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 面向东盟视角下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面向东盟视角下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面向东盟视角下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促进了广西旅游经济的国际化。作为旅游人才 培养摇篮的广西高校课程也应适应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培养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专 业人才。为此广西高校需在此背景下借鉴东盟旅游强国的有益经验,改革传统的 课程设置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模式,服务中国东盟旅游合作。

0 引言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是教 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设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从而影响专业人才 的培养效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越来越成为 中国与东盟以及世界旅游的主要合作与交流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对旅游从业人员 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纵观广西壮族自治区高 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与旅游市场需求错位的状况, 为扭转这一趋势,需从课程体系改革着手,在“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适度超 前”的原则指导下,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

1 东盟旅游市场需求与广西高等教育的错位 1.1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交流频繁对广西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挑战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世界范围 内越来越显示出其增长潜力和发展势头。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加速发展, 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 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以及世界的旅游合作与交流日趋日趋频繁。如,中国旅 游研究院在《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中》指出:东盟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市场 增幅最快的地区,排在中国出境旅游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及地区中,就包含马来 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四个东盟国家。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和交流的深入对 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旅游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为旅游发达城 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是开展国家旅游扶贫的必要形式。广西区旅游资源丰 富,拥有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因此在面向东盟的旅游发展中应抓住发展机遇, 促进广西区旅游业进一步国际化。1.2 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驱动课程设置的优化 旅游也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对从事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 高,不仅要具备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管理与实务等知识,还要具备饭店、 酒店管理原理、前厅服务与管理;不仅要熟知旅游政策与法规还要了解旅游地理 学、旅游文化学、通晓当地风土人情,古迹景观。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 国和东盟国家旅游业交流趋势增长,对旅游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对东 盟国家语言的掌握程度、对东盟各国文化的收悉、对东盟旅游政策和跨国旅游的 认知和能力等等都对广西旅游管理人才提出挑战。

广西高校传统的旅游管理培养模式陈旧,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 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综合能 力偏低且在旅游市场中存在供需缺位的现象”。(曾康莉,2015)面对东盟市场的需 求,在先进能力观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优化课程设计,建构一种重视 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以能力教育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体系成为共识。

2 东盟各国先进的课程设置体系给广西高校带来的启示 东盟国家中经济较发达,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国家旅游业起步早,发展 也较为成熟。这些国家旅游教育着重以能力本位为指导进行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此背景 下,研究广西与东盟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差异,优化广西高校课程体系,对 于广西与东盟旅游对接,推进广西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十分必要。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中国最早出境游的对象国,他们属于新兴 工业国家,旅游业发展起步早,是东盟旅游经济的领头羊,旅游教育也较为成熟, 明显带有欧美教育制度的特点,课程体系以市场和实践为导向,注重能力培养, 对我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2.1 课程内容市场化、综合化程度高 新马泰在课程设置上于广西明显不同的之处在于其课程设置突出专 业课程。由于社会性质不同,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在大学四年制学习中设置了多门 思想政治课程,尤其是集中在大一第一学期,导致学生花大量时间学习公共课、 通识课程,而专业课学习时间受到挤压。而新马泰国家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在 课程设置中不专门安排体育、政治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参与实践锻炼提供了大量宝贵时间。

新加坡设置教学内容更为实用,课程设置围绕专业实际需要和职业资 格证书来选取和设置,在教学方面关注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泰 国在课程结构分为基础类科目、专业技能类科目、自由选修科目和实践环节或实 习工作四大块,课程依托管理学、人类与社会学、文学、商务管理,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旅游教育培养模式。这些教学理念对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2.2 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向人本化方向发展 这些国家教育理念普遍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已完成了由原来重视教 师的“教法”为主到现在的重视学生的“学法”为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 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在新加坡 理工学院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每个班的班级人数是有限制的,最多25 人这个底线不能突破。完全不同于国内院校为了经济利益采取集约化模式教学, 动辄几百名学生集中在一起上大课,突破合适的教学师生比。

2.3 实践项目导向突出 在新加坡高职院校中提倡“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在教学过 程中先通过教学时间,学会动手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上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 这样做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新加坡 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大力提倡建设校内工厂,密切校企合作,通过这种“双元制” 模式,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能力本位人才。

泰国高校培养人才较为注重实际能力和实习项目。泰国大部分院校都 跟旅游企业或相关旅行行业的公司合作,如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海外教育 机构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 按照学院安排的时间内容进行实习项目,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得 到锻炼的机会,是开拓学生就业机会的一种方式。此外课程设置上,基础类科目、 专业技能类科目、自由选修科目和实践环节或实习工作四大块教学结构中实践环 节或实习工作模块也占有很大比重,不同于国内浮于表面,注重形式,在泰国需 连续400个小时才算完成。

3 广西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3.1 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脱离东盟市场需求 广西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与东盟国家毗邻,广西旅游业与东盟国家 存在广泛合作平台,广西旅游业也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面 向东盟的东南亚语言、对外旅游特色学科为依托,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懂专 业、懂外语、重实践、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旅游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旅游紧缺人才。而目前广西区高校课程 结构设置不合理,内容“大而全”什么都涉及,什么内容都包含,导致内容重复率 高,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显著,没有将东盟的旅游人才需求列入课程目标。

3.2 课程设置质量不高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不设课”的情况 课程设置应体现办学特色和专业需求,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高校 教育开设什么课程,怎样开设应按照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定。但广西区不少高 校在相关旅游师资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普遍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不设课”的 情况。设置什么课程不是实际需要说了算,而是有什么样的师资就设什么课程, 师资不足则取消开课。由于双师型教师的缺乏,设置的课程也多以理论为主,实 践比重较低。

3.3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国外学习模块 广西区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衔接性。尤其是在 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和侧重问题上 没有做出统一协调,突出实践的课程安排。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教材选择上也多 倾向滞后的传统教材,无法与实际相协调。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广西区内高 校已达成一定共识,开始探索并实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校普遍采取 “三一制”或“二二制”等教学模式,即学生四年中三年或二年在国内学习,一年或 二年在国外学习”。但从制定的国外培养方案来看,主要还是理论教学为主,国 外的实践教学要求不明确,规定不清晰,主要关注点也仅是对国外语言的学习, 而实践还是重点放在国内最后一个学期完成,实践教学和国外教育没有很好的结 合起来。

4 面向东盟视角下广西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4.1 修订教学大纲,建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教学大纲是按照学科体系和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等 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修订传统的教学大纲,将国际化作人才培养目标,才 能进一步推动和整合各项课程的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设置更合理,教学方式更 科学

4.2 改革僵化的课程设置,设立市场化的课程编制体系 将小语种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融合,采取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作为 依托学科,设置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保证体育、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习时 间的同时,适当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学分数比重。根据广西旅游业特点和 东盟国家需求,增加东盟国家文化、东盟旅游管理特色等方面课程的比重,强化 能力本位,紧跟市场变化,保持课程活力。

4.3 实行人本化的课程方式,强化实践性教学模式 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应在广西高校取得 共识,并且落到实处。教学方法应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实 践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应贯穿教学 过程。在能力本位原则的基础上,设置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深化“三一制”或“二二制”等国内国外合作培养模式,既要注重国外培养的语言优 势,又要关注实习实践教学,积极通过多元方式开拓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注重利 用国内,东盟两个市场培养面向东盟的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杜娜 刘微微 来源:价值工程 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