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神经学和文化差异的分析
教育神经学和文化差异的分析 一、引言 最近几十年来,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不断扩 大,文化敏感性与文化适宜性教学引发了教育研究者的浓厚 兴趣。文化适宜性教学强调教学对文化的敏感性,尊重不同 背景的学习者与教育者的不同世界观与认识论、不同民族的 文化传统与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适宜性教 学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 布《在教育中运用母语》 (TheUseofVernacularLanguagesinEducation)[1],这一 文件高度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50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其报告《多语言世界的教育》 《Educationinamultilingualworld(2003)》[2]中重申了 其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积极态度。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原住民权力的宣言》 (UnitedNationDeclara-tionontheRightsofIndigenousPe oples)[3],该宣言规定了原住民传承文化的权力,并积极 倡导文化适宜性教学,该宣言得到世界上143个国家的赞同。联合国颁发的这些纲领性文件对于各国政府重视文化多样 性,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国际组织的积 极倡导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 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原住民教育联合会”于1998年制定了 《阿拉斯加文化适宜性学校标准》[4],中国也在高中学校推行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教学[5]。总之,文化适宜性教学 得到国际社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教育神经科学 的角度来证明文化适宜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理解文化对 脑功能与结构影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教育决策与教育 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脑的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性奠定基础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无所不在,文化之于人就如同水之 于鱼一样。Li曾经论及文化在不同的认知层面所发挥的作用, 因此在人类思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她从遗传 学、发展科学等多种学科,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描述在个体 基础上,文化―基因共进化、遗传与神经渐成性 (neuronalepi-genesis)、认知与行为层面之间的联结与 反馈如何随着不同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普遍规律。
人脑在生命的早期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持续终身。
生命早期的这种强大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育性奠定了重要 的基础,但是成人的文化学习经验也同样会影响脑的结构与 功能。例如,加拿大邮件分发工人根据由字母(符号表征系 统)与数字(数字表征系统)组成的邮政编码来分发信件, 成千上万小时的工作经验改变了他们脑中的类别表征,使得 他们的数字表征系统与符号表征系统似乎成为一个更为独 立的分类表征系统[7]。相同形状的字母与数字在大脑的不 同区域加工,这种加工在神经结构上的分离只能是由于经验 的影响而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进化的作用,因为社会与文化对字母和数字类别的划分具有任意性[8]。与非驾驶员相比, 伦敦出租车司机海马后部的空间导航区体积与灰质密度更 大,而且随着驾驶经验的增加而增大[9],这可能是由于成 千上万小时的空间导航与城市道路的探索而导致了出租车 司机的脑对空间敏感的脑区神经结构的发展。3个月的抛接 球学习使得成人两侧的颞中回和左侧顶内沟后部区域变大 [10],老年人学习这一技术也同样表现出脑结构的动态变化 [11]。而更为突出的是,2个小时的集中训练会使调节颜色 的视觉区域(左侧视觉皮层的V1或者V2区)理论前沿教育神 经科学与文化适宜性教学荨荨灰质体积变大[12]。所有这些 神经科学的证据都表明,持续性的文化经验会改变脑的结构 与功能,进而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理解世界的方式。文化差 异也会影响人脑的结构。齐和帕克等[13]测量了140名老年 与年轻的新加坡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皮层厚度与密度。研究发 现,两种文化的年轻人在脑的体积上基本相等,但是在许多 结构上,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皮层的厚 度上,与亚洲人相比,美国青年在前额叶以及右侧顶上小叶 厚度增加,亚洲人的左侧颞下回更厚,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的 影响而造成的。在老年组间没有差异,部分是因为老年组内 部皮层厚度变化增大。研究认为,西方青年前额叶厚度的增 加可能是因为西方文化更加关注推理、问题解决、独立思考 的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结果,而东亚文化更加遵守命令和背诵 记忆。这一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在前额叶、颞叶、顶叶区域的体积上存在显著而可靠的年龄差异。而且,东西方的老年 人和年轻人在这一体积上的差异是相同的,表明是强大的生 物作用,而不是环境作用,调节了脑的结构,使之随年龄的 增长而产生变化。但是,也需要考虑其他解释,比如东西方 人的饮食、遗传和环境差异,也可能是这些与文化本身没有 关系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另外,由于老年人的经验在样本 中差异很大,因此,很难系统地评价随年龄而产生的脑结构 的体积变化。要测量这种差异需要非常大的样本以及对文化 经验的详细了解。所有这些研究证据表明,文化经验与文化 价值观不仅塑造了人脑的结构,而且也改变着人脑的功能 [14]。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经验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部分,同 样对人的认知与神经结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 说,环境与经验塑造了人的认知结构与神经功能。人脑结构 与功能的可塑性持续终身。这种持续性的神经可塑性是人类 可教性的基础,“在人类的可教性与人类的可塑性之间存在 着密切的关系”[15]。
