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青岛》读后感
《细节青岛》读后感 一个人和一座城的关系,抑或宿命必然,抑或极其偶然。我之于青岛 究竟算做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真的说不明白。有关青岛最早的资料,是家里那本保存了半个世纪的老相册。在我四 五岁的时候,被妈妈拉着去了中山路的“天真”,和妹妹一起,留下一张极有可能 是我最早的老照片,而关于那趟进城的事,我真的没有半点记忆了。按说四五岁 也该记事了,但我从小吃地瓜地瓜干长大,估计是大脑缺营养吧。妈妈倒是常给 别人说起那次进城的趣闻:一是站在栈桥不走了,非要在上面睡觉,说栈桥比我 家里的炕还干净,二是指着路边的路灯,要大人买这个发光的葫芦。
后来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年秋天,跟着妈妈进城,从小港火车站逃 票下车,去黄岛路市场卖新摘的苞米棒。记得那是个凄风苦雨的日子,还记得四 方路大茅房。
1983年夏天在泰山脚下读完了书,到青岛实习,住在中山路,此后开 始和这座城市长达几十年的依恋。
那时候的中山路,不光是青岛,在整个山东省恐怕都数得上最繁华的 商业中心了。工作、居住、学习、生活、恋爱全鼓捣在这条马路上,市南前海沿 一带,是我进入青岛、认识青岛、爱上青岛、留在青岛的第一前沿阵地。那些快 活的、纯真的、朝气蓬勃的青春,从19岁到29岁,几乎全留在了前海沿尤其中山 路93号,那栋庄严华美的银行大楼。十年弹指一挥间。商业地产广告语 那时候,我拴不住年轻躁动的心,常常打开窗户,从三楼办公室往下 俯瞰热闹的中山路,看那些铮亮的俊男靓女,看对面那间书店,看拖着大辫子的 电车轰隆隆来来往往。有时候,我会收回目光,凝望眼前这几根灰色的科林斯式 奥尔尼式罗马柱,想想自己的心事。那时候,我真没想到自己日后的真正的事业, 会和建筑扯上什么关系。
婚后,快乐的银行小职员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我在青岛开始真正自 由而辛苦的创业,而工作的对象,恰恰是那些在青岛四处疯长的建筑。做为注册 造价工程师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一方面我在签署的报告书里严谨地计算着青岛 的价格和价值,另一方面却又在用小文人的那点感性和浪漫,热烈而痴迷地打量 着这座北方海滨小城每一个惊人的变化。渐渐地,青岛变大了,变新了,变美了,也变得空洞了,变得浮躁了,变得轻狂了,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变得他妈不像我 的青岛了。
再后来,我有机会走得更远,看得更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香港、京都、巴黎、加利福利亚……老实说,青岛离我日渐遥远了,虽然我的故 人我的亲人连我自己还依然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某几个角落。人和人之间,有心的 距离。人和城之间,莫非亦然?感性的话 如今,我在三千公里之外的三亚,在一个热带海滨小城,回望北方寒 风中的青岛。我的视线穿越崇山峻岭穿越重重雾霾穿越五十年人生茫茫往事,我 看见家乡青岛依旧清秀亮丽,依旧风采照人,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常陪你了,我 的青岛。孩子长大了,总会走远,对吧? 凭籍着记忆、照片、图书,还有那么多来自家乡的人间真情,我忘不 掉青岛,我常常回望我的中山路、我的团岛、我的香港路、我的海口路、我的沙 子口……我常常隐约听见,德县路圣尼厄尔教堂的钟声,随着东北季风穿越时空 飘进我的梦里来。
林微因说,有人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 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因为城里的一道生动的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 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 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青岛,我爱你。青岛,保重。
等樱花开了,我回去看你,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