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综述 德育工作有哪些

心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综述

心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综述 一、高校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1心理教育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内化 将心理教育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去,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 素质水平使德育有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心理教 育的重要性之一。将心理教育应用到高校德育的目的是让学 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这需要将课本上的德育知识 转变为学生的内在品质。这个内化的过程极为重要,是高校 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有力考量。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道德的 内化提供便利条,道德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将教学信息通过自 我认识、选择、吸收而成为自身素质的过程,其受学生学习 动机、性格、情感以及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只 有具备了与德育要求相适应的学习动机、活泼的性格、积极 的情感以及正确的自我意识等心理素质时,才能使德育信息 内化成为品德、外化成为行为。有效避免了德育工作的形式 化、浮夸化的错误认识。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 心理素质,才能为道德内化提供有效的驱动力。

2将心理教育应用到德育教育中是大学生自身特质的必 然要求 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不健全且迅速变化的时期。

他们的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和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但他 们的阅历尚浅,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深 刻。这往往会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焦虑。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很可能引发不可预想的严 重后果。因此,将心理教育应用到德育教育中是大学生自身 特质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认知的自主性要求将心理教育应用 到德育工作中来,现代大学生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 从而培养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所以,高校的德育 工作要遵循大学生特点,引入心理教育的理念,从学生自身 特质出发来教育学生。另外,大学生情感的丰富性,需要将 心理教育应用到德育工作中来。现代大学生活竞争日益激烈, 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学生们的情感变得丰富而情绪化,这就 需要在德育的同时对其进行疏导,通过在德育工作中运用心 理学原理,使学生的情感功能助力其学习与生活。

3心理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往往存在过于政治化、理想化的倾 向,标准化的答案是考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渠道,使得学 生容易形成德育是虚无的、无用的课程的错误认识。在这种 应试教育观念的作祟下,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佑条的死记 硬背往往成为主流,使得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将 心理教育融入到德育工作中,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有效途 径,是助力德育改革的有力保障。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应着 眼于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使德育工作不仅仅 是具体知识和规范的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辨识能力, 遇到问题时能够理智地判断和进行选择,真正将德育的浮于 表面化转变为内化过程。从学生心理、个性和心理品质出发,借助心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 学生的人格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通过疏导学生的心理,强化他们对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的接受度,有助于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目标顺利达成。

二、心理教育应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途径探讨 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以心理教育为 基础内容的教育。由于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是诸多心理因 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所以将心理教育融合到德育 工作中去,在有利于心理教育理念发挥作用的同时,还有利 于德育工作发挥实效。

1提升心理教育在德育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水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德育要在重视思想教育、政治教 育和道德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个人品格的 塑造。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将心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 目标,将心理教育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改革的突破口。高校 要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增添到德育目标中去,将教学重点放在 培养学生正确意识、健康人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环节。

此外,德育教师要加强心理教育教学素质的提升,积累丰富 的专业知识和创新传统的教育方法。最后,高校作为教学的 统领者,要加强对心理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应用的监督和考核, 通过检查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2改革现有德育课程的内容首先,“心育”促进德育。在德育工作中引入爱国教育、 爱家、爱社会、爱护环境等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 品性、心性,达到最终的“育心”目的。使学生成为对待他 人有热心,对待父母有孝心,对待社会有爱心,对待祖国有 忠心,对待环境有关心,对待自己有信心的人。其次,理想 教育助力德育。通过德育教材中有关理想教育的内容,结合 伟人和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怀有理想抱负地去学习知识、指导人 生。再次,乐观主义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乐 观主义教育时,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培 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在面对各种事物时能保有乐 观、活泼、合作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乐观主义教育的同 时,注重对其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顺境与逆境同时存 在,通过事例、挫折训练等形式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

3在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教育的方法 高校普遍所用的德育方法以传统教育为主,教育者作为 教学的主导者传授知识,学生作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学习, 常常会存在填鸭式教学的弊端,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教 育则显得势在必行。心理教学通常通过交谈、行为矫正、心 理疏导、生活技巧训练等实操方法进行。心理教学方法注重 顾及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生理特质等要素,教师通过与学 生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行教学。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借鉴心理教育的优秀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为 学生接受德育奠定了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