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社会学解读与反思分析论文(共3篇)]反思社会学

新闻社会学解读与反思分析论文(共3篇)

新闻社会学解读与反思分析论文(共3篇) 第1篇:对新闻场的社会学解读与反思 一个据说既没有正规学历,也没有相关资质,且身份屡屡造假的下岗 工人张悟本,从2010年2月1日起在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栏目开讲座后,就迅 速红遍全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上市6个月销量突破300万册;
他主讲 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也迅速上升,而他本人也被媒体称为“著名养生专家”、“神医” 等。他的“绿豆汤能治十几种疑难杂症”的论断使全国绿豆价格飞涨。此前,他的 悟本堂标价500元的普通咨询号已排到2012年3月,2000元的特需号也已排到2011 年3月。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根据布迪厄在《关于电视》 一书中阐述的相关理论思想,就此作一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角度 对新闻场进行解读和反思。

一、场及新闻场 “场”是布迪厄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布尔迪厄认为:“一个场 就是一个结构的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在此空间起作用 的恒定、持久的不平等关系――同时也是一个为改变和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斗 争的战场。”[1] 从“场”的角度,布迪厄引入了“新闻场”这一概念来说明新闻工作者实 践活动的机制。他认为“新闻界是一个场,但却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加以 控制的场。这一自身难以自主的、牢牢受制于商业化的场,同时又以 其结构,对 所有场施加控制力。”[2]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场主要有以 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是一种纯文化的特殊逻辑控制的存在场所,如同文化场和 艺术场一样,记者在其中起着重要的约束和控制作用,同时,记者自身也会受到 相应的制约;
其次,新闻场远比科学场、艺术场甚至司法场更容易受到商业逻辑 的控制,通过市场份额和收视率展现出来;
第三,新闻场会通过排行榜等形式对 其他的文化生产场施加影响,严重影响了专业文化生产者以及普通受众的自主性 的确立。

通过“新闻场”这一概念,布迪厄不仅分析了新闻界本身和外界的各种联系,而且深入到了新闻场的内部,分析了其内部各种无形因素对电视的影响。

从而探索如何维持和提高文化生产场的入场权及提高出场的责任,使艺术家、学 者以及记者共同努力,以抵制电视或新闻场的收视率法则。

二、新闻场对文化生产场的控制 布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指出,在目前阶段,所有的文化生产场 都受到新闻场结构的控制,其自主性都受到威胁。在商业逻辑控制下,经济向电 视施加影响,而通过收视率的压力,电视对新闻场施加控制,同样,借助整个新 闻场的作用,经济又以自己的影响控制着所有的文化生产场。

在面对外部力量时,一个专业生产场中的文化生产者所表现出的自主 或是抵抗程度是不同的,这就是著名的“伊达诺瓦法则”――“一个文化生产者越 自主,专业资本越雄厚,只投身于除了竞争对手就没有别的顾客的市场,那他就 越倾向于抵抗。与之相反,越把自己的产品投向大生产的市场(如随笔作家、作 家记者、循规蹈矩的小说家等),就越倾向于与外部权力,如国家、教会、党派 和今天的新闻业和电视等合作,屈从于它们的要求或指挥”。[3]布迪厄曾举数学 场的例子来说明“自主”的含义,他指出,数学场是一个非常自主的场,在场中, 除了与自己竞争的同行以外,生产者就没有别的顾客,竞争对手们完全可以发现 他们介绍的成果,并取代他们。

科学场、艺术场、文学场等等专业文化场正在受到商业逻辑和新闻场 的控制和影响,“电视开始以大众表决或民意测验的方式来裁决文化生产活动的 优劣,这是电视以民主的名义对文化生产活动最隐秘地控制。”[4]使这些文化生 产场的自主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然而,电视邀请学者专家走上屏幕,经过专业化 的处理,来维护电视,学者专家则借助电视的宣传力量提高其知名度,达到了双 赢。同时,电视还依靠其自身影响力,努力排斥和打击另外一些抵抗电视这一商 业逻辑的学者。因此,一些人产生了误解,认为传媒的认可和知名度的获得已经 取代专业生产场的评价和检验,成为评判专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于是电视开始扮 演真理裁判者的角色。

张悟本通过电视成为“著名养生专家”这一现象就是电视裁决的结果, 其背后存在着媒体内外“互搭梯子”的合作关系。张悟本应邀走上湖南电视台的屏 幕,通过《百科全说》这一平台,大讲养生之道,同时湖南电视凭借其影响力和 宣传力,通过《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成绩大力宣传张悟本, 使其知名度迅速上升,张悟本也因此成为了“专家”,随之而来的是直线上升的咨询费以及络绎不绝的慕名咨询者。与此同时,他主讲的《百科全说》节目收视率 也迅速上升。张悟本通过与湖南电视的这种隐秘合作,使双方达到了双赢。

张悟本由一个没有任何资质的下岗工人摇身一变成为“食疗大师”,其 迅速走红,是电视这一大众文化生产者对整个学界专业评判标准的干涉。由此, 我们看出这样一个事实:“从前的同行认可或专业内的价值标准已经被电视的裁 判及大众的认可(即收视率、读者人数等商业表现)替代。所谓‘明星专家学者’, 不过是布尔迪厄提到的‘电视知识分子’在中国本土语境下的另一种表述,是电视 台的一种功能性资源,是大众传媒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符号。”[5]通过张悟本现 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百科全说》正是在栏目邀请张悟本等“专家学者” 加入→《百科全说》收视率迅速上升→张悟本等“专家”的知名度更高这样一条商 业逻辑链条下运作的。

