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教科室主任眼中的“论文写作“
一位老教科室主任眼中的“论文写作“ 上世纪末,学校始设教科室,我担任学校首任教科室主任,至今16 个年头过去了,还在这个岗位上。在不少人眼里,教科室无非就是管课题和论文 的。但我的体验是,学校教科室是见证教师成长的部门。近年来,或许因为常常出现 在此,就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说说我的看法。
_、“要不要写”谁说了算?来自“不写者”的言说是不可靠的笔者以为, “一线教师要不要写论文”这一话题,本身是一个伪命题。某教育报曾有关于“教 师要不要写论文”的征文通告,其后却不见有下文。或许在自觉写论文、感受论 文写作对其日常教学思考之益处的老师看来,这是一个不必讨论的话题;
而对于 不写者来说,自然更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和能力。
现实中,要不要写论文,通常的情况是有关部门或领导说了算。评定 职称、评比荣誉,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常有关于论文的硬性要求;
而学校领导,哪 怕是最看重应试而心里并不想教师写论文的,因为学校要参评教改先进、特色学 校之类的名号,因为评估标准往往有关于论文的硬性指标,也会对本校的教师作 “_学期至少写一篇论文”之类的硬性要求。
但是,近年来,在职称评定、名师评比等过程中,“淡化论文”甚至取 消论文的声音不绝于耳,致使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论文写作感觉无所谓甚 至产生抵触情绪。笔者以为,一线教师该不该写论文,谁说了并不重要,需要警 惕的是:来自“不写者”的声音往往是靠不住的。只要体验论文写作的艰辛与价值 的一线教师,都不会否定论文写作的意义。某些名师评比项目不用参评者上课, 同时降低论文门槛且不可答辩,其“教学的专家”之要求,如何体现昵? 照理,要不要写论文,还要听听一线教师的意见。那么,能否让一线 教师自己说了算昵?尊重教师自己的选择,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一线教师因为 忙于日常事务性教学、没有体验到教学研究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意义、难免有惰性 等,一般是“不写”的,不提倡“写”的。对此,我还是那句话,来自“不写者”的看 法往往是靠不住的。没有尝试过,怎么知道“写”之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价值 昵?所以,我以为,一线教师要不要写论文,应该由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 常识和规律说话。学校教科室的主要工作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老话:“如果 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完成一种单调 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 来。” 二、“不得不写”有没有用?真实的写作总是体现并提升综合水平的学 校硬性规定教师每学期一定要写几篇教学反思、随笔或论文,教师为了应付学校 的考核要求而不得不写,这对促进教师的日常教学和专业成长,真的有用吗? 我 在多年的教科室工作中发现,只要是真实的写作,即使是教师“不得不写”的文章, 也是能充分体现教师的综合实力的。在一次数学组青年教师课堂展示后,学校要 求所有参加的教师或以案例、或以反思、或以点评的方式撰写文章。虽然不评比, 但要选编到校报上,而校报又会发到每一位学生手里,于是老师们都认真地写了。
结果,笔者在阅读中发现,一位平时从未交过学校论文的老教师,准确而有重点 地记述了课堂的过程、学生的反应,并就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精到的分析,提 出了改进的意见。后来,笔者把他的这篇文章作为范例登载在校报最醒目的位置。
而一些老师看似认真地作了课堂笔记,但写出来的东西却叙事混乱,思路不清, 观点不明。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是真实的写作,总是与其思维、识见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的。平时观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很认真地写的“论文”,往往也没有 清晰的观点和严密的逻辑性,很难想像其曰常课堂是如何有序而有重点地实施教 学的。这在相关的课堂观察中也足可以印证,文章写不清楚的,其教学思路等也 是比一般教师逊色一些的。
