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与素质结合构建和谐社会
三生教育与素质结合构建和谐社会 三生教育与素质结合构建和谐社会范文 素质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作为对素质 教育观念思考的深入,本文提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试图探求三生教育的内涵及其 对德育的启示。一、生命教育 教育专家叶澜说:“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 过程,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 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学 校教育的根本缺陷是对学生的生命关注不够。教育是社会进 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尊重生命、 体验和情感。我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 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 命态度的教育。生命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原则。其一,生命 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平等的,是渴望幸福又避免不快的。
其二,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其三,就个 体而言,生命具有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力,生命教育借助这种 驱力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总而言之,生命教育旨在形成 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对待生命健全的态度,而这些也都是学校 德育的重要任务。用生命观改进教育,其实质是将生命本身 的活力作为德育的动力,将个体的生命作为德育的出发点, 将培养健全的生命意识作为德育的目标。以生命教育观进行德育,德育就不能将道德从情景中脱离出来。教师的作用是 营造良好的环境,拓展教育的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 励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观察学生的天赋与 个性,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引导生命的活力以创造性的形式 表现出来。
二、生存教育 对一所学校的问卷调查表明:现在80%的孩子不会洗衣、 做饭、做家务。由于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溺爱,很多青少年 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据另一份调查报告 显示,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 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 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此外,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现 在的青少年到底怎么了?他们的生存教育应该如何走,将走 向何方?这迫切需要我们关注。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社会 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 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以及面对灾难、危险时的应对能力和 逃生能力。生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不仅具备独立生存 能力,而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调整自己的 行为,挖掘个人潜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 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 发展,各方面条件都得到了改善,青少年生长的环境也越来 越优越。可是,面对困难、灾难及外界压力时,青少年表现 出来的生存能力却让人担忧,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责任感,加上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的生存能力 培养不太重视,对青少年加强“生存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适应现实社会的过程。在青少年成长过 程中,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青少 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目的是保护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全方面得到发展。在目前青少年的生存环境方面存在 一些问题:应试教育导致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 差;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使 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淡化和信仰危机;
侵害青少年合 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现实,我认为应该采取 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开展理想 信念教育;
强化对青少年的服务功能。在服务上,应该畅通 青少年的诉求渠道,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如开通青少年 维权、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等。其次,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和 犯罪及有过错的青少年成长,如留守儿童、少教所青少年等。
再次,形成优化社会环境的合力,如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 整治力度,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以及引导青少年健康上 网的指导。最后,青少年生存能力逐年下降,增强孩子生存 能力应以家长意识先行。由于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 很多家长走入误区,在孩子的生活自理方面大包大揽,生怕 耽误了孩子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劳逸结合不仅不影响 学习,反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 要基石,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 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 的,由此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的。在陶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 可以大大增加”。这对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不符合 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 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要求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 的法;
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 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 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 人的要求的变化,等等。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 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 小而言之,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
大而言 之,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为中华腾飞、国家复兴打下 坚实基础。受教育者的生命与情感,是教育赖以生长的土壤。重视三生教育,素质教育才能激发活力、形成魅力、具有效 力。我们应该以尊重生命、认识生存、热爱生活为教育目标, 以开设相关课程和举办教育活动为基本途径,以此唤醒学生 自信、自主、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三生教育推进素质提 高,用生命和谐构建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