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特点及对策研究探讨论文(共4篇)
大学生感恩教育特点及对策研究探讨论文(共4篇) 第1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有对象的平等性、感情的共鸣性、操作的实践 性和体系的层次性,根据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提出了相关对策。一、大学生感恩教育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定的方法和 手段对大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 意识,加强他们的感恩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与一般的感恩教育有所不同。大学生感恩教育所接 受感恩教育的对象是趋向成熟又有可塑性的大学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 来,是中国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 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的要求也比 较高,我们就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实施,使其能深刻的体会到感恩是 做人的基本修养,只有懂得感恩、心存感恩的人,才会领悟到生活的美好,将感 恩情怀常存于心,成为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有道德的人才。
二、感恩教育的特点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营造出一种特定的 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使教育效果达到预 期的目标。所以感恩教育应具有对象的平等性、情感的共鳴性、操作的实践性和 体系的层次性的特点。
(一)对象的平等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 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注重感恩教育的平等性,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受 教育者, 做到一视同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的关爱和尊重,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接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 任”。这里其实强调的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要相互信任与尊重。在感恩教 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基于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和情感 的交流,二者的感情才能相通,在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受教育才会发自内心 地去接受,获得到真正的教育,感恩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感恩教育只有把 双方置于相互平等的位置上,让受教育者看到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处 于平等地位的教师,这样大学生在心中对教师所持的戒心和距离感,才能转化成 对教师的尊重和由衷的回报。感恩本身是一种基于平等性交流的活动。当大学生 获得他人的帮助后,进行感激与回报,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是基于对平等的追求,开展感恩教育从本质上便具备了平等性的特点。
(二)情感的共鸣性 感恩总是要有人的情感相伴随,因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感恩教育就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心与 心之间的碰撞,具有较强的情感性。感恩教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渗透 和熏陶,逐步激发他们的情感意识,从而培育他们的感恩情怀。感恩是在道德认 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体验,感恩教育结合生活实际,教育者通过组织 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并采取实践锻炼法、故事教育法等方式,启发学生的 心性,拨动他们心灵最敏感的部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提高思想觉悟、 陶冶情操和升华道德品质的目的。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激发他们 内心深处的道德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感恩教育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 教育,它触动大学生的感恩之心,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使他们自觉地对恩人做 出回报和感激,学会重视和尊重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 此这就决定了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具备情感性的特点。
(三)操作的实践性 感恩教育在操作上具有实践性。由于感恩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 结合,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弥补了枯燥乏味的应试教育的不足,大学生不再简 单地被视为静止的个体,也不再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灌输,而是让大学生更好 的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发挥出德育实践应有的育人作 用。感恩教育要具备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这要求教 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职业水平,能挖掘各种教材中感恩教育的有关因素,联 系社会和实践,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 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此外,感恩教育还需要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的支持与配合。教育不应只局限在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上,还要延 伸到现实生活中,凝聚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感恩教育同样也需要多方协调和 共同努力,最终保证感恩教育的质量。总而言之,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精心的准 备,不断地挖掘,真实的感受,并在实践中带动大学生,震撼他们的心灵,触动 他们的感恩之情,使他们的心中由此萌发感恩的种子,并生根发芽和开出感恩的 果实,让他们真正学会感恩。
(四)体系的层次性 感恩教育体系有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他 人给予自己提供的帮助和方便,并在内心对这些行为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认 可这些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在这一层次,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让受 教育者意识到他人和社会的给予的帮助是一种施恩之举,使其由衷地认同施恩者 的帮助,防止他们产生对于这些给予理所应当和天经地义的想法。认知层次是感 恩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二是情感层次,是让受教育者在认知层次的基础上, 产生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自发地转化成一种回报恩情的感恩 意识。在情感层次上应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角度,激发起受 教育者知恩、感恩、施恩的情绪和欲望。情感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中间枢纽的 作用,维系着认知和实践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在以上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让受 教育者将感恩的意识和情感付诸于实践,转化成一个具体的感恩过程,并最终养 成自觉回报恩情、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实践层次的教育应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 式,使受教育者实现其自我教育,提升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养成知恩图报和施 恩不图报的良好品质。感恩教育的实践层次也可以反作用于认知和情感层次。三 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三者是相互促进的,共同 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由此可见,感恩教育体系具有层次性的特点,逐层推进, 循序渐进,逐步唤醒和激发受教育者心灵最低层的感恩意识,使受教育者识恩、 知恩;
