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与陇南师范教育源流|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与陇南师范教育源流

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与陇南师范教育源流 摘要:陇南师范教育肇源于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他参 与了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的筹建,并被委派担任该校 首任校长。他提出“坚苦奋达”的办学理念,重视教师队伍 建设,重视民主管理、制度保障、教学与实践结合、重视能 力培养,学校以业绩被升格为“省立成县师范学校”,使陇 南师范教育的发展在甘肃全省教育发展占有了重要位置。陇 南师范教育的另一支流礼县师范学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曲 折发展,在28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勤奋求实、博学创新” 的办学特色。它与成县师范双流合一建成实力强健的陇南师 范学校,为后来陇南师范教育转型升级为高专层次打下了坚 实基础。目前,陇南师范教育面临着新转型升级向本科层次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坚苦奋达”仍然是走向成功的要义。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 (2017)05-0020-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05 国立西北联大存在的时间仅1年零4个月余(1938年4月3 日至1939年8月8日),即便加上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7年 9月至1938年4月3日)[1]的存现时间,也不过1年零11个月。

而且,在西北联大统一的牌子下面,仅毕业了1938级一届学 生,他们的毕业证上不仅盖着西北联大的校印,实则还钤盖 了原属大学的印章,这也是一个鲜见的教育文化奇观。目前, 对西北联大师资队伍、办学理念、培养质量和对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蒙启、布化、开创之功研究较多,但对西北联大学 子们对历史社会的贡献研究还颇为欠缺,本文以西北联大优 秀学子王乐恺为个案,来探讨他们(包括他的同班同学卜宪 基等)在陇南师范教育源流演进中的重大作用。

一、西北联大王乐恺肇源陇南师范教育 王乐恺(1910-1960),字伯友,甘肃省成县抛沙镇人。

他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于1934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 (非北京大学),1938年7月毕业于西北联大农学院农业经 济系农业经济专业。《成县志》“人物传”中称:“(他) 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世耕读。”[2]从“世耕读”的 记载看,显然他的世代家族、家风传承着耕读文化。“世耕 读”是一种价值取向,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知识分子 半耕半读是一种传统而合理的生活方式。王乐恺就是在这样 的家世家风濡染中,在耕读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影响 下成长起来,考入当时颇具影响的北平大学。但他并不是一 味沉溺旧学考据,而是广泛接受新学,特别重视时务。《成 县志》说:“当乐恺壮年时,氛围多究心时务之学,独乐恺 归心于经济之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入北平大学农 学院攻农业经济。二十七年(1938)秋,获学士学位。”[3] 因北平大学入西北联大之时,农学院为其独家特有,故而该 农学院就随后成为西北联大农学院。

国难时期的特殊状况,造就了陇南师范教育的肇始者王 乐恺及其同学卜宪基皆出自西北联大农学院。民国二十六年(1937),经甘肃省成县地方士绅县务会上提议,在县内创 办中等学校,遂成立县初级中学筹备委员会,次年省教厅指 示“申办中等教育应侧重农村,如设普通高中,实与农名关 系不大。”遂奉厅长郑通和之令改为“成县简易乡村师范学 校筹备委员会”。成县政府极其重视陇南教育母机——师范 教育机构的创设,即由县长杨福基、县政府教育科长钟必就、 县教育局局长兼东关小学校长左汉光(1898-1955)及地方 士绅等七人组成“筹委会”,县长亲自兼任主任委员,左汉 光兼副主任委员,负责具体事宜。见李东轩《成县师范建校 记》,刊载于甘肃省成县政协编《成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 集,1993年印行(内刊本),第117页。筹委会向省教厅呈 报筹建计划,勘定城内北大街原万寿寺旧庙宇(今中共成县 党校)为校址,物色领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并要求地方拨款 修补校舍,改建教室。经左汉光推荐增加王乐恺、邓伯勋二 人为筹委会委员。同时报请省厅正式批准,委派王乐恺出任 校长,负责筹备学校组织、教职员聘请、学生数额确定、课 程体系安排、书籍教具配备等具体事宜。1938年秋,经省厅 批复,学校定名为“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挂牌建 立,当年开始招生。学校正式成立后,筹委会随即撤销,事 权全部移交校长。[4]王乐恺聘任同班同学、北平大學农学 院毕业生卜宪基(山东省日照县人)任教导主任,陆续聘任 “西北联大”、“西北战时教师服务团”和本地外出求学回 乡的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到校任教。由于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获得社会好评。经过考试,学校当年招生 46人(后又增加9人),预定全年经费为8000元,计划第一 学年为5000元,以后逐年增加,其中薪工费占76%,办公费 及事业费占24%。当时仅有3间教室,8间学生宿舍,办公、 图书室共5间,会议室3小间,钟楼l间,工友室及储藏室3间, 门房3小间。有参考书600多册,杂志9种,报纸4种。从史实 情况考察,毫无疑问王乐恺和卜宪基是陇南师范教育的开创 者,他们集在北平大学、西北联大所学,有力推动了学校的 发展。

