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Web2.0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建设研究 一、引 言 Web2.0标志着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即由过去串联起来 的一系列网站发展到一个为最终用户提供网络应用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内容由每位用户的参与而产生,使每个用户成为 真正意义的主体,并将全社会所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最 大限度地有机结合起来,促使社会生产力得以空前的解放。
将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放置于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 视野,Web 2.0可以说是信息通讯技术引发信息革命、知识 社会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 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 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1] Web2.0 带给教育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重要的是 一种理念的更新。正如同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上个 世纪末就曾指出的,“新兴的信息即将使教育领域发生根本 性的变革。概念上的转变将最终至少与工具和技术的变革一 样重要。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技术将面临深远的变革,同时, 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远程教育将在25 年内取代美国独具特色的教育体制——独立的大学本科教 育。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技术上的变革势必将引 发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内涵。一个可能的结果是:高等教育 (即专科教育)的重心很可能发生转移,将面向成人提供贯 穿整个职业生涯的继续职业教育课程。这种方式,反过来,将学习的地点从校园搬到许多新的地方:自己的家、汽车、 城际火车、工作场所、教会的地下室或学校的礼堂。在这些 地方,几个人就可以在下班后聚在一起学习。教育和卫生保 健领域的情况也将与企业一样,重点也将从‘信息技术’中 的‘技术’转变为‘信息’”。[2]由于Web2.0开创了一个 平等参与、自主创新、自由探索、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的一切活动必将具有聚合性、创新性、主体性、 平等性、去中心性的特征,构筑于这个平台上的教育模式必 然是一种新的模式。
二、 Web2.0下的音乐鉴赏教学模式 在一个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知识社会中,旧有 的知识传承模式将不能承载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 这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在推进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 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 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在新一代互联网模式Web2.0 环境下,信息传播突破了以往的线性传递,而是以每一个参 与者为一个信息源,这些信息源经自组织、重聚合后,又对 学习者产生新的效用。在这个开放性的新时代,知识的传承 模式变得更为多元,所有分散的个体经验将整合为一个庞大 的信息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智慧,更为有效地促进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
就音乐鉴赏课程而言,基于Web2.0的教学模式最显著的 特征是由Web2.0平台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即主体性、互动性 与开放性。而这些特点是契合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特点的, 只是由于过去技术手段的限制,不能充分表现出来。音乐鉴 赏课程不同于一般求知识的教育,其授课本就不是一种单纯 的知识授受,而是使受众进入特定的审美体验、情感体验, “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诗大序》), 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然而人类 的审美活动、情感活动向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正如休谟所指出的,“(美)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 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3]杜卡斯也认为在审美 领域“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独立思考的绝对君主”,唯有自我 才是“最终的、不会有错误的判断者”。[4]人类审美活动 的这一特性,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更为注重每个 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审美体验没有标准答案,应该承 认并尊重学生在智力、情感、意志、成长背景和生理等各个 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找到他对艺术欣 赏的切入点,使之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品位。反对整齐划一 的教育,这既是音乐鉴赏课程的要求,也是现代教学模式的 一个重要标志。
