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改革我们同在路上】改革在路上

评价改革我们同在路上

评价改革我们同在路上 2016年4月20日~23日,笔者参加了由嘉兴市南湖区绿 色评价试点学校项目负责人、区研训中心绿色评价试点学科 教研员组成的南湖区“绿色评价”项目考察学习组。在首批 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区之一北京海淀区进行 了为期两天的教育评价专题考察与学习培训。走访了北京市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35中学初中部、北京八一中学, 观摩了全国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北京市海 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副校长姚守梅以及小学数学教 研员傅莉等教师关于区域评价改革的经验介绍,北京35中学 初中评价改革团队的关于数据平台引入到教育评价改革的 实践探索经验介绍,还有北京八一中学张立红副校长关于学 校“品质课程中评价实践的探索”的经验介绍,在评价改革 的区域推进与学校实践上收获颇丰。现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 谈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多部门联动推进区域评价改革 北京市海淀区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国家中小学教 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30个实验区之一。考察北京市海淀区教 师进修学校,目的在于学习他们在区域评价改革方面的经验。

听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姚守梅副校长以及小学 数学教研员傅莉老师的介绍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笔者很大的启发。

(一)目标先行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教育管理中,定位了 “五大职能”,即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 设以及教师发展。在“质量评价”中明确职能任务:负责海 淀区各学段各学科的学业质量评价,基于评价数据的分析与 反馈,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帮助学校改进教学管理,同 时促进教研内容和方式改进,并为海淀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政策提供依据。从“质量评价”的任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 看到,海淀区的教育评价改革,其目的是通过评价发现问题, 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改进教学,改进管理,改进教研 内容与方式。

(二)部门联动 在罗滨校长的介绍中,经常强调一点,那便是教育评价 改革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教育团队共同去 实践的事情。因此,在海淀区,多个部门参与了教育评价的 整体推进。

教研室负责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教科所负责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与学业负担状况的监测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状 况调查,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负责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监测。

通过多部门的联动,利用各个部门的人员与专业优势,制定 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素养发展进行全面的监控 与了解,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 而保证问题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专业支持 评价改革,实践是根本。但在实践之前,对评价内容与 指标的思考,对评价方式的理解,以及评价分析专业人员的 介入等,都应该成为评价改革实践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海淀 区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中,一是以化学特级教师罗滨校长为 首的领导团队,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
二是招聘了相关评价 专业的人员加入到评价改革实践中来,从专业技术上充实了 团队的力量,有效保障了评价实践的前瞻性、专业性与科学 性。

1.高位层面,“标准”引领实践,关注评价理念落地 在罗滨校长的介绍中,对于评价“标准”这一块,还作 了重点说明。她说:他们的评价标准,主要从知识技能、学 科思想方法、应用实践能力与迁移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来制定,下面还有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特别是在迁移创新能力这点 上,罗校长特别作了展开说明,她说:对于“创新”,我们 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人人有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关注每位学 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差异的;
而创新能 力培养离不开一定的载体,于是这里就会有“近迁移”和“远 端迁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 进行相应的设计,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应该说,在 高位层面上,“专业标准”是评价设计与实践的关键要素。

