场虚假的战争” ,双方的争 论仅仅是限于研究方法上的分歧,尽管这对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对 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念和思想层面却鲜有深入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真正巨大进步是20世纪60、70年代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 义的出现,以及它们在理论上的交锋,这些构成了延续至今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 主导潮流。所谓“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标签,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理想主 义 自由主义和经典现实主义。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世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如核战争的恐怖阴云、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石油危机、全球环境问 题等,这些问题大大增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从而引发了国际政治理论家们对 世界政治本质的重新思考,他们开始反思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一步从早期理 想主义的遗产中发掘出了有价值的思想,与世界政治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发展出新 的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并逐渐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一 大主流流派。
自然,“新自由主义”的标签只是一种泛指,因其研究重点和具体观念的差异, 其中还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在这里,我们把它简单归纳为三个有代表性的流派: (一)相互依存理论 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使处于冷战中的人们认识到,核战争的结果无异于人 类的集体毁灭;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环境生态等全 球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日益加剧。这些深化了国际政治研究者们对于世界政治中 相互依存的认识,也最终促进了相互依存理论的诞生。
相互依存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基欧汉(RobertKeohan e)、约瑟夫·奈(JosephNye)和理查德·罗斯克兰斯(RichardRo secranse)等。基欧汉现为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奈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 学院院长,两人长期合作研究,成果丰硕,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国际关系理论学 界被传为佳话。相互依存理论就是两人共同创立的,其代表作也多是合作完成的。
主要有《跨国关系和世界政治》、《权力与相互依存》等。后者是相互依存理论 的巅峰之作。罗斯克兰斯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其反映相互依存思 想的代表作是《贸易国家的兴起》。
相互依存理论全方位挑战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设定。现实主义认为,主 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唯一重要的行为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国际政治的基本 内容,非国家行为体尽管存在,却不能发挥什么实质性作用,只是主权国家权力政 治的从属物。
相互依存理论反对国家中心主义,认为主权国家不再是世界政治的唯一行为体,越来越多的超国家和跨国家组织在国际层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等。相互依存理论重视对跨国关系 的研究,注重对一体化后果及影响的分析。现实主义认为,主权国家的首要目标是 追求军事上的安全,其次才会考虑经济、环境等事务。相互依存理论认为,一体化 的发展不仅使得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加深了,而且加强了军事、政治、经济、环 境和生态等领域全方位的“复合相互依存(ComplexInter depe ndence)”,现实主义从军事、安全等“高政治”向经济、环境等“低政治”过渡 的优先次序被打破了,世界事务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以主权国家强权和利益为 核心的国际间政治模式应该逐步让位于超越主权国家范围的众多跨国问题研究 议程。
相互依存理论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主义理论独霸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状态, 大大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变革分析的思路和议程, 为现代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相互 依存理论或复合相互依存理论的基础上,新自由制度主义才得以诞生,并对于冷战 后出现的全球治理论等最新自由主义世界政治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以至于相互 依存理论的代表作《权力和相互依存》被誉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领域的里程碑式着作” 。