三、文化价值观影响人类的外显行为与人脑的思维方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南亚等国家在政府推行 的教育改革中采用了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这些国家的 教师与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16]。对于这一问题,认知科学 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哪些证据?尼斯贝特(Nisbett) 及同事的研究框架[17][18]得到了心理学、哲学与神经科学 的支持,研究证据包括行为证据、眼动证据与神经科学证据,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人脑思维的影 响提供了科学的证据[19]。尼斯贝特等提出的研究框架表明, 东亚与西方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与信仰对信息加工方式与理 解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21][22]。根据这一研 究框架,东亚人在道教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传承了 集体主义文化与辩证思维的哲学传统,因此思维方式表现出 整体加工,更关注情景刺激特征[23],更具有场依赖性,对 环境的共变性表现出更敏感的特征[24]。表现在语言的学习 中,东亚双语者更关注英语或者汉语的词与词之间的功能或 者关系,而较少关注词与词之间的类别属性,体现出一种关 注关系而不太注意分类的特点。另外,与英语测试相比,大 陆与台湾中国人在汉语测试中更关注关系,而香港与新加坡 中国人在英语和汉语的测试中关注关系的程度相同 [25][26]。而西方人,源于古希腊的个人主义哲学传统,强 调逻辑思维,表现为基于规则与特征的分析与注意分类的认 知加工方式。西方人在还原主义与适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下,继承了个体主义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关 注分类信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 与文化产物对人类心理过程的实质性影响在于人们是如何 界定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WilliamJames)认为,一切与自我有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 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即自我是与自己相关的一切所构成的。自我具有独特性,决定了个体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 行动的。我国学者朱滢系统地考查了东西方哲学、心理学、 神经科学层面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这三个层面对自我概念的 研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27]。大量的心理学、文化神经科 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 方亚洲文化塑造了相互依赖型的自我,而西方文化塑造了独 立型的自我。相互依赖型自我强调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的协调统一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自家人 (in-groupmemebers)是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与非自我的界 限就是自家人与外人(out-groupmemebers)的区分。独立 型自我强调自我体现在个体身上,与社会、自然分离。自我 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区分。因此,西方人的自 我概念突出个体的自我,排除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从哲学的 视角来看,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主动性,而在 心理学上,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独立性。与哲 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相一致,神经科学上则发现西方人的内侧 前额叶只表征自我而不表征母亲。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人 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在哲学上,中 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本我决定自我,自我与他人、他物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心理学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自我 包含着父亲、母亲、好朋友等非常亲近之人;
与心理学相一 致,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发现,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思 考亲密他人(如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在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高于西方人,表明东方人将亲密他人看作是自我 的一部分,而在判断自我的时候,前额叶内侧和前扣带回激 活更强[28][29][30]。因此,中国人的内侧前额叶既表征自 我,又表征母亲。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的自我是相互独立 的,体现了个体主义的观点,而中国人的自我是相互联系的, 体现了集体主义的观点。集体主义或者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对 自我判断或者对他人判断的影响会激活内侧前额叶的观点 也得到了乔等人[31]的研究支持。东亚人和西方人对自己面 孔的识别也存在文化差异。在高、低威胁情境下判断自我面 孔和导师面孔的行为研究中,中国被试对自己导师面孔的识 别速度快于对自己面孔识别的速度,而美国被试在两种情境 中都表现出对自己面孔的优势效应,这表明在相互依赖的集 体主义文化中,社会阶层概念对个体的影响(或者威胁)大 于相互独立的个体主义文化[32]。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 国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对个体学生的影响。认知神经科学的 研究也得出了与这一行为研究一致的结论。英国和中国文化 背景的被试都能够快速识别自己的面孔,但是英国被试识别 自己面孔的速度更快,这表明自己的面孔更容易引起英国被 试的注意[33]。而且在对面孔加工的深度方面,两国文化背 景也对被试产生了影响。英国被试对自己的面孔进行深度识 别,而中国被试对熟悉面孔也会进行深度识别,因此集体主 义的文化对中国被试产生了影响[34]。何登等人[35]的研究 则更进一步表明,东亚被试接触西方个体主义文化的时间越久,反映西方文化的神经激活模式越强。东西方人这种不同 看待自我的方式首先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会影响 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体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交流与合 作。
