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与青年教育研讨
传统道德与青年教育研讨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 进程中逐渐积演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 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诸方面的总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产生了强大的、催 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传统美德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是 一种以维护祖国民族利益为标志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文明和 觉悟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精神支柱,因此,对青 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1.对青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华文化传统博大浩瀚,仅就伦理道德教育而言,所累 积的理论及经验亦宏富精深。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传统美德 教育主要有以一F基本内容。
1.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从古至今无数仁 人志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的可歌可泣精神, 谱写了伟大的篇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尚的爱国主 义情操,应成为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今天,在完成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在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我们仍 然要不断激发人们的深厚的爱国情怀,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 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增强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而奋 斗的高度责任感和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1.2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教育 中国素以重视整体利益,鄙视个人主义而著称于世。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将 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全局利 益高于局部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它反映了中华民 族乐于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优秀品格,这种品格是国家利 益至上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心理土壤。
中国传统道德的这种以集体为本位的社会本质,对中华民族 的凝聚与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就是要用古人这种 整体至上精神对青年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青年学生正 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大局为重, 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以保全整体利益,民 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1.3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 重视品德修养,讲求道义气节,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 成分。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 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一种最 高层次的需要。孟子推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也是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的历史表现。
对青年进行崇尚道德教育是高等院校标准化传统美德教育 内容之一。古人重视“自省”、“自律”,主张“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肯定自我道德责任, 强调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这些对于当代青年培养反躬自省、解剖自我、好学深思、严于律己的品德,克服文过饰非、怨 天尤人、得过且过的毛病,创造宽松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 围,具有现实启迪意义。
1.4“仁者爱人”的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不同道德水平的人,处世的态度、方法各有不同。中国 传统道德很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在待人接物中,态度 和蔼可亲,彬彬有礼,是良好思想修养的反映。古人提倡“仁 者爱人”的哲学,并试图用这一原则去处理人际关系,使人与 人之间表现出团结友爱,以和为贵,宽厚待人,谦让有礼,将 心比心,为人着想的道德行为与道德风尚。这些对我们今夭 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应成为高等 院校标准化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教育青年学生学习古人优 良的处世哲学,以自己的真诚和对他人的爱,去进行人际交 往。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看待,要设身 处地为他人着想,亦即:“君子已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 人之能也。”一个社会,只有这种思想占主导地位,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发展。
1.5艰苦创业、自强自立教育 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自强不息,古 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诸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故事都表 现了这种精神。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今的一些青年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 长大的,他们不懂得什么是“艰苦创业”,他们只羡慕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对勤劳节俭等美德却嗤之以鼻。有人说:“现 在的青年一代是购买的一代,享受的一代,没有责任感的一 代,”因此对青年进行艰苦创业、自强自立教育就更为重要。
我们要使青年学生懂得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前 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极其艰巨复杂的历史任一务,这就需 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大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的传统美德,去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道路。
1.6尊师重教,勤奋求知教育 中华民族很重视治学之道。首先表现为尊师重教上。人 非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故古云:“学者必有师”。尊师 成为美德之一。师,不必是固定的“常师”,能者为师。儒家 至圣,也向很多人学习,孔子进太庙,“每事问”。韩愈说得 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谁有才能就向谁学习,不 必计较年龄的大小,职位的高低。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要想成才,必须发奋苦读,勤奋求知。古人有“悬梁 锥股”、“投光凿壁”、“囊莹映雪”、“负薪挂解”等奋 发成才的光辉典范。这些记载做为美德的精神财富传给我们。
高等院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 尊师重教,勤奋求知是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和攀登科学高峰 的阶梯。因此,坚持勤奋好学的美德,培养青年学生刻苦学习 的勤奋求知的优良品质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我 们就是要用古人治学精神和治学典型事例来激励我们的学生,教育他们学无止境,学习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这样才 能不断进步。
