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义推进品德教学的三个适配】 品德的意义

儿童意义推进品德教学的三个适配

儿童意义推进品德教学的三个适配 祝祖岗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226100) 摘要:品德课堂中的“儿童意义”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审 视品德课堂学习,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使儿童享受课 堂,获得满足,主动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从“儿童意 义”的角度,阐述儿童与品德教学的关系,从呵护“道德初 感”、顺应“稚性思维”、渗透“生活方式”三个维度,寻 找推进品德教学与儿童认知的适配角度,将品德教学落到实 处。

课堂是儿童增长德性、自我主动生长的场所。品德课堂 中的“儿童意义”,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审视品德课堂学习, 主张从儿童的需要和精神成长出发,研究儿童心理,关注儿 童视角,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满足儿童内在情感需要 和精神成长的需要,使儿童主动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 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经验结构和心理结构,为他们正确世界 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 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品德教 学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教学场域的创设,或者 是教学预案的准备,都必须关注儿童的身心特点,努力与学 生的内在需求、知识背景、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等相适配。

一、呵护“道德初感”,让教学目标与儿童认知适配儿童进入每一个学习场景时,都不会是一张白纸,都会 有一定量的原生态知识积累。儿童的成长经历、经验积累以 及道德认知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儿童在走进品德课 堂时产生的原初感受就是“道德初感”。

教师应呵护学生的这份道德初感,让教学目标与儿童认 知适配。

(一)删繁就简,于目标认可中自主觉知 有经验的教师教学时,一般都会在了解“学生已经知道 了什么”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品德课教学时,将儿童的道德 初感和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设计,应 成为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 活》的内容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探究“工业与人、 工业与生活”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的话题。教学时,基于 学生已有的“塑料袋、白色餐盒对环境影响”的道德初感, 我删去了原先复杂的导入设计,就从简单的“塑料”话题入 手,从学生熟悉的塑料制品谈起,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塑 料制品,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及塑 料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同时,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材料, 让学生了解塑料废弃物处置不当给环境造成的危害,然后从 “白色污染”开始,逐渐转入生活,探讨塑料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将学生的道德思维引向深入。对于四 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发育已逐渐成熟,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单向思维。因此,基于他们 的道德初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其辩证思维能力就能得 到循序渐进的发展以及螺旋式上升。事实也证明,通过上述 引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他们将自己看到的身边 使用、处理塑料的真实案例以及通过其他媒介听到的不合理 使用塑料的做法一一呈现出来,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到了 不合理的塑料使用方式——错误的塑料处理方式给人类以 及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进而树立了正确的认知,培养了保 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而且,有了前面删繁就简的教学铺垫, 目标更为明确,再来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这个问 题,就不觉得深奥难懂了。

(二)化虚为实,于目标达成中自觉融入 我们当下所用的教材,有面向全省不同学校的,有面向 全国各地学生的。但由于各地的文化习俗、地理特征、经济 发展快慢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相同的一套教材往往很难一刀 切地适应各地学校的教学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使用教材时能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使用。化虚为实,引导学生 于目标达成中自觉融入教学内容是较为可行的办法之一。

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人民的代表》一课 内容较为程式化,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教学时,我大胆地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与人大代表 的亲密接触”的交流会。我还邀请了本区的县人大代表在课 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人大代表介绍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学生积极反映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的活动,鼓励 学生积极向人大代表传达自己的心声。通过这样真实的接触 与交流,学生不再觉得“人民的代表”遥不可及,原来他(她) 们就真真切切地生活在自己周围。这样的教学处理,让学生 亲身感受到了身边的民主,在不知不觉的参与中就领会了民 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二、顺应“稚性思维”,让教学场域与儿童认知适配 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跳跃性”“可变性”,在 实际教学中,往往无法与教师的“抽象性”“稳定性”“渐 进性”思维“同频”或“对接”。因此,品德课堂上,教师 需顺应儿童的“稚化思维”,让教学场域与儿童的认知相适 配。

(一)情境移植,融入“生活圈” 儿童向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课堂,因为他们的自我 世界往往充满童话色彩。好的教学情境一定是 帮助学生“去陌生感”的、是学生借助个人经历和已有 认知可以从中找到的、似曾相识而又可以理解的和谐场景。