并培养其感恩情怀,使之感恩、报恩;
强化其感恩实践,并促使其施恩。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生动而又复杂的大课堂,大学生群体在社 会大环境中体味着人生百态,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的形成。首先要积极树立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导向,党和政府要及时、有效地 控制大众传播媒体,弘扬感恩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和报道,让大学生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一些错误舆论腐蚀大学生的思想。我们要对具 有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先进事例进行表扬,大力弘扬知恩报恩的正能量,用正确的 舆论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感恩意识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始终坚持舆论的正确 导向,宣传社会正能量。只有這样才能形成一个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流的舆 论共识,营造出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与此同时,要敢于 通过媒体剖析现实,分清对与错,澄清是与非,进行道德评价,实施大众舆论监 督。要有针对性地报道一些不知感恩的事例,并进行舆论批评,抨击忘恩负义的 不耻行为,让忘恩的行径公之于众,使大学生为之感到不齿,敲响道德的警钟。
其次是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 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公开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一个 良好的宣传平台。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就是一个很好感恩宣传平台,它用 一个个真实的感恩事例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他们的感恩情怀。报社应多 刊登些有关感恩方面的专栏和相关故事,出版社也应出版一些有关感恩教育的书 籍和杂志,电台应该邀请社会认可的公众人物参与感恩主题的讨论,还可以利用 电视和网络播放有关感恩的视频和公益广告。大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感恩的氛 围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这样感恩的情愫就会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内心 深处。
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例如可以制定相关的网络法律 法规,健全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建立有关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网站。只有网络环境 得到净化,才能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媒体的自律性。加 强媒体自律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 育的同时也应该对媒体工作者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时刻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大学生提供丰富、有益的精神食粮,营造一个积极向上 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转变家庭感恩教育理念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格和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 重要场所,因此要确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诸葛亮就曾告诫过子孙:“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家庭教育的观念要遵循全面发展,家长 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家庭感恩教育理念,让孩子德智并重均衡发展。
目前,部分家长的观念存在着偏颇,一味的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子女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因此,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家长要加强对孩子 的人文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尊老爱幼、节俭朴素、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和自主自 立等优良品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 时家长还应加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的父母而言,应 该在生活中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来培 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有承担责任和义务,这样才 能使孩子更加的有担当之心。正确的家庭感恩教育理念让孩子能够顺利的迈向社 会,成功的站在社会的舞台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雨蒙 第2篇: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路径选择研究 近年来,已有众多学者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在 2004年“马加爵事件”后开始比较集中进行理论研究的。陶志琼从马加爵事件中由 感恩心缺乏引起的害人害己悲剧入手,进而对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与手 段及其实施感恩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实施感恩教育要从 重视家长因素、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感恩教育要从小抓 起等切实可行的建议[1]。周元明认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软肋,在大学生 中开展感恩教育,培植感恩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感恩教育应当从认知、 情感、实践三个层次着手[2]。柳礼泉等人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 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 育[3]。陈驰认为感恩意识的缺乏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软肋,他通过对 美国的感恩文化进行客观的“扬弃”分析,探讨了高校感恩教育要从高校德育与家 庭教育相结合、活化传统美德、营造感恩教育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教育和 培养[4]。徐广屏认为影响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因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等 诸多方面,因此,要有效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正确引导、学校培养教 育、社会环境正面熏陶三方共同发挥作用[5]。杜艳梅、陈志娟认为,感恩意识 缺失是当代“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 教育要从大学生对感恩的认知、认同、实践三个层面入手,从辅导员日常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师教学工作、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提出提升“90 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路径[6]。