王乐恺所立陇南师范教育的第一个校训“坚苦奋达” (源于“持志须坚,砺行以苦,朝夕勤奋,兼善求达”的办 学理念),实际是西北联大“公诚勤朴”校训下一个有连带 关系的教育观念体系。学校教育学生自觉、自立、自强,课 堂刻苦努力学习,课外组织劳动建校,举办读书会、时事讨 论会,用板报、歌曲、戏剧、漫画、诗歌、快板等各种形式, 经常上街或去乡间进行宣传演出。创建学校,就有一批有抱 负、有才华、思想先进、热心教育、甘愿吃苦的师,用辛劳 把破庙宇改修为教室,用破旧砖瓦和木料修建师生宿舍,自 己掏钱买书,办简易图书室。每周六下午全体师生都要参加 一小时建校劳动,植树种花,美化校园,用自己的双手和汗 水建设学校。王乐恺治校治学,“重视传授农业知识……重 视学生体育活动……在学校管理上,很注意学生的生活起居, 成立伙食部,统一办大灶(食堂),统一管理。”[5]从他本人发表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看,还有重视民主管理、制度保 障、教学与实践结合、重视能力培养等,就是“为严格训练 青年身心,养成小学健全师资及乡镇自治人员为目的,以奠 定宪政基础。”“委王乐恺为校长,于秋季招生开学,正式 成立,旋改为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6]在当时县 城全为平房居住的时期,筹资建宿舍楼,解决乡村孩子上师 范的住行起居问题,确是把住了乡村师范教育管理的关键。

1942年,学校以业绩被升格为“省立成县师范学校”,后面 五年有了更大发展。1947年,时任县长吴伯琼因积怨威逼王 乐恺辞去校长职务。十年时间的付出,他经历了创办、发展 师范和名满陇南乃至称誉甘肃全省的不同阶段,成师学生由 最初的55人增至400余人(含国教班学生),教职工由开始 的10人增加到30多人,陇南师范教育的发展已在甘肃全省教 育发展占有了重要位置[7]。

