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钛合金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医用钛合金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摘要:钛合金具有与人体硬组织基本匹配的弹性模量、 抗腐蚀性能好、抗疲劳性能高、对人体无毒性的优点,已引 起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极大兴趣。但目前临床应用纯钛金属仍 存在骨再生能力差、抗菌力弱的缺点。本文就近年来医用钛 合金表面改性后的生物活性和抗菌能力的双重特性及其应 用进行了综述。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5)46-0054-02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 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和治疗疾患、增 进或恢复人体组织功能,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加、意外伤害剧增,目前每年发生 创伤的人数在全世界约数千万,在中国大陆约300万,其中 相当一部分骨创伤者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早期救治或晚期 修复,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市场需求非常巨大。根据国家科技 部资料统计,近十多年来,我国生物材料和制品一直保持较 高增长率,但是我国生物材料和制品所占世界的市场份额较 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钴合金 和铁合金三大类,其中钛和钛合金由于具有与人体硬组织基 本匹配的弹性模量、抗腐蚀性能好、抗疲劳性能高,对人体 无毒性的优点,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现今,已有钛 合金人工关节、牙种植体、血管内支架和心脏瓣膜等医疗器 械产品问世,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纯钛金属 具有上述优点,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以下缺点[2]:(1) 医用钛及其合金植入材料本身不具备生物活性,骨再生能力 差,与周围组织结合性不佳;(2)钛合金材料表面无抗菌性 能,存在术后感染的风险高的问题,而且相关感染一旦发生, 常规的抗生素通常难以治愈。
基于以上问题,在保留钛金属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 必须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表面改性,从而改善植入体的功 效和使用寿命。在20世纪60年代初瑞典哥德堡大学的 Branemark教授[3]提出了骨整合的概念:“植入体和天然骨 之间结构和功能的直接结合。”在一个成功的、长期的植入 手术治疗中,骨整合是必须的,该理论也已经成为现代种植 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在植入体表面对周围组织的感染过程 中,细菌在生物材料界面的最初贴壁是关键的一步,因此对 钛及其钛合金生物材料进行改性使其自身带有灭菌消炎功 能,防止植入体表面最初的细菌附着是一重要策略。
Gristina教授[4]将细菌附着和组织融合之间的竞争形象地比喻成“race for the surface”。因此,如何同时达到防 止细菌附着和兼顾植入体的与组织结合的骨整合的目的成 为研究的焦点。
由于造骨细胞和细菌在尺寸上有巨大的差异,许多研究 聚焦于通过机械和物理的方法改变钛合金种植体表面的超 微结构[5],但是对于什么尺寸的微结构有利于骨整合和防 止细菌附着还没有定论。化学方法相比机械方法和物理方法, 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操作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成 分浓度来控制化学涂层或氧化层成分、厚度及其分布,并且 可在复杂形状规格的材料表面进行均匀成膜,因此化学法受 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6-7]。化学表面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在 钛合金表面引入离子,如钙离子[8]、羧酸根、磺酸根[9]等;
以及在表面引入高亲水性化合物,如PEG[10]、PEO[11]、多 聚糖[12]等。但是,亲水性化合物在防止细菌附着的同时也 抑制了造骨细胞的生长。因此,以单一功能为目的的表面改 性手段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改性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生 物相容性和抗菌效果,应对钛合金材料表面的修饰向双功能 化乃至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抗吸附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合物也 被用来修饰在钛合金表面来降低感染的风险。例如,在钛合 金表面固载壳聚糖-阿托伐他汀偶联物[13]以及钛酸-银纳米颗粒-钛酸的三明治纳米结构[14]都表现出了抑制炎症的 响应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但这些化合物在体内长期存 在是否会产生耐药性还不得而知。Neoh课题[15]组利用壳聚 糖和多肽分子RGD(arginine-glycine-aspartic acid)对 钛合金表面进行修饰,结果表明不管是否存在RGD,壳聚糖 都能有效地减少细菌的附着,而RGD的引入明显增加了成骨 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尽管RGD能够增强成骨细 胞的活性,但是它缺乏选择性[16]。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 者把目标转移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上来,它可以通过激活机 体内的分子信号通路而实现促进骨整合的目的[17-18]。目 前普遍认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可以刺激骨形成,是骨再生和种 植体表面改性的极有希望的一种蛋白治疗手段。其中,骨形 态发生蛋白2(BMP2)是在种植体表面改性中应用最为广泛 的一类生长因子。