追求主体性、个性化与互动性正是Web2.0的核心要素之 一。如前所述,Web2.0与Web1.0的本质区别即在于用户由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同时,Web2.0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长尾 理论,即关注少数群体的需求。就音乐鉴赏课程而言,传统 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台上播放音乐作品,并进行讲解,学生 在台下被动地接受,同时只有主流的审美体验受到关注,而 作为“长尾”的一部分学生的个别审美体验被在一定程度上 忽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更多 地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方法论,并不可能构建一个丰满的系 统。如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讲解,除了基本乐理的讲解,对于 漫长的西方音乐史和灿如群星的丰富遗产,只可能做几个点 的介绍,并试图用几个点来说明一个时期音乐的典型形态。
如巴赫之于巴洛克音乐,海顿、莫扎特之于古典音乐(狭义 用法),贝多芬到李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西贝柳斯、斯美 塔那的民族乐派,等等。事实上,这种讲授是对时间的妥协。
点与点间的连结,线向面的铺展以及更多的细节都是无法实 现的。而在一个兴趣小组中,这个点则数倍于课堂讲授地扩 延。课堂上的贝多芬,在这里有可能扩展到舒曼,甚至到瓦 格纳和马勒。而且审美是有主观差异性的,在兴趣小组中, 学生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审美取向和欣赏模式。贝多芬是伟 大的,但对于一个个体审美而言,他未必比一个名气没他大 的比如英国作曲家埃尔加能给予受众更多的审美体验。而课 堂教学中,贝多芬是必讲的,埃尔加却很有可能被略过。当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强大的数据库之后,这一现象不 应当再被延续。借助于数字音乐资料库,教学材料应该由单一的课本转向开放的数据库,教师的职责则由照本宣科式的 讲授,改为指引学生运用数据库,帮助学生从中找到最适合 于自己的切入点,帮助每个学生定制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
因此,在Web2.0平台上,教师的教案应该永远是Beta 版。每次课前,教师可以先在网络上发布该课的信息,指引 学生利用博客、社交网络等围绕该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 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相互 交流、切磋、评价,达到相互提高的最终目的。这不但为学 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了个性化学 习的效果,而且这种驾驭群体智慧获得的信息一定是远多于 教师的讲授的。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音乐知识所 做的评论、标签、投票等网络社群行为,收到对自己先期教 学构想给予的反馈,有助于更好的调整讲授策略,更为有的 放矢,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
三、数字音乐资料库的建设 作为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影音素材。音乐作 为时间的艺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无法固化呈现,感谢20世 纪以来录音录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音乐艺术表现可以得 到较优的固化保存,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够进行更好的音乐鉴 赏教育的硬件前提。然而音乐载体的流通远较纸质书本的流 通为少。学生通过书店系统可以较容易地购入绝大部分学习 用书,通过图书馆系统更是几乎可以借阅到全部所需书籍。
而目前音像店的规模相较于书店要小得多,且分布要少得多。在这少数的音像店中又大多数主营流行音乐,而音乐鉴赏课 程的主要对象——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则极为稀 缺。同时,大多数综合图书馆所馆藏的音乐软件远远少于书 籍的收藏。此外,目前西方古典音乐的国内引进品种仍然较 为匮乏,且效果不甚理想。这就决定了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鉴 赏在很大的层面上依赖于进口音像。而进口音像制品目前售 价仍然颇为高昂,这会进一步阻碍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获取。
而对我国音乐软件的获得,其困难有时更甚于进口音像。我 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有大量的曲艺形式,然而大多数地方曲 种和小曲种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整理,或是只在本地有零星的 整理。普通学生对这些音乐软件的获取是极为困难的。
一个解决途径是数字音乐资料库。数字音乐资料库或称 数字音乐图书馆,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所支持的一个 开放式数字音乐信息系统,通过对数字音乐、数据库、网络 等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把大量的、多类型的音乐载体数字化, 将这些音乐数字资源及音乐相关知识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 组织整合,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音乐资源与相关信息的查阅 服务。它是用来提供存储、管理、检索与展现音乐数据与相 关信息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目前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不少数 字音乐图书馆或类似的网站与系统,如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 虾米网、雅燃网等。然而目前为止,数字音乐图书馆多是偏 重于音乐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并未从音乐教育的角度予以足 够的设计和整合,也并未对Web2.0技术予以足够的应用。四、Web2.0下课堂的延伸 Web2.0对于教育改革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几乎无限极地 放大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成为了可能,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近乎无限的服务于整个社会。