通过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学者既有对当代大学生 感恩意识整体层面的描述,也有针对某些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具体研究,但总的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日渐普及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在 发生着变化,需要学界、教育界进行不间断的研究和更新,从而提出更加有针对 性的合理化建议。文章试图以实际调查的数据来真实反映以五邑大学为代表的地 方高校的感恩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本次調查选择了五邑大学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记名问 卷调查的形式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他们的感恩意识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问卷有效率为93%,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性别差异 通过对性别和向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图1)、性别 和感谢社会对您的培养并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图2)进行交叉分析可以 看得出来: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在感恩意识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对父母 或其他长辈的付出方面的感恩意识上,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高出6个百分点, 这应该是由女生的性格特点决定的,由于女生性格温顺、细腻,容易体会到父母 的辛苦和爱护,同时受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发的感恩意识。
这也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在性别方面要有所侧重点的进行 教育。
(二)不同年级学生的感恩意识存在差异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得出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图3)也是不同的,从大二开始逐年递减,这说明:学生在从高中的应试教育 走向大学的素质教育后,逐渐了解和理解了社会的现实性后,从而引起了自身对 感恩效能的弱化,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强,另一 方面也反映出了随着大学生经济的逐渐独立,反而对感恩意识的认同度有所下降, 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的大学教育在感恩教育方面的缺失,没有能继续巩固和提升。
(三)文、理科学生的感恩意识明显不同 根据对文、理、工科学生对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图 4)的数据交叉分析,可以看得出来,文科生经常会长存感恩之心明显高于理工 科学生,这可能与专业有关,毕竟文科生思维更加活跃,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更多, 而理科生思维比较单一、比较务实。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注重对文、理、工科学生不同的培养方式、内容和深度。
(四)感恩课程的开设越早越好 调查结果(图5)显示,有近70%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感恩课程最 好是在幼儿园及小学阶段,而只有不到6%的学生赞同将感恩课程放在大学阶段, 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感恩意识要从小培养的重要性,毕竟很多人的习惯、修养等一 些基本品质,大多都是从小培养的,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或单位,在对 小孩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从小加强他们对感恩意识的培养,优化基础教育 结构以及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
(五)大学生感恩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根据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调查数据显示(图6),认为目前大学生感 恩意识较强的调查对象只有16.67%,这个数据明显偏低,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整 体上对感恩意识的弱化。同时根据对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因素分析(图7), 可以看得出来,社会环境影响占了最大的比重,高达83.13%的同学选择了这个影 响因素,其次是学校教育的不足、还有自我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偏失等因素, 这就要求高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感恩意识。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选择 (一)感恩教育要有系统性,应形成联动机制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其涉及的面非常广,时间跨度 也非常的长,这不仅仅是大学四年里青年学生要做到的事,根据调查结果表明, 感恩教育最合适的培养阶段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是其形成感恩意识萌芽及培 养感恩意识的重要阶段,这就要相关教育部门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形成联动机 制,系统地制定感恩教育相关课程和培养计划,进行不同时间、层次和阶段的培 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和培养感恩意识。
(二)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融入地方人文精神特色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在江门五邑地区由于 身为中国第一侨乡,自然而然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那么,对于当地的青年学 生是否可以将感恩教育和侨乡文化进一步紧密结合呢?对于“侨乡文化”的诠释, 可以体现在以下5个字中,即:爱国爱乡、根在中国的“根”文化;
崇文乐善、仁义博爱的“义”文化;
开放兼容、联接全球的“桥”文化;
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的“和” 文化;
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搏”文化[7](王克,2008)。由此,作为地方高校, 能够将侨乡文化的精髓巧妙地进驻校园文化,培养每一位在侨乡求学的青年感恩 侨乡及侨乡人民的意识,并逐步培養大学生们“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历史使命, 让青年学生对“感恩”词义的理解更加广泛,对人、对事、对环境、对社会,都应 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
(三)家校互动,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当前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长及长辈的过分关 注甚至是溺爱,从而滋生了他们强烈的个人占有欲、控制欲,认为什么都是理所 当然,没有意识到父母或别人的付出是万般辛劳而来。此外,地方高校的生源是 比较有规律可循的,以五邑大学为例,以江门本地生源和周边粤西地区生源为主, 那么这些地域的文化还是有一定的共通性质的,因此,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可选 择更为合适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地域文化为大背景,选用更加具体的方式架好家 校互动的桥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
作者:王珊等 第3篇;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研究 一、“90后”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把父母的辛勤培育、倾情付出视作他们理所应得的,对父母 缺乏起码的体恤和尊重,漠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对师长的教诲不仅不心存感恩,反 而心存抵触以及怨恨情绪,漠视师长的教诲之恩。
