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回避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回避策略是外语学习者或使用者在语言输出时采用的 一种迂回方法。它是交际策略中策略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能直接影响到外语交际的成败。本研究通过表示让步和 因果关系的从句和短语的翻译练习,考察了回避策略的运用, 分析了学习者使用回避策略的原因及回避策略的使用与学 习者外语水平的相关性等问题。摘 要:
回避策略;
因果关系;
让步关系;
补偿措施 1.引言 回避策略(avoidance strategy)是指在使用外语时. 学习者或使用者为避免自己不熟悉的词汇或结构而选用比 较熟悉的、简单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或结构来表达自 己思想的一种迂回的方法。Ellis(1986)指出学习者在口 语或书面交际过程中,常常是在不知道或者一时忘记某种特 定的语言结构的时候使用回避策略。Mattar(2001)认为,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输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会避 免使用他们认为复杂或难度大的语言结构而选择相对简单 和容易的表达方式。
很多学者对交际过程中回避策略的运用做了大量的 研究。Schachter (1983)对日本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回避策略 使用的研究认为学生避免使用限制性从句主要是由于英语 和本族语在句法上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因此,本族语对外语学习有干扰。另一个研究者Louda (1981)则认为回避是因 为本族语和外语之间在语言结构上缺乏对应关系。Mattar (2001)对母语为阿拉伯语的英语学习者回避策略的研究表 明学习者避免使用某种结构是他们在认知方面存在困难,即 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外语和本族语在形式-意义,时态-语体 方面的联系。从以上的研究来看,对比分析能够很好的解释 外语学习中的回避现象。但是Kleinmann (1983) 指出对比 分析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预测回避现象的诊断性工具。学习者 对于自身的信心和对语言准确性的不同理解等心理因素也 会导致回避策略的使用。
2.研究问题:
通过一个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中国 英语学习者使用诸如in spite of, despite, result in, result from等表示让步和因果关系的从属连词和短语的频 率明显低于本族语者。也就是说很多学习者在这些结构上可 能运用了回避策略。
在本族语的语料库(Brown)中,本族 语者使用很多表示从属和因果关系的短语结构,如:in spite of despite +NPGerund,result in result from + NPGerund, 而中国学生则倾向于使用表示从属和因果关系的连词,如:
though although + clause, because +clause。本文通过 一个翻译练习试图回答:
(1) 什么原因导致了学习者避免使用短语结构表达从 属和因果关系?(2) 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回避策略的使用上存在 什么样的差异? (3) 学习者在运用了回避策略后会采用何种补偿措施 以完成交际任务? 3.翻译练习的实验设计:
(1)实验的主体:翻译练习的主体来源于一所普通大 学的英语专业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按照所在的 年级分为两个组,分别完成含有10个句子的汉译英的翻译练 习。第二组学生的英语水平优于第一组学生。分组情况和各 组人数如下表:
(2)翻译练习的描述:
笔者设计了一个包含in spite of, despite, result in和result from在内的十个句子的汉译英的翻译练习。这 些句子都来源于《大学英语》(修订本),CNN和BBC的官方 网站。这些英文句子包含的表示让步和因果关系的结构具体 如下表:
句子: 英语中的表示让步和因果关系的结构: (3).数据收集和分析:
两个组的学生完成翻译练习后,笔者把结果转化为数 据输入SPSS进行数据分析。由于翻译练习的目的是了解学生 是否在翻译表示让步或者因果关系的结构中运用回避策略,所以译文里没含有原文中的in spite of, despite, result in和result from 的结构以便作为采用回避策略来对待。而 句子其他部分的准确性与本文研究目的关系不大,也就没有 作为判断运用或者没有运用回避策略的标准。
4.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在翻译表示让步或者因果关系的短 语结构中有运用回避策略的倾向。由于汉语多使用从句来表 示让步和因果关系,大多数的学生在翻译练习中倾向于使用 相同的从句结构来表示让步和因果关系。在表示让步关系的 翻译练习中,关联词"尽管",无论在汉语句子中是明示的, 还是隐含的, 回避使用in spite of 和 despite of 短语 结构的学生无一例外地选择了although或though 来引导地 让步状语从句。
例如第3句:
尽管天气不好,他们的假日还是过得极为愉快。
Although Though the weather was bad, they had a wonderful holiday. 而原来的英文翻译为:Despite of the awful weather, they had a wonderful holiday. 第4句:
她尽管很想再见到他,但却不愿给他回信。