《礼记·学记》中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十八 大”报告中也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 石。”教育的终极理想必然是“有教无类”的,是针对全体 国民的全民教育,而非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大学作为 一个国家教育理念的最高表现形态,其所承载的不仅是精英 的培养,更要引领一代风气。现代化的大学不应是一个封闭 的机构,而是要肩负起推动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培养一 国民众的公民意识的担当。
过去囿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最好的教育 总是只能面对最少数的受众。因此,“十八大”报告中也把 “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 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 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作为今后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方 针。这种对均衡和平等的吁求,在Web2.0 时代从技术手段 上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易实现。随着开放性教育平台的 出现,资源的有限性和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有了 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这几乎成了当今世界的共识,早在1996年,美国就制定了“让美国的孩子为21世纪做好准备:
面向科技素养的挑战”的教育技术发展计划,开始关注信息 化时代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并启动了CGUC项目(课程门户 统一目录,后改名为GEM)。同年,欧洲启动了EUN(学校联 合网)。此后西方国家纷纷开始了开放型教育的探索。迄今 为止,世界上已有数量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实施OER(开 放教育资源)。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项目(MIT OCW)、 耶鲁大学公开课(Open Yale Course)、卡耐基·梅隆大学 开放学习创新项目(CMU OLI)等世界名校的开放教育资源 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此外,一些提供教 育服务的IT平台,如YouTube, Slide Shaer和苹果公司的 iTunes U等则为这些资源开设了集中展示平台。2003年,我 国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 作,简称精品课程建设,其目的也在于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 术,将优质教育资源在网上向全社会开放,以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对于音乐鉴赏课程而言,开放课程资源的意义相较于其 他课程更为重大。音乐鉴赏课程,学生面对的不仅是(甚至 主要不是)静态的纸质文本,和教师线性的讲说。其他非实 践类课程,主要是教师、书本教材和学生间线性的知识传递, 这种传递类型对载体的依赖度较低,可以通过纸质文本复现 这一传递过程中的大部分内容。换言之,在没有课堂的情况 下,学生通过看教材和教辅书籍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经由自学完成这一学习过程。而音乐鉴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音乐是 时间的艺术,其呈现的独特的方式对载体的要求较高,这就 意味着学生自学时所面临的硬件障碍远较其他课程为大。音 乐艺术从表现方式和受众的接受而言,都不只是一种静态的 单线条的传播,而是在动态的影音等多种媒体配合下,共同 营造的一种多维度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复 现,需要藉助LP、CD、 SACD、 DVD-Audio以及更新的数字 格式音频播放系统和VHS、 VCD、LD、DVD-Video、BD等视频 播放系统,这种硬件的高度专业化,以及学习中对硬件的高 度依赖性极大地增加了学生自学时的客观障碍。
五、结 束 语 基于Web2.0的学习,意味着开放形态的资源得以接受与 再创造。在这种环境下,知识不是简单地被消费与共享,而 是扩散式地增值与再造。在这里,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融为一 体,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用户生产者(Prosumer)。这也符 合托米提出的第三层次的开放,他认为第一层次的开放是获 取和可获取性,第二层次的开放是权利和能够享受资源带来 的服务,第三层次的开放就是生产与消费的融合。[5]这种 开放,不再是一个中心向外的辐射式传播模式,而是真正的 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习者都成了一个中心,学习者不再单 纯、被动地索取与消耗资源,而是主动参与到了创造与贡献 资源的进程中来。“群策群力”这一古老成语获得了新的解 读,群众对知识的创造这一理论形态的表述也变得更为直观。在知识内容的交互过程中,将分散的点结合成了巨大的知识 网,这个网不会被消耗,只会无限地增长。教学在此平台下 其价值得以最大的实现,古典音乐和高等教育因之不再只属 于少数人,一个学习型社会将会真正到来。
[参考文献] [1] mGov Lab China. “Innovation 2.0 in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Seminar at Peking University[EB/OL]. mgov.cn,2009-05-01. [2] [美]彼得·德鲁克.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 朱雁 斌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英]休谟. 论趣味的标准[A].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第五辑)[C]. 吴兴华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 朱狄. 美学问题[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5] Tuomi.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at They are and Why do They Matter.[EB/OL].http:
//www.meaningprocessing.com/personal Pages/tuomi/articles/OpenEducationalResources_OECDr eport.pdf.Oct.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