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卷入探究
让学生真正卷入探究 科学课强调基于探究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 卷入” 探究。“ 卷入”指的是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主动、积极地收 集事实、整理事实的状态。探究是科学课的主要学习方式, 但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上学生仍然存在探究时只顾着热闹、 看新奇,习惯于服从指挥、消极等待,被动地听或做等现象, 削弱甚至丧失了探究应有的价值。如何让学生真正“卷入” 探究? 现象一:小组合作的“ 负效应” 从三年级起,学生开始接触科学课。为了更好地展开教 学,科学教师通常会对学生分组,并且确立组长。小组合作 学习要求每个组员都发挥主人翁作用,都能主动地参与探究。但在实际教学后发现,组长似乎成了代言人,领材料是组长, 汇报员是组长,就连每次的实验操作也都是组长做。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儿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许多活动都需要合作完成,如合作研究实验方案,合作进行 实验记录,合作整理实验资料,集体交流实验成果等。事实 上,教学实践中前述现象并不在少数,长此以往,其他小组 成员就会慢慢失去表达的欲望,认为组长回答才是正常的, 这会导致多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听、说、 思维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影响整个课堂的效率。
对策 1.让分工更明确在探究活动中我经常采取如下做法:首先,向学生提出 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次小组活动中你承担了什么 职责,在今天的活动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然后,给出 2~3 分钟时间,请他们在小组内说明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重新 分工,力求使每位同学在一段时期内能够分别承担一次不同 的职责。这样,通过赋予学生特定的职责,更好地发挥他们 的特长,使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见解。
2.让交流更充分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给足学生时间,努力让每 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能相互补充、更正、辩论,使不 同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最大限度地取得实验的成功。
3.让参与更自主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定不同 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 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这些角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例如 小组长可以是汇报员,记录员也可以是汇报员等。同时,这 些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内可以定期轮换。这样,学 生就能倾听他人发言、专注思考,有条不紊地交流,提升学 习效果。
现象二:探究问题的“宽泛性”在上“自由落体”这一 内容时,针对小球下落现象教师提问:哪些因素影响了小球 的下落? 问题出来后课堂上一片寂静。很明显,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指向不明,他们不知道老师提问的意图,不知 道如何思考更别提回答了。
类似的例子比较多,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仔细地斟酌, 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问题的抛出应该要能促进学 生积极思维,为深层次思考和探究奠定基础,否则这个问题 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宽泛性会成为学 生不愿意回答的一大障碍,如何跨越这道障碍,需要教师智 慧地处理教材。
对策 1.控制“度”,化大为小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问,使问题指向性更明确。针对前 述问题,教师提问时不妨做些调整,如哪些因素影响了小球 下落的快慢? 这时,学生就更容易想到可能与高度、空气 阻力、自身重量等因素有关。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多从学生 角度出发,问题要小而精,切忌过于宽泛,问题一“ 大”, 学生回答时就难免天马行空,对思维发展不利。问题是为学 生构建科学概念服务的,更是为学生积极思维服务的。
2.把握“量”,循序渐进 一节课40分钟时间,对于科学学习来说是很紧张的,尤 其是实验探究课,涉及到让学生设计实验、明确注意事项、 亲自动手实验、发现规律和汇报交流等。因此,课堂上教师 的提问要精简,前后问题应该是相关联的,要循序渐进,直 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调控孩子的思维由浅层次、无序性向深层次、条理性方向发展。
3.讲究“法”,面向全体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设计问题,简 单的问题个人回答,稍难的问题给足时间等待学生思考后回 答,更难的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之后再回答。这里的面向全 体,不是指学生一起回答问题,特别是那些看上去似乎都知 道答案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话,更多的人实质是在“滥竽充 数”,养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独立思 维的发展。
现象三:评价没有及时“跟上”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 这样一道题目:
自己上课时不愿意举手,主要原因是( )。
A.老师没有给予评价B.怕回答错误,同学们嘲笑C.老师 的问题太难 调查发现有56.5%的学生选择了A,32.8%的学生选择了B。
通常,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都抱有很强的期待,他们在意 教师的评价,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但一个不容回避 的事实是,有的教师往往没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回答,或者 是由于留心自己想要的“ 答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
还有教师因为评价不当而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导致他们 不愿意回答问题。
对策1.及时准确评价 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对错误的回 答,教师可以先激励后纠错,注意方式,适当地问一问学生 “ 为什么会这么想”,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对正确的回答, 教师可以先表扬后要求,鼓励学生往更高层次思考;
对表述 不清的回答,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后有条理 地回答;
对课堂上精彩的回答,教师要不吝表扬,带动学生 为精彩的发言鼓掌。
2.注重评价导向 《预测》一课中,在学生数出10ml的黄豆粒数后,教师 要求他们预测50ml的黄豆粒数,之后开始数数。小组汇报时, 多数小组发现有70 粒左右,有一个小组发现有76粒,很快, 其他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还有个别学生大声质疑“ 太多”。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地纠缠这一组预测与事实 不相符,而是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激励他们尊重数据、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上,既解决了小组之前的窘迫,又教育了大 多数学生。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