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90后大学生构建有力量的幸福]作战力量体系

积极引导90后大学生构建有力量的幸福

积极引导90后大学生构建有力量的幸福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然而当代“90”后大学生的主 观幸福感不容乐观。幸福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积极构建的:把握幸福的真正内涵,树立幸福的正确观念;

提升幸福的感受性,增强幸福的创造力;
开展丰富的社会实 践,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正视挫折,理性应对负性情绪。

摘 要:
“90”后大学生 幸福 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显示,54%的大学 生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1],当 代“90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容乐观。关于主观幸福感 的定义说法很多,但大家普遍认同Diener在1984年的说法, 即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 主要指个体依据 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2]。主观幸 福感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外在的生活条件或环境,更多得还 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评价。

很多人认为,幸福可遇不可求,其实幸福是一种能力, 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建构一种有力量的幸 福,这样的幸福更加真实,更加充满力量。那么如何引导 “90后”建构有力量的幸福?现提出以下几条思路:
一、把握幸福的真正内涵,树立幸福的正确观念 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什么是幸福,该怎样 寻求心目中的那份幸福,他们很迷茫。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些大学生虽然坚持正常上课完成课业,但是对于未来生活, 他没有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更有甚者,以逃课没有被点名 为幸福,以课后“吃喝玩乐”为幸福。究其原因,是大学生 没有真正把握幸福的内涵,树立幸福的正确观念。幸福不等 于快乐,所谓幸福感,是具体生活中的个人对其生活现实状 态的感知能力,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 而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3]。正确的幸福观指引着幸福的感 知走向与方式,是一种可以提高人生品味,促进人全面发展 的幸福观。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设《幸 福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形成独立而完善 的人格,达到身心和谐发展进而成为幸福和快乐的人。

二、提升幸福的感受性,增强幸福的创造力 “90后”大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更为优越 的发展条件,可是他们感受不到幸福,“郁闷”、“杯具” 成为他们的口头谈和生活状态,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对幸福的感受性,更缺乏增强幸福的 创造力。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经验和对幸福的感受性 的不同,致使幸福感具有很大的相对性。为何腰缠万贯的人 深感不幸而衣食简单粗茶淡饭的人却满身幸福,也正是这个 道理。高校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 识的同时,自觉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修养,并通过尽可能多 的开设艺术、哲学等方面的选修课,或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 团体心理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心存一份美好,深切地感受幸福,努力地创造幸福。

三、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些“90后”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沉溺于“吃喝玩乐”, 缺乏积极品质和上进行为。没有疾病没有心理问题不代表健 康,同理,不悲伤不代表幸福。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心理 品质对于幸福的意义,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增强主观幸福 感的一个捷径。但是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是靠大脑的 抽象思辨,也不是靠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靠热情地投入到 真实的生活中去。高校应该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 展社会调查、服务公益事业、担任志愿者等等,并鼓励学生 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 质,增强他们对幸福的切切实实的体验,使他们学会采用正 当的途径和方式实现正当的幸福目标。

四、正视挫折,理性应对负性情绪 有时候挫折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一块骨牌倒下,后 面的骨牌势不可挡。一些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原本 非常优秀的学生经过一次小小的打击变得堕落沉迷。究其原 因在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关爱和 呵护,缺乏正视挫折的勇气和理性应对负心情绪的力量。挫 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对人生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在挫折中 保持乐观与自信,勇于接受挫折的挑战。高校应该加强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设心理调试类专题讲座,教会学生理 性应对挫折和负心情绪的技能,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成熟的心态。学会正视挫折,理性应对负心情绪是获得人生幸福 的保障。

无论我们读书求学,还是赚钱晋升,它们都不是人生的 最终目的,它们都只是谋求幸福的手段和工具,并服务于幸 福这个最高目标。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教育家苏霍姆林 斯基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包括培养幸福的人。提升“90后” 大学生的幸福感作为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当代大学生幸福指数调查报告[DB/OL]. http: / /wenku. baidu.com / view / c4e2011755270722192ef7ed.html. [2]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 - be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95 (3) : 542~575. [3] 郭慰慰.不可忽视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 山西高等 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7):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