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
浅谈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 【摘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幼儿教育的重任, 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幼儿教育水平 和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的需要. 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 师必须优化课堂管理,以保证数学教师与幼师生之间的良好 互动,课堂氛围的和谐以及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本文从三 个方面分析在课堂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实例谈谈 优化数学课堂管理的一些举措. 学前教育面对的是0 ~ 6周岁的幼儿,其表达能力、思 维方式、自控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 活泼不易管束,模仿能力强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幼师 肩负着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任,这就要求 幼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 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课堂管理能力, 以保证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目前,我 国学前教育专业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幼师生 会唱会跳,而往往忽视对文化课程的重视,尤其是数学学科 的课堂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学校的学习计划安排不合理, 要求不严格,幼师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样幼师生走向工 作岗位,对幼儿数学课堂的管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耽 误幼儿数学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对优化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存在问题分析 1.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目标不完善 课堂管理目标是开展课堂管理的“方向盘”,决定着课 堂管理的实施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所 要达到的目的等. 新课标规定,课堂管理的目标应当包括长 远目标、基本目标、中心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 长远目标是 指课堂管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根本”,促进学生个性化发 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本目标是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求师生良好的关系, 教师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合作伙伴,师生成为共同学习、 成长的伙伴,彻底改变过去紧张、单调、沉闷的课堂环境, 构建活跃、宽松、自由的课堂管理环境. 中心目标是实现教 学的最优化. 课堂管理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完成教学任务,达 成教学目标,保证学生按照教师授课要求,在知识、技能、 思想、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 在课堂管理中,长远目标、基 本目标、中心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然 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目标并不完善. 一方面,数学 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管理过程中,对于远期目标的关注 较少,过分压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单方面的强调数学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完成,忽视了幼师生从事幼教工作的长远 规划,缺乏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引导,导致未形成师生 共同的长期的、宏观的、共同的愿望. 另一方面,在数学课 堂上,教师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于其过程与方法 和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重视度不高,尤其对 幼儿园需要具备怎样幼儿数学教师考虑不充分,造成学前教 育专业的数学课堂管理目标、教学任务等与幼儿园的实际需 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 课堂主体定位不准确 3. 课堂氛围缺乏生机 课堂氛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 氛围有利于师生提前进入“教”与“学”的状态,促使教师 与学生在课堂中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教”与“学”的效 率提高;但如果处于紧张、消极、沉闷的课堂环境,教师产 生厌烦情绪,对于教学任务“草草了事”,“心不在焉”, 严重阻碍教师真实教学水平的发挥;
而处于压抑环境下的学 生,往往也会呈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兴奋度不高,注意力 分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课堂氛围是师生、生生共同配 合产生的学习氛围,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否融洽的重要 表现形式. 在对一所幼师学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 学生认为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但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课堂观察中,我们 也发现整个教学过程秩序井然,各个环节安排的紧张而有序, 但教师“讲解、提问”的过程占了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回应 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出现较少,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就是一 个简单的好字,课堂氛围略显压抑、沉闷,缺乏生机,这表 明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忽视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缺乏对 于课堂氛围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关注较 少. 二、优化策略浅析 1. 因材施教,明确课堂目标与计划 课堂管理目标是课堂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决定着 学习内容、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曾说:提高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了解学生学习经验, 并以此制定教学目标与计划. 尤其是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过程,一个知识点关联着另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在课 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找到适 合每名学生的课堂管理目标和课堂管理计划. 苏联心理学家 克鲁捷茨基曾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取决于性格因素特 别是意志因素的影响. 良好的性格是培养数学能力和数学思 维的重要因素,不同性格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能力和注意力都有所不同,思维的灵活度和理解能力也有所区别,因 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性格,根据每 名学生的性格特点,规划课堂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师生之间 的关系决定了课堂管理的成败,教师与学生是最亲密的,同 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因此,师生关系是 课堂管理中最纠结、最复杂的关系. 只有教师正确地认识师 生之间的矛盾,并巧妙地化解冲突与矛盾,建立和谐共处的 师生关系,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营造良好的课 堂氛围,才能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取得成效. 每 名学生都是不可代替的独特的个体,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 尊重每一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中教师高 高在上的“威严”,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人. 因 此,一方面教师要相信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具有积极向上 的学习态度,将学生当作与教师同等地位的人,而后才是需 要督促、需要爱护的孩子. 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严 格要求自己,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信任 教师. 3. 强化课后反思,提高管理水平课堂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课前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设 置以及课堂上对教学计划的实施和课堂纪律的维持,还应当 关注课后学生反馈信息和教师的反思. 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 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可以了解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情况,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 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水平. 比如编写课堂日志可以 较为全面地记录教师在课堂管理的全过程,将自己的“闪光 点”和“失败之处”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既可以加深印 象,又可以作为自己教学成长的记录. 通过对课堂管理中的 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不断反思自己教学方法、管理方式,逐 步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对课堂教学过 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领 会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的充分结合, 培养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 力,进而提升专业水平;
另外. 在对课堂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研究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反思,还要重视学 生的参与,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课堂管理案例的看法,并提 出自己的建议. 通过师生对课堂管理案例的共同分析与反思, 制定新的课堂管理目标和适用新的课堂管理方法. 4.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课堂管理评价机 制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评价机制使学生处于 课堂管理的被动地位,不能满足现在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完 善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课堂管理评价主体. 一是数 学教师之间的评价. 数学教师之间具有相同或是相似的知识 背景,熟悉、了解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重点知 识、学生的基本概况等各方面的内容,能够提出具体而切合 实际的评价意见. 另外,教师之间的评价还可以看作教师之 间互相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促进教师教学的积 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形成“竞争+合作”的良性循 环. 二是学生的评价. 学生是课堂管理的主体,也是教师课 堂管理方式的最直接“接触者”,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课堂 管理方式最具有“发言权、评判权”. 通过学生的评价可以 反映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也可以反映出教师 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 5. 重视实践作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观念与幼师生未来的职业 要求相差较远,因此,在数学课堂管理中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是“课前练教”,在课堂教授新知 识前,先挑选一名学生带领同学们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这 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提升学生 的教课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仿真模拟教室. 目前师范学校都配备了仿真模拟教室,在仿真模拟教学环境下,学生根据教 师设计的教学任务,自己查找资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又培养了学生作教师的意识. 三是组织见习实习. 为 了保证学生直观地感受幼儿教育工作,教师可以适时的安排 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观摩幼儿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直 接给幼儿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 与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 的职业素养与择业能力. 总之,数学课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数学教师共同学 习、成长的地方,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 新一轮课堂改革对于数学课堂管理提出的“一切以学生为 主”的教学理念下,只有不断优化现有的课堂管理模式,不 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更多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09).[3]张金福,刘翠兰.新课程与课堂管理[M].青岛:中国 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4]宋秋前.课堂管理问题问诊与矫治[J].教学与管理,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