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教育中区域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区域活动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适应性教育中区域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适应性教育中区域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一、区域初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的现状 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 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 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 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 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对全 区初三和高一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 为,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学习后, 由于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习高中化学课 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高中课本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 大,难度深,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强 调来排异解难。此外,许多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在 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增加很多高考知识和例题,而很多学生不 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另一方面,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高一学生 认为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依赖性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 主动分析、理解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就动摇了学习的信心。

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课容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高一的学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 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及时预习、复习、 总结,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我们还 发现,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处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在有不少 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却 落伍了,失去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这种高一学生学习化学时 出现的严重滑坡和分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 性,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我区多所学校进行了校本 实践与探索。不少完中校分别对初三和高一化学教学提出教 学衔接的目标,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 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同时加强高中所需基础 知识技能的教学。很多学校在高一年级采取各种方式开设 “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 在高一先划出一定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也有的采取“用到什 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 的化学知识。这些校本实践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 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适应性。

二、初高中化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层次等因素分析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的和 标准,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作为 一名未来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 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新 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与要 求也不一样,需要对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衔接。例如, 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模块中,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 学反应的限度”,高中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 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 研究中的作用。在初中只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没有明确 提出反应快慢问题,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出现,也没 有明确指出可逆反应问题。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 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 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高 中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 课本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去构建初中 化学知识体系;
而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 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 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

课本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 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初中化学内容以感性认识、记忆知识为 主,内容较简单,而高中化学内容较多,且理性知识较复杂, 知识向着系统化、理性化靠近,知识容量和思维难度远远高 于初中。如,高一学生普遍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学习难 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 和还原反应,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初中课本未涉及,学 生不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三教师 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是一个整体” 的印象,对课本加以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氧 化剂和还原剂,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反应物中判断。而高一教 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 近发展区”,通过复习原子结构知识,补充化合价的概念, 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的 关系,从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反应来讲,帮助学生 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

在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本内容的衔接,又要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的衔接,指导学生掌握 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 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教师在教学设计 (方法的选定、过程的安排、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组织 等方面进行衔接优化,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 识的生长点。同时,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转 变教育观念,熟悉初高中课本对学生能力及其化学知识的要 求,注重对衔接点的认知和优化,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及 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教研策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优化,以文献研究、联合教研和同 课异构教研为实施策略,引导教师提高衔接意识,熟悉初高 中课本的体系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放矢,既要根据课 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学生加 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初高中化学衔接点的学习策 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导教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全区初三和高一年级教师对初高中课本全部知识 点进行衔接梳理与总结,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对初高中课标要 求进行梳理及分析,对典型衔接点进行主题教学分析与设计,总结提炼在衔接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初高中教师分 别提出教学建议。如元素周期表教学单元有关元素符号的识 记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具体 元素,或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的相似 性和递变性。这些都需要学生熟知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 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但九年级课标中没有相关的要求。有 些高一学生因为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问题造成后续 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建议初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识记 的方法指导,高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基础上, 加强对学生化学本质规律的认识,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二)引导初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初高中化学不同的学习和发展 目标,梳理总结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初 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出有效的 应对策略和学习方法。如分类法,初中提及了物质分类的方 法,高中化学还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 合物的物质,引导学生把众多物质分成不同的种类,直接研 究一类物质具有的性质,而不需要逐一研究物质的性质,这 为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通 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词,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 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规律性,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的适应期。

(三)通过联合教研引导教师进行衔接教学实践创新 在全区实行初高中教师联合教研,对初高中联系密切的 知识点进行重点研讨,引导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重视初高中 衔接,让初三教师从学生学习基础、高一教师从学生出现的 典型问题角度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另外,在展示课、研究课、 天津市“双优课”评比及全国教学大赛课等不同层次和类型 的课的指导上体现衔接的理念,强化对初高中衔接的学生学 情分析和教学设计导向,在区内学片间的联合教研、天津市 内区县间的联合教研,以及与浙江、山东等省市的联合教研 活动中,指导教师从衔接教学环节、衔接意图及达成目标、 衔接教法和学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引导教师围绕初高中 衔接进行校本教研与创新,形成校本衔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