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成语寓言故事和寓意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篇一:倒行逆施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名叫伍奢,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伍尚,小 儿子叫伍员。伍奢和费无忌都是楚平王太子的老师。费无忌是个奸恶小人,常在 楚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楚平王听信谗言,把太子派到边境做官,让他远离自 己。后来,费无忌又诬陷太子阴谋反叛。楚平王听了非常生气,又派人去杀太子。

太子得到秘密通知后,就逃往宋国去了。伍奢去为太子说情,楚平王又把伍奢抓 起来关进了监狱。

费无忌又无耻地对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必 须捉来杀了,否则会成为祸害的。”于是,楚平王派人去把伍尚、伍员骗来。伍 员识破了这场骗局,并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往宋国,最后到了吴国。他为了借吴国 的兵力替自己报仇,就帮助吴王阖闾夺取了王位。

后来,伍员同吴王阖闾领兵进攻楚国,打进了楚国的国都。这时楚平 王已死,伍员便把他的坟墓挖开,用鞭子狠狠地把楚平王的尸体抽了三百下。伍 员的好友申包胥写信责备他太过分了,伍员对送信的人说:“你替我谢谢申包胥, 并告诉他,我报仇心切,就像行人赶路一样,天快黑了,但离目的地还很远,所 以只好不择手段,倒着走路,不能按常理办事了。(原文是:‘吾日暮途远,吾故 倒行而逆施之。’)”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常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 化的思考模式,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问题的时候,常会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 惯去考虑问题,这就是思维定势,它阻碍着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造成了思维 的僵化与呆板。所以从这里来说,正确的倒行逆施是很有必要的哦!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篇二:出尔反尔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次邹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 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人民群众并不相救。结果,邹国 被打败,并被鲁国杀死了三十多名官吏。

邹穆公非常气愤,但是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请孟子帮他出主意。

邹穆公对孟子说:“这次战争,我的官吏死了三十多人,而百姓却没有一个去援 救的,这些百姓实在可恨极了。杀了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他们又是 那样可恶。你看该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听了邹穆公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之所以见死不救,完全 是这些官吏自己的责任。他说:“在饥荒的年月里,你的百姓受到饥饿的威胁, 老弱病残者都被活活饿死,身强力壮一点的,也被迫四处逃荒。而在你的谷仓中, 却堆满了粮食,在你的库房里,也装满了财宝。你的官吏明明知道百姓的疾苦, 却不向你报告,对于百姓的生死,根本就漠不关心,只知道自己高高在上。孔子 的学生曾子说过:‘你怎么对待人家,人家也怎么对待你。’(原文是:‘出乎尔者, 反乎尔者也。’)过去,你的百姓无法报复,这次刚好有了机会。我看,你还是应 该改变一下对老百姓的态度才对。”邹穆公听了,默默无言。

出尔反尔和反复无常都形容常常变卦。但出尔反尔偏重在说话上;指 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算数;反复无常偏重在表现上;强调行为变化无常。希望 小朋友们都能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也要记住不要轻易对别人许诺,尤其是在不 确定能不能做到的情况下。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篇三:两败俱伤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 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宣王,说:“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 [qūn]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 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结果 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

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 煮了吃掉。” 齐宣王一听:“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 淳于:"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内就可 以打赢的。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百姓吃苦,国家的 兵力也会大受损伤,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 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齐宣王听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国 的计划。

后来,大家在形容二个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争斗,不但谁也没赢还彼 此都受了伤,就说是“两败俱伤”。我们要向故事里的齐宣王学习,他能够虚心的听取别人好的意见,及 时停止错误的决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冲动,要动脑筋 思考。有的时候与其两败俱伤,不如握手言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