(二)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在有关西方人与东亚人的思 维方式的研究中,神经影像研究与行为研究一致表明,东方 人更多地体现出整体思维的特点,而西方人表现为分析思维 的特点。有关西方高加索人与东亚人在观察线框刺激材料的 研究表明,西方高加索人在绝对判断任务中更精确,而东亚 人在相对任务中判断更精确。西方人采用的是关注重要信息 (focalinformation)的分析策略。在这个研究中,西方人 关注的是线条,而东亚人则采用关注编码情景信息(即线框 中的线条)的整体思维策略[36]。与此研究相一致的是,何 登等人[37]运用脑成像的研究技术验证了东亚被试与西方 被试在判断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时所激活的神经网络。研究 发现,东亚人在完成绝对判断任务(与前景无关)时,更多 地激活了前额叶―顶叶网络,而西方人则在完成将线条与情 景整合起来的任务(即相对任务)时激活了这个网络。这个 研究巧妙地运用磁共振技术表明,文化适宜性的任务需要较 少的神经资源,而非文化适宜性任务则需要更多的神经资源。
这两个研究分别从行为层面与神经机制的层面揭示了文化 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且这些研究似乎表明,文化适宜性的 任务更有利于认知加工。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文化适宜性的教学任务也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识别面孔的情绪特征 是21世纪的领导者与劳动者所需要的重要技能,而这种技能 的形成也会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亚人在识别面孔的时 候,主要看面孔的中央部分,对面孔进行整体加工,而西方 人则更多地关注眼睛与嘴巴,倾向于对面孔进行分析性的加 工[38]。研究表明,在面孔的情绪识别中也存在着种族优势。
与识别异文化群体成员的表情相比,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 员的面部表情更准确。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证实了行为研究 所得出的结论,在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员的情绪时,与情 绪加工有关的脑区激活程度更强。例如,日本人和美国高加 索人看到自己文化族群中的成员所表达的恐惧情绪会激活 更多的杏仁核区域,这表明对恐惧的反应也会受到文化的影 响[39]。
(三)情景加工与物体加工东西方人在知觉方式上也存 在着文化差异。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物体与情景 的关注程度不同,理解的方式也不同。大量的跨文化研究表 明,西方人习惯于选择性地注意重要事件(focalevents), 而东方人更习惯于注意社会与物理环境中的重要事件[40]。
西方人对于重要事件的这种选择性关注有助于对这些事件 的内在特征进行分析,但是却容易忽视他们所赖以存在的情 景。高等人[41]运用磁共振技术将加工物体的脑区与加工情 景的脑区分离,发现与物体加工有关的脑区在侧枕叶,而与 重复情景加工有关的区域是海马旁回。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简肯斯等人[42]运用适应性磁共振研究的范式,评价不同文 化对一致情景与不一致情景的神经适应性。中国被试在侧枕 叶表现出对不一致情景的更大神经适应,这个区域是物体加 工区域。这说明,由于中国人对整个情景敏感,因此在加工 不一致的情景时投入了更多的神经资源,而美国人则似乎没 有受到不一致情景的影响,因为他们主要加工的是物体。
四、文化连续体与文化适应的动态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很多个 体无法简单地被归为东西方文化的任何一个维度。东西方文 化这两种文化类型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处于一个连续 体的两端。某一社会的文化类型处于这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 [43]。从自我到非自我也是一个连续体,每一个体可以在这 一连续体上找到一个位置。东方文化中,表征更接近自我的 亲密他人(如母亲)的脑区,与表征自我的脑区一致[44]。
瑞[45]研究了相依性美国被试的自我解释程度与神经表征 的关系。自我解释是指个体思考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方式。
自我解释受到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体独特性的西方文化环境 中的人常常具有典型的独立性自我解释,而受到东亚集体主 义文化影响的人常常具有相依性自我解释。该研究发现,处 于自我到非自我连续体中较远离西方文化的、具有较高相依 性自我解释的美国被试,在自我参照的思维加工中,其内侧 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的激活高于母亲参照加工。这可 能是因为,自我解释更多地依赖于情景记忆、反思性评价或者心理理论与社会信息的整合来进行自我评价,而不仅仅受 到个体态度、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此外,东亚文化也可能对 自我解释的神经机制产生影响。文化具有复杂性,文化的有 些方面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稳定性,而有些文化特质 则在宏观与微观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动态的发展性。不同规 模的人口迁移与个体流动给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新 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信念,是文化变化的主要源 泉。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不管其属于哪一个国家或 者文化群体,都能够同时获得与拥有不同文化图式的能力, 并能以适合其社会文化环境的方式来思考与行动,根据他们 所处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情景来转换这些文化图式。人类具有 在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心理转换的能力,表现出一种根据文化 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特征。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单向 的、一成不变的,个体具有适应文化的主观能动性[46]。如 前所述,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对应于相依性自我,而西方个人 主义文化对应于独立性自我。