当然,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有特级教师与评价专业人员的 共同努力来完成。

2.实践层面,“理论”支撑实践,关注数据平台建设 在姚校长和傅老师的介绍中,我们又看到了海淀区教研 员们在评价实践中的做法与经验。首先,他们谈了对质量监 测的认识与实践体会。他们认为:考试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 学习的过程。于是,“过程目标”的监测相当重要。在傅老 师的介绍中,她呈现了许多测试学生的“过程目标”达成度 的试题,也谈到了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其间就有关于项目反 应理论、Rasch模型分析、SOLO分类理论等相关成熟的数据 分析理论的应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同时,海淀区在架 构数据分析平台中,借助“必由学”的专业数据分析平台, 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数据分析思路,特别是在高中学段的学生学业评价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后续跟进 以前我们认为,命题是学科教研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如 何考学生一直是需要教研员思考的问题。但当下在这个从国 家到省市都在提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时候,教研员在 评价改革中的重要任务,需要从仅仅关注命题向着既要重视 命题,更要重视在监测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进行 教学指导这一方向上来。因此,在评价改革实践中,教研员 的专业性不能光凭经验的教学指导,而是更多体现在基于数 据分析的专业指导中。就如同姚守梅副校长在介绍中强调的 那样:我们教研员在组织命题团队时,需要组织一个有能力 的命题团队,更需要形成一个有情怀的命题团队。有能力是 基础,有情怀才是根本。因为只有具备了对教育有着真切的 情怀,才会在命题中关注学生、关注教师,才会在出现问题 时,给予学生和一线教师以切实的帮助。

二、评价改革成为了学校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次北京市海淀区评价改革专题考察学习中,我们还 走访了北京市的两所学校,一所是北京市35中学的初中部, 还有一所是北京市八一中学。在走访的两所学校中,关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两所学校各有侧重,也体现了 各自的特色。

(一)借助数据平台,实现技术为评价服务的功能 在北京市35中学初中部,我们听取了学校评价团队成员 孙雪梅、王秀阁、王艳玲、张涛等四位教师作的整体介绍。

介绍中,重点落在如何利用“必由学”这个数据分析平台, 分析学生学业的整体状况,找到薄弱点,从而实现问题的解 决。

孙雪梅老师介绍了学校教师在使用“必由学”这个数 据分析平台中,从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主动提出要用的转变 过程,表达了一线教师对数据分析平台的功能与价值认识的 转变过程。王秀阁老师介绍了“必由学”这个数据分析平台 的基本操作方法。而王艳玲与张涛老师则是介绍了基于数据 分析后的课堂教学改进的两个案例(一个是试卷讲评课案例, 一个是习作讲评课案例)。这些介绍很好地展现了数据分析 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

(二)基于课程改革,实现评价为课改助力的价值 北京八一中学张立红副校长给我们呈现了更为高位的 评价理念与实践经验。这所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始创于1947年,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 而来的现代化历史名校,不仅有着一流的设施设备,而且在 课程改革与评价实践上,有着其特有的做法。

在张校长的《基于核心素养,搭建多元课程体系》为主 题的“初中品质课程建设”的介绍中,谈到了八一学校的品 质文化理念,也介绍了“以过程性评价,调整教学策略和学 习方式”的具体做法。她谈道:探索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 行多角度的学习评价。并展示了借助大数据分析得到的学生 能力成果,如“学习元能力”,从元能力的维度总体均分可 以看出学生在逻辑推理、概括提炼、心理旋转以及听力记忆 等方面的水平状况。“我们通过精准的数据挖掘,更科学地 了解自己的学生,诊断和改进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而一 系列课改的最终目标,便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育评价专题学习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评价改革,立意要高 (二)评价实践,落地要实(三)评价引领教学,期待有所突破 通过对海淀区的考察学习,我们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 很多。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利用教育质量的综合评 价,更为有效地为一线教师服务,为学生的学习与一线教师 的教学作针对性指导,其实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过程。

无论是笔者所在的南湖区以“三力”为要素的绿色评价区域 实践也好,还是海淀区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都在义务教育 阶段的学科学业评价上有了很多的尝试,但评价数据切实运 用于日常教学,尚未形成常态。这其实需要区域与学校层面 的共同努力,将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评与相关测评数据的分析, 借助于技术平台,使之常态化。即唯有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常 态化,才能促进数据服务于教学、运用于教学成为常态化。

最后想说的是,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学科教研员, 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评价改革可谓任重而道远。所以, 我们唯有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学习新的评价理 论和操作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用评价引 领教师改进教学,促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从而提升学生 全面的素养。

(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