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家哲理散文精选
经典名家哲理散文精选 经典名家哲理散文精选篇一:提醒幸福 作者:毕淑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 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 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 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 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 乌鸦盘旋在头顶。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 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 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 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
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 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 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 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 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 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 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 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 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 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 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 那样少。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 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 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
没有人预报幸福。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 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 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 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 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 熠熠夺目。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 团圆…… 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会借了它们的衣裙, 袅袅婷婷而来,走得近了,揭去帏幔,才发觉它有钢铁般的内核。幸福有时会很 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 它有生命的黄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
据科学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结果比无意要好得多。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 茸的绿意。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 我们。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 得及考虑这件事。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 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成面粉, 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
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 离。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 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一 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所以,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 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 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 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 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 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 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经典名家哲理散文精选篇二:信誓 作者:冰心 文艺好像射猎的女神, 我是勇猛的狮子。
在我逾山越岭, 寻觅前途的时候, 她——当胸一箭! 在她踌躇满志的笑声里, 我从万丈的悬崖上 倏然奔坠于 她的光华轻软的罗网之中。
我是温善的羔羊。
甘泉潺潺的流着, 青草遍地的长着;
她慈怜的眼光俯视着, 我恬静无声地 俯伏在她杖竿之下。
我是忠诚的舟子, 寄一叶的生涯于 她起伏不定的波涛之上。
她的笑靥引导了我的前途,她的怒颦指示了我的归路。
我是勤慎的园丁。
她的精神由我护持, 她的心言我须听取;
深夜——清晨, 为她关心着无情的风雨。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言止此:
“为主为奴相终始!” 作者:席慕容 很多美学方面的学者都认为艺术家是有些先天与人不同的禀赋在,这 种禀赋并非人人可以求得的,应该承认,它是上天的一种宠遇。
不过,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我们虽无法求得宠遇,却可以借培养后天 的兴趣来弥补这种遗憾。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的孩子不能在成人之后成为一个很 伟大的画家,我们却可以让他在一生之中部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以享受做为一个 欣赏者的乐趣。
我们有的父母付得起很昂贵的学费,送孩子去学画、学钢琴、学小提 琴、学芭蕾……,然而却没有太多的父母付得起每天十分钟的时间带孩子来做一 次悠闲的散步。
在幼儿时期,每个孩子都应该富有一种艺术的原创性,所以在观赏儿 童画时,常有如“置身山阴道上,目不暇给”的感觉。我们成人就应该好好地把握 这一段时间,多供给他们一些机会,多让他们去观察这个世界。
观察四季的变换,观察树叶的色泽,观察花草的生长,甚至观察云的变化,这些都是可以培养幼儿观察力与感受力的最佳途径。
我们周围有无数的小世界,但是因为我们成人看东西的习惯已经受了 很深的实用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我们常有“只见森林,不见独木”之感。可是, 幼儿的观察习惯却未受社会的影响,因此,他们能用很新鲜的眼光来看大世界与 小世界的种种不同。
我们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带着孩子散步,他会忽然蹲下来看蚂蚁排队, 或者兴高采烈地捡起一块石头来送给妈妈,要不然就会缠着妈妈追问:“为什么 在树上的香蕉是绿的”或者问:“小白花有没有妈妈” 多可爱的问题!多可爱的童心!孩子在问你问题的时候,便是他向你敞 开心灵之门的时候,尽量用他听得懂的话来回答他吧,尽量向他显示自然界的奇 妙与美好吧。
让我们与幼儿一起来做个欣赏者,从小对自然界的一切能欣赏与深入 观察的话,就已在艺术教育上迈出了一大步了。
但是,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我一定要说出来:“千万不要揠苗助长,不 要做得太过分!” 这句话在我心中梗了很多年,每次在看儿童画展的时候,在看报上报 道哪个孩子得金牌的时候,在看哪个天才儿童因为幼小就到了外国,因而长大了 就获得成功之类的消息的时候,我心里就觉得有一部分在疼痛,郁闷极了。
今夜,我终于还是要把这句话说出来,我想问问你们的意见,为了那 样的一种成功,牺牲了一个孩子幸福的童年,到底值不值得 我很敬佩陈必先女士,对于她的成就,我一直极为感动。可是.我一 直想不透,陈女士的双亲,如何舍得在孩子九岁的时候就让她离开,一个人到遥 远的地方,受了那么多苦,只为了要她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他们如何舍得如 何能够下那样的决定我一直想不透。
也许因为我是个平凡的人,我不能忍受那样的安排。所以,每次有陈 女士的好消息的时候,我都特别为她高兴。幸好她是天才,幸好她成功了,否则, 童年的孤单与寂寞要拿什么来补偿但是,天才到底不多,孩子的童年却只有一次,能让他们在没有任何 竞争与压力之下好好地过一个童年,是母亲该注意到的事。
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金牌、银牌,第一名、第二名 的儿童画展。看孩子们西装笔挺地上台领奖,后面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的热热闹闹 地围了一大堆,有记者,有镁光灯,甚至还象模象样地发表一篇得奖感言,那可 能是他记忆中最兴奋的一刹那,(不过,多数都是他的父母记忆中最兴奋的一刹 那。)但是,然后呢然后的接着来的日子呢然后的接着来的比赛呢 除非他是个浑小子,或者是个傻丫头。否则他一定会开始有心理负担 了。得失的利害很明白地摆在他的眼前,画图对他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快乐,观 察自然对他也不再是一种享受,而只是一种资料的储存,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 步的生活的开始。他已不再是儿童了,或者,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
我很讨厌日本的儿童画,正确一点,应该说,我很讨厌日本老师拿出 来参加儿童画展的代表作品。那些作品确实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与发表力,然而 却没有童心。
没有童心的童年不是我们该给孩子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