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怎么死的
多尔衮怎么死的 关于多尔衮的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满洲爱新觉罗 氏,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兄英亲王 阿济格,同母弟豫亲王多铎。初称台吉。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和硕睿亲 王”。清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少年时多次随父出征蒙古与明朝,因屡建功 勋16岁而获“墨尔根代青”(满语“聪明王”)之号,成为正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 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并于第二年率八旗军入关。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 塞北狩猎途中,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其生前谋逆罪,被削 爵。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忠,配享于太庙。
多尔衮怎么死的 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医治不得 要领,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享年只有39岁。灵柩运回北京,顺治帝追尊他 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的葬礼依照皇帝的规格举行,埋葬在北京东直门外 (今新中街三条3号附近)。
多尔衮弥留之际,他的同胞兄长阿济格当时在他身边,两人有过密谈。
多尔衮刚一断气,阿济格立即派自己统帅的三百骑兵飞驰北京,颇像发动军事政 变的动作。大学士刚林身为多尔衮的心腹,洞悉此中底细,立即上马飞奔进京, 布置关闭城门,通知诸王做好防变准备。顺治帝听从王爷们的建议,将三百飞骑 收容在押,诔杀殆尽。阿济格随多尔衮的灵柩进京时,立即成了囚犯,被送入监 牢幽禁。他在监狱中企图举火,被赐令自尽。这个举动剪除了多尔衮的嫡派势力, 清算多尔衮也从此开始。
多尔衮与顺治小皇帝如何结怨的 顺治八年正月,多尔衮的贴身侍卫苏克萨哈向顺治皇帝递上一封检举 信,揭发多尔衮生前曾与党羽密谋,企图率两白旗移驻永平(今河北卢龙县)," 阴谋篡夺";又说他偷偷地制成了皇帝登基的龙袍服装,家中收藏着当皇帝用的珠 宝。这时只有13岁的顺治皇帝,第一次亲理朝政。他召集王爷大臣密议, 公布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的奏折,抖数多尔衮的罪状,主要是"显有悖逆之心"。少 年天子福临向诸位王爷宣告说:"多尔衮谋逆都是事实。"多尔衮被撤去帝号,他 的母亲及妻子的封典全都被削夺了。
当时在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记载说:"顺治 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 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1943年 夏天,盗墓者曾将多尔衮陵墓的正坟挖开,只见地宫中摆放一只三尺多高的蓝花 坛子,里面放着两节木炭。当时看管墓地的汪士全向盗墓者解释说:"九王爷身 后被论罪,其中的金银圆宝都被掘去,据说坟地遭过九索(挖抄九次)。坛子是骨 灰罐,是一个虚惊位(象征性的尸棺)。"彭孙贻笔记中有关焚骨扬灰的说法,当然 是可以相信的。
顺治帝仇恨多尔衮福临对多尔衮是仇恨的,其中有多种原因。
多尔衮是想当皇帝的,暂时没当皇帝只是策略而已,这对小皇帝是个 寝食不安的威协。顺治五年十一月,他凭借自己的权力,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 摄政王,用皇帝的口气批文降旨。当时人写的《汤若望传》说:"他穿的是皇帝 的服装。"顺治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他操纵追封自己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纳 喇氏为太皇太后,他自己完全以皇帝的面目出现。顺治十二年,福临对诸王大臣 回忆当时的事说:"那时墨尔根王摄政,朕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的 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多尔衮一旦机会得手,亲自登上皇 帝宝座,没有任何理由排除这种可能。
逮杀豪格后强占他的妻子,是多尔衮引起福临愤怒的一个焦点。顺治 元年四月,以往支持豪格的正黄旗头子何洛会,向多尔衮告发豪格图谋不轨,说 豪格后悔当初在继位大事上有失谋算。其中有一句侵犯多尔衮的话说:"我豪格 恨不得扯撕他们的脖子。"多尔衮以"诸将请杀虎口王(豪格)"为理由,企图谋杀豪 格,由于他的同胞弟弟顺治小皇帝哭泣不食,才得以免死。顺治五年,反对毫格 的人建议将毫格处死,多尔衮假装说:"如此处分,实在不忍!"便将豪格幽禁起 来,等于判了无期徒刑。数月后,豪格就不明不白地死在狱中。顺治七年正月, 多尔衮强迫豪格的福晋(妻子)博尔济锦氏做自己的妃子,又害怕此事贻笑后人, 秘密布置大学士刚林在史档中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娶皇嫂孝庄皇后,是福临痛恨多尔衮的难言之衷。孝庄皇后是皇太极 的妃子、顺治皇帝的生母,蒙古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