(二)新自由制度主义 在复合相互依存理论的基础上,以基欧汉为中心的一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学者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自由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被称为“制度理论(i nstitutiontheory)”或“规制理论(regimetheor y) ”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除基欧汉以外,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研究的代表人 物还有奥兰·扬(OranYoung)、恩斯特·哈斯(ErnstHass)等人。
与相互依存理论不同,自由制度主义理论接纳了新现实主义理论的若干基 本假设,如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唯一重要的行为体、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等, 尽管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及其后果有不同的解释。
与此同时,它还吸收了博弈论、 理性选择等新的研究方法,使其理论分析更加严谨而实用。
根据斯蒂芬·克莱斯勒(StephenCrasner)被普遍接受的定 义,所谓“规制”指的是“一系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行为体 对特定国际关系问题领域的预期围绕它汇聚起来”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制度” 或“规制”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大多包含在这个定义中,强调了制度在规范行为体的行动,汇聚其期望上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的基本出 发点和归宿。
建立在博弈论基础上的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ChoiceT heory)是新自由主义制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工具。理性选择理论又称公共 选择理论,它最早来自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其基本观点包括,把集体行动的个 体看作是富有理性的行为者,这些个体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自身行 动中他们可以在权衡利弊后作出于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从而构成集体行动的一 般逻辑。理性行为体通过功能、博弈和学习三种途径建立合作。
相应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起点是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家。
自由制度主义同样承认国家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但它认为,即使是在无政府状态的 自助的国际体系里,国家之间的合作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基欧汉认为,主权国家之 间的合作并不必然地依赖利他主义、理想主义、个人荣誉、共同目的、规范的内 化或对某种文化价值观的共同信仰。
相反的,富于算计的理性的国家之间关系并 不必然是冲突,国家的优先目标也并非仅仅是军事安全。在国际制度和规制的规 范和强化作用下,国家之间的合作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甚至在开始时创 建制度主导合作的霸权国家消失后,霸权后的合作也仍然是可能的。
在这里,制度 的力量逐渐发挥了独立而持久的作用,国家关注的不再是相对收益,而更多的是绝 对收益。为此,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目标应当转移到探讨合作在何种条件下得以 出现并维持,以及制度合作的演变上来。合作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并得以维持,行为 体的预期就会受其规范,增加彼此获取的信息,建立信用体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最终推动该制度下所有行为体利益的最大化。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借鉴了现实主义理性分析的前提和方法,却得出了相 反的结论,认为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是可能的,从而在世界观上持有一种乐观主义 的态度。它紧紧把握住了世界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解释。
新自由制度主义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崛起在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尤其是自由 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尽管基欧汉自己也承认它存在不少 缺点 ,但它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却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自由主义国 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和新现实主义之间的争论构成了冷战结束前国际 关系理论发展史的主要内容。当然,制度主义并非这一时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 论发展的全部,民主和平论(TheoryofDemocracyPeace) 在20世纪70年代的出现及其在冷战结束前的“再发现”就是明证。
