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名人的故事大全精选
简短的名人的故事大全精选 这个世界几乎不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些人可以学会遗忘,有些人 却坚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简短的名人的故事大全精选。简短的名人的故事大全精选1:不倦探索的爱因斯坦 正像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牛顿的时代那样,人们常把20世纪 的上半叶看成是爱因斯坦的时代。因为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几乎 整个20世纪物理学的创造历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人们常说,爱因斯坦是天才。他当然是天才。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因斯坦所以取 得伟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无限勤奋,是因为他符合时代要求,不倦探索,敢 于创新。爱因斯坦不但无限勤奋,他还是一位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敢于冲破禁 区、创立新说的伟大科学家。他敢于并且善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倦探索。
当然,这首先是时代的要求。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特别是在他科学 思想最活跃、贡献最多的20世纪初,是科学思想新旧交替的时代。就在绝大多数 人向经典物理学顶礼膜拜的时刻,一连串“挑战”却接踵而来。在平静而晴朗的物 理学太空中挂着两朵乌云:一朵和黑体辐射实验有关,另一朵和以太漂流实验有 关。另外,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也有力地冲击着经典物理学的大厦。爱因斯坦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来的闯将。
爱因斯坦还在少年时代,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追赶光线的人;关于光 线的想法引出了狭义相对论。他又设想:假如吊索断了,一架升降机坠入深谷, 里面的乘客会有什么感觉;这个想法导出了广义相对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是 拆了旧房盖新房。它像登山一样。创立一个新理论就像登上一座高峰。视野扩大 了,原来隐蔽着的东西被发现了。原有的理论仍然历历在目,只是显得小了,成 了广阔视野中的一小部分。他在登上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高峰以后,没有 满足,没有停顿。他环顾四周上下,看到宇宙间无比壮丽的景色,拍拍身上的尘 土,又准备攀登新的高峰——统一场论。这是相对论的第三阶段。他希望把引力 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够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爱因斯坦最反对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拿起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部 位,在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上许许多多孔”。他把自己的“钻头”,对准统一场论 上最厚最厚的地方,希望把电磁力和引力统一起来,给物质结构一种统一的解释。
他也知道统一场论不会在自己手里完成。可是他认为,“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 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科学史只写 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 这是很不公平的。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 他给比利时王太后伊莉莎白的信里是这样写的:“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 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爱因斯坦是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 勇敢地深入探索宇宙。他探索了几十年,直到最后一息。他在生命弥留之夜,在 医院的病榻旁还放着一叠统一场论的未完成稿,准备翌晨醒来再继续演算。爱因 斯坦对统一场论的探索,正是他一生追求真理的那种毫不气馁的热情和顽强性格 的写照。
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正像德国剧作家莱辛说的: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 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爱因斯坦在勤奋的工作中,在追求真理的探索中度过了 一生。他有限的生命已经结束。但是,人们在心里建起了纪念他的殿堂。
简短的名人的故事大全精选2:与命运抗争的贝多芬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 ——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 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 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 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 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 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 (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 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 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 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 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 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 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 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 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 触到当时许多着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 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 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 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 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着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 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 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 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 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 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 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 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 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 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着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 《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 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 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 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 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 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 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 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 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 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 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 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 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 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 (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 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 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 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 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 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 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 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简短的名人的故事大全精选3:音乐神童莫扎特 如果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 天使在人间。
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 得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 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如同别的婴儿学说话一样发自天然。他有一个姐 姐叫玛丽安娜(marianne)。当沃尔夫冈刚会走路时,在父亲给小玛丽安娜上音乐 课的时侯,他就听着。
然后他蹒跚着走到拨弦古钢琴那里把教材从头到尾弹得一点不差。到 他四岁时,他不仅能弹拨弦古钢琴,而且开始写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为乐队 写一部协奏曲。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 着拉它。有一天,当他的父亲和三个朋友正在花园的凉亭里弹奏一部弦乐四重奏 时,小沃尔夫冈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点不错地拉了出来!他们都大为惊讶,他 又同样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
他是出色的钢琴家,可视谱演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从六岁开始作 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一岁写下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写下第一部歌 剧,十四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演出。
他在1773年听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后, 同年首次写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时年十七岁。
起初,莫扎特的父亲把两个孩子带到德国的音乐城市慕尼黑。在那里, 他们使所有的人都高兴得发狂。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每一个市镇停下来,在贵 族们的宫殿里开音乐会。
在一个寺院里,孩子们在管风琴上以娴熟的技能使那些善良的修道士 们大惊失色,因为他们过去从来也没有试过这样演奏这个乐器。不久他们就常被 邀请到公爵和王子们的家里演奏。
后来,他们渴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接到邀请,到皇帝的宫殿里 去演出。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们的整个宫廷面前演奏。小沃尔夫冈被要求 作各种不同的测验:他视奏了宫廷作曲家一首难弹的协奏曲,那作曲家为他翻着乐谱,看着他在主题上出色的即兴演奏;他用一个手指弹琴,又在蒙着一块布的 键盘上弹奏。最后,皇帝称他是一个小魔术家。皇后送给每个孩子一个钻石指环, 给玛丽安娜一件白色丝绸服装,给沃尔夫冈一件镶着宽金边的淡紫色的丝绸服装。
莫扎特全家乘坐公共马车在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旅行了三年。每 到有公爵或王子掌管宫廷的地方,他们都停下来开音乐会。
那些贵族夫人们对这个小男孩宠爱得这样厉害,以致父亲给一位朋友 写信说:他真希望她们给这孩子的金币象她们给他的亲吻一样多。一位英国评论 家写道:“这个孩子出于本能懂得的音乐比许多大教堂教师钻研了一辈子所学的 还多。”当莫扎特全家回到萨尔兹堡的时候,他们带的许多有装饰图案的精细纺 织品、披巾、绸缎、鼻烟盒、戒指和其它礼物足够开一个铺子,但却没有多少钱, 他们在音乐会上挣来的钱都在旅途中花光了。
他的父亲意识到:假如让这孩子在萨尔兹堡呆得太长,他很快会被世 人忘记。于是他又计划了一次旅行演出,这次是去意大利,一个当时在音乐上非 常重要的国家。那时,意大利每个城市都有歌剧院,它的歌剧作曲家和歌唱家到 全世界都很吃香,往往挤占了当地音乐家们的工作。父亲认为假如沃尔夫冈能够 在意大利赢得名誉的话,他在世上的道路就容易走了。父子二人开始了在意大利 各城市的旅行演出,自始至终都是一项胜利凯旋。
富有的夫人们把各种礼物倾泻到他身上,人们委托他为米兰的大歌剧 院写歌剧。在拿波里,他的演奏使单纯的老百姓吃惊得以为他的钻石戒指一定有 魔术,要求把它脱下来看看。在罗马,他们在复活节的前一周到西斯廷大教堂去 听一个圣乐作品。合唱班对乐谱戒备森严,从来都不准许别人把它抄下来。沃尔 夫冈回到自己房间里,仅凭记忆就把它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