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技能形成与技能训练的途径
小学生技能形成与技能训练的途径 智能就是通过练习(或实践)而获得顺利完成某种任 务的活动方式。借助于骨骼肌肉和运动分析器的活动来实现 的,如:绘画、弹琴、写字、体操等,这叫做动作技能;借 助于内部言语即以思维为主来实现的,如:阅读、写作、计 算等,这叫心智技能。
小学生对上述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加深对基础 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促进能力的发展,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条 件。因此,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历来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有的教师由于没有针对小学生技能形成的特点科学地进行 训练,结果未能获得训练的最佳效果。对这部分教师来说, 有必要了解小学生技能形成的特点和训练技能的方法。
一、 小学生技能形成的特点 小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初级阶 段是掌握局部动作的阶段。其特点是练习者的注意范围小, 因而局部动作彼此孤立,不能协调,控制不力。中级阶段是 掌握完整动作的阶段。其特点是同时进行的动作逐步协调, 相继的动作开始衔接,尽管联系还不够紧密,交替时有停顿, 但练习者得注意范围逐渐扩大,视觉控制逐渐减少,动觉控 制逐渐加强,紧张度下降。高级阶段是动作精确、完善,达 到自动化阶段。其特点是行动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多余的动作消失;
局部动作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 动作之间高度协调、连贯;
视觉控制大大减弱,动觉控制大大增强,紧张感消失,注意范围扩大,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 化,迅速准确地运用这些技能。仍以游泳为例,一旦动作熟 练,就矫如游龙,捷如惊鸿。
小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有一个外部动作逐步内化的发 展过程。如:开始学习计算“3+4﹦?”,小学生不是一下 子就会把“3”和“4”组合得出“7”,而是先要数一数小 棒或手指(逐个点数,或在“3”的基础上逐个添上),进 而用点子图计算,然后边念(在头脑中唤起表象)边算,最 后过渡到在脑子里默默地计算。根据研究表明,智力活动的 一般过程是:①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
②运用各种实物来完 成活动的阶段;
③有外部言语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 的阶段;
④只靠内部言语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
⑤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阶段。心智技能乃智力活动的方式。
上述某种智力活动发展阶段,正是表明某种心智技能形成的 阶段,这些阶段就是从外部动作逐步内化的发展过程。
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的特点是:认识活动整体化、 自动化、简约化,具体地说,就是认识活动的各个环节构成 一个整体。如:阅读时,识字、认读、理解词义句式、领会 段意中心能够结合起来进行;
在认识活动中,能灵活地运用 有关的知识,推理过程简缩化,分析解决问题敏捷。如:计 算“4300÷25﹦?”,能熟练运算的学生就会运用“商的变 化规律”(4300÷100,再乘以4),很快地说出得数是172, 而无须一步一步具体地计算。二、 小学生的技能训练 小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 读、写、算、实验、实习、测量,以及体育的、音乐的、美 术的、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
要求又是多层次的,有的是初 步掌握,有的要熟练掌握,有的要灵活运用,有的能积极迁 移。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加强训练,根据技能形成的阶 段与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地进行训练。
(一)定向。学生要首先对训练活动定向,明确“练什 么”与“怎么练”即明确训练的目的意义,明确动作的结构 要领,明确有关的原理法则,激发训练的兴趣,做到有充分 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知识准备。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 式的讲述,让学生联系实际议论,切忌公布题目就完事。
(二)模仿。要“仿”就得有个标准的模式,有示范, 让学生在脑子里产生相应的活动方式的映象,这是学生学习 的活榜样。在示范的同时应注意示范的正确性和速度;
进行 整体活动方式示范或分解活动方式示范;
也可结合讲解时示 范,在学生实地训练时示范或在纠正学生动作时示范;
教师 既要作出榜样,又要指导方法。
有的技能训练不是先通过示范、模仿,而是让学生尝试 错误,“笨拙”地模索,让他们有发挥自己的智慧的机会。
开始运用这种方法时,只给一点指导,以帮助学生定向,调 动积极性。尔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究、尝试,并从错误中吸 取教训,寻找有效的方式、方法。教师只在学生感到十分需要时,才再结与、予必要的指点。
(三)练习。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应遵循 技能形成的规律,按照“准——熟——活”这样的发展过程 来安排。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练习,第一步力求活动(动 作)正确、准确,但速度可慢一点;
第二步力求活动(动作) 熟练、连贯,速度要逐步加快;
第三步力求活动(动作)灵 活,不断变更活动的条件,提高学生对各种条件的适应性和 活动的创造性。为此,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坡度适当。练习要有系统性、计划性,每次练习要有 一定坡度。在内容的难度、活动的速度、迁移的广度、动觉 控制度、动作熟练度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
②安排合理。练习要针对学生技能形成的情况和特点, 合理地安排。有几个关系务必处理好:一是处理好多与少的 关系。增加练习的次数、数量,大搞题海战术,只有加重学 生负担,降低效果;
练习也不是越少越好,没有足够数量的 练习是无法形成熟练技巧的。二是处理好课内内与课外的关 系,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兴趣进行合理的分配。三是处理好 分散与集中的关系。采用分散练习时,各次练习的时限、间 隔的长短也应适当,时限先短后长,分布先密后疏。四是处 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形式既有年龄特点,又有个别差异。
练习题应分档次设计,既有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练习题, 又有适应少数优等生和个别差生的灵活题。
③方式多样。活动的结构与完成活动的方式要有变化。如:计算,可进行试算、听算、运用教具计算、变换形式计 算、综合计算、限时计算、计算比赛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④手脑并用。既动手,又动脑,可以充分发挥心理潜力, 把大脑中一些特殊的、富有创造性的区域的活动激发起来, 促进思维发展,提高技能类型的效率。
(四)总结。总结往往能使学生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 知道练习中的错误的性质与数量,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拟 定改进方法,这有利于调动、提高练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改 进练习,提高成绩。因此,对于练习的结果要及时、恰当地 处理。可由教师检查、评改;
也可让学生互查、互改;
更重 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检查、改正。
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练习过程和练习结果自我 检查、自我分析小结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更应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边练习,边思索, 经常分析,不断改进。学生如果能够把练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不断分析改进,就不怕技能学不会、练不好,即使碰到暂时 的困难,也能比较迅速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