(三)共和自由主义:民主和平论虽然“民主和平论”被认为是冷战后世界政治研究最有意义的成果 。但作 为一种安全模式的思想,它早已存在,因而它被称作“重新发现的”(redisc ov ered)理论 。最早提出类似理论的是康德,他论述了被称之为“永久和 平”(PerpetualPeace)的安全模式。具有民主和法制精神的共和国 组成的不断扩大的共同体可以在国际法的原则下最终达到“永久和平”。因为共和 政体的制约机制能阻止共和国家冒险进行战争;而非民主国家是否进行战争则全 凭独裁者不受制约的意志 。康德的思想被称作“自由主义的国际主义” ,它在一战 前后得到进一步发展,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中提出,“依照自己的方式 生活,决定自己制度的国家”“爱好和平”,“能够获得正义的保证,并得到世界上其他 民族的公平待遇而不至遭受暴力和损人利己的侵略” 。1919年J·熊彼特进一步 提出“民主的资本主义能导致和平”的命题 。当代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新 认识民主和平的问题,并逐步理论化系统化。斯莫尔(MekvinSmall) 和辛格(DavidSinger)于1976年首先把民主和平作为一种基于经验 事实的现象进行描述 ;1983年多伊尔(MichaelDoyle)在《康德、自 由主义遗产与外交》一文中正式将“民主和平”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来 ;冷战结束 后,“民主和平论”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有关着作层出不穷, 其中,布鲁斯·拉塞特(BruceRussett)在其着作《把握民主和平:冷战 后世界的原则》中对它作了系统论述 。
作为一种关于国际安全模式的假说,现代“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有 :(1) 国际关系中的一条经验法则是,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2)即使它们 之间发生冲突,彼此也不大会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因为这有悖于民主的原则 和理性;(3)****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 易于以武力解决争端。更有甚者认为,与民主国家相比非民主国家更加好战(Wa r prone) 。
作为一种经验法制,“民主和平论”者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民主国家少战 争”的“经验事实”(em piricalfacts)。如果说康德的“永久和平” 只是一种理想的话,那么当代“民主和平论”者则试图通过各种统计与分析,证明这 一现象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普遍存在。斯莫尔和辛格及多伊尔认为,自1816年以来 民主国家之间几乎就没有真正发生过战争 。
对此,“民主和平论”者的理由有二,一是民主国家内部的制度约束(ins titutionalrestraints),一是民主国家之间共同的民主规 范和文化(normandculture) 。一方面,“民主和平论”者认为,国内政治中发展起来的一些制度和规范影响 一国对外行为模式,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在国内政治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对 外政策决策上的不同。民主政体强调通过和平方式进行有规则的政治竞争,因而 民主国家国内政治矛盾的解决不是通过消灭对手而实现的,这使得民主社会无论 从国家、地区还是个人层面上来说,都是稳定的。而在非民主国家的政治竞争中 胜者得到全部,败者没有机会重新崛起;非民主国家的稳定必须建立在没有有效的 政治反对派的基础之上 。具体来说,制度约束体现为:首先,民主国家的选举制度 决定政府要对选举实体(electionbody)负责。其次,民主国家政体中 的分权(PowerDivision)和制衡(CheckandBalanc e)原则使得外交决策责任多元化,从而可避免作出一些极端的决定。另外,由于民 主国家进行战争要经过公开辩论和民主政治诸环节的认可,故备战的时间更长,也 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在时间上提供了缓冲机会。
对于民主的规范和文化因素,“民主和平论”者认为,民主国家所共同拥有的 精神气质(ethos)也使得民主国家之间很少发生战争,这些精神气质的根本 特征在于和平竞争和政治妥协。一个民主国家会设想其它民主国家也会以有规则 和平竞争的办法解决争端,并且将其运用到对外关系中,因此,民主国家对其他民 主国家的印象是积极的,从而民主国家彼此认为是和平的,并会形成相互尊重的关 系。相反,民主国家同非民主国家之间缺乏这种抑制纷争的精神气质 。
尽管“民主和平论”从概念、事实到逻辑均存在着诸多缺陷,被为数不少的 学者所批评 ,但因其一个暗含的逻辑便是世界和平的稳固基础在于扩展西方所 认同的民主制度,因此它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和政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开辟了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思考的一条引人注目的蹊径。
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全球治理及其它 从20世纪新自由主义异军突起开始,它和同时诞生的新现实主义的争 论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和前两次大论战不同,双方一直未能分出高下,反而出现了 明显的所谓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合流的趋势。即论战的双方都从自己最初 的立场退却,互相吸收对手的一些基本理论要素,使得它们在一些基本理论要素方 面趋同,甚至基欧汉自己都承认制度理论被贴上自由主义的标签几乎是一种“误 导” 。从而,争论对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都大受影响。自由主义甚 至整个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转向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1991年冷战以一种令人始料未及的方式戛然而止,新现实主义和新 自由主义解释力不足的窘境令诸多国际关系理论家措手不及。这使得一些学者开 始另辟蹊径,致力于发展一些解释力和预测性更为强大的理论。其中,从本质上属 于自由主义传统的全球治理理论以其新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人注目。当代全球 治理理论的最着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是现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的詹姆斯 ·N·罗斯诺(JamesN Rosenau),此外还有大卫·赫尔德(David Held)、奥兰·扬、恩斯特 奥托 泽姆佩(Ernst Otto Czempi e)、马丁·休逊(MartinHewson)、马克·赞齐(MarkW Zach er)、克雷格·墨菲(CraigN Murphy)、多米尼克·鲍威尔(Domi nicPowell)等人。
