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与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研究
教育生态学与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学英语教学过 程中不断融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产生 一系列失衡现象。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研究依据,剖析大学 英语信息化教学失衡现象,探索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 整合方法,构建生态因子之间的平衡,以期促进大学英语信 息化教学改革与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大学英语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生态平衡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 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1]提出了新型的教学模 式,即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陈坚林教授对《课 程要求》中的相关细节作了以下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方向之一是信息化教学,生态化课堂建设也是改革的重要部 分,两者的结合能确保教学‘高效化’和教学环境的‘生态 化’。”[2]信息技术进入大学英语教学,势必对组成该 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地位、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破坏 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本文将“教育生 态学”和“信息化教学”相结合,力争创设平衡的大学英语 生态教学环境,促进语言教学的稳步发展。
1.教育生态学的概念 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视角探求教育系统内部规律 的一门科学,其核心内容在于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关键,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 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有利于平衡各生态因子和教育之间的关 系,解读教育现状并解决问题,实现平衡、和谐的教育。教 育生态学视角下,语言系统可以被看成由教育施动者、教学 对象、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因子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只有在 和谐的环境里相互作用,才能促成语言教学系统的健康有序 发展,保证外语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2.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失衡内涵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大学 英语教学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总体 上还处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状态。总体来说,往往有这些状 况:第一,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的发展受到制约,甚至不能 发挥其基本功能;
第二,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间缺乏流通, 彼此制约,致使生态结构混乱;
第三,整个生态系统因教学 各因子作用的缺失,难以满足学生对教育的诉求[3]。从 微观角度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失衡的情况:2.1师生生 态主体间的失衡。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传授 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和内容,忽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外语教学软件和应用平台在教学中常作为载体被教师用来 评估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很少关注全部学生的情况,不经 常进行网络评注或跟进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难以及 时纠正口语训练中的语音语调,教学后期跟踪和必要的教学 改进产生时间差,不能及时逾越“教”与“学”的鸿沟。同时,部分教师将“教学改革”设为教学目标,部分学生更多 地关注学习的效果和直接又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的 角色随着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产生变化,师生双方互相期待的 角色产生矛盾。因此在教学目标和方法、师生角色上存在失 衡的情况。2.2师生主体与信息技术的失衡。部分教师(尤 其是年纪较长一些的)和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 响,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得到更新,疏忽信息化教学能力 的培养,消极的态度和落后的技能与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构成 矛盾,制约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与普及,影响教师与课 堂环境的互动,致使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和教师信息化教学 水平、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素养失衡。此外,信息化生态课 堂的理念与教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形成矛盾, 与学生学习观念和从高中沿袭下来的单一的学习方法形成 矛盾。2.3教材、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失衡。陈坚林(2010:
183)认为,信息技术应和配套教材的有机融合,且信息技 术是对教材充分利用的必要支持,也是拓展教材的有效手段 [4]。然而目前,教材配套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书本基本一 致,没有做合理的拓展和延伸,资源重复、浪费。无论是移 动设备还是电脑平台上的自主学习资源设计都存在缺陷,形 式单一,口语练习机会较少。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 容和形式过于单一,教师未能将内容很好地与多媒体技术进 行结合,未布置适宜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任务,也未能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没能很好地发挥两者的互推作用。除上述失衡情况外 还存在教学评价体系与信息技术的失衡、教学模式与条件的 失衡、院校各机构间的生态失衡等情况。大学英语课堂生态 失衡现象制约了个性、互动、开放的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各生态主体间关系的协调、平衡工作 尤为重要。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 整合思考 3.1更新教学理念,探寻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间的平衡。
教育生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贯彻“以 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全面、自主、灵活、和谐的 发展平台。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摒除照本宣 科“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微课、翻 转课堂,引导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提出质疑和思辨;
明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自 主能动意识,给学生参与课堂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教 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生态化为前提,结合授课对象对 教学活动进行严谨、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全面考虑实现教学 目标应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接受并应用现代技术 手段展开学习,实施个性化、素质化教育,注重情感因素在 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及时互通有无,反馈教与学的效果, 帮助学生建立“学有所依”的情感,使学习充满动力,享受 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实现师生间相互依附、平等共生的生态型学习共同体。3.2革新教学方法,探究师生、生生间的 平衡。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师生构成了生态环境的主体, 生态平衡的课堂构建是以师生间有效的交流手段为基础的, 即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 应基于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采用合作 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等方式,进行看图说话、角色扮演、游 戏活动、戏剧扮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典型的生态共生课堂 教学方法;
