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论文(共3篇)
经济新闻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论文(共3篇) 第1篇:电视经济新闻贴近观众的方法与技巧 随着电视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视经济新闻从业者开始研究经济类 新闻报道,使电视经济新闻在报道内容及报道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效,基 本能够满足电视群众对经济新闻的需求。伴随着电视观众群体对经济新闻关注度 的提高,人们对电视经济新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使电视经 济新闻更加贴近观众,实现更好的传播和收视效果,成为相关从业者需要探究的 新课题。一、电视经济新闻的含义和创作原则 电视经济新闻是电视媒体借助自身独特的报道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经 济生活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报道,并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经济动态及经济 事件加以反映的一种媒体活动。
电视经济新闻在创作上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观 众、贴近生活。①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 取得的成就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将新闻镜头集中于基层群众,对普通观众的经 济生活动态加以关注,选取观众身边的事件,以观众喜闻乐见及通俗易懂的语言 方式报道紧密贴合观众经济生活的新闻动态。
二、电视经济新闻贴近观众的方法与技巧 结合笔者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要使电视经济新闻更加贴近观众, 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理选择报道技巧和方法。
(一)电视经济新闻要全面、出新 电视经济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内容上,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及时 将观众感兴趣的、急需的以及经济领域中最新发生的事件加以报道。电视经济新 闻要使观众由不爱看转变为喜欢看、更加贴合观众需求,就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 势,在报道内容上出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在经济领域及人们经济 生活中涌现出众多的经济事件,与此同时,人们的电视新闻观赏需求也在同步提升,期待着电视经济新闻的求新求变。②因此,电视经济新闻从业者要在研究观 众欣赏及经济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抓住观众普遍关心的阶段性经济事件加以报道, 并在报道内容及报道形式上加以创新,以不断满足观众对经济新闻提出的信息需 求,例如涉及到重大经济政策颁布实施、银行利率调整、股市起伏状况、金融及 其他行业外国资本入驻给我们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等,此类经济新闻与国计民生 息息相关,观众也急需了解此类经济事件的起始经过,希望相关经济人士评估经 济事件对自身生活产生的影响,因此这些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经济事件,理应 成为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重点。中央电视台制造的各类经济新闻节目,如《全球 资讯榜》、《财经半小时》、《中国财经报道》、《中国证券》,上海电视台制 造的《财富人生》,凤凰卫视制作的《财经点对点》等,涵盖了社会经济领域中 的诸多经济现象,培养了各自的收视群体,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规 范个人经济行为的重要媒体平台。
(二)电视经济新闻要有所聚焦 电视经济新闻要贴近观众,就需要找准人们经济生活和新闻报道之间 的有机结合点,有所聚焦,提高电视经济新闻的可看性及时效性,培养固定的观 众收视群体。
电视经济新闻在内容上的全面、出新,并不意味着要全面报道社会经 济活动中的各种新闻,电视经济新闻从业者要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掌握各类 经济信息具有的新闻含金量,熟悉观众的信息需求,选取与观众的日常生活紧密 相关的经济事件进行报道,侧重形成报道焦点。③在形成报道焦点的基础上,进 一步区分新闻报道性的大小,也就是其与观众的联系是否足够紧密,比如涉及到 生产企业管理方面的报道,单纯报道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尚不 足以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如在报道中提及,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出于发 展的需要,普遍注重产品质量,从而使人们在消费中获得了更多实惠,逐步改变 了生活面貌,这就具备了观众聚焦的报道条件。
近些年,经济领域中的各种经济政策及措施,如存贷款利率、个人所 得税征收、油价浮动状况、个人信贷、养老保险及公积金调整等,都与人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观众对这类经济新闻极为重视,应成为电视经济新闻的聚焦点,例 如上海电视台制作的关于信贷消费的经济新闻,对上海地区人们的信贷消费状况 加以分析,通过对群众信贷态度的收集整理,结合上海各个银行推出的个人信贷 业务介绍,能够使观众对信贷消费这一经济现象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在紧密 结合观众实际生活的同时,能够引导有意向的观众走进个人信贷领域,使电视经济新闻达到服务观众生活的良好效果。再比如,针对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我国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中播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旅游业活跃农村经济 的新闻,并增设了相应的固定新闻报道板块,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电视经济新闻要注重形式的丰富多样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电视新闻仅仅提供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 已无法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因此电视经济新闻在具备专业性的基础上,要在形 式上加以创新,使其更加生动化、形象化。