王乐恺重视乡村师范教育特点,特设农业基础课,重视 艺术教育和图书建设。除他本人讲授公民课外,还和卜宪基 讲授农业、气象等基础知识。主要传授土壤、气象、肥料、 农作物、农村经济等知识,还在校园内设百叶箱、水量器等, 观察和记录气温、干湿度及云层变化等数据。目的在于“培 养学生研究乡村教育之兴趣,及终身服务教育之精神。”“引 导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及农业技术,研究自然现象、农业生产、 以养成科学兴趣,及改进农业之技能。”[8]他重视艺术教 育。教学中不仅开设音乐课、手工课、美术课,还特别重视结合抗战时期的社会和时代特点,学以致用,培养能力,战 时宣传。1946年甘肃省教育厅督学孟顾梦在《视导陇南各中 等学校报告》中评价省立成县师范(1942年升格成县乡村简 师设立)时说:“成师学生自治会组织活动,如文艺组、读 书组、军事组、话剧组、音乐组、漫画组等,由学生自由参 加,教师分任指导,成绩甚佳。以上各点,务望继续努力, 以收宏效。”[9]可见,办学实绩颇为突出。他特别重视图 书室建设。王乐恺在描述办学之初的图书室时说“办公室及 图书室共五间”,“参考图书六百余册,杂志九种,报纸四 种。”[10]。这对初建的乡村师范来讲,已经难能可贵了。

这种创业精神是直接继承了西北联大图书馆在“城固文庙尊 经阁,略加修葺,虽书籍及设备均不克臻于完善,即公开阅 览”[11]的战时实用精神。同于西北联大图书馆“今在万山 中得书不易,而辗转迁徙艰难困苦而之者……则开馆借览之 日,能不令人欣慰,爱护如万卷珍本哉?藉以考筚路蓝缕开 始经营之不易云。”[12] 王乐恺还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和学校组织机构建设。他在 1939年述及办学八月之久的“组织”工作时说:“本校分设 教导部、事务部、农场及小学。后二者尚未成立。”[13]表 明对学校实践基地农场、附小的建设,一开始就列入学校计 划。在“对过去工作详加检讨,以作将来改进之准备”方面, 他说“筹设农场,勘定农场场址在北门外,面积百余亩,房 舍七间(均系公地)”,“筹建附小”[14]这些工作在1940年得以实施。他重视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学校成立之初“分 设教导部、事务部”,“教导部设教导主任、教导员各一人;

事务部,设会计兼事务员一人,书记二人。”[15]王乐恺聘 任思想进步、积极勤奋、踏实能干的同班同学卜宪基任教导 主任,是落实教学中心的关键。在教导方面,卜宪基首先从 教学章则编定入手,确立制度管理。系统化的组织机构建设, 对于王乐恺、卜宪基来说,显然是北平大学、西北联大的教 育给他们提供了这种识见和能力。1942年,因办学成绩突出, 被省厅获准升格为省立成县师范学校[16],学校的规范管理 和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热血青 年,徽县、西和、康县、武都等邻县的学生,也踊跃前来报 考成县师范。”[17]学校“开办后第二年,奉省厅令开办国 民教育师资训练班(简称国教班),初招一班(50名),学 习期限一年,后增至每年招两班,渐次解决本县及邻县初小 教育之普及师资奇缺的困难,而成师声誉在陇南各县亦始露 头角。”[18] 新中国成立后,省立成县师范学校改为甘肃省成县师范 学校,但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陇南师范教育却发生了历 史性转折:1958年秋,成县师范在“大跃进”全民办学高潮 中,被盲目升格为“徽成县大学”,开始招收大专班,但因 一线教师多被打为右派,教学条件不具备,只办学一年,1959 年暑期大专班合并于天水师专,9月改校名为“徽成县师范 学校”。1961年,又改为“成县师范学校”。[19]此后,成县师范学校经历了一个平稳发展期。文革开始后,学校几经 变迁。1969年,校革委会和工宣队向武都地区革委会提出书 面报告,把成县师范改成一所面向农村的综合技术性学校 ——“成县五七红专学校”。[20]1971年底,定校名为“武 都地区师范学校”,校址迁往武都县黄家坝。1972年底,学 校再迁回成县,为“武都地区成县师范学校”。

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自1977年起新生入学按考试成绩 录取,确立了甘肃省成县师范学校“面向全区小学”的办学 目标,从此学校工作逐步转入正轨。此后20年,学校得以重 大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1997年4月,甘肃省教委、 计委、财政厅以(1997)34号文件印发了《关于陇南地区合 并师范学校的批復》,同意将陇南地区成县、礼县两所师范 学校合并,成立“陇南师范学校”,管理体制和领导关系不 变。2001年4月甘肃省陇南师范学校正式成立,调任武勤俭 (1948-)任校长。至此,陇南教师教育的渊源——成县师 范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

