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的实现途径_江弱水论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的实现途径

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的实现途径 摘 要:语文学习与生活现实是联系在一起的,生活 不仅构成语文教育内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在语 文教育中,实现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 当下生活中的意愿与信息,借助听、说、读、写等形式再现 出来,并有所升华和凝结。

语文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精神成长与社会化的重 要媒介和工具。然而,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语文 课程的教育方式使得原本应该最有生活情趣的语文与现实 生活间横亘着一道深深的鸿沟。

从本质上说,语文学习与生活现实相联系,语文学习的 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现实生活其实就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生活不仅构成语文教育的内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源泉。

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和资源库,语文教育自然要为 学生成长发展服务,为其步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服务。这就 要求语文教育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的方式去感受、体验、 思考和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自身 发展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育中,要注意两个相互迁移, 相互渗透。一方面,帮助学生将在学习中的思考、感动与感 悟等向现实生活发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观与感等体验向语文渗透。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 能增长他们观感现实世界的动力与能力,从而为他们奠定诗 意人生打下较好的人文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应与 其生活的源头对接起来,推动语文教育接地气,彻底摆脱其 高大上与抽象的困境,还原其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

要想在语文教育中实现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就要引导 学生将自己当下生活中的意愿与信息借助听、说、读、写等 形式再现出来,并有所升华和凝结,具体说来有以下途径。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善于理解、感悟和探究生活 的情趣。现实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与根本,学生能不能对语文 学习感兴趣,与其能不能主动参与教学,善于理解、感悟和 探究生活息息相关。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必须 从生活入手,因为通过体验影响而产生的积极主动追寻探求 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 大推动力,而目前语文教育却完全异化成了知识牢笼,把原 本鲜活形象而生动的语文素材搞得面目可憎,索然寡味。因 此,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帮助学生从牢笼式的 语文知识中走出来,到生活实践中去,把生活本身作为语文 教育的素材,切实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 来。第二,小学语文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规律。

作为一门反映现实生活、极富生活意蕴的课程,语文教育的 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学生的好奇和热情,开始关注和思 考生活的身心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积极地参考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地和他们的学校生 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接起来,打通语文知识内容和现 实生活的间隔,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真切的,是可以感悟和 触摸的。只有通过这种观照式的语文教育,才会使学生感到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关注和运 用语文的好习惯。不仅如此,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 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公 共话题的评论,为改造社会尽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双.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5(8). [2]程大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 2013(9). [3]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