湖南电视受到收视率和商业逻辑的控制,选择了一些迎合公众口味, 满足大众需求的人做节目。张悟本就是符合这一标准的人,经过湖南电视的包装 宣传之后,张悟本的养生讲座能够迎合大众在养生保健方面日益增强的需求,能 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从而可以保证节目有一个较好的收视率。更确切地说,张悟 本开始成为电视这一大众文化生产者的前台表演者。

张悟本现象确实应该引起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反思。我 们不仅应该深入分析张悟本现象给社会公众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其对医疗保健 这个专业生产场生产秩序的破坏,更应该对以收视率以及观众认可程度作为评判 节目好坏优劣的标准进行批判,抵制类似现象的产生,自觉维护新闻场的自主性。

三、建构新闻场的自主性 对电视实践的批判与反思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布迪厄在《关于 电视》中提出,他的讲座的目的是希望能给所有在传媒行业工作的人们提供某些 战斗的工具或武器,保持新闻场的自主性,以使其不蜕变为象征的压迫工具。“一 般来讲,在最为自主的文化生产场,生产者建构了他们自己的市场,但是他们只 把自己的竞争者作为消费者。”[6]因此,布迪厄主张人们应该以民主的名义,通 过集体协作的方式与收视率作斗争,使电视真正成为表达公众民主意愿的手段和 工具。与此同时,其他文化生产场也要自觉抵制传媒的渗透和控制,维护自身的 自主性。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新闻场的自主性呢? 布迪厄提出两种建构新闻场的自主性的策略:第一,必须建筑一种象牙塔,在塔中,人们可以通过科学工具、技术和方法等武器互相评判,互相批评, 甚至可以互相斗争,而且他们相互之间都互相了解,知根知底;
第二,必须维持 甚至提高媒体进入文化生产场域的入场权,要分清精英主义与蛊惑民众术之间的 界限,保证有一批追求民主和捍卫严肃自主性的文化生产者。他呼吁“开创一种 新型的参与方式:集体性知识者。从而,知识的生产者们能够首先通过确立自身 作为一个群体的独立而存在。[7]坚决维护文化生产场的价值标准,必须捍卫文 化生产场研究的奥秘性,保护其通过维持自主性而获得的研究成果,建立和维护 行业内的价值评判标准,同时还要增强出场的责任,生产出高雅、有品位的产品, 改善出场的条件与措施,以保障新闻场的自主和自由。

除了布迪厄提出的以上两种策略以外,我们认为公众意识和消费观念 的提高对于新闻场的自主性的构建同样重要。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又会反作 用于生产。新闻场作为文化生产场的生产者,要保证其生产的自主性,就要有一 批在思想上和审美观上都能始终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消费者,通过培育并提高 其品位,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观,来自觉 抵制新闻场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对其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要敢于揭露电视的非 民主性,同收视率作斗争。只有实现消费者的自主性,才能真正实现新闻场的自 主性。

四、结语 电视已经从可能引导思维革命、提升观众民主意识的工具变成了商业 逻辑控制下的工具和象征的暴力,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剧,并不断控制着其他文 化生产场的自主性,破坏了文化生产场的秩序,造成场内评判标准混乱,因此布 迪厄提出通过建筑“象牙塔”来构建新闻场的自主性。虽然这一方法受到传媒界甚 至学术界一些人的攻击,但是学术界和新闻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此要高度重视,深 入思考新闻场的自主性问题。

布迪厄利用新闻场理论来分析电视这一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 分析思路,即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当代大众传媒是我们不能将其理论照搬照抄 到中国的环境中。因为,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新闻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舆论工 具,承担着宣传党的思想理论、组织群众、教育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等重要 任务。同时,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和精 神保证。这些因素使得新闻场受到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的影响更大,这就是 我国大众传媒有其特殊之处。因此,我们应当结合中国实际,从更全面和更科学 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电视,这样才能更深入的认识它,并有效利用它,使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杨成胜刘媛媛 第2篇:科技新闻编辑的社会学视角 科技新闻编辑作为一种加工、记载和传播人类科技文化活动的主体,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科技新闻编辑活动也便成为科技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活动越来越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 技新闻的编辑过程中,加强以社会学视角审视和加工科技新闻编辑,提炼科技新 闻之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影响及意义,这样一些工作对新闻编辑提出了越来越高 的要求。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助于加强科技新闻编辑的自身建设,不断 总结经验、探索科技新闻编辑活动的自身规律,以指导编辑工作;
另一方面也是 向公众传播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之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促进科学技术的普 及,从而使公众更加关注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社会学视角之于编辑活动的功能 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社会群体行为。随着编辑学研究的 深入,在讨论编辑学的理论框架时,有的研究工作者提出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 法来研究编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是一门新的学科即编辑社会学的诞生。

编辑社会学是编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编辑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 基本研究内容,是具体研究编辑与作者、编辑与受众、编辑工作与出版发行诸关 系的科学。1986年张安塞在《编辑学刊》创刊号上发表的《编辑理论研究与编辑 学的建立》一文认为,编辑学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即编辑战略学、编辑社会学、 编辑人才学和编辑工艺学。

新闻编辑工作,往往会因为视角的不同而产出截然不同的新闻产品形 式。以往的新闻报道与编辑,往往把新、奇、快作为其主要追求。而引入社会学 视角对待编辑工作,则能使新闻产生更高于新闻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因为社会学 看待任何一件新闻事件,更多的是社会化的,或者说是在社会大背景下的。新闻 事件是经过社会化的,内化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换句话说,新闻事件 不仅仅在于新闻本身,它更多地体现为社会群体性的趋向,或反映社会深层次的 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