Nie等[19]将人重组BMP2利用电纺丝方法 负载于聚乳酸一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的复合物纤维支架上, 从而实现缓释并保持原有的完整性和天然构象。尽管目前对 钛合金表面进行的多功能修饰均能较好地满足成骨活性和 抑菌的需求,但是对于钛合金表面改性后形成的涂层在体内 长期存在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探索研 究。Zreiqat等[20]研究发现在促进骨细胞明显增殖的表面, 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也明显增高,同时检测到整合素α5β1和 β1配体表达明显增高,提示材料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黏 附的生物活性可以用细胞整合素的表达水平来评价。由于人体内钛合金植入体的表面造骨细胞和细菌是同 时存在的,并处于竞争关系,然而目前关于钛合金植入体表 面涂层对于造骨细胞和细菌的响应机制的研究基本上都是 分别进行的。最近,Lee等人[21]进行了一些尝试,将 MC3T3-E1细胞和少量的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共 同培养,结果表明,在培养早期,细胞增值情况良好,但到 了24小时以后,细菌取得了这场竞争的胜利。因此,对改性 前后钛合金表面造骨细胞以及细菌竞争生长的影响机制还 需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Arifin,A.;Sulong,A.B.;Muhamad,N.;Syarif, J.;Ramli,M.I.,Material processing of hydroxyapatite and titanium alloy (HA/Ti)composite as implant materials using powder metallurgy:A review.Mater Design,2014,(55):165-175. [2]Neoh,K.G.;Hu,X.;Zheng,D.;Kang,E.T.,Balancing osteoblast functions and bacterial adhesion on functionalized titanium surfaces.Biomaterials,2012, 33 (10):2813-2822.[3]Br■nemark P.I.,Osseointegra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studies.J Prosthet Dent,1983,(50):
399-410. [4]Gristina A.G..,Biomaterial-centered infection:microbial adhesion versus tissue integration.Science,1987,(237):1588-1595. [5]Puckett S.D.;Taylor E.;Raimondo T.;Webster T.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nostructure of titanium surfaces and bacterial attachment.Biomaterials,2010,(31):706-713. [6]Chai Y.C.;Kerckhofs G.;Roberts S.J.;Van Bael S.;Schepers E.;Vleugels J.,Ectopic bone formation by 3D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Ti-6Al-4V hybrids produced by perfusion electrodeposition.Biomaterials,2012, (33):4044-4058. [7]Koo T.H.;Borah J.;Xing Z.C.;Moon S.M.;Jeong Y.;Kang I.K.,Immobilization of pamidronic acids on the nanotube surface of titanium disc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bone cells.Nanoscale Res Lett,2013,8:1-9. [8]Hanawa T,;Kamiura Y.;Yamamoto S.;Kohgo T.;Amemiya A.;Ukai H.,Early bone formation around calcium-ion implanted titanium inserted into rat tibia.J Biomed Mater Res,1997,(36):131-136. [9]Anagnostou F.;Debet A.;Pavon-Djavid G.;Goudaby Z.;Helary G.;Migonney V.,Osteoblast functions on functionalized PMMA based polymers exhibit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adhesion inhibition.Biomaterials,2006,(27):3912-3919. [10]Saldarriaga Fernández I.C.;van der Mei H.C.;Metzger S.;Grainger D.W.;Engelsman A.F.;Nejadnik M.R.,In vitro and in vivo comparisons of staphylococcal biofilm formation on a cross-linked poly (ethylene glycol)-based polymer coating.Acta Biomater,2010, (6):1119-1124. [11]Roosjen A.;Norde W.;van der Mei H.C.;Busscher H.J.,The use of positively charged or low surface free energy coatings versus polymer brushes in controllingbiofilm formation.Prog Colloid Polym Sci,2006, (132):138-144. [12]Pitt W.G.;Morris R.N.;Mason M.L.;Hall M.W.;Luo Y.;Prestwich G.D.,Attachment of hyaluronan to metallic surfaces.J Biomed Mater Res,2004,68 (A):
9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