罗斯诺对当代学理意义上的全球治理观念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特别是他 所提出的“分合(fragmegra tion)论”的世界观成为全球治理理论 的哲学基础,为该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共同的知识平台。“分合”(fra gmegration)的英语单词是由“分散(frag mentation)” 一词的前半部分(fragme )和“整合”(integration)一词的后 半部分( gration)结合而成。该词的构成形象地表达了“分合论”世界观的 思想内核:当代世界政治变迁的动因包含着分散化和一体化两个同时起作用的趋 势,这两个因素在当代全球政治的进程中又分别指涉了全球化(globaliz ing)和区域化(localizing)的现象。当代全球政治的图景正是在这 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当代世界中全球化和区域化在时间是共时性的(simultaneou s),在空间上是相互交叠的(overlapping)。一方面,随着跨国市场经 济的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全球公共问题领域的涌现以及公民政治技能 革命性的提高,全球化的进展迅速而深入;另一方面,以众多的少数民族自治的要 求、宗教和文化次团体的增生、形形色色认知共同体(epistemicco mmunity)的出现为标志,区域化的趋势也日益突出。当代世界“分合”的进 程正在三大领域展开。在经济领域,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经济民族主义”(econ omicnational ism)。
相互交叠。在社会领域,“分合”的趋势也 十分明显,一方面是“全球公民社会”(globalcivilsoci ety) 意识就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国家自主权和权威的散失使得人们觉得必须依靠归属 于适当的集体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并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恐怖组织和民族宗教 分离主义势力就是最显着的例子。最后,在政治领域,全球化的动因使得传统的民 族国家治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当代世界政治中越来越多的议题超越了民族国家主权的界限。在跨国和超国家层面上,主权国家处理政治事务时深受诸多国际组 织和国际制度的制约。几乎与国际组织作用不断加强同步,一般民众的政治视野 更加开阔,主权国家的政治决策也越来越难以博得大多数国民的支持。在“分合” 进程的影响下,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权威结构大受侵蚀,当代世界政治体系 正在经历意义深远的变革,这一变革集中体现在全球事务中的权威迁移(relo cationofauthority)。
全球治理论者认为,推动权威迁移的因素来自六个方面 。首先是冷战的结 束和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竞争的终结去除了两极结构的束缚,使权威迁移的进程在 体系层面上成为可能。其次,两极结构的崩解造成了冷战后世界局势的动荡状态 (turbulence) ,与此同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个世界日益缩小,这 些前所未有的态势促使人们去寻找更加有效的政治组织形式。第三,公民的技能 革命(skillrevolution)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界定自己的需 要和愿望,同时更加容易地参与集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第四方面的因素来 自次团体主义(subgroupism)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分化出大量有组织 的实体,它们成为新的权威中心和忠诚目标。第五个因素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全 球化大大削弱了维系商业和金融关系的传统方式。最后,权威迁移的进程被不断 出现的全球相互依存事态所加速,这些事态强化了跨国合作的密切形式,例如新近 不断高涨的社会运动 。总之,权威迁移的动因来自“分合”世界观下同时展开的全 球化和区域化进程间的互动。有些情况下,超越国家边界的控制机制得到加强,而 在另外的情况下,邻里间心理安慰和种族归属等需要则催生和强化了区域化的控 制机制。
尽管当代世界事务大多数仍然是在主权国家管辖的框架内展开的,但是随 着国家内部和外部各种新的控制机制的出现,越来越“呼唤全球政治权威甚至治 理的新形式。” 罗斯诺把这种“新形式”称作“权威领域(spheresofau thority,SOAs) ”。所谓权威领域,指的是一些可以行使权力的行为体, 在各自相应领域里可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服从。与国家主权权威不同的是,这种 服从主要不是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获得的,其服从主要来自民众对于它的信任 和认可。权威领域往往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并且常常不具有领土性,它可能是全 球性的,也可能是区域性的,同时其影响范围在不断地发生扩大或缩小的变化。
国家主权权威向形形色色的权威领域的迁移是当代世界政治变革中的一 个突出现象,在许多问题上国家也要和其他权威领域一样去争取自己的权力以获 得人们的认同。当代世界政治的主轴开始从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统治(governent)向以权威领域为中心的“治理”变革 随着世界政治分合趋势的不断发 展和权威迁移的不断加速,国内(domestic)和国外(foreign)之间 的分野不断淡化,以前清晰坚固的划分国内和国外的边界(boundary)日 益模糊和易渗(porous),以权威领域为基础的治理(governance) 则大行其道。特别是,众多全球公共问题的出现使得全球规模的治理成为世界政 治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总之,“治理从头起便须区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概念”。