增强电视经济新闻的可看性,需要借 助电视媒体独有的画面传播优势,通过采用各种报道手段,深入浅出地展示社会 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征。④ 虽然社会经济领域的众多经济现象与观众群体自身的经济生活紧密 相关,但受制于经济现象表述的复杂性,多数观众并不具备较深的经济知识基础, 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制约了观众的收视欲望。针对这种局面,要调动观众 的收视积极性,一方面要使电视经济新闻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另一 方面要在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形式上加以丰富,通过照片、同期声采访、动画、 图表及字幕等多种方法,提高电视经济新闻的可视性。此外,为有效拉近新闻和 观众的距离,还可以通过播读观众留言及评论的方式,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例 如,中央电视台和河北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经济新闻《提着灯笼奔小康》,描 述了在国家农业政策实施背景下农民增收创收的新闻,新闻创作者通过走访农民 家庭了解其制作灯笼、销售灯笼的现状,突出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当地充分利 用区域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新闻主旨。这条电视经济新闻首先从选取的报道 主体上就紧密贴合了观众,在文稿标题的确定上,采用“提着灯笼”的词汇,一语 双关,极为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在新闻的形式上,采用了 红色基调为主的画面,给人带来一种视觉冲击,外加收录了受访农民的同期声, 搭配上精炼生动的新闻解说词,使此条新闻在贴合农村观众实际生活的同时,达 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结语 电视经济新闻从本质上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具备了贴近观众收 视需求的优势,随着人们对电视经济新闻报道需求的提升,在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以及与观众生活的结合点上,需要报道形式在丰富多样化上进一步完善,在遵循 电视经济新闻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挥电视经 济新闻在传播、引导、规范经济信息和经济行为方面的媒介作用。作者:刘巍 第2篇:我国纸媒经济新闻报道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新闻,顾名思义是对社会经济生活和信息的报道,所以,了解经 济新闻的定义之前有必要先知道经济的涵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经济 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为经济新闻所作的定义为:
“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在我国, 以经济建设为方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新闻有了新 的涵义和使命。
一、经济新闻纸媒体的分类 改革开放多年来,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在目前我国公 开发行的2100多种报纸中,经济类报纸约占40%,综合类报纸开辟的经济专刊、 专栏和广播电视开办的经济类栏目,更是丰富多彩。可以说,经济报道的数量越 来越多,报道面越来越广。
以受众最为熟知的纸质经济媒体为例,把经济媒体的种类做系统性的 概括和分类,从中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经济媒体的分类上也能探寻到 我国经济新闻受众的阅读特点和选择风格,为今后我国纸质经济媒体的发展提供 可以借鉴和吸取的经验。从媒体基本定位来看,可将目前纸质经济类媒体分为以 下几类。
(一)综合性财经报纸 主要指创刊比较早的老牌经济媒体,如《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 等传统经济刊物,这些经济媒体由于经营年代比较久远,在受众的心目中拥有了 一席之地,受众的忠诚度很高,加之报道的内容权威公正,有些更是官方发布, 自然可信度高。
(二)证券型经济类媒体 此类经济媒体主要侧重于金融与股市,着重报道有关虚拟经济的信息, 以股票和证券等理财产品为主,与受众的财富息息相关,因此受众的关注度高。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证券市场》、《金融时报》等经济报纸,发布的信息紧跟市场动态,紧盯市场的一举一动,让受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对自己很重要的、有 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三)行业依托型经济类媒体 其报道的内容和媒体的发展与经济市场的某一个行业密切相关,主要 报道的都是这一领域的经济新闻和信息,自身定位准确、专业,把这一行业的动 态和信息做专做强,目标受众也是固定而准确。如《中国建材报》、《中国房地 产报》由于把全部精力都专注于一个行业,报道的精度和力度自然比其他综合类 经济媒体更胜一筹,深受受众的欢迎。
(四)新财经媒体 这类经济媒体的主要受众一般是比较高端的商务人士和财政官员,他 们是经济的决策者、参与者和制定者,属于高素质、高学历的受众群体,他们一 般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专业知识和素养,对一般的经济新闻和信息有着自己的见解 和结论,不会随波逐流,可以说是有主见的精英群体。因此,面向他们要做好经 济新闻和信息必须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多的工作,所报道的信息应该更具前瞻性 和建设性。如《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一直 以“新闻创造价值”为自己的办报宗旨,为目标读者“提供有效信息,提供好的行 业信息和好的评论作为一种参考而获得价值。” (五)信息型经济媒体 一般这些媒体在内容上以各种商家和产品的打折促销信息为主,信息 密集,种类繁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可以说有关受众的 日常经济活动的信息“一网打尽”,受众可以在这些媒体上浏览到自己需要的商业 信息和产品的价格趋势。此类媒体的特点是版面多、信息广,能满足不同消费者 的不同需求。