二、陇南师范教育重要支流:礼县师范及其曲折演进 甘肃省礼县师范学校,是陇南师范教育的另一重要分支。

甘肃省礼县在上世纪“大跃进”时期,曾经创办过西礼县大 学、西礼县师范学院,均因没学生被取掉校牌[21],后来降 格再建“西礼县师范学校”,但最终于1961年停办[22]。甘 肃省礼县师范学校(1973-2001)是该县境办学历史最长、 影响最大的大专中院校。它的建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教育回潮”的产物。1972年8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强调划清提高教学质量与“智育第一”的界限,调动教师积 极性,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1973年4月3日国 务院批转了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 见》,这一年大学招生实行了文化考查,中专也以考试招生。

[23]这就是礼县师范学校产生的时代背景,“教育回潮”催 生了这所学校的现世。

天水地区革委会1972年9月2日会议决定筹建礼县师范 和秦安师范(后改为渭南师范),1973年两校招生指标下达 后,地区教育局按照地委、地革委“边组织、边招生、边建 校”的意见,在7月提前动手,借用礼县上寺(关岳庙)房 舍,建设礼县师范。8月4日地区革委会下发文件(天地革委 [1973]59号)正式批准成立礼县师范和渭南师范,指定王存 录王存录(1930-2012),甘肃礼县人,1945-1948年在礼县 中学就读,1948-1949年在省立天水师范学校就读,1949年7 月肄业。1949-1955年先后在礼县石桥小学,礼县文教科、 财政科工作,1955-1970年在礼县县委组织部政工科工作, 1970-1973年任礼县中坝中学革委会主任,1973-1977年任礼 县师范学校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学校工作。1977-1986年任 副校长,1986-1990任巡视员、工会主席等职,1990年离休。

(资料来源:陇南师专档案馆所存档案资料1988年7月《甘 肃省礼县师范学校教职工花名册》等。查阅日期:2017年9 月28日。资料提供:档案管理员王喜民。)(1930年生,甘肃礼县罗坝乡人)任礼县师范革委副主任(12月正式发文任 命),主持“天水地区礼县师范学校”的工作。

礼县师范学校于1973年10月正式开学,有教师10人,干 部职员5人,学生219名,校内机构设置和领导班子都不健全, 教师短缺,校舍紧张,设备简陋,生活艰苦。但经文革压抑, 刚刚入学复课的师生们工作和学习热情很高,干劲很大。

1974年春,经多方协商,选定礼县城东燕子河畔新址,占地 20亩,投资20多万元,正式建设新校。由王存录等负责,经 过一年艰苦努力,共建成三层教学楼一座,砖木结构教工宿 舍24间,总面积2200多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 校创办初期,受当时形势影响,劳动多,政治活动多,教育 教学未入正轨。1975年以后,学校紧抓音、体、美教学取得 了较好成绩。学校重视科研活动,主要集中在能源的开发利 用上,先后研制成功了箱式太阳灶和沼气池,天水地区科委 对此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予以扶持,选派代表参加天水地区 科学技术代表大会[24]。1976年学校加强教改组,增设教研 组,工作重点逐步向教学转移,出现了向好势头。

