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社合作的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校社合作的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摘 要】我国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常存在实践不 足的问题。笔者从校社合作的视角出发,在老年社会工作课 程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将主要授课课堂搬到社会机构中去, 强调高校与社会机构的资源整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小 组合作学习、构建学习社区、服务学习等方法,实现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以期走 出传统教学困境,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5)33-0009-03 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老年社 会工作也是学生以后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在老龄化 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很好地掌握具体的方法技 巧,实现价值、知识、能力的三位一体,是摆在社会工作教 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1.社会工作的实践性 2.老龄化的社会背景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显,庞大的 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提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传统的 家庭养老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必须要 依靠社会养老、机构养老,而社会养老、机构养老最关键的 是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但是目前养老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人员缺乏。如何 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妥善处理老龄化社 会所带来的各种老年人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 指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老年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 内容。
3.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不 足,一是缺乏实践教学,单纯以课堂教授为主,传统的课堂 教学模式无法将课堂所学与老年社会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 学生也无从结合实践对教师所讲及书本知识进行检验、反思 和评判,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是现有的实践教学大都局限在学校内部的实验教学,通过社 会工作实验室、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少数运行的专业实践基 地也存在实践资源匮乏、实践方式放羊等问题,不具有稳定 性和长期发展性,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 基于校社合作的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改革 1.构建校社合作教学模式 在老年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大胆教学改革, 与校示范性实践基地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通力合作,改变传 统课堂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校社对接的合作实践教学 模式,学校理论授课控制在1/3以内,机构实践授课在2/3以 上,将主要授课课堂搬到社会机构中去。在实践中对学生加 以督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课上 课下相结合、有组织和自发相结合,实现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在老年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选举小组组长,制定小组目标,加强小组组员合作,按照老 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法、社区工 作法进行分组训练。主要实践内容包括老年人心理支持、康复训练、日常陪护、精神文化生活、权益保障,老年社会工 作人员心理安抚、技能培训,养老机构的日常运营与管理等 各个方面,每个小组至少开展六次活动,每次活动需写活动 日志,加强过程监控。考核成绩=理论成绩(30%)+实践成 绩(70%),理论成绩采用试卷考查的方式,考核重点在于 理论知识的运用。实践成绩由学校专业教师与机构督导共同 给出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出勤记录、小组考评、课程汇报、 课程评估等部分组成。
3.建立学习社区 4.实践服务学习模式 5.实施双重督导 三 总结与反思 通过校社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多方共赢。
一方面,学校专业教师与社会机构督导教师双重督导,学校 理论教学与社会机构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得到培养,优秀学生还可获得就业岗位,学生方面获益;
另一方面,社会机构也获得高校智力支持,在实务工作基础上 提高理论水平,并获得新鲜血液的补充,提高工作水平与工 作效率,社会机构方面获益;
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双师 型教师获得培养,专业教师获得成长,教师方面获益,最终 实现多赢。但是,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如何激活机构参与实践 校社合作的基础是双方平等,共同获益,若只是单方面 付出,没有回报,那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在老年社会工作教 学过程中,机构要一次性接收一个班40名左右的学生,并专 门配备若干名实践督导教师,机构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资 源,并且目前机构普遍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 大。因此,要充分考虑双方利益,共谋发展。一方面需要专 业教师投入较大精力并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另一方面 需要高校与机构建立长期的、全面的合作关系,高校要充分 发挥智库作用,为机构提供智力支持、专业指导,让机构从 其他方面获益,从而支持课程的实践教学。
2.如何激励教师参与实践 校社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是个挑战, 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的单向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要求将课程分为理论讲授与学生实 践两部分内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如在跟进学生实 践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疏导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压力,化解学生的困惑,这对 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现有教学评估体系主要要求教 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讲述,实践环节涉及较少, 教师在物质、精力以及时间上的投入和付出没有获得现有教 学评估体系的认可。这就需要从较高层面对传统教学环节的 评估理念、模式和体系进行改革,加大实践经费投入、增加 教学工作量,鼓励更多老师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参与实践教 学。
3.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实践 校社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充 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与当前 高校的教学模式区别较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通过在机构 中的课程实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成长,实现价值、知识、能力的三位一体。不仅要 求学生投入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还 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快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更需要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推行课程实践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认同校社合作的实践教学理念,另一 方面也需要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创造条件激发其学习的兴 趣及动机,例如加强督导,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支持等。
参考文献 [1]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6 [2]李艳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服务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学习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 2008(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