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
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是从事临 床医学、口腔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和公共卫生等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开展临床课程学习和从事医疗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医疗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引进人才政策的 推行,大量非医学专业的教师,通常是生物学、药学或化学专业的教师不断涌入 各个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院中。据一些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的基础医学院中,非 医学专业教师占到了近50%。笔者所在的生物化学教研室15名教师中,有8名教 师是非医学专业背景。在部分医学院校中甚至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基础课程如病理 学、医学微生物学也由非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因此,如何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 是教师个人、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非医学专业背景教 师,结合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以生物化学教学为例,谈一些心得体会, 与大家探讨。1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宗旨,潜心研究教学 1.1针对生物化学教材所涉及的医学内容,认真学习相关专业书籍, 恶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医学知识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与生命科学各专业生物化 学教材相比,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都是相同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相同章节的案例不同,前者都是以人类疾病来举例分析,譬如在糖代谢部分,医 学版生化教材则多以糖尿病为例,而后者如动物生物化学则以猪等家畜为例。二 是医学版生化教材增加了一些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特殊章节,如胆汁酸的代谢、胆 色素的代谢。针对医学生化教材的特点,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往往缺乏对疾病 的了解,因此在部分内容授课上存在讲述不清的短板。为此,备课时应该认真学 习教材中所涉及的医学知识,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如讲授糖代谢部分,可阅读临 床内分泌方面的书籍。
1.2通过有效听课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 应全面系统地听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的课。通过听课,悉心向教学经 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
很多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从头到尾完整听一遍老教师的授课,这 样无论对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弥补自身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缺陷都有较大帮助。
1.3挖掘新知识,使学生摆脱枯燥的死记硬背,增强学习兴趣以糖代 谢为例,这一章是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本章有非常多的糖代谢途径,有很多的代谢产物和酶,学生在学习时非常容易记错和记混,这也成了历届学生头疼的地 方,另外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如何让学 生从这种错误的认识中走出来,是教师授课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发现传统的生 物化学的代谢产物和酶在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各类疾病中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 机。例如,在糖酵解中,我们讲到了丙酮酸激酶(PKM),它是将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的关键酶,这也是糖酵解的第三个限速步骤。近年来发现 PKM在肿瘤细胞代谢,特别是Warburg效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譬如柠檬酸 循环中异柠樣酸氧化脱羧生成α-戊二酸中所需要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一直以来编码IDH的基因都被看成是管家基因,但近年 来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IDH在白血病、淋巴瘤和胶质瘤等多种肿瘤中都存在基 因突变,并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IDH突变后产生了一种新的酶活 性,可将a-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α-KG)转变为一种罕见的代谢产物-2-羟 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D2HG通过调控DNA甲基化和抑制加 氧酶的活性促进肿瘤的发生。目前针对其分子机制及分子诊断和药物开发正在火 热研究中。因此讲授此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把相关的一些最新科研进展引入教 学中,让学生有所了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他们的 知识并增强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放弃那种认为“生物化学只是一门 基础课程,对以后开展临床工作无用”的传统观念。
1.4其他常规教学技巧的加强作为任课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外,还 应当学会和掌握一些教学技巧。譬如着装应该大方得体,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 觉;
努力提高PPT课件制作质量,做到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有机结 合,以便于深入浅出的把知识点讲解清楚,既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手段中提高听 课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又让授课者的思路更清晰,课堂更生动同时也不能丢弃传 统的板书,可适当利用板书把课堂知识点凝练,使学生通过简洁的板书回顾整个 课堂内容。当然,在课堂最后应该通过板书和幻灯片对当堂内容或某一章节内容 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归纳,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此外,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并及时 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
2利用科研优势,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 非医学背景教师进入基础医学院工作,通常都是因为其从事的科研工作涉 及人类疾病研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有重点地将科研内容融入教学培养 中。2.1通过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训练等项目,积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 维,通过科研训练加深他们对理论课的理解,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临床5年制 及7-8年制学生通常在大二下学期开展生物化学理论课及实验课的学习,这期间 他们没有进入医院实习,因此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对于一些有志于科研训练的学 生,可以通过国家及学校组织的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简称大创)等项 目吸引他们加入科研活动中,既可以帮助老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还可以通过 这个活动加深本科生对科研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以本人所 在课题组为例,课题组3位具有副高职称的老师,按照学校规定可以带1—2个小 组,每个小组有3-5位学生。这样每个老师可以最多指导10个学生,三个老师可 以指导30位同学。当然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周期,可以设为1年或2年。这些学 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来实验室做实验,平时可以阅读文献,撰写英文综述。近2年, 本人所带的2个大创小组都完成了综述的撰写,而且实验完成较好。此外,我们 设计的课题尽可能地要与生化教材内容相关,难度适中。譬如笔者给2013级放射 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课题为乙醛脱氢酶(ALDH2)的调控机制研究,ALDH2在教 材中讲述时仅仅介绍了它的突变或多态性对酒精代谢的影响。我们设计的课题从 基因水平上探讨它是如何被调控的,中间涉及信号传导,又将信号转导这一章联 系到课题中,最终通过这一课题将生化教材中肝脏生化、蛋白表达和信号转导等 章节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对这样的课题都非常感兴趣,阅读了大量文献, 写出了高质量的英文综述,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同时,大量文献的阅读也加 深了学生对科研的理解,使他们更有信心完成这次科研训练。
2.2科研选题注重医学领域,最好能涉及教材内容,实现对教学内容 的再理解 近年来,代谢紊乱和肿瘤相关的疾病使传统生化理论又焕发了青春, 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相关研究又重新被科学界所关注,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这 些内容,对阐明疾病发生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前面提 到的Warburg效应,在生化教材里,仅仅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但它近年来已 经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如果科研选题以这些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为目标,会加深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再思考和再理解,同时也会扭转过去“重临床,轻基础”的传统 认识误区。未来医疗体制改革对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的要求一定是教学、科研和医 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这些医院更多面临的是如何解决疑难杂症,特别是解决临 床存在的有一定难度的医学关键问题,因此医生应当具有较强的科研思维和执着 的探索精神。医学基础课的学习目的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还要通过这门课程的 学习来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对教学工作的一点个人体会,希望能够对非医学专业背景的从事医学基础课教学的老师们有所帮助。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认真学习和补充, 努力弥补自身的知识短板,同时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教 学质量的提高,能够像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一样,更好地完成基础医学教学任务, 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医学人才,推动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肖业臣,刘畅(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长春 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