1985年7月礼县师范由天水地区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 管辖,隶属于陇南地区教委。校名由“天水地区礼县师范” 改为“甘肃省礼县师范学校”,逐渐施行校长负责制,建立 起以校长为首的统一领导机构。1986年2月,上级任命原副 校长尚保定尚保定(1943-),甘肃礼县人,1961-1964年在 礼县中学就读,1964-1968年在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68届中文专业本科毕业。1968-1973年先后在甘肃省西和县 何坝中学任教,1974-1982年任礼县师范教务处负责人, 1984-1986年任副校长,1986-2001年任校长。2001-2003年 任陇南师范党委书记,2003年退休。(资料来源:陇南师专 档案馆所存档案资料1988年7月《甘肃省礼县师范学校教职 工花名册》等。查阅日期:2017年9月28日。资料提供:档 案管理员王喜民。)担任校长。在此后的十五年里,学校以 “勤奋求实、博学创新”为校训,以“文明进取、勤学乐教” 为校风,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上级要求并结合实际,在教学管 理体制、办学方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 改革探索:大抓了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职工由 1984年的72人发展到1999年的108人(在校生由640名增加到 834名)一支结构渐趋合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和教科研拔尖人才教师队伍形成;
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 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管理步入了正轨;
办学理念上,以 面向农村、面向未来,培养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 教师为办学宗旨,突出师范性,教学质量在后续进程中有大 幅度提高。

礼县师范办学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适应山区小学教育需求,多规格办学。全日制普师班有二年 制(高中起点)、三年制(初中起点)、四年制(初中起点) 和二年制(民办教师班),非常贴近现实需求,深受社会欢 迎。第二、实施四大块教学结构模式,落实全面发展理念。根据部颁教学方案和省颁教学计划,确立必修课、选修课、 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四大块教学新格局,在四 位一体的功能互动中实现学生前面发展。第三、在专办音、 体、美专业班和英语委培班的同时,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编 定特长班(兴趣班),使学生在书法、电器修理、摄影、棋 艺、文学创作等方面学有专长,以利后续发展。第四、重视 师范性特色拓展,具体落实在“三字一话”(粉笔字、毛笔 字、钢笔字和普通话)的实际能力训练上。通过早读、午练、 晚唱等专门时段的特色指导训练,使学生具备从教的专业化 技能。此外,学校鼓励教师搞教研、科研,每年进行成果奖 表彰,由此带动学生搞文学艺术创作、科技发明,也成为学 校一大显著特色,在全省具有鲜明比较优势。这个特色为后 来陇南师范、陇南师专走强,提供了师资建设的中坚力量和 带头人,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深远。1994年礼县师范被陇南 地委、行署评为陇南地区先进学校,同年被省委、省政府授 予“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5年被省教委评为 “电化教育先进学校”。

三、陇南师范教育的双流归一:从陇南师范到陇南师专 对于成县师范与礼县师范双流归一,合并为陇南师范, 文献资料记载有出入。如《中国中等师范学校名校集》记载:
“1997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肃省成县师范)学 校与甘肃省礼县师范学校合并,在成县新选校址(占地140 亩)新建甘肃省陇南师范学校。”[25]这个说法显然不确切。事实上,1997年是陇南师范学校 筹建工作的开始,真正将礼县师范与成县师范实现合并是在 2001年4月。“2001年,甘肃省成县师范学校与甘肃省礼县 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陇南师范学校。”[26]当时的地方 报纸《陇南报》(今名《陇南日报》)报道说:“在陇南地 委、行署的部署下,陇南师范从2001年4月正式运作。”[27] 任命武勤俭武勤俭(1948—),甘肃秦安人,毕业于西北师 范大学数学系,1986-2001年任甘肃省两当县一中副校长、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3年、1995年他分别荣获“全国优秀 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见甘肃省教育委员会 办公室编《甘肃教育年鉴(1994-1995)》,甘肃文化出版 社1997版第628页)。2001-2003年任甘肃省陇南师范校长, 2003-2006年任陇南师专首任党委书记、校长,2006年12月 任陇南师专调研员,2008年退休。(资料来源:陇南师专档 案馆,资料提供:档案管理员王喜民。)擔任陇南师范学校 校长,也仅此一任。