全球治理论对自由 主义理论的回归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不同,全球治理论 大胆地放弃了国家中心论的基本限定,把世界政治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纬度, 敏锐地发现了其中最新的发展趋势。在本体论和世界观上,全球治理无疑是自由 主义传统和全球主义的融合,然而在方法论上,它一方面没有彻底放弃实证主义的 实在论和个体主义,同时也能够吸收诸如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的社 会建构方法和整体主义,这无疑折射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精神,为走进 新千年的五彩缤纷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的方法和门径,不仅对于我 们的理论研究和创建富有启迪意义,还为解决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困境指明了一 条有益的道路。
注 释: ①DavidJ Manning,Liberalism,London: Demt ,1971,pp 14-23 ②参见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特别是其中的 第3章和第6章。
③MarvinPerry,MyruaChase,JamesR Ja cb,MargaretC Jacb,TheodoreH VonLaue,W esternCivilization,HoughtonMifflinC ompa ny,p 388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⑤李梅:《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 12页。
⑥AlfredZimmern,“LecturesontheHarrisfoundation1936”,inQuincyWright,ed ,N eutralityandCollectiveSecurity,TheU niv ofChicagoPress,1936,pp 8-9 ⑦伍德罗·威尔逊:“首任总统就职演讲词”,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 《美国历史文献选集》,北京,1985年,第127页。
⑧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美国历史 文献选集》,第134页。
⑨A LeRoyBennett,InternationalOrg anizations:PrinciplesandIssues,Prent iceHall,1995,p 22 ⑩EdwardH Carr,TheTwentyYears sCri sis,1919-1939: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NewYork:Palgr ave,2001 11. KlauseKnorrandJamesN Rosenau,Co ntendingApproachestoInternationalP olitic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9, p 12 12.相互依存理论的代表作可参见:RobertKeohaneandJ osephNye,PowerandInterdepence:WorldP oliticsinTransition,PrenticeHallIn c ,2001;RobertO KeohaneandJosephS Nye,ed s ,Transnationalrelationsandworldpo litic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2;Ric hardRosecranse,TheRiseoftheTradingS tates,BasicBooks,1986 13.HansMorgenthau,PoliticsamongNat ions:theStruggleforPowerandPeace,New York:AlfredA Knopf,Inc ,pp 18-2514. RobertKeohaneandJosephNye,Powe randInterdepence:WorldPoliticsinTra nsition,backcover 15.对regime一词,目前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机制、规 制、制度、规则”等这里采用“规制”一词,参见刘丰、张睿壮:《关于几个重要国际 关系术语中文译法的讨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0期。
16.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的代表作有:ErnstHass,“OnSyst emandInternationalRegimes”,WorldPol itics,Vol 27,No 2,1975,pp 147-174;StephenKrasne r,ed ,InternationalRegimes,CornellUni versityPress,1983;RobertKeohane,AfterH 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W orldPoliticalEconomy,PrincetonUnive rsityPress,1984;RobertKeohane,ed ,Neorea lismandItsCritics,ColumbiaU niversi tyPress;OranYoung,“InternationalRegi mes:ProblemsofConceptFormation”,Worl dPolitics,Vol 32,1979-1980,pp 331-405;JohnRuggi e,MultilateralismMatters,ColumbiaUni versityPress,1993 17.大卫·A·鲍德温:“新自由主义、新现实主义和世界政治”,大卫·A·鲍德温 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1页。