部分学生在校获得奖助学金,他们在享受荣誉和资助的同时肆意挥霍, 甚至恶意拖欠助学贷款;
有的学生浪费粮食、乱扔垃圾污染环境;
有的学生浪费 自然资源、虐待动物;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明显;
他们不关注社会热点 和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他们一味索取却不知恩、不识恩、不报恩、不施 恩,漠视社会、自然、他人赋予之恩。
二、“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1.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冲击了感恩教育 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在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 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受 到西方思潮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利益以及价值的多元化逐渐影响了 “90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以及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孝敬父母、尊 师重道、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逐渐被遗忘,部分“90后”大学生以个人 为中心,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了促销盈利,很多商家店铺大肆宣传西 方“感恩节”,大家在庆祝“感恩节”时却忘记在“父亲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向父 母、师长送去问候和祝福。此外,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全面覆盖,“大学生裸贷”“扶 跌倒老人反被讹”等恶性事件扑面而来,强烈冲击着“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与道 德观,未形成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不利于感恩教育的良性发展。
2.家庭教育的错位和缺失弱化了感恩教育 “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为其创造优越舒适 的生活环境,不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然而,父母一味付出不求回報的溺爱让 孩子变得过于依赖父母,缺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分享 与合作;
自私自利,不懂得付出与感恩。
部分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关注成绩的提高、 特长的培养,忽视了德行尤其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导致部分孩子智商高、 情商低。总之,家庭教育的错位和缺失严重影响了“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 形成。
3.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和简单化影响了感恩教育 高校教育功利化和简单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注学生 的升学率和就业率,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 育等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 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内容枯燥,不符合时代特点,脱离生活,缺乏 现实性,不能引起“90后”大学生的共鸣。第三,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拘泥于形式, 缺乏长效性。
除此之外,高校感恩教育考核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教师只注重感恩 教育的理论成果而忽视了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亦使得部分学生在参与感恩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时存在急功近利或应付心理。这些都不利于感恩意识的培养 与外化。
三、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根据对“90后”大学生感恩及感恩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我们发 现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 体”的感恩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大力创新教育模式,努 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够确保感恩教育的良好效果。
1.整合感恩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 (1)营造社会感恩新风尚,弘扬社会感恩正能量。政府应创新感恩 教育的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舆论功能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吸引力强等 特点,营造感恩氛围,宣传感恩理念,拓宽感恩教育传播途径。例如,“回家” 公益广告,引导人们感恩父母,关注空巢老人,实现感恩教育生活化,增强对“90 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吸引力,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感恩教育方面 起到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政府应发掘典型的感恩人物和事例,尤其是能引起同龄人共鸣的“90 后”先进事迹,树立感恩道德榜样与行为模范,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营造积极 健康的感恩氛围。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与宣传,对激发“90后”大学生的 感恩意识、培养其感恩习惯、坚定其感恩信念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重视家庭教育熏陶,发挥家庭支撑作用。在感恩教育中,父母 的言传身教永远是第一位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父母应身体力行,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 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夫妻和睦、孝敬父母、与人友善、大 方豁达、知恩图报等父母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让孩子在“润物细 无声”的环境里学会感恩,学会尊师重道,学会团结友爱……而与此同时,“说教 式”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孩子需求。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90后”的父 母应与时俱进,教育方式应该与孩子的性格相结合,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容易引 起其共鸣的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变教育为沟通,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效果。
另外,父母应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思想,加强德育方面的培养和精神层 面的教育,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成为一个好孩子。总之,上好家庭感恩教育 第一课意义重大。2.深化感恩教育评价,完善制度政策体系 (1)社会层面。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确保感恩教育的成效。近 几年,挪用资助等专项资金、做了好事还被受助人诬陷或敲诈的事件屡见报端, 这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通过不当行为牟利的, 应立法严处,从法律上制裁不法行为;