要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就必须了解、熟悉并积极融入儿童 的“生活圈”,了解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境移植”,以使儿童更好地体悟、学 习并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一课 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察周围植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到来,有教师将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巧妙架设了课堂与 生活之间的“通道”。学生躺在软绵绵的草坪上体验“大地 ‘醒了’”“小草‘私语’”的明媚无限的春天;
坐在高高 的梧桐树下,感受“鸟儿歌唱”“树叶舞蹈”的生机勃勃的 春天;
聚在百花争艳的花坛边,欣赏“花儿露出小燕”“蜜 蜂蝴蝶争鸣”的春暖花开的春天……学生或看或闻或摸或画, 完全融入春天校园美好、明丽、灿烂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大 自然的盎然春意,到处发现了“春天的足迹”。

(二)思维引领,贴近“认知流”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 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并融入主 体世界。按照皮亚杰的学习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个 环节就是儿童学习兴趣的唤醒。顺应儿童“稚性思维”,贴 近其“认知流”,创建与儿童认知相适配的教学场域,并进 行有效引领,是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捷径。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一课,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认识常 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自觉 遵守交通规则。课堂上,有教师设计了“平安跳跳棋”这一 与学生认知极为贴近、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毋庸置疑, 学生的参与兴致极高,下得有板有眼,一会靠路边走不断跳 前进,一会儿又因横穿马路退到起点……玩得不亦乐乎!就 这样,学生边下棋边解读下棋规则,充分调动和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参与学习,遇到障碍又有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领, 因此,其积极思维得到了充分激发,快速有效、真实愉快地 领会了交通安全常识。

三、渗透“生活方式”,让教学方法与儿童认知适配 儿童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趣味的“游戏 式”生活方式。正如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所言:“大抵童子之 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 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 进自不能已。”将儿童的“生活方式”渗透品德教学,让教 学方法多样化、趣味化,与儿童认知适配化,无疑是事半功 倍的做法。

(一)角色体验,深化道德认知 鲁洁教授曾强调,课程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但它 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 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因此,可以通过角色 体验,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有教师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 一课时,为了打通课堂上习得的基本交通规则与生活之间的 屏障 ,她组织了“我当小交警”的学习活动,先是带学生到 学校附近的路口去看交警叔叔如何执勤,然后利用放学时间, 让学生和学校的导护教师一起在校门口进行导护值勤。学生 有模有样地阻止想要横穿马路的学生和家长,提醒坐摩托车上学的同学要戴头盔……在这样充满趣味、富含生活味的角 色体验中,品德课程学习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现了有效连接, 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出“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 生活”的理念,有效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实现了品德教 育的最终目的。

(二)模拟表演,激发道德情感 真正了解儿童,才能洞悉他们的内心需要,做到尊重儿 童彼此之间的思维差异,提升其道德认知水平。品德教学中, 合理运用情境模拟表演发掘儿童的德性生长点,激发其道德 情感,能为提升儿童道德认知架梯铺路。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 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中关于“超市、书店、 医院、乘电梯、乘车、过马路、打球”等场所涉及的规则, 有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然后在 课堂上创设了一个医院看望病人的情境表演。该情境中:一 个家庭有5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有的在哭,看起来很伤心;

有的戴着口罩,远远地在跟病人交流。他们离开以后,病人 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厉害了。参与表演的学生演得 有板有眼,很投入。表演一结束,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 师刚才有同学说,在医院看望病人时不能太过伤心。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呢? 生因为看望病人时太过伤心会影响病人的情绪,他(她)们会受悲伤情绪的感染,以为自己马上就不行了。负面的情 绪对病人战胜疾病实在没有好处。

师嗯,看来同学们很有关爱意识。可是,有些人看见自 己的亲人处在痛苦之中,会情不自禁地流泪甚至痛哭。碰到 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极力控制自己,实在忍不住就迅速离开,免得影 响亲人以及病房里其他病人的情绪。记得有一次…… 师你真懂事! 生我觉得去医院时要戴口罩。

生这个规则不需要,我没见有多少人在看望病人时戴口 罩的。你这样一戴,反而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还不如不 去看望呢!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同学们很会思考。这个要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大人去有特殊要求的病区看望病人时, 应该戴上口罩,这个病人也会理解。去普通病房内看望病人 时,戴上口罩反而会让人觉得奇怪,这样做确实不好。

生哦,我明白了。

上述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它紧密结合学 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来自学生调查的“真实案例”进行“规 则”交流,可谓恰到好处地与儿童认知相适配。小组交流分 享的时候,学生其实也是在探讨自己的生活,因而能够全身 心地投入。这样的教学,已经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 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融为一体,因此高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

“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 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所在。”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的对象是儿 童,施教内容是儿童的德育,小学品德教师应持有并保持“儿 童的情怀”,清楚儿童品德学习的真正需求,追寻儿童意义, 适时寻找与儿童认知相适配的教学方式。如此,品德教学才 会落到实处,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