18.StephenCrasner,“StructuralCause andRegimeConsequences:RegimesAsInte rveningVariables,”InternationalOrga nization,Vol 36,1982,p 186 19.BrunoS Frey,“ThePublicChoiceView of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n ternationalOrganization,winter1984,pp 201-202;RolandVaubel,“APublicChoiceViewo f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inRolandVaubel&ThomasWillett,eds ,ThePoliti calEconomyofIn ternationalOrganizat ions:APublicChoiceApproachWestviewP ress,1991 20.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21.RobertKeohane,“InternationalIns titution:TwoApproaches”,Internationa lStudiesQuarterly,Vol 32,No 4,1988 22.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Coo perationandDiscordintheWorldPoliti calEconomy 23.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 中文版序言,第21-26页。
24.ZeevMaozandBruceRussett,“Normat iveandStructuralCausesofDemocratic Peac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 ew,p 624 25.DavidE Spiro,“TheInsignificanceo ftheLiberalPeace”,InternationalSecu rity,Vol 19,No 2,Fall1994,p 50 26.ImannelKant,PerpetualPeace,Indi anapolis:LiberalArtsPress,1957,以及Kant s PoliticalWritings,HansReiss,ed ,H B Ni sbet,trans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 sityPress,1970 27.MichaelW Doyle,“LiberalismandWor ldPolitics”,AmericanPoliticalScienc eReviewVol 80,No 4,December198628.威尔逊:“十四点”,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美国历史文献选集》, 第131-134页。
30.JosephSchumpeter,Capitalism,Soc ialism,andDemocracy,Cleveland:WorldP ublishingCo ,1955 31.MekvinSmallandDavidSinger,“TheW arproness of DemocraticRegime,1816-1865”,J erusalemJournalofInternationalRela tions,Summer1976 MichaelDoyle,“Kant,Lib eralLegacyandForeignAffairs”,Philos ophyandPublicAffairs,(Summer1983),pp 323-353 32.BruceRussett,ed GraspingtheDemo craticPeace:PrinciplesforPost ColdW arWorld(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 yPress,1993) 33.关于“民主和平论”有代表性的论述,可参见,MichaleDoyl e,“Kant,LiberalLegacies,andForeignAff airs”,PhilosophyandPublicAffairs,Sum mer1983,pp 323-353;BruceRussett,ed Grasping theDemocraticPeace:PrinciplesforPos t ColdWarWorld,Prince ton:PrincetonUn iversityPress,1993;MichaelW Doyle,“Libe ralismandWorldPolitics”,AmericanPol iticalScienceReviewVol 80,No 4,Decembe r1986;ZeevMaozandBruceRusset,“Normativ eandStructuralCausesofDemocraticPe ace,1946-1986”,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 view Vol 87,No 3,September1993 34.DavidA Lake,“PowerfulPacifist:De mocraticStatesandWar”,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 86,No 1,March1992,pp 28-29 35.MichaelDoyle,“Kant,LiberalLegacy andForeignAffairs”,pp 205-235;SmallandDa vidSinger,“TheWar pronessofDemocrati cRegime(1816-1865)” 36. 这种解释可参见:Russett,GraspingtheDemo craticPeace,以及ZeevMaozandBruceRusse t,“NormativeandStructuralCausesofDe mocraticPeace,1949-1986”,AmericanPolitica lScienceReview,Vol 87,No 3,September1993,p p 624-638 37.ZeevMaozandBruceRusset,“Normati veandStructuralCausesofDemocraticP eace”,p 625 38.Russett,GraspingtheDemocraticPe ace,p 33 39.参见郑安光:“民主和平论及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影响”,《美国研 究》,1999年第2期,第31-51页。
40.罗伯特·基欧汉:“制度理论和冷战后时代现实主义的挑战”,大卫·A·鲍 德温主编,肖欢容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272页。
41.JamesN Rosenau,AlongtheDomestic f oreignFrontier,p 107 42.Ibid ,p 112 43.Ibid ,p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