用舆论压力来谴责不良行为。通过立法和 舆论宣传,消除公民做好人好事时的担忧,坚定信念,净化社会环境,弘扬正能 量。此外,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好人好事,加大宣传表彰和奖励力度,做到精神 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2)学校层面。完善教育教学考核体系,确保感恩教育的质量。“大 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但该课程具有 时间短暂、形式枯燥、考核单一的缺点。要知道,该课程分数并不能直接说明和 决定学生德育素质,也不能看到高校德育的成效。因缺乏有效的感恩教育体系和 考核评价指标,高校感恩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开展系统、规范的感恩理 论学习的同时,应组织开展分级、分类、多样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并建立系统 的、科学的、合理的感恩评价和考核体系。学校可要求学生每个学期都开展感恩 实践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活动结束后提交心得体会、照片、视频等材料,重视 过程性评价;
对参与的实践活动进行量化,记录在档,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就业 推荐等的重要材料。
3.坚持高校感恩教育主阵地,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 (1)融合校园文化,构建感恩情境。校园文化在构建感恩情境、提 高德育实效性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 的建设应紧紧围绕继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开 展。学校可利用网络、微博、微信、广播、宣传栏等校园媒体以及校园人文景观 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此外,可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创新活动载体, 构建感恩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2)开展主题教育,明确感恩意义。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应该 创造一些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 感恩节等传统的中西节日来临之际,組织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 感恩教育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书信、摄影、朗诵、演讲等形式,表达对父母、师 长、朋友、社会以及自然的感恩之情,将感恩大声“说”出来。(3)积极践行感恩,培养感恩意识。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 质、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感恩 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与活力。当然,社会实践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 “三支一扶”、社区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等。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把感恩从知恩、识恩的认知层面上升到报恩的实践层面,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 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切身体会到奉献的快乐,这 种体验式、参与式的教育活动比说教更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感恩教育不是理论上的说教、形式上的宣传、道德上的约束, 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者应有机结合,与时俱进,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感恩教 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温少雯等 第4篇: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现状及途径探讨 一、加强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加强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 需要,是否拥有感恩的心态是评价一名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准。开展感 恩教育,号召大学生见贤思齐,是历史传承的要求。高校重视感恩教育,注重学 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加强感恩教育,是培育贫困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建 立健全了学生资助工作保障机制,奖(奖学金)、助(助学金)、贷(生源地贷 款)、勤(勤工俭学)范围不断扩大,为贫困生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受资助 的大学生应知足感恩,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国家、社会、学校的期望。但 现实生活中,有的贫困生过度依赖资助政策,把无偿获得资助看作理所当然的事 情。他们认为学校和社会为自己所提供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思感恩。有的贫困 生斤斤计较于获助金额的多少,全无关爱他人之心;
有的贫困生对资助者不闻不 问,冷漠相待;
有的贫困生对集体组织的感恩活动缺乏热情,消极参与;
有的贫 困生毕业后借贷不还,躲避还贷等。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不利于我国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所以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已是 当务之急。
3.加强感恩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其道德修养对传播优秀传统文 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但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良竞争造成了人心 涣散、道德沦丧等负面效应。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理想 信念模糊、合作意识较差、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感恩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学生 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体与社会所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到自己所拥有 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进而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将自己所接受的 恩情转化为学习动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感恩、宽容、谦和的品质和互助 友爱的奉献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心理承受能力差,极端行为时有发生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逐年增加,这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 庭的普遍关注。上大学之前,学生在传统家庭管理方式下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遇 事不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依赖父母和老师。但上大学后,大学所要求的自主性开 始显现,部分学生一遇到挫折便无所适从,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学生在恋爱时 受挫,造成心理郁闷,难以承受打击;
觉得生活灰暗,产生厌世心理,甚至选择 放弃生命。如果这些学生是懂得感恩的人,知道自己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即使 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会因为对生活充满感激之情而积极坚定地走下去。
2.浪费行为严重,缺乏勤俭品质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奢侈浪费现象频频见诸报端。在大学校园中,随 处可见大学生穿金戴银。在当今的社会奢靡风气影响下,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如今却变成了了“寒碜”的行为;