多尔衮是个好色之徒,他一共娶了多少个王妃妻妾,没有史籍能够说 得清楚。他的原配福晋博尔济锦氏刚刚去世,很快就强占侄儿豪格之妻为妾,后 来屡在朝鲜境内选美,又在八旗区域搜娇,至于汉家小娘更是任他随意糟蹋。他 不放过寡居深宫的皇嫂孝庄太后,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乾隆四十三年,弘历阅看实录,以为多尔衮"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 业,厥功最著",明示平反昭雪,还其原爵,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从清 廷爱新觉罗氏家族看,多尔衮是大清帝国的实际创建者,乾隆帝为他重新作出评 价,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但乾隆多心,避免日后惹起宫廷是非,上谕中说:"为 后世征信计,将从前关于此事之上谕,均不得载入国史。"于是有关多尔衮的档 案概行销毁,以至《八旗通志》中的多尔衮传,记他死后的事也只寥寥数笔,后 人很难弄清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之事的本来面目。
多尔衮得祸的原因,史书归罪为他想当皇帝。乾隆帝以为,这是"诬 为叛逆"。他明白,中国历史上那些当了皇帝的人,包括他的父亲雍正帝在内, 在他们没有当皇帝之前,有谁没有想当皇帝的念头和动作想当皇帝的人,为什么 当了皇帝就没有罪,没有当上皇帝就有罪呢问题就在于做皇帝的怎样对待反对派。
彭孙贻以为,多尔衮"初称摄政,次称皇父,继而称圣旨",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 力,是没有称谓的皇帝。但多尔衮"无成谋,拥戴者駸駸,骑虎难下。"这是认为, 多尔衮不是毁于政敌,而是拥戴者拍马招摇所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一件 当年审问多尔衮心腹刚林的档案,其中说:"刚林昼夜不断往默尔根王处阿谀奉 迎"。多尔衮死后,他在以往的一片"皇父之恩浩荡"的呼声中败下阵来。对于反 对派,如果多尔衮能像李世民收用魏徵那样,那就称得上胸有成谋了。或者退一 步说,他生前能在反对派的挑剔监视下,严于律己,谨慎从事,与朝廷大臣之间 的距离不要拉得太远,反对他的人就不会那样蜂拥而上,以至于让他死无葬身之 地,造成全局的败亡。
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远处荒芜的喀喇城,可曾收容下他的尸骸;可曾记录下他逝去时难以 放下的沉重;可曾凝固着不屈不挠、不服 不馁的鲜血 这一切都归属于你——爱新觉罗 多尔衮,大清的皇父摄政睿亲王,草原上的墨尔根代青! 已近黄昏,喀喇城的天空,染上一抹残阳的余辉。
榻上的他,静静地躺着,闭目似在回想,脸上无半点血色,但那星眉 剑目,深藏着睿智,依旧可见他纵横朝堂七年来无人能敌的飞扬霸气。
窗外殷红的晚霞映入屋内,瞬间,他似是回想起曾经的辉煌。
十四岁那年,一夜之间,父汗驾崩,母妃被逼殉葬,他和年幼的弟弟 抱在一起,那一夜他承受的打击,岂是外人能够体会到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在那 一夜蜕变,十五岁征战沙场,首战告捷,锋芒初露,一个难得的将才正在崛起。
山海关上的朝阳,永远的将那个飒爽的身影定格在了历史的深处。
蓦地,一阵寒风掠过,卷起的飞雪吹进了门窗,帷幔也跟着舞了起来。
他略带无力地睁眼朝门外望去,雪地格外刺眼,一切都是白的,地上松而厚的雪, 与天上的斜阳连成一片,不绝地绵延着。让他记起了那权倾天下背后无尽的苍凉。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他已然大权在握,却和身边人渐行渐远。
其弟多铎出天花而亡;哲哲大福晋辞世;相濡以沫的妻子继而去世。一 连串的打击,让这样一个已经身心俱疲,千疮百孔的人如何去接受,去面对苍天, 你何其不公! 而今,身边的亲人,又何尝让他体会到一丝亲情的温暖。哥哥阿济格, 自从皇太极时期的换旗事件,就已经渐渐势不两立,侄儿福临,稚气叛逆,对他 的一片苦心视而不见。人情的冷漠,怎能不让他品尝着那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落 寞。
他不明白,一个人付出了爱怎么会换来恨呢 只为“皇父”这一声称谓,他尽心辅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对 那君臣之礼没有丝毫怠慢。为了保大清江山稳固,不让父兄的心血毁于一旦,他 不惜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不疲地玩弄权术,为大清的昌盛扫除所有的障碍与威 胁,不惜被史书冠以所谓的“大权独揽,刚戾自用,功高盖主”。
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不顾自己的健康,没日没夜的处理奏折,透支了健康,只为大清的千秋光绪,国运绵长。
此刻,心真的狠狠的痛了,曾经叱咤风云的他原以为可以笑对人生, 却不曾想,多年的征战,在政治漩涡中多次的打转,早已将他折磨得身心俱疲。
望如今,花自飘零水自流。纷飞的雪花,殷红的残阳能否记愁于此他 已无力再回想。
窗外,残阳如血,渺远的天边,云彩被这红光烧着了,映红了纷乱飞 舞的雪花。
在那如血残阳的映射下,榻上的他,静静地阖上了双目,从此,便再 也不必为这些事而烦心。却不知,临走的前一刻,他是释然的,还是沉重的。皇 父摄政王辞世的消息传到京城,全国缟素,举国哀悼,尊他皇帝之名。然而,这 看似“至孝”之举,不过是日后清算的一个幌子罢了。
顺治八年二月,他英魂未安,便被黜宗室,除玉牒。一系列令人乍舌 的清算,便是对他功勋赫赫,定鼎中原的回报,怎不可谓千古断肠! 情犹未断魂已断,他已湮没于历史厚重的尘埃之下. 南风吹,乡愁起,孤城岸边,野花摇复止,王上尚在,英姿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