2对青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原则 2.1坚持传统美德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青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正确方向,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 传统美德对立起来,二者是相通的。列宁曾经提醒过,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如果认为只有通过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这 条路,才能摆脱愚昧状态,那就是最大的错误。为了沟通马克 思主义与青年学生的心灵,需要有许多过渡环节和中间环节, 而传统美德教育便是一座重要的过渡的桥梁,缺少这一个过 渡环节,就要犯列宁指出的那种错误。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 义教育相结合是,一条重要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马 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 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培育下形成的雷锋精神、铁人精 神、焦裕禄精神等就是这种结合的光辉典范。他们既是中华 民族的优秀代表,又是忠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青年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 他们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取营养,培养美好公德,养成 文明习惯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
2.2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上优秀的、进步的道德,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一定的阶级和集团中形成、发展和起作用的。因此,它难免 带有某种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传统美德也是如此。比如 传统美德讲“孝顺父母”、“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等,在今天看来就不尽合理,有些显然是违背我们 现行政策的。再如传统美德讲“天下为公”中的“公”指的 是“朝廷”的公,它同我们今天讲的人民大众的公,就不能相 提并论。但这些传统美德又具有合理性、普遍性和全人类性。
因此,我们在对青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既不能全盘肯定, 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无论什么时代, 也不论哪个阶级和个人,都会面临着一个公和私、群体和个 人的矛盾。一般说来注重公、注重群体的利益都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和道德价值。相反的,只讲私利,不顾公利,甚至损害 公利则是不合理的,不道德的。而敬养父母,使之“老有所终”, 过一个安乐的晚年,则是任何历史条件下,人们都应遵守的 家庭道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就是这种合理的、普遍的、 具有全人类性的东西,并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容纳时代的 新内容,有新的发展,而坚决抛弃那些体现剥削阶级意识和 陈旧落后的东西。
2.3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 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任何人用任何方法可以全盘 否定得了的。但是,也不是要不加分析全盘照搬,而是要实行 “古为今用”。我们今天对青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也应遵循 这个路子。要珍惜和挖掘优秀的民族传统道德为我所用。比如古代爱国思想,即有热爱祖国,捍过御侮的正义精神,又往 往与忠群观念、狭隘民族主义相联系。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 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既不能割断历史联系,全部另起炉灶, 义不能现成取用旧的思想内容,这就要实行“古为今用”的 原则。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要利用旧形式,给以改造,加 进新的内容,使之“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通俗 讲,就是“旧瓶装新酒”。比如今天我们在长幼伦理关系上, 依然提倡“孝敬”老人,“孝敬”的观念形式没有变,但内容 改变了,剔除一了其中封建家长制的本质内容,加进了人一 与火平等关系的新的本质内容,加进了人与人平等关系新的 本质内容。对古代爱国思想也是这样,剔除其中的忠君观念 和狭隘民族主义内容,代之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社会 主义事业并与国际主义相联系的新内容。“孝敬”、“爱国” 这类词语具有通用性,我们利用的是这个旧概念,但所涵盖 的内容却从根本上更新了。
3、对青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为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必须对青 年学生进行教育,而教育效果的好坏又直接与教育的方法有 密切关系。
3.1把传统美德教育同思想教育和马列主义理论课结合 起来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学校而言,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德育教育的各个渠道,包括日常德育工作、 课外活动等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强化传统美德 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学校现行德育教育 都应纳入这个轨道有效地开展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是中华“根”的教育,仅仅把它看成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 组成部分还不够,现行德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可以找到,而 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现行德育教育主要内容,所以 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对现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大 改革,也只有改革现行德育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才 能回归正位,发挥作用。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 要渠道之一,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方面,则要与德育工作的 其它方面加以配合。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使之成为全社会 和整个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得力的方法等。
3.2营造传统美德教育的校园环境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它是养成青年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在学校、在课堂也在家庭、在社会。这就需要 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相互促进,创造良好的教育人、 陶冶人、改造人、培养人的环境。但就学校而言,校园生活 环境对传统美德教育意义非常重大。校园生产与课堂教学共 同组成了大学生活的整体,而且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在校时 间的绝大部分,因此将校园生活纳入学校传统美德教育中也 是很重要的。通过校园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 传统美德报告会、传统美德演讲会、传统美德知识竞赛等活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教育和影响。开设传统美德选修课。利 用课堂系统讲授传统美德理论知识内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 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据说新加坡等国在学校开设了儒家伦 理道德选修课,而且要求每一位同学至少选一门有关内容的 课程。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3.3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一种好的风尚,如见义勇为,一般总是反映在少数具有 高尚品德的人身上,对这些要加以奖励,大力宣传。榜样具有 巨大的示范作用和感染力,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中,要大力 宣传英雄们的崇高精神,使青年学有榜样,行动有目标,增强 人们对改善社会主义风气的信心,促使大家争做高尚人,做 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