陇南师范学校(2001年4月-2003年4月)是陇南师范教 育发展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存续仅两年时间,其办学宗旨是 “以改革求发展,把教学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学校狠抓教风 学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尤其突出上课、听课和开展 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提出凸显师范性的‘学能一体化’, 坚持加强基本功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通过不断的调 整和改革,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干的多渠道开放教学模式;
在甘肃省教育厅支持下,大胆探索培养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 教育教学实践,开设了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 育、科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计算机教育7个专业 的“3+2”小教大专班;
学校坚持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 的方针,对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素质 结构和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 索。”[28] 2002年6月,陇南师范以近五年来全省中师办学条件标 准化建设评估验收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验收。这个“最高分” 和大专教育实践的探索,为陇南师范提升办学层次打下了坚 实基础,也引起了省、地领导的重视,地方政府根据当时全 国师范教育形势发展,启动了该校三级师范(中等师范、高 师专科、高师本科)由中师向高师专科的过渡和升格。9月, 通过甘肃省高校设置专家组评估验收。12月,通过教育部高 校设置评估验收专家组评估。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下发 文件《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 (教发函(2003)116号)同意建立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这样,陇南师范教育实现了由中师向高师的跨越发展。

从最初的成县乡村师范再到省立成县师范学校,从甘肃省成 县师范学校和礼县师范学校双流归一到陇南师范学校,从陇 南师范学校升格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个陇南师范教 育的发展流程中,都可以看到“持志须坚,力行以苦,朝夕 勤奋,兼善求达”即“艰苦奋达”的秉承和持续。纵向比较,“陇南师专的前身经历了创业历练、固本强根的发展之途”, 而进入陇南师专阶段,重心显然在“重建设、抓管理、创特 色”[29]。

陇南师专首任党委书记、校长武勤俭(2003-2008年在 任)根據专家意见,在保持良好办学传统的同时,重点抓贫 困地区办大学的短板——学校硬件建设。“陇南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2003年的建筑面积是9千平方米……2008年增加到 125千平方米,增幅为389%。从2003年到2009年建筑面积的 增加要大于校园面积的增加。”[30]在软件建设方面,“重 点在树立高校办学意识,确立全新办学理念。针对不同学习 层次的学生,制订了适宜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并调整组 建系所及教研室,优化配置各专业教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重视学生发展特 长。”[31] 这个办学思想在当时的历史阶段是比较适中的。但后续 对这方面未按不同阶段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中师观念的改 造也不能与时俱进,结果重基建(硬件)建设持续了很长时 间,且投入不断加大。“目前陇南师专的固定资产配置结构 明显可以看出,土地、房屋类资产过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该校存在着一定的场所空闲,部分教室办公楼闲置等问 题,使得固定资产总体的使用效益偏低。”[32]比较而言, 对软件的投入则显得相对不足。如教师队伍建设,规模扩大 极其显著,博硕士比例也大幅度提高,但“在教研人员中,以一般教学人员居多,高、精、尖教研人员缺乏;
教学型教 师过剩,而研究型教师不足;
一般型教师过剩,而艺术型教 师偏少”的师专初始阶段以来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 变。“在管理人员中,行政人才缺乏,而一般人员过多,并 且缺乏管理思想与能力,仅满足于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在 服务人员中,文化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这种结构现 状,一方面不能满足师范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 面也引起了许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从而影响了学校功能的 发挥、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效益的增长。”[33]十几年前 就已经发现的问题,至今以不同形式仍然存在着。因此,八 十年前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等确定的“重视人才”、“艰苦 奋达”发展陇南师范教育的思想理念,在今天还有继续发扬 光大的现实需要。

陇南师范教育尽管存在着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面对 2010年以后国家提出的新三级师范(高师专科、高师本科、 研究生教育)层级提升要求,陇南师专正在积极努力向高师 本科方向发展,初步定位于“甘肃幼儿师范学院”的办学格 局,以便能“朝夕勤奋”、“兼善求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