在这两种文化中(双文化者) 成长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情景通达不同的自我概念, 灵活地改变认知策略。这是因为“双文化者”在这两种文化 的影响下形成了双文化脑(biculuturalbrain),即拥有两 套神经表征,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动态地对自己的 行为进行调节[47][48][49]。例如,对亚裔美国人的内隐评 价加工表明[50],文化不影响他们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 动―――该区可能与自我信息的自动化加工(觉察有关),但是文化却会影响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这个区域可能 与评价加工有关。因此,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动 态地影响双文化者对自我参照信息评价过程中的神经表征, 而不影响其觉察加工。这些研究表明,就像多语言学习者可 以灵活地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切换,在不同的语言共同体中 自如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习者也 能够运用适当的认知和神经资源,根据当前情景中不断变化 的文化需求而灵活地做出认知反应,或者在不同的文化认知 习惯之间进行切换。
五、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感知文化差异与 文化沟通的能力 文化储存在人脑中。人脑具有独特的获取文化的能力。
如果没有人脑中的神经生物能力,文化就不能发挥作用。随 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如何培养学习者感知文化差异,在不 同文化中有效沟通与工作的能力,进而形成21世纪劳动者所 需要的文化智力非常重要。有效的文化沟通能力不仅要理解 人们在不同文化中的思维与行动方式,而且还要对不同文化 能力的人的神经加工过程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跨文化的 高效沟通者与低效沟通者之间的神经加工差异,这类研究将 有助于我们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21世纪的劳动者 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与人的多样化程度更高,而且常常 置身于多元文化的环境之中。但是能够获得多元文化的经验 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就具有文化悟性,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生存,还需要具备协调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的 学习者才更有能力应对多元文化的环境。因此,如何科学有 效地培养跨文化的感知与沟通能力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重 要问题。在学习者跨文化感知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中,文化智 力(Culturalintelligence,CQ)是核心[51]。文化智力是 指个体从容应对不同文化并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美国学者 厄利与安(Earley&Ang)根据斯腾伯格有关智力多维度的观 点,提出了文化智力的概念模型。文化智力是一个多维度的 概念,包括了心理(元认知和认知)、动机与行为三个维度。
其中元认知性文化智力是指个体在跨文化交往中对文化觉 知的意识水平,包括促进深层次信息加工的高级认知策略, 使得学习者在新的文化环境的交往过程中形成新的解释方 式与规则。高元认知性文化智力的人具有战略性思维的能力, 倾向于思考跨文化交往中的规则与相互作用,并有条理地进 行跨文化的交往。文化智力的认知剖面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 的标准、实践与传统,包括文化普遍性的知识与文化特殊性 的知识以及将自我纳入文化环境的方式,这些都是通过教育 和个体的经验而获得的。高认知性文化智力的人往往基于其 对新文化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体系的理解来发现不 同文化中人的文化异同。文化智力的动机维度是个体适应不 同文化的内驱力与兴趣点,具备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情绪、 认知与行为能力。具有高动机文化智力的人高度关注跨文化 情景,并对自身有效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充满了信心。文化智力的行为维度是指个体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往时所 展示的适宜于文化环境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高行为性文化 智力的人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适宜的行为,如得 体的语言,恰当的举止,自然的表情。文化智力的这三个维 度具有本质的区别,但都是构成总体的文化智力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并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协同有效地发挥作用。
目前,文化神经科学还没有直接研究多元文化环境中这一核 心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 以及文化智力的心理、动机与行为这三个维度,描述出文化 智力的神经机制。文化智力总体上与内侧前额叶包括扣带回 的不同功能有关[52]。对内侧前额叶激活的元分析研究表明, 社会认知加工与文化智力的心理维度有关,如自我参照、个 体知觉或者他人思维参照,与内侧前额叶前喙部的激活有关, 包括副扣带皮层。与文化智力的动机维度有关的加工,如对 输赢的监控,与眶额叶内侧有关。文化智力的行为加工,如 对行为的控制与监测,与内侧前额叶喙部后侧有关,包括背 侧前扣带回。如何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我 们认为,从文化智力的角度来说,有效地培养全球化的跨文 化领导能力与工作能力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 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文化意识可 以使学习者理解自己的文化与背景的影响及其价值观和文 化偏见对工作行为的影响。文化意识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意识 到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第二,传递文化知识。个体更多地掌握其他文化的知识可以更好地预期与假设有助于他 们理解他人的价值观、偏见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期望。第三, 灵活地运用跨文化的知识。这种理解自我与他人的知识与行 为的灵活性,使得他们能够形成与特定文化的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