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范式阐微] 儒家德育

儒家德育范式阐微

儒家德育范式阐微 长期以来,理论界过分强调儒家德育的政治意识形态属 性,忽略了其“成德之教”的本质,真实的儒家德育的范式以 圣王人格为旨归,通过立志尚道、居敬涵养、省身自克的修 身方式,把德育教化兑显为对他人的道德信心和人格平等意 识等,其共享的精神语境是天下关怀意识下的责任感, 这为 今天的德育实践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或理论借镜。

摘 要:
儒家;
德育范式;
修身 儒家“德育”的范式问题,可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 本文打算对儒家的德育范式进行一些梳理和讨论;
希望可以 把儒家德育范式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一方面可以澄清一 些人们对它的不必要的误解,最终希望这一讨论主题可以为 我们今天的德育实践提供思想资源或理论借镜。

一、儒家德育范式的旨归 德育的教育目的是培育理想人格,也是德育关注的焦点 问题。几千年来,与道德救世的社会理想相一致,儒家德育 范式首重人格培养的道德修养与提升,它以君子为起点,由 “内圣”而“外王”,将“圣王”人格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 德育旨归。

在儒家经典文籍里,“君子”一词,本指“社会上居高 位的人”。但是孔子开始“把‘君子’从‘位’的专指的旧 义解放出来,而自觉地强调‘德’的新义以及‘德’对‘位’的主宰意义”[1](P50-51)。在孔子的论域里,“君子”具 有了更多道德人格特征及更高的其理想境界,其所谓:“君 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 必于是”(《论语·里仁》);
“君子学道则爱人”(《论 语·阳货》)等都是一些经典的表述。更深入一步来说,孔 子认为君子当以道义为理想,以仁爱为己任,是孝悌忠信的 道德楷模。随后的孟子和荀子对孔子的君子内涵进一步阐述。

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荀 子说:“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
行义以礼,然后义也;
制 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荀子· 大略》)概而言之,经过孔、孟、荀诸儒学大师的深入阐扬, “君子”成为了儒家德育最低要求的理想人格。

与这一最低要求的理想人格相一致,儒家至始至终都将 “内圣外王”的圣王人格,视为自己崇高的道德政治理想。

“内圣外王”一词首见于《庄子·天下篇》,它没有出现在 儒家经典《论语》中,但它表达了儒家德育的价值取向。事 实上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就一定 程度上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真谛。所谓“修己”,即是修 炼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安百姓”,就是惠泽平民百姓,从 事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如果真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那么“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病诸”!(《论语·雍也》) 虽然孔子没有以“圣人”自居,但圣人理想和仁学境界毕竟是其“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终身追求。

孟子把进一步孔子的“修己”之学与其“不忍人之心” 的善端说联系起来,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 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他认为,人必须通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过程,才能达到是儒家德育的崇高人 格理想,这一过程突出了内圣为己之学的逻辑优先性和重要 性,兼顾了德育的伦理政治诉求和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后 世儒家并不反对科举入仕,不盲目“逃名”,而是要求士人先 学好“义理”再参加科举考试;
但相对而言,他们确实特别 强调义利王霸、理欲之辨,注重心性修养功夫,“崇尚‘孔颜 乐处’,而不是‘事功乐处’,其理论的‘圣’导向便是不可 避免的”[2](P73)。

二、儒家德育范式的修身方法 一般来说,人们总把德育理解为一种针对他人的灌输式 教育,事实上,对儒家来讲,德育首先是一种自我教育,是自 己之心觉对凝结在自己本性或心中的道德源泉的领悟、开启 和发动,是成德之教。朱熹说:“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 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2](P140)这说明, 排除私欲、习心等的干扰,努力认清自己的道德本性,唤醒自 己良心的自觉,才能开启道德行为之门。不过,儒家认为光 读书则并不一定能够提升其道德自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返归本心进行切己体察,通过立志尚道、省身自克、主敬涵养 等德性修养功夫,提升自己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其坚强 的道德意志,才能形成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立志尚道。立定并坚持崇高的人生志向,是儒家德 育范式修身的首要方法。孔子认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 夺志也。”(《 论语·子罕》)在他看来,立定了远大的志 向,就不应该过多地计较眼前的物质享受。孟子则把能否坚 持自己的志向与人的精气神貌联系起来,他说:“夫志,气之 帅也;
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 孙丑章句上》)强调要通过持之有恒的尚志集义,去培养其 “浩然之气”。朱熹同样关注“立志”与学“做圣人”的内 在关联,他说:“今之朋友,固有乐闻圣贤之学,而终不能去世 俗之陋者,无他,只是志不立尔。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做圣 人是也。”(《朱子语类(第一册·卷八)》)毋庸置疑,立 志尚道、学做圣人表达了儒家一以贯之的道德理想与政治信 念,也是贯穿在其德育范式修身的全过程,因为“立志者, 播种也……学不先于志,犹无种也”。[3](P158) 第二,省身自律。道德自觉性的提高离不开主体的自我 道德反省与思想反思。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 省也。”(《论语·里仁》)他的弟子曾参能自觉地做到“吾 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这意味着如果每天都能够有针对性地 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过改之,无过加勉,久而久之,必然有助于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与之相应,孟子强调“行有不 得,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章句上》),就是说假如 自己的善意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则当反省自己是否做得 不到位。在孔孟思想基础上,荀子突出从道德情感上突出了 自律反省的必要性。他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见不 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与先秦儒家相 比,主张“穷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家无疑更加注重主体 的道德反省自克,“倾向于强调儒家道德思想中内向的一面, 强调内省的训练,强调深植于个体人心当中的内在化的道德 观念”[4](P141)。朱熹不仅称赞“日三省吾身”的曾子“自 治诚切”,实得“为学之本”,而且深信为学不能一味地博取 外物,理当反身切己,“就日用存在应接处实下功夫”。(《朱 文公文集(答江德功·卷四十四)》) 第三,居敬涵养。居敬、涵养是儒家特别推崇的个人道 德修养功夫,其基本涵义即指庄重、严肃、收敛、畏谨。孔 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 表达了君子庄重态度与其为学修养的关联。朱熹更明确地指 出:“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严恪,动容 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身心 俨然,表里如一矣。”(《朱文公文集(答杨子直·卷四十五)》) 在他看来,要做到庄重严肃、表里如一,则必须“内无妄思, 外无妄动”,固守封建纲常礼教,把“身心放在模匣自子里, 不走作了,然后逐事物逐物看道理。”(《朱子语类(第一册·卷十二)》)综合而言,居敬涵养显然进一步强化了儒家德 育范式道德修养的“内向”走势;
但由于后世儒家把居敬涵 养与读书穷理联系起来,主张“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 使本立而知益明,知精而本益固” (《朱子语类(第一册· 卷十二)》),从而使这一修养方法与认识论结合起来而获得 新的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不管有事无事,都常存 敬畏之心,无疑是一种清醒、认真、不苟且的积极人生态度, 是现代德育值得借鉴的理论资源。

综上所述,儒家德育范式强调由教化而内化,从学堂规 训到社会教化,表达了其成德之教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取向。

当代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均已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巨变 ,但儒 家德育范式对理想人格——“由君子而圣王”的梯度设计, 对个体修身的模式阐发都是现代德育值得借镜的理论源泉。

参考文献: [1] 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沈阳:辽宁教 育出版社,1991. [2] 黄书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1993. [3] [清]李光地.榕村全书·榕村文集(卷八)[A].李国 钧.清代前期教育论著选(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0. [4]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