同时,几乎没有一位教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就天然地愿意写论文、 喜欢写论文。理想的状态是引领教师自己肯写,但即使是被逼着写,写论文对教 师的曰常教学和专业成长也是大有帮助的。因为轮岗,一位教师从教务处调到教 科室,原本几乎没有写过什么东西。现在分管青年教师培养和教科室相关工作, 工作的性质要求他以身作则,逼着自己写论文、做课题。他的第一篇论文写得很 吃力,从日常教学中有点感觉的地方入手,阅读了不少他人的相关教学案例和经 验总结。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自己也不满意也难以获奖;
但是在此后的反复修改 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曰常教学,在曰常教学中积累实例,继续修改。终于,论文 获得市二等奖,而其曰常教学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大有提 升,省学业水平考试中86%的学生获得了A等(生源是第二层次的)。在此基础 上,又申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终于又开发出了一门校本选修课程并获市精品课 程。有时候,哪怕出于功利的研究和写作,也会日久生情而大有成效的。笔者一直强调,一名教师需要“成绩拿得出”“课堂亮得出”和“论文写 得出”,这三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研究,拿得出的成绩可能是靠体力 应试而得的,而亮得出的课堂也可能只是凭一些花样和其他外在的东西。
三、“会不会写”谁教了你?那么多的讲座似乎没有起多大作用在担任 教科室主任的十多年中,我在校内外曾有几十次聆听他人关于论文写作、课题研 究的讲座,而自己应邀在校内外所作的相关讲座也有几十个。
其实,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好教,因为他有比学生更多的理性自觉。只 要拿起笔,写论文不是一件特别需要方法的事。在多次讲座中,我展示自己的论 文,都会说上这么一句开场白没有方法,我就这么写了。
有一所高中的校长原本也做过教科室主任,有扎实的研究功底,就是 做了校长之后仍然发表论文,其学校里的各项考核都有论文的要求。也许是外来 的和尚好念经吧,他几次让我去学校给全体教师、给青年教师等作论文写作讲座。
有一次学校对我讲座的报道干脆用“现在我也可以写论文了”作标题。但是,我知 道,真正使这种学校的教师投入论文写作的,不是方法,而是其自己“愿意”了。
现在,这所学校教师在论文评比中,每年有100多篇参评,绝大多数获得一、二 等奖。如果说,讲座或专家的指导对一线教师的论文写作有一些帮助的话,那只 是营造了一种氛围、告知了一些基本的规矩罢了。
还有,有些中学教师在小学、幼儿园教师面前似乎有一种优越感,总 觉得要“高明”一些;
但是,在论文写作方面往往是小学、幼儿园教师整体上表现 更出色一些。除了中学,我曾多次应邀到小学和幼儿园作论文写作讲座,在论文 评比中也多次涉及不同学段,我明显地感觉到小学特别是幼儿 四、“肯不肯写”才是关键:论文既是曰常教学下的蛋,也是孵化优质 课堂的蛋! 我1980年参加工作,工作前20年,几乎没有写过论文,那时学校里也 没有要求。在我担任教科室主任的前一年即1998年,嘉兴市进行中学 近几年来,笔者树立这样的信念:作为语文教师,我可以上一篇课文 写一篇文本细读文章(发表的已有60多篇),或者写一篇文本细读可以跟进一堂 探索创新的课(在多地示范或发表的课例有30多个)。论文写作不是在曰常教学 之外的一个“负担”,而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课程化研究”被立为2015年浙江省重 点规划课题。通过前期研究和近期探索,初步形成了八大课程内容:1.精神导师 研修课程,2.专业阅读研修课程,3.课堂智慧研修课程,4.学业评估研修课程, 5.课题驱动研修课程,特色彰显研修课程,7.成果表达研修课程,8.辐射影响研 修课程。教育写作是贯穿在所有内容之中的。
今年2月,我在“沈坤林(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QQ群里,发了 今年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的预备通知:以《品质》为例,集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课堂呈现和论文写作为一体,开展一次活动。
作为示范与引领,我在投入文本“裸读”、研究综述、知识补给的基础 上,于一个多月时间内,撰写了近20篇关于《品质》的解读文章及其相关 ①《课后练习:应凸显“学”的正确导向以〈品质〉〈老王〉课后“文本 研习”题为例》(《名作欣赏》)。
②《〈品质〉:从阅读走向解读》(《语文教学通讯》)。
③《〈品质〉:对话的魅力》(《中学语文》)。
④《如何走出语文教学的窘境以〈品质〉教学为例》(《中学语文教 学参考》)。
⑤《“年轻人”的分量〈品质〉的一种读法》(《语文学习》)。
在集中活动时,因为有此前的研读和写作,几位成员呈现的《品质》 教学课堂,其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有的还被一些学校邀请去作示范,并获得 很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