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探析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探析 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是社会发展 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既要遵循德 育教育的原则,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摘 要:
数学教学;
德育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 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 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数学教学中 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 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那么该如何做到在数学教 学中实施德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助史实,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死板的理论推导,做习题, 考试,那就只能起到知识的传递作用, 没有起到教人育人,升 华其精神境界的作用。例如在讲数的发展引入无理数概念时, 如果只是把知识告诉给学生,那就是一种没有色彩,没有情 趣的符号活动了。但是如果先向学生介绍无理数的发现者希 帕索斯,他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大弟子。他首先发现了 不可公度线段的存在,也就是无理数的客观存在。这是一个 真理,但这一发现却动摇了导师毕达哥拉斯和包括希帕索斯 在内的弟子们共同建造的数学王国的基础。导师要他保密,并且规定了以死来惩戒的纪律,但是他为了真理,还是勇敢 的把这一划时代的发现“泄露”了。结果他被开除毕氏学派, 并且被抛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虽然壮烈的牺牲了,但无 理数的发现为整个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光明大道。
你试想当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 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然后在这样的情景下老师再讲无理数的概念,学生的学习情 趣又怎能不倍增呢?其教学意义及实践作用又何愁达不到 呢? 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把有关数学史料和精 彩的外部世界的新发展、新成果引入课堂,既开拓了学生的 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之中激发了 学生自强不息和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二、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 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 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 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 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 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 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 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 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另外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还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 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若教师在教学中,不苟言笑, 则教室的气氛必然趋向紧张、严肃,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一种 压抑感,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 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 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 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精神 数学学习有三种形式: 灌输——接受形式、启发——理 解形式以及自主探索——获得形式。数学教育中道德精神的 培养主要依赖于第三种形式的数学教学和学习。
知识创造来自于艰苦的劳动,真正的数学不是听懂 而是做懂的。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发现数学 规律、事实、定理等,以探索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 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发 生,以事实为根据,对比事实、分析事实、研究事实,从而培 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研究性学习还包括真实问题的数学研究,也可以称 作数学建模活动。这种研究性学习要 求学生完全独立地从事研究,从确定研究对象,到采集 信息以至到最终解决问题,学生须学习制定策略、设计算法、 数学推理、归纳整理以至形成结果。目的是运用数学思维的 理性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理解数学的价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 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 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 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 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 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 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 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 6位小数的人, 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 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 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 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五、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越来越多地显示其 道德教育的价值,这对数学素质教育或数学创新教育是十分 有利的。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 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婧.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功能及途径[J]. 价值工程, 2011,(28) . [2]林文斌. 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D]. 福建师范大 学, 2002 . [3]刘裕.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恩施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2007,(04) . [4]宋祖平.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才智, 20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