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技术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ICT技术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摘要:结合通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职宽 带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目标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指明高职院 校应该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ICT职业岗位的 宽带通信技术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建立 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 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 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 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5)46-0146-02 一、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发展背景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 是IT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 和新的技术领域。ICT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融合应用产业。从 产业技术角度来说,ICT产业是IT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跨界竞 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相互融合;从产业构成角度来说,ICT产 业是应用导向的信息服务业;而从更广义的经济模型角度考虑,ICT产业则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以新应用模式、 新商务模式为核心竞争,以社会化和行业化服务为价值目标 的新型产业,由于ICT产业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又被称为“第四产业”。[1]总体来说,ICT产业是一个技术 不断融合、应用不断衍生的新型产业。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 联网+”概括了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 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互联网+通信, 将成为通信新未来,是通信改革的机遇。虚拟运营商、宽带 运营商和铁塔公司,让电信化渗透各行业实现移动信息化和 移动互联网,为全国手机用户提供智能生活的入口。[2] 二、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随着通信产业结构的调整,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新 趋势。通信网、互联网与广电网的三网融合,加速了IT与CT 技术融合,运营维护成本的缩减又促使电信运营商维护中心 上移至省会。因此,通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综合代维取代了传统专业网维护。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应该打 破传统的通信网中数据通信网、传输网、移动网等专业岗位 定为思想,深层次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 素质为目标,以现代通信综合代维岗位的技能培养为重点, 对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通过调研通信相关企业,结合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代维企 业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回访毕业生并对其就业岗 位进行归纳和分析,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定位 在: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与设计 三大职业岗位,另外还服务于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及调测, 电信业务营销等职业岗位。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该 是:培养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 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能吃苦耐劳、诚信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备通信设 备的安装维护、测试调试与工程施工能力,面向移动通信领 域,能够胜任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和调测,基站运行维护, 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设计以及电信业务营销等岗 位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措施 探索ICT产业变革形势和新技术发展趋势,依据产业发 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ICT职业岗位的宽带通信技术专业。
根据产业调整完成专业设置改革,形成与产业技术进步对接的课程体系,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 教学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 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 “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面向市场调整改造 供过于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 接的专业,重新构建反映ICT技术发展的宽带通信专业。高 职院校应本着贴近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根据区 域经济对人才类别、质量和数量的具体要求,从学校发展的 长远规划入手,结合地方的资源特点和学校的学科优势,建 设有发展前景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培养高技能 人才,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
2.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传统计算机网 络专业已不能满足ICT发展技术需求,网络技术必须与通信 技术整合,将相关的IT课程整合嵌入到CT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中,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
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 进,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 系。
3.通过真实应用驱动实施教学改革。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 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 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 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按照工作过程系 统化的思想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从课程对应职 业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分析入手,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在 实施教改课程过程当中,注重课程教学设计要素的普适性, 为了确保教改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对教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 精细化管理,设计了教改课程实施的过程资料,使教改课程 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以工作过程和项目化教学作为教改 的主线,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学方式趋于“教 学做”一体,教学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教学组织上让学生 分组学习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4.建立专业教师新技术知识更新机制。建立职业院校教 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双师队伍建设 是跟踪行业前沿技术的保证,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 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 不少于两个月。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或通过参与工学交替、 顶岗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熟悉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培养职 业意识,并通过参加实际工程项目锻炼工程实施能力。另外,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 实践技能水平。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5.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创新。将工学 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 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 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构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 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做”合一。
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内涵建设,整合企业资源,构建多元化校 企合作模式,为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坚实的支撑。
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衔接,完善与技术理论相对应的实验、 实训和实习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选择合作企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完善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方案。
6.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从学 生开学到学生毕业全程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其目的在 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 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科学规划自己 的职业生涯;然后学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再通过职场体 验熟悉实际工作岗位具体要求和基本素质,增强学习的针对 性,接着再进行工作过程导向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再选择合 适的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培训结果和前期学习结果,选 择职业岗位,最后顶岗实习,实现零距离就业。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 基础,更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核心。[3]因此,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市场为导向,贴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增强专业建设 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 核心竞争力和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江楠.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J]. 科学导报,2015,(2). [2]朱祥贤.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 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4,(08). [3]周金业,谢晓鸣.工业园区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实践 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