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高校生法学教育
和谐社会下高校生法学教育 和谐社会下高校生法学教育范文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民主法治位于首要 位置。大学生是和谐社会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其法律素质直 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加强和改进非法律 专业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民主法治意识, 能使法治所包含的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大学生对法 律权威以及法律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 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并主动抵制破坏法律秩序的行为,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 的贡献。一、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认识存在偏差 根据我国现有法规政策及实践做法,高校的法制教育是 从属于德育教育的,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这就导致部分 学校领导对法制教育存有模糊认识,重视程度不足,弱化了 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将法制教育的责任推向了社会。高校 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两课”中的法律基 础课程来实施,单纯地把法律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待,简 单地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 划中,没有考虑到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更没有提高大学生 的思想意识。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 是结合在一起的,部分学校把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归入思想品德教育中,由思想品德教师担任,这在一定程度 上削弱了法制教育的层次,过度强调了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 淡化了学生对法律的敬畏感。
(二)师资力量匮乏,水平参差不齐 法律基础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教育 性。这就需要一支具备专业法学背景、受过正规培训、具有 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但是,在高校从 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还是“两课”教师,而“两课”教 师在高校普遍不受重视。相比其他专业课教师,他们普遍缺 乏进修、培训的机会。此外,由于高校持续扩招而引发师资 严重不足的现象也波及法制教育,很多高校不得不安排学校 行政人员或者聘请退休政工干部兼课。这无疑给高校法制教 育带来难以突破的瓶颈:教师的课堂讲解局限于法律概念和 条文,照本宣科,缺乏精辟的法理剖析和鲜活的案例;遇到 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必定导致其权威性下降,进而 影响到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同。
(三)课程设置不科学,体系比较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 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来实现的。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新形势,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98方案” 独立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新版教材比较 注重知识性,内容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比较广,高 校法制教育基本上涵盖了政法院校法律专业的大部分专业 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也与法学专业教材的思路大致相 同,可以说,这部教材是各类法学教材的缩写本。同时,该 教材是以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为主体的,法律基础部分只有两 章内容,学生很难从中获得新知,这就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法 律特征和观念在不断强化的同时,法律实体内容却严重缺失。
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使得教授者只能简单地进行知识罗列教 学,学生只能应付考试,很难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与法律能 力,从而造成了高校法制教育体系的单一化。
(四)教育方式落后,观念亟待转变 目前,高校除专门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制教育课 外,其他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只是在短短的一个学期 进行,此外再无任何系统教育。讲授者教学手段比较落后, 教学方法一般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填鸭式”、“灌输 式”、“照本宣科”充斥课堂,理论说教多,实践环节少, 学生没有形成法律意识;教学过程基本上是课堂、教师、书 本“三中心”,实践教学很少或没有,师生在“知”的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内化的程度不深,大学生“知行背离”, 表现为“不知不行”、“知而不行”甚至“知而误行”,这 种“知行相悖”的困境极大地削弱了高校法制教育成效;在 实践教学中也应该辅以丰富的课外法制实践,例如,开展法制宣传、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法庭审判、组建模拟法庭、 开设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等。只有这样,高校法制教育 才能教导大学生学法、知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做到守 法、用法和护法。
二、完善途径与方法 (一)转变观念,建立独立的高校法制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加大培训力度,让教师掌握先进的知识与技能,更 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培养选拔学科 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力量中,为培养对象设立科研基金,创设 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对取得教 学和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师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培养经费投 入。其次,还要走专兼职教师结合的路子,通过专、兼、聘 等多种形式,配齐专职教师,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 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为补充,整合高素质的法制教育师 资队伍,这也是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推行的一项长期战 略选择,从而提高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
(三)构建合理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首先,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的需求,让学 习法律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要求,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设计 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时,必须对法制教育需要主体和需要内 容的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在设计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时要转变思路,让大学生感觉到学习法律知识可以维护自 身权益,使其主动接受法律。最后,学校和社会还要注重法 制环境的营造,要让大学生感觉到司法的公正公平,在学生 心目当中塑造法律的高大形象,学校要做到依法治校、依法 管理,避免违规性、随意性,切实尊重并维护师生的合法权 益,使学生时时感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自觉养成依据规 章制度办事的行为习惯,从而逐步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四)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思维敏锐,思想开放。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妥善应对各种事件,确保 社会和谐稳定,都离不开校园的和谐稳定。在当今社会深刻 变化的形势中,大学生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 力都比过去加大了,很容易出现不和谐的情况,这就更加迫 切需要高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法制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使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统一,使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同 步提高,从而使大学生对法律有科学的认识,真正做到知法、 懂法、守法,敢于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善于利用法律武 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和和 谐社会的参与者、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