二、当前纸媒经济新闻报道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新 闻媒体的发展也是生机勃勃,顺应国家的总体发展和受众的要求,各大新闻媒体 纷纷开设经济专版和专栏,一些专业经济类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蔚成风气。
各媒体在经济新闻的报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投入最大的财力和人力来进行报道,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水平也是逐渐提升,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但是,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在传播方式和报道手法上仍 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缺乏可读性 新时代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还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经济 报道的习惯和毛病,在报道中过多地强调数据和资料,导致经济新闻缺乏可读性。
“笔者经常阅读国外报刊和通讯社的金融报道,感到他们的稿件一般都很少有行 话术语,有一般金融知识的普通读者都可以看懂。”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
术语太多,不通俗;
重物不重人;
大量的罗列数字,却忽视数字背后 的涵义等。
(二)缺少“人气” 当下的经济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仍存在着只重事物不见人的误区, 一味地把新闻报道看做是对新闻事件的直接传递,在报道中把全部的精力和篇幅 都放在了对数据、利润、走势、价格等一些呆板的信息上,使得经济新闻的报道 毫无生命力和生气。诚然,经济新闻是以对经济信息的报道为主,但是单纯地对 经济信息进行报道会使报道的总体风格失去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缺乏深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许多新 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经济报道及时给予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我 国的大多数经济新闻报道还停留在对事件表面比较浅显的报道阶段,只是充当信 息的“搬运工”,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报道,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缺乏深度 和内涵。
(四)娱乐化倾向 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博得关注,有些经济新闻媒体有意地向经济信 息中加入过多的娱乐因素,在报道手法上也是趋向于娱乐新闻。过度地报道信息 背后所谓的内幕,制造悬念,故意设计戏剧化的冲突。偏离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根 本宗旨,置经济新闻的严肃性和客观性于不顾,报道中充斥着大量的戏谑和网络 词汇,让受众读来一头雾水,分不清所浏览的是经济新闻还是娱乐新闻。媒体为 了提高关注度加入些娱乐的报道手法本无可厚非,但要把握好度,在不失去经济 信息这个中心的前提下适当地辅以娱乐报道手法,使经济新闻的报道锦上添花。这个度的把握需要经济新闻的从业者努力去实践和摸索,通过对受众的反馈和交 流,从中找到新闻报道最合理的尺度。
三、纸媒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研究 (一)加大贴近性,发挥舆论作用 从手中切身利益出发,用更大的篇幅报道其关心关注的信息 和新闻,与直接报道商业的经营活动相比,虽然不是直接方式,但在 启迪受众的思想、提高受众的财商,使受众对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和基本原理有 了更加深入的洞察和了解。经济新闻的监督规范作用不能离开市场活动而独立进 行。它的监督和规范是政策上的、也是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是宏观与微观的有效 结合,为经济的有序健康运行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坚实的后盾。现代市场 经济应该是规范的、法制化的有序经济,没有法律约束的市场经济竟会混乱不堪, 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法制建设并不十分完善,市场经济容易与 权、钱、情等因素产生不良的联系,一些犯法违规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充分发挥经济报道的解释分析功能 发挥经济报道的解释功能,意味着经济报道的语言必须要通俗易懂。
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言简意赅地报道信息;
在增强新闻信息量的同时,加强 它的知识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服务性也将随之体现。新闻报道的解释方法很 多,可利用个案事实对新闻本体进行解释;
亦可用直白明了的手法对中观和微观 的理念进行充分解释;
记者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可以举一反三提出建议,启 发受众对新闻事件之中的内容和意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要以小见大,从宏观经济中寻找民生视角 经济报道看似相当宏观,诸如国家政策、经济方针、国企改制、世界 时局、全球经济等等,而且在人们的印象中,经济新闻报道中总是充斥着大量的 数据和专业图表,加之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长篇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 经济计划,很难让受众对报道的内容产生兴趣。本质上,经济新闻报道应该与百 姓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从百姓的角度和立场报道新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不能眼高手低、理论脱离实际。
(四)加强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对新闻在报道背景、事实内涵、信息价值、发 展寓意的深层次对人们熟知的新闻信息进行剖析和解读。深度报道这个名词最早 来自于西方的新闻界,是西方媒介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产生的革新式的报道理念。