Although Though she wanted to see him again very much, she was unwilling to reply his letter. 而原来 的英文翻译为:Despite wanting to see him again, she refused to reply to his letter. 汉语和英语在表示让步关系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英 语中既可以用短语结构也可以用从句结构,而汉语则多用从 句结构。从翻译练习的结果来看,回避策略的运用的确会受 到母语与目标语结构不同的影响, 也就是所谓的母语的正 迁移。Schachter(1974), Dulay et al.(1882) 还有Kleimnan (1987) 的研究也都表明当目标语和母语结构不同时,外语 或二语学习者会选用与母语相似的而且自己比较有信心的 结构。Louda(1981)也认为如果母语和和目标语的结构相 同或相似的话,二语或外语学习者是不会运用回避策略的。
虽然在表示因果关系的翻译练习中也存在明显的使 用回避策略的倾向,但回避策略的运用情况要复杂一些。汉 语是一种表意语言,表示因果关系的结构也多种多样。尽管 学生在翻译中回避使用了result in 和result from,他们 采用了cause, reason, make, because of, as a result, lead to以及because 引导的从句等各种结构来表示因果关 系。
例如第9句:
一项报告指出价格上涨可能是由于战争期 间物资短缺造成的。
A report showed that the shortage of supplies was the main reason to cause the increase of price over the wartime. 而原来的英文翻译为:A report suggested that the price increases may result from the shortage of supplies over the wartime. 汉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导致了英语翻译练习中表示 因果关系结构的多样性。这个结果也同样说明了母语影响学 习者对目标语结构的习得。
如果把统计结果做纵向比较不难发现英语水平和回 避策略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年级学生的翻译练习中 有6个句子显著存在使用回避策略的倾向。而四年级学生则 只有四个。除此之外,无论是在有显著倾向的还是没有显著 倾向的句子中,四年级学生使用的回避策略都少于二年级学 生。因此四年级学生的翻译练习中回避策略的使用在量上明 显少于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说,通过两年的再学习,四年级 学生能够比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把握目标语的句子结构。不 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回避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性,英语 水平高的学生使用的回避策略少一些,反之亦然。
学生使用了回避策略,但是他们究竟采用何种补偿策略 来完成交际任务呢?从翻译练习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 采用了"换一种方式说"(paraphrase)的手段。换一种方式 说包括使用同义词,结构简单但表示意义相同的结构或句型 等。比如学生们用although though 引导的从句来代替 despite of in spite of 的短语结构,用cause,make等单 词来代替result in result from 的短语结构。正如 Tarone (1983) 说得那样:为了避免使用比较困难的结构, 学生们会换一种说法,重新把信息组织成为意义相同但更容易被接 受的目标语。究其原因,除了母语的正迁移之外,学生们更 早和更多接触到的语料中用although though 引导的从句, cause,make等表示让步或者因果关系的比较多,那么学生 最先想到和最有把握的表达方法也肯定是这些。
5.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学习者避免使用短语结构表示从属和因 果关系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示从属和因果关系的结构 上存在差异,即存在母语的正迁移。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 在回避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的差异性是水平高的学习者使用 的回避策略少与水平低的学习者。尽管使用了回避策略,为 了完成交际任务(口头或者书面的),学习者多会采用"换 一种说法"的补偿策略。当然,学习者的自信心,焦虑程度, 冒险尝试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回避策略的使用。
正如很多学者所说的策略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且为 了完成交际任务,使得交际顺利进行,采取一定的回避策略 和补偿策略也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回避策略的运用也从一定 程度上反应了教学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比如如何为 学习者提供更为真实和丰富的语料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更为 全面掌握目标语的特点和结构等。
参考文献:
[1] Brown,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Teaching [M].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87. [2]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 Dulay, H. M Burt & S. Crashen. Language Two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