奢华浪费作为一种陋习,而今竟成 了“光荣与时尚”。不少学生甚至直言“我花的是自己的钱,饭菜想倒就倒”等。有 的大学生在毕业离校时浪费尤为严重,聚餐酗酒,乱丢东西,不但不对母校的培 养心存感激,还将其浪费行为进行宣扬,这都是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3.盲目攀比,过度消费有一项调查表明,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是大 学生消费的主要项目。其中,吃喝占47.65%。此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用 于娱乐,有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 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不少大学生平时不怎么和父母联系,只要 联系就是伸手要钱,从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艰辛,反倒是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 良好的经济条件。此外,不少学生节约意识淡薄、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电脑、 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必需品,有不少学生追求时尚,频频更换手机,理由是原来 的手机“过时了”;
而购买电脑后用于学习的学生还不到一半,多数学生用于上网 打游戏、追电视剧,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生活的来之不易。
4.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们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 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过程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不懂得换位思考,导 致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 精神压力很大,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病症。
5.对老师缺乏感恩之情 林语堂先生曾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首先应该是通情达理的。” 当下的大学生上课迟到、逃课、无视课堂、不尊重老师的现象颇多,而且并没有 认识到自身的不良行為有失偏颇,不能积极反省自己的错误,习惯于我行我素, 遇事时偏激者甚至会丧失理智,盲目对抗,做出不理性的事情,造成恶果。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强化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感恩报恩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 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所以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 使其人性向善,胸襟开阔,多以欣赏和感恩的心态对待他人,少些攀比,努力向 他人学习;
同时也要增强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使其积极投身感恩实践,自觉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加强家校沟通,从家庭教育进行正面引导高校辅导员应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辅导员要引导父母对孩子不要溺爱,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应激励起孩 子的自强之心和奋斗之心,同时教育孩子在接受他人幫助的同时学会自立;
有意 识地进行感恩情怀的培养,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人际交往情况,发现 他们的困惑时及时引导,对孩子关爱他人的言行给予肯定,让孩子感受到帮助他 人的快乐与幸福。
3.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的氛围,创设教育情境,有针对 性地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班会、团会、党团日活动、毕 业生教育等契机开展感恩教育。
学校还可以树立大学生身边的榜样,配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 生感悟到感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把空洞的说教变为生动的体验,增强实践感恩 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采用一 帮一、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普及感恩的理论与 意义,营造感恩的氛围。如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开展“爱要让你看到”的主题短 信评比大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和父母沟通交流,表达感恩之情。在5月25日的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中,举办“让爱与你同行”人际交往系列活动,包括“书信 漂流”“光阴的故事”“爱的抱抱”广场活动等,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感恩同窗之谊。
4.积极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宣扬正能量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一直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关注。
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要积极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引导贫困生对社会心存感 激,将“怀感恩之心、行回报之举”作为行为准则,在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也乐于 去帮助他人。学校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如参与社区服务、义务支教、 暑期三下乡、争当青年志愿者等,在活动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获得被接纳的 归属感,增强自身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辅导员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善于鼓励、善于引导、把握 时机,将感恩教育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比如积极树立典型,开展学习活动,在 感恩教育活动中,邀请身边的榜样作主题演讲,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通过这些 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宣扬感恩回馈的正能量。5.充分利用课堂,加强网络宣传,开设网络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传统美德教育, 把感恩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去。比如通过情景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 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知恩识恩。同时,学校可以搭建感 恩主题教育网站,建立网络感恩教育资源库,提供感恩题材的影视作品、励志歌 曲、新闻图片、公益广告等,宣传以感恩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讲述凡人善事,抨 击社会上存在的丑陋现象,开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感恩教育的合力。
6.开拓感恩行动的渠道 学校在进行感恩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开拓感恩行动渠道。比如, 组织进行感恩道德模范的评比与宣传,掀起学习道德榜样的热潮,对于他们的优 秀事迹,学生亲眼所见,会深有感触,这些道德模范为学生树立了生动、形象的 学习典范。例如,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聘请道德模范董明来校作报告,并于2016 年5月27日在学院举办了德育导师聘任仪式,成立董明工作室,让董明的精神深 深感染学院的学子! 作者:李晓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