除有形的课堂外,建立无形的网络互通平台,如 QQ群、学习平台等,课前上微课,课上进行翻转课堂,课后 完成自主学习平台上的任务加以巩固和拓展。教师应改变传 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处理协调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是知识的传达者和再生者,是学生学习知 识的主要源泉,信息化课堂中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及学生 本身都可能成为知识的转化者和生产者,占据教师在传统生 态位中的地位。例如一些学生课前已经在自主学习平台或者 通过微课学习之后,掌握了实际课堂授课的重点和难点,继 而忽略教师面授时的传授。另外,信息时代提供学生碎片式 的学习模式,学生一旦遇到学习困惑,第一时间会搜索网络 解答或寻求在线帮助。面对实际授课被忽视的状况,教师应 当重新审视教学生态位中的角色,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交叉或起到互补作用,重新定位身份。学生应相应地调整生 态位。在信息化语境中,学生的地位及角色都应发生改变, 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还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及转化利用者[5]。信息化的教学课堂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引导 会构建和谐、平等、共进的师生关系。此外,学生与学生之 间的关系应保持平衡。生态学的竞争排斥原理揭示,当两个 或更多的物种共同分享一定的生态位空间时,会出现竞争排 斥现象。因此,外语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竞争,又 要通过个性化培养规避学生间过于激烈的竞争而导致生态 位分离或脱轨。3.3巧用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与 教学素养间的平衡。英语教学资源较丰富,教师应当善用、 巧用包括文本、音像材料、网络多媒体资源等在内教学资源。
综合性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提高对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能 力,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筛选与教学主题适合的教学素材, 作为基础辅助或拓展材料融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加强网络 教学管理功能,通过参加相关软件培训,熟悉网络管理平台 的功能,甚至可以通过学生身份试用各平台或软件,筛选可 用的学习资源,熟悉操作流程,解决学生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平台的交互功能,按教学需要布置适 量且适宜的作业,并及时批阅并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加强 与学生的在线互动,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始终在他们左右助学。
此外,教师面授时应强调平台学习中的突出问题,对线下教 学起到很好的指引和补充作用。最后,教师要制定适合本班 学生情况的信息化学习的相关规定,学业的评估应与课外在 线学习情况紧密挂钩。这样通过情感上的交互及客观的管理规定的制约,教师在提高信息化教学素养的同时,学生自主 学习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实现教学生态体系中因子的平衡, 教学效果会更好。外语教学信息化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 应当加以合理且适度地应用。陈坚林(2010:194-195)认 为,过度使用技术(overuseoftechnology)是信息技术在 外语教学中的失调现象之一[4]。凡是过度而为之,必定 会引发失衡现象。设想,老师过多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 仅通过微视频预习,或仅完成自主平台的任务而忽略课堂面 授,抑或是仅多媒体展示没有课堂互动,教学效果会是怎 样?毫无疑问,学习效果低下,因为信息手段的过多使用破 坏了教学系统的平衡,信息技术这一因子制约了其他因子作 用的发挥。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在控制适量信息化教 学方面是一个考验。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例,有些学生会在网 络自主学习上造假,如找同学代做、挂网伪造做题时间、抄 袭等,在信息化教学素养高的教师面前这些不良情况都是可 控的。为了控制这些现象,教师首先应当剖析造假的可能性, 可走访学生排查问题所在。其次,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加强 控制和监管,完善应用平台的功能,如摄录学习者学习动态, 增强上网学习者的身份认证,设置个性化随机任务和题目, 改进公布答案的方式,课堂二次检查等做法,确保信息化教 学的实际效用。高校英语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各生 态因子间互为作用,确保因子间的平衡是教育生态学的核心 问题[6]。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审视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有利于探索整合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发现解决失调现象的机制,针对不同失衡现象提出具体的解 决方案,优化教学体系,促进高校英语教学重新达到方法, 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第二阶段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满足 多元化学习需求。第二学期开设多门方向外语,使学生能按 照自己的能力、特长与志趣及专业、未来的职业倾向、就业 和升学对高职外语课程做出选择。并在第二、三、四学期滚 动开设英语语法、英语口语天天练、世界名城等素质选修课,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每年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比 赛等,展示和发展外语特长。在以上外语学习的基础上,部 分专业系部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生未来的行业及岗位(群)需 求,开发了《旅游英语》、《信息英语》等专业英语和《东 南亚文化》、《观赏植物苗木繁殖技术》等双语教学示范课 程,实现语言与专业结合,高职外语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 起到基础性、工具性和支撑性作用。3.教学模式与方法语言 课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得 到培养和提高,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薄弱,但是勇于 实践的特点,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 向”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 交流”的模式,以参与式教学法为主,并根据不同水平的学 生辅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多鼓励他们主 动探讨、自主发展,辅以启发式、小组讨论法等,在发展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 于一般层次的学生,辅以语法翻译法、交际教学法和游戏教 学法等,完成学生语言知识的原始积累,打下坚实的语言基 础。高职外语课程借助课堂教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网络 教学资源的支撑,基本实现教学过程的“三结合”:课堂教 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传统形 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 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4.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教学评价采用形成 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校本考试和国家外语等级考试相结合 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发挥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导向 作用。如《公共英语》的期末考核以全国高职院校的英语应 用能力考试(B级)为主,也可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可 折算),引导和鼓励学生获取相应的外语能力证书。对基础 差,难以通过国家英语考试的,再参加学校的考试。最终成 绩认定是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5.教材建设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高职英语教材的改革。根据课程要求 和学生特点,努力编撰适合我院高职学生的外语教材和配套 的学习辅导材料、多媒体教学材料。目前已完成《柬埔寨语》 (已出版)和《专升本英语》(校本教材);
还不能自编教材的外语课程,鼓励教师从实际出发,打破教材原有结构, 对其内容进行增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6.结语 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材等方面进行探 索,努力使高职外语教学过程成为“高等教育+语言教育+职 业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应用型 人才。但高职外语教学仍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仍需要不断 调整、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 求(试行)[S].教高〔2000〕,2000. [2]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 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S].云教高〔2012〕3号文件,2012. [3]李德路,陈宏振,刘志坚,侯文宝.多元化生源高 职教学探索[J].成人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