现如今,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信息的发展已不仅仅简单的信息传递,而需对 经济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次原因做全面的分析和解读,因此,经济新闻的 深度报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发过来,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又使经济新闻的报道 质量越来越高、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首先出现在报纸媒介, 因其竞争力不如电视网络而兴起,发展越来越好,受众份额较以往有显著增加, 随着报纸的崛起,电视与网络等其他媒介也不甘示弱,先后引入深度报道的新闻 模式,效果也能令人满意。新世纪以来,报纸深度报道面临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 强势竞争,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增强深度上下功夫。经济新闻深度报 道的“深度”,在于说理之深,在于观察之深,在于思考之深。
作者:游盼 第3篇: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及其组织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人士和社会人士对“新闻策划”的含义产生分歧, 经过各方讨论,最终将“新闻策划”更改为“新闻报道策划”,这才被双方人士接受, 并得到认同。策划即是为达到某种行为而事先做出的规划,在新闻报道时,新闻 编辑人员应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加以策划,掌握好新闻报道效果。在报道新闻时, 都需要提前对新闻进行策划,这种在报道新闻时提前策划的方式,在报道经济新 闻过程中尤为重要,不仅因为经济新闻占有新闻报道的巨大比重,还取决于经济 新闻报道关注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对经济新闻报道的理解 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想要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就应将 经济新闻报道与国家经济建设相结合,通过实事求是的方式,阐述着经济新闻报 道的重要性。经济新闻的来源较为广泛,例如: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矛盾、相关情况等等,都可作为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因此,经济新闻应融入经 济建设中去,否则经济新闻将会出现“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状况。
在报道经济新闻过程中,应服从和服务党的领导经济政策为理论依据, 从实际出发,反映党开展经济新政策的意义。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应与党现阶段的经济政策相结合,一个合格的专业经济新闻记者就应该对国家开展的一系列相 关政策及方针,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新闻报道受到人们的喜 爱。因此,把经济新闻报道与党的相关政策相结合是必要的选择。
二、经济新闻应报道热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经济新闻编辑思想过于落后,缺少实际市场 经济认识,导致经济新闻报道只限于书面形式,并未贴近生活。例如:在某个经 济新闻节目中,对我国农业进行报道,在报道中注重说明某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情 况,但未与国家政策相结合,也未说明政策的开展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国家对经济新闻报道非常重视,因此,特别为新闻报道者开设“中国 新闻奖”。该奖项开设于1990年,是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的最 高奖项,对获奖者有很高的荣誉。“中国新闻奖”由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 每年对优秀的新闻报道进行评选。该奖项拥有29个可以评选新闻奖的项目,其中 就有新闻性节目编排奖,这对于经济新闻编辑来说是个良好机会,不在久居幕后, 因此,要做好经济新闻报道策划至关重要。
三、对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方式 在经济新闻报道前应选好合适的经济新闻题材,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 新闻报道,使报道具有实际意义。首先,应将国家新闻部的经济新闻题材进行分 类整理,明确重点,着重报道相关经济新闻;
其次,经济新闻报道的题材应结合 实际生活,不可与社会群众脱节;
再次,根据我国当前所处形势,经济新闻报道 应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可能会发生的未来,促使经济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各界人士 的思考和关注;
最终,经济新闻报道可以选用突发性的新闻,因突发性的经济新 闻能够更多地受到社会群众的关注,促使经济新闻报道具有现实意义。
在经济新闻报道前做好对报道对象的调查,应明确报道的方向,使经 济新闻报道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报道的经济新闻内容提出建议,促使经济新闻 报道产生说服力。例如:在报道重大经济新闻时,事先对专业人士和社会群众的 态度进行了解,并对当前社会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发展的未来。
经济新闻报道的成功取决于报道前是否制定可行性相关实施方案,制 定方案方法包括以下几步:第一,方案制定人应明确经济新闻报道的核心及制定 方案的目的;
第二,制定的经济新闻报道实施方案应新颖化,尽量避免与之前的报道方案重复;
第三,确定经济新闻报道应用多少步骤,才能将经济新闻报道完 毕,详细地说明每个步骤具体内容;
第四,对经济新闻报道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安排好各自需要做的任务,最终确定经济新闻报道的时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新闻报道是以国家经济建设、社会人士的想法为前提, 为人们提供服务。在经济新闻报道时,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具体的经济案 例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从而引发群众的思考。经济新闻报道前 期应进行充分策划,明确报道的方向,注重社会群众关注的经济现状,与实际生 活相结合的经济新闻,才能更好的报道当今社会的现状,为我国经济提供有利发 展前景。
作者:于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