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不能以教师的讲授来代替 学生的感悟,而要让学生能深入到文本中,多读,多感悟, 获得体验。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还得结合学生实际,引导 学生多去读文本,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丰富学 生的阅读体验。对此,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对构建阅读教学的模式方法进行简单分析。一、任务指导,自主阅读 二、情境导入,初读感知 进入课堂后,不宜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活 动,而要通过情境引入新的课题,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 一步阅读感知文本的基本内容,然后再根据目标提出问题引 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具 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方法。如《父母的心》的教学, 现在很多学生对父母都不理解,教学中可采用列举父母的不 足之处来导入,然后以“你们知道父母的心里对孩子是怎样 想的吗?”作为过渡,引导学生去读文本。又如《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的教学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欣赏 的基础上思考花儿有不同颜色的原因,然后再去阅读。在初 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初步了解文本的 基本内容。一般而言,对记叙类作品,要求学生对事件进行 概括,对小说类则要对情节进行梳理,说明文则要能找出说 明对象和其基本特点,议论文则要能找到中心论点。如《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中,可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 整理出情节线索为: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通过自主阅读和初步阅读,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 但此时尚没有形成感悟,还处于认知层面。接下来就需要围 绕文章的内容、情节、人物、对象特点等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交流活动,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分析并解决 问题,从而获得感悟和体验。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 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目标依次展开,要通过问题探究能促 进目标的达成。同时,提出问题后要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 交流,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以《故乡》中人物形象的探究 引导为例。先以问题“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引导学生找到闰 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等人物,然 后追问“在这些人物中,哪些人物刻画得较详细?”突出闰 土、杨二嫂、“我”。学生合作找到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语 句,先引导学生根据语句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归纳,教师再 指导。针对闰土的形象,引导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 行对比。这样,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先找人物,然后根 据具体的语句分析,教师再点拨,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人 物形象特点。
四、精讲补充,突出重点 学生的讨论有时不会太全面,尤其是针对一些较难理解 的语句或文本,因此,在教师在阅读中的讲授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但要分清,教师的讲并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而是 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归 纳概括,以精讲方式来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突破难点,促进 学生更好地形成体验。首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进行总结归纳,教师补充。如对《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形象 的分析,在梳理和胡屠户相关的情节时,学生虽然能找到相 应的句子,但不会把中举前和中举后进行对比,此时就应引 导学生对比并归纳胡屠户的性格特点。其次,针对学生讨论 中存在疑问的地方,要精讲释疑。如对《我的叔叔于勒》主 题的辨析,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就应 精讲。以任务作为指导,目的是要让学生能自主去阅读文本, 在读中初步感知,形成疑问,这样过渡到课堂的交流活动中, 学生才会有话可说,交流中也才能获得更多的感悟。在合作 讨论的基础上,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重点和 难点,及时给予学生点拨和指导,让学生能对文本有更深刻 的认知,形成自己的体验。如此,阅读课堂才会变得丰富多 彩,学生在阅读中也才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