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 本文从现阶段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 现的新特点出发,将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文关 怀相结合,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以健 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肩负起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历史使命。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的等都对当前我国的高校的思想政 治教育理论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尚不成熟,特别是在低俗文化、非理性主义等思想的影响 下,大学生群体容易偏激和浮躁。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的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担负更重的使命,帮助大学生用由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使他们能够肩负起历史使命,以 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所出现的各 种问题进行关注和关怀并且帮助其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只有通过人文关怀才能够完善教育对象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目的。

目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脱离生活和单 纯的理论灌输的弊端,容易遭到学生的抵触,甚至产生误解。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真正的走入学生 内心,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这与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 最高价值取向的新发展观当中的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是 不谋而合的。

二、 以人文为本,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以学 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 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群体当中。

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出发 近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 一部分原因在于形式单调,脱离学生生活。要做到以学生为 本,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加以创新和改进。应发挥共青团、学 生社团的作用,将优秀的人文精神吸纳进校园当中。将学生 最关心的就业、考研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于思想政治教 育相结合,为学生帮好忙、带好路。同时,针对不同专业、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浓 郁、积极的校园气氛当中使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 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主体意识一切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核心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中也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激发了 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带入学生当中,发 挥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责任心和协作能 力,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将个性得到正确的张扬,这也 是以学生为本的主要内涵。

三、 丰富内涵,提升层次 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 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 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 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 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 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 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 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 仅是一种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教育,一种文化教育。因 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

1.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2.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当代大学的教育往往是专业的教育,在强大的就业压力 下,学生宁愿扎根在狂热的考证热潮当中,也不愿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应成为 大学生浮躁的生活当中的一片净土,对学生进行文化、人文 素养的教育。首先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帮助学生形成积 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将文化教 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 注重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建立网上论坛、发起放上讨论等, 让学生在网络生活当中获得文化上熏陶和提升。

教育是强国之基,人才是强国之本。大学生是民族的希 望,是祖国的未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不是一 蹴而就的事情,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科学发展观和人文关怀 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当中,才能够将高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带入到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 余小茅,论人文关怀:教育研究的另一种